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證券加速業務整合 方正證券“接手”經紀業務

民族證券加速業務整合方正證券“接手”經紀業務

羅輯

在2018年10月底,方正證券正式確立對於民族證券的整合方案並公告後,這樁2014年的併購案,才正式進入業務合併階段。

方正證券(601901.SH)日前發佈公告稱,將於2019年5月24日日終清算後,實施對民族證券的經紀業務及客戶整體遷移合併。

這意味著,民族證券經紀業務正式併入方正證券的時間表“出爐”,同時方正證券對於民族證券整合工作的推進亦進入加速落地期。

經紀客戶大遷移

根據當時的公告,方正證券將對已是全資子公司的民族證券進行淨資產減資及業務整合。該計劃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是資產負債表的調整,另一方面是業務、人員的調整。

具體來看,方正證券以轉移資產與負債的方式減少民族證券淨資產,其中民族證券將除證券承銷與保薦之外的各項業務對應的資產與負債(包括 51 家證券營業部)轉移至方正證券,方正證券通過接收上述資產與負債的方式收回對民族證券的部分出資,總金額不超過60 億元(以交割時經審計的賬面淨值為準)。

而隨著上述證券承銷與保薦以外業務對應資產的轉移,民族證券的經紀、投顧、自營、資管、代銷、兩融等業務具體內容、客戶以及相關業務人員將全部轉移至方正證券。

某券商人士提及,民族證券所下設的51家證券營業部及其人員的轉移將成為上述經紀業務轉移的重點“抓手”,“營業部是經紀業務的生命線。不僅如此,一些交叉業務,也有著營業部的推廣落地。”其更為直白地提及,客戶掌握在營業部手上。

就在該方案公告後不久,2018年年底,方正證券收到湖南證監局對於方正證券收購民族證券51家營業部的核準。

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方正證券共有231家證券營業部,民族證券共有51家證券營業部。從這些營業部的分佈來看,方正證券核心佈局區域(營業部數量較多的省份)除常規的北、上、廣、浙外,其主要在湖南和河南地區。

而民族證券營業部佈局的重點有所不同,例如其在北京的營業部數量實際比方正證券還多一家,而在四川、遼寧、吉林佈局更多,而其在東北地區乃至內蒙古、新疆的佈局可以補足方正證券的營業部“版圖”。

這與數年前方正證券收購民族證券時,市場所判斷的邏輯一致。

雖然過去民族證券在內控、風控、治理上有一定問題,但是其經紀業務基礎並不差。

在相關調查、糾紛完結後,2018年其仍實現了新增客戶12.6萬戶、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3.06億元。截至2018年年末,其託管客戶總資產633.90億元,客戶總數162萬戶,融資融券餘額37.79億元;融資融券年日均餘額47.83億元。經紀業務(含信用業務)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36億元。

目前,根據方正證券的安排,民族證券需要清理並提前停止港股通、股票期權、回購、開放式基金等跨期結算交收業務的代理服務。而實施客戶及業務整體遷移合併後,民族證券的客戶轉為方正證券的客戶並由方正證券提供相關服務。不過,若客戶不願遷移併入轉為方正證券的,根據安排,則可辦理轉、銷戶手續。

“遷移工作對於公司的客戶規模以及客戶體驗的提升將帶來更多好處,一是基於方正證券的市場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原民族證券經紀業務客戶在心理上不會有疑慮或反感;二是方正證券業務資質更全,並且在經紀業務上的資源投入必定能給遷移過來的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三是民族證券和方正證券在歷史上都是獨立發展的,因此形成了各自的特點,比如在地域分佈上就高度互補,合併後必定會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方正證券方面相關人士提及。

數據上看,合併民族證券經紀業務後,方正證券的分支機構總數達到305家,在全國的網點佈局得以擴大,對原方正證券網點佈局的空白區域也進行了有效的補充,合併後,方正證券的經紀業務客戶總數也將達到1050萬。

