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河池(壯文:Hozciz)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地處廣西西北邊陲、雲貴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東連柳州,南界南寧,西接百色市,北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河池是一座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區之一,更是是廣西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區域。有“四區”“五鄉”之說,“四區”即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地區 、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五鄉”即中國有色金屬之鄉 、中國水電之鄉、世界銅鼓之鄉,世界長壽之鄉,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 。

河池空氣清新,綠樹成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處於相對封閉的區域,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以及較少受外界影響的空氣、土壤、飲用水和食品等,都是人類宜居的重要條件,蘊藏著世人探索的長壽奧秘,因此在2016年8月10日,在第五屆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國際研討會上,河池通過認證,正式成為“世界長壽市”。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河池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長壽文化底蘊深厚,而良好的自然資源又提供了豐饒的物產。生活在河池的人們以水稻、玉米等糧食為主食,以黃豆、火麻、紅薯等為副食,食用油以茶籽油等植物油為主,飲食遵循“生態、營養、美味、健康”的標準。

河池市轄一共有1區9縣,比如說巴馬瑤族自治縣、東蘭縣,你一定很好奇那裡到底有什麼好的特產,一起來通過當地的特產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吧!

1、南丹特產介紹

南丹黃臘李:地理標誌產品,原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羅富鄉,在當地已有一、二百年的種植歷史,是南丹最著名的傳統土特產之一。

南丹瑤雞:地理標誌產品,原產於廣西南丹縣的裡湖、八圩兩個民族鄉海拔800-1000米的瑤族村寨中,原是野雞群種,產於深山老林中,經當地白褲瑤族捕獵後馴化繁育而形成的優良地方雞種,被認定為廣西四大名雞之一。

南丹巴平米:地理標誌產品,生產在南丹縣巴平一帶,其為南丹縣巴平地區的一種特有的地方米種。精米透明度呈玻璃質,蒸煮後米飯清香、飯粒完整、潔白有光澤、軟而不粘,食味好、冷後不硬。

南丹瑤山紅梨:地理標誌產品,原名“南丹糖梨”,是從南丹縣傳統栽培的梨樹品種中篩選出來的優良早熟梨品種,因其果實外觀褐紅色而得名。

南丹長角辣椒:地理標誌產品,產於廣西南丹。果實長、皮質薄、顏色鮮、油分大、辣味強、且香味濃。羊角皺椒可當多種菜的佐料。此外,它還能當藥用,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之效,主治滯腹痛、嘔吐、瀉痢、凍瘡、疥癬等疾病。

南丹黃牛:地理標誌產品,是廣西三大地方黃牛品種之一,主要分佈在南丹縣中堡、月裡兩個民族鄉,性溫馴、耐粗食、耐熱、少病,適應性強,使役力好。

南丹椪柑:地理標誌產品,是南丹縣主要水果品種之一,主要分佈在車河、城關、大廠、芒場、六寨和八圩等鄉鎮,果實外觀鮮亮,果肉細嫩無渣,含糖量高、籽粒少、口感好等特點。

丹泉酒:產於廣西南丹縣城郊,以高粱、小麥、大米、糯米、玉米等五種糧食為原料,配以林海覆蓋的丹泉洞優質泉水,採用傳統的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釀造,經長期貯存而成,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優良的技術工藝,賦予丹泉酒“醬香突出,入口醇和,空杯留香,回味悠長”的獨特風格。

中堡黃牛:是廣西三大地方黃牛品種之一,中堡黃牛是南丹黃牛的優良類群,產於南丹縣月裡公社中堡大隊,是長期在南丹自然生態條件下,經過各族人民的精心飼養、選擇而培育成的役肉兼用地方品種。它適應性強,耐粗抗病,遺傳穩定,體型高大,肉用性能良好。

南丹銻錠:是金屬銻的錠狀產品,為截角錐六面體。中國是世界上出產銻最多的國家,銻礦資源異常豐富。

珍珠香李:適應性強,多種植于山、坡地,不與糧食爭地,果實成熟時果面紅綠相間,晶瑩剔透,煞是漂亮,因其生長地晝夜溫差大,有利於養分積累,故品質上乘,口感酸甜適度,香脆爽口,果實不大,一口一個。

