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在即,如何提高水稻田整地質量?

怪島


水稻插秧在即,傳統人工插秧對於的水稻田整地質量沒那麼高,水田通過犁田疏鬆,放水浸泡軟化土壤,再耙田平整後就可達到整地質量。

目前許多地區已經實行了大田機械化水稻種植,機插秧採用中、小苗移栽,對大田整耕質量要求較高。這裡就主要以機械整田來講解。


機插大田為什麼要求田面平整

水稻田在3釐米的水層條件下,高不露墩,低不淹苗,以利於秧苗返青活棵,生長整齊。否則高處缺水使幼苗乾枯,低窪處水深使幼苗受淹。一般要求耕整後大田表層稍有泥漿,下部土塊細碎,表土硬軟度適中(錐度計測定,錐頂穿透土層深度8~10釐米)。


高性能插秧機雖有多輪驅動、水田通過性能好的優點,但耕作層過深,會導致插秧機負荷加大,行走困難,甚至打滑,不能保證正常的栽插密度。

此外高性能插秧機雖有液壓仿形裝置,保證機器有較低的接觸壓力,但整地次數過多,土層過於黏糊,不利於沉實,機器前進過程中仍然有壅泥情況等出現,以致影響栽插質量。同時還要求田間無雜草、稻茬、雜物,否則機器在前進過程中,殘茬雜物會將已插秧苗颳倒。


機插大田栽前精耕細作的主要作業環節有哪些

水稻大田栽前耕整,是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中一項重要內容,一般包括耕翻、滅茬、曬垡、施肥、碎土、耙地、平整、清除田面漂浮物、化學封殺滅草等九個環節。

為什麼機插大田要求栽前精耕細作

機插秧採用中、小苗移栽,對大田耕整質量和基肥施用等要求相對較高。耕整質量的好壞,不僅直接關係到插秧機的作業質量,而且關係到機插秧苗能否早生快發。因此,機插秧大田精細耕整十分重要。




機械插秧對大田的總體要求

機械旋耕深度10~15釐米,犁耕深度12~15釐米,不重不漏;田塊平整無殘茬,高低差不超過3釐米,表土硬軟度適中,泥腳深度小於30釐米;泥漿沉實達到泥水分清,泥漿深度5~8釐米,水深1~3釐米。

為了提高機插田整地質量,要求做到:耕作前粉碎前茬秸稈。精整土地,為了使大面積田塊平整,對於高低落差大的田塊,要劃格作業,大田隔小進行整耕。整田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好適宜的灌水量,既要防止帶爛作業,又要防止缺水僵板作業。整田後大田必須適度沉實,沙質土沉實1天,沙壤土沉實2~3天,黏質土沉實4天后機插。



關於水稻田機械整田的解答到這,如有不足之處敬請大家補充,同時歡迎朋友們留言討論,喜歡本內容的話,敬請點贊關注鼓勵下【南粵新農人】,謝謝大家。


南粵新農人


馬上要到立夏的節氣,在我們東北地區,農民育秧準備工作即將結束,再過幾天,就開始了全面插秧的季節。在插秧前期大田進行耕作整地是插秧前期最重要的準備工作。只有為水稻的正常生長髮育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才能為今後水稻的優質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水稻田整地的目的:水稻整地的過程中,是為了給水稻苗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更有利於水稻根系的生長髮育,可以促進水稻移栽後的快速生根。使水稻幼苗可以更快吸收水分和養分,促進水稻苗快立苗,促進早分櫱。

水稻整地的注意事項:水稻整地需要做到,不漏耕,不留死角,特別是針對稻田的邊角地帶,機械很難觸及,容易造成漏耕,後期必須認為進行二次整地,把漏耕的和邊角翻起。

水田整地的作業要求:水稻整田要做到同一塊地裡高低落差不超過3釐米,土壤深耕層要達到20釐米以上。水田表面的泥水要進行充分的融合,地步喧松,並保持良好的透氣性。土層內部能含有較大的硬土塊。

針對田間土壤比較黏重的地塊,要進行多次耕耙,同時注意輕重耙相結合,儘量做到耙平耙細。提前做好田埂的加固夯實準備,儘量利用原來田間的田埂。

水稻插秧在即,如何提高水稻田整地質量?歡迎大家留言,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水稻栽插在即,如何提高水稻田質量?

栽插水稻田,最好犁兩遍,耙兩遍,耖一遍,水稻田土壤完全成了爛泥巴,沒有大的土塊、土圪塔為宜。水稻栽插前,要施足底肥,每畝追施氮磷鉀複合肥15公斤,氯化鉀5公斤,在耖田前撒入水稻田。水稻田要求不能凹凸不平,基本上在一個水平線上。

水稻田不能水位過深,水位太深不利用栽插,尤其是機械插秧,會有泛秧現象,水稻秧苗會漂浮在水面上,會有缺苗、斷苗。因此,插秧時,把水稻田水放幹,水位不能超1寸深,讓秧苗根系插入泥巴中。

水稻田在旋耕前,用除草劑噴霧除草,10後再翻耕,也可在平整好水稻田以後,噴霧闊葉草除草劑除草(水稻專用除草劑)。栽插7天后,可追施第一遍肥,每畝使用尿素5公斤左右。水稻秧苗栽插前,要噴霧殺蟲殺菌劑,帶藥栽插。

水稻對有機肥需求不大,尤其是沒有腐熟發酵的農家肥,施入水稻田會二次發酵,有“燒苗”現象,綠肥要提前一個月漚制,就是在紅花草盛花期用犁翻入土壤中,灌水漚制,讓紅花草完全發酵腐爛後才能栽插,否則,也有“燒苗”現象。有機肥過多,水稻田產生沼氣,水溫高,對水稻產生熱害,同時,水稻容易“戀青”、根莖腐爛倒伏、稻飛蝨偏重發生。

水稻適合生長溫度在25°c——35°c之間,超過37°c會對水稻產生熱害,當水稻田環境溼度超過37°c時,要採取降溼措施。我們當地釆用換水方式降溫,就是把水稻田進水口、出水口同時打開抽水灌溉,把水稻田溫熱水排出,灌進冷水,一般從早上8點,抽水灌溉到下午16點停機,能有效降低水稻田環境溫度。

另外,可採用噴灌設備,在中午高溫時段對水稻田進行噴灌兩小時,也能降低環境溼度1°c左右。水稻田高溫熱害,水稻雄性花蕊不分裂,無法彈射花粉,影響水稻授粉揚花,同時,水稻病蟲害也容易爆發疫情。

水稻田提高質量,還可以採取冬季休耕,冬季水稻田深翻之後,休耕一季,能凍死蟲蛹蟲卵及菌毒,使病蟲害無法越冬。對來年水稻病蟲害能有效扼制,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水稻品質口感。

【以上是 三十年水稻種植經驗分享,僅供參考!歡迎評論、關注、轉發、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