“(合併完成後)客戶基礎更加堅實,經紀業務綜合實力大幅提升,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也穩居行業前十。”上述人士提及,更多的分支機構意味著方正證券全面的業務資質可以延伸到更廣闊的地區,擴大品牌影響力,更厚實的客戶基礎也為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依託方正證券系統上、機制上、管理上以及在金融科技建設上的優勢賦能民族證券營業部,通過文化理念的統一貫徹,方正證券和民族證券形成合力,實現1+1>2的效果。”

新戰略框架成型

由於民族證券保留了投行條線,同時方正證券還將轉移新三板業務至民族證券,而再考慮到方正證券旗下主要從事投行業務的瑞信方正正在接受瑞士信貸的單方面增資,增資完成後,瑞士信貸對瑞信方正的持股比例由33.30%提高至51.00%,併成為控股股東。同時,方正證券放棄增資權,對瑞信方正的持股比例由66.70%降低至49.00%,瑞信方正不再納入方正證券合併報表範圍。那麼,方正證券旗下的投行業務架構幾乎梳理完畢。

或許方正證券早有這方面的安排。曾出任過方正證券董事長的高利從2017年起就在擔任瑞信方正的董事長、方正證券投資董事長,卸任方正證券董事長改任執委會主任後,2018年10月開始分管投行(具體職位為投資銀行業務管理部行政負責人),而這一年10月正是上述整合方案落地的時間。

民族證券未來將擁有何種戰略定位?“民族證券未來將依託公司平臺資源,發揮協同優勢,為客戶提供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以綜合服務、差異化、產業金融深度融合為特色,集中資源重點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打造現代、領先、大型的投資銀行。”方正證券方面人士提及,“為此,我們將重點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第一,加大市場上優秀人才的引進力度,全面提升投行服務客戶的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第二,通過平臺戰略的落地實施,在合規前提下強化內部的協同效率,充分發揮母公司方正證券在區域網絡、行業研究、產業金融、股權投資等綜合金融服務的優勢,為客戶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服務;第三,抓住科創板和註冊制推出的歷史機遇,實現投資銀行IPO業務的快速發展,成為廣受客戶信賴的優秀投資銀行。”

而2018年,民族證券也在加大投行業務的投入和佈局。截至2018年年底的數據,民族證券保代人數為40人,較上年同期增加 20 人。其債券業務的開展取得多方面突破,其中AA+、AAA 優質項目比例大幅提升,業務覆蓋區域持續擴展全國近 20 個省市自治區。債券承銷規模排名第 18 名,比上年同期提升 17 名。

值得注意的是,方正證券在2014年8月收購民族證券時,根據證監會要求,方正證券必須在控股民族證券5年內解決方正證券與瑞信方正、民族證券的同業競爭問題。也就是說,距離最後期限僅不足4個月。

在上述整合方案中,通過轉移資產與負債減少民族證券淨資產,對應減少其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民族證券註冊資本將由44.87 億元減少至8 億元。一般來說,證券公司註冊資本變更,需要報送地方證監局由其核準,無論是否核准,一般在3個月內會出具結果。如果涉及國有,那麼還需要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審批。如此一來,留給方正證券的時間並不充裕。

不過目前來看,整合民族證券方面正在積極推進,瑞信方正也將通過外資股東的增資行為將其剝離出報表。

隨著同業競爭問題的解決,方正證券的業務條線也重新梳理出更為清晰的脈絡。在此基礎上,方正證券將如何把握新架構下業務發展契機?

“公司將協同列為2019年年度工作的重點之一。由於方正證券與民族證券在渠道資源層面具有高度互補性,民族證券經紀業務及客戶整體遷移合併後,公司經紀業務基本完成全國範圍內的線下佈局,客戶服務標準進一步統一,同時也加快推進財富管理,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方正證券方面提及,科創板的推出對方正證券與民族證券在母子公司層面的協同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圍繞重點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公司將憑藉覆蓋全國的營業網點,深耕本地,提升以投行為重點的各類機構業務承攬能力,逐步形成以資本服務業務為本源,投行、研究、投資、經紀等業務深度協同的立體化、綜合化業務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