王翦為什麼能幫秦始皇建立霸業,白起卻終局悲慘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春秋戰國歷史上,秦國統一了六國,成為戰國時期最後的贏家,秦始皇建立了多民族的大一統帝國,但是統一六國的功勞不能全算在秦始皇一個人的身上,那些征戰沙場的將士們也立下赫赫戰功,最關鍵的還有白起跟王翦兩員名將,但是很多人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王翦的名頭沒有白起的響亮,那什麼王翦能夠幫秦始皇建立霸業,白起最後卻落得個悲慘結局呢?

那時候秦國已經是超級強國了,山東六國已經無法對秦國造成威脅了,在長平之戰後,秦國更是可以一舉消滅秦國,讓這個第二強國徹底斷氣,但是秦國的範睢害怕白起功勞太大,於是跟秦昭王說讓白起退兵,這讓消滅趙國的大好機會錯過了,等秦昭王明白過來之後,才想趕緊出兵滅趙,但是已經晚了。

當時白起患病,帶不了兵,但是他也看出來,秦國的部隊需要修正,長平之戰後最好的機會已經錯過了,現在想要一舉拿下趙國根本不可能,只能慢慢的消耗趙國,同時白起心中肯定也有些埋怨秦昭王,好好地機會不把握,放棄了,等機會過去之後在想消滅趙國,這不難為人嗎?所以白起負氣這點因素也是有的。

但是說白起對秦昭王蔑視的話,就有些言過其實了,可是範睢這時候對白起下手了,汙衊白起不聽命令,可能有造反的嫌疑,秦昭王一開始是不信的,但是一再的要求白起出兵,白起就是不願意,這才惹惱了秦昭王,把白起的爵位給罷免,隨後逼白起自殺。

雖然秦昭王這點做的有點不太地道,可是如果讓我們自己當國君的話,恐怕也會這麼做,國家不管是政治還是軍事,所有的權力只能在一人的手上操控著,任何人都不能觸犯,要不就是死,但是秦昭王的手段沒有那麼漂亮。

但是王翦比白起高明,一方面給了秦始皇臺階下,還又適當的妥協,並且能堅持自己的想法,秦始皇見王翦這樣也很高興,保住了自己的威嚴,王建就借坡下驢,帶著六十萬大軍消滅了楚國,秦始皇跟秦昭王相比,秦始皇不怕犯錯,還能知錯就改,這是秦昭王所不具備的,還有王翦之所以能幫秦始皇打天下,主要還是會揣摩人心,他知道秦始皇心裡怎麼想的,同時多年的戰場經驗幫助了自己消滅楚國,所以這就是白起為什麼不能幫秦昭王建立霸業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