南丹富硒米:富硒營養調理大米是根據國家健康營養學專家提出,按照有機要求耕作,通過土壤改良,葉面噴施等物理方法,使無機硒變成有機硒,從而獲得健康營養產品---富硒營養調理大米。

南丹紅陽獼猴桃:是近年南丹縣引種成功的新興高端水果品種。該品種果實美,口感好,營養價值高,鮮果橫剖面沿果心有紫紅色線條呈放射狀分佈,似太陽光芒四射,色彩鮮美,故稱“紅陽獼猴桃”。

瑤族百褶裙:通常用自織土布作料,染成深淺不同的靛色,摺疊成造後用針線在裙頭處串綴而成。

南丹羊角皺椒:

果實長、皮質薄、顏色鮮、油分大、辣味強、且香味濃。

南丹冰糖梨:是南丹縣自主選育出來的優質早熟梨品種,因其具有冰糖清甜香味而得名。果實圓球形,果形端正,果皮黃綠色富有光澤,果實陽面金黃髮亮,外觀美麗。冰糖梨果心小,果肉白色,削皮後不易氧化變色,肉質細嫩脆口,汁多而具冰糖清甜香味。

火麻雞湯:採用正宗的瑤山雞為原材料,其個頭比普通雞大三分之一,肉質低脂、細嫩鮮美。瑤山雞中烏骨雞約佔40%以上,此雞臉、冠呈烏紅色,對人體具有極高的食療保健和滋補作用。

六龍茶:產於美麗的雲貴高原南麓廣西南丹縣六寨龍馬村,其原名為“六寨龍馬茶”,後更名為“六龍茶”,其意一為產地在六寨龍馬村,二取自《易經》中乾卦的卦辭“時乘六龍,以御天”,寓意運行不息。

南丹糖糕粑:取色質上好的糯米粉碎成麵粉,把切成細沫的紅糖拍和破的生薑放進內含新鮮豬油的開水中,滾製成清香醇甜的薑糖水。然後待薑糖水冷卻到不燙手的溫度,開始和麵,揉成麵糰的生食保持在隨手參擠成各種形狀但不滴水的程度。最後把揉好的生食放進四周和底部鋪滿芭蕉葉的蒸籠裡,用芭蕉葉嚴嚴實實地包裹好,然後水蒸4-5小時,這樣糖糕粑就算全部做成,冷卻後便可食用。硬結的糖粑只需用炭火烘烤幾分鐘便又恢復它可口的原味了。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2、東蘭縣特產介紹

東蘭板栗:地理標誌產品,在東蘭種植有悠久的歷史。 東蘭板栗樹壽命長、產量高,產果期長達50年以上,甚至100年,被人們稱為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的“搖錢樹”。

東蘭黑山豬:地理標誌產品,該豬體毛全黑,就連堅硬的蹄子和細細的毛尖,也都油黑光亮,由於長期放養在山上而得名。

東蘭墨米酒:地理標誌產品,是廣西河池東蘭縣的特產。東蘭墨米酒是以珍貴的墨米為原料,採用壯族傳統釀酒工藝,結合現代科學方法精製而成,不加酒精、色素及化學藥品,不含添加劑,純為陳年老熟,澤出墨米自然色素,保持墨米的原色、醇香,味長舒喻的獨特風格。可

東蘭烏雞:地理標誌產品,是中國特有的肉用、藥用、觀賞兼用型地方優良家禽品種之一,又名東蘭三烏雞。 其肉質細嫩,肉味鮮濃,美味可口,營養價值高。

東蘭墨米:地理標誌產品,又稱黑糯米,壯話叫“候墨”。此米成產於廣西東蘭縣,故又稱“東蘭墨米”。墨米,墨谷經加工後,米質呈墨色而得名,世界長壽之鄉醫食同源之珍品,是全國有名的六大珍米之一。

東蘭豆腐圓:色澤誘人,美味無窮。輕輕咬下一口滿嘴都是香甜香甜的味道,表皮清脆甜可,越是咀嚼味道越是顯現,裡面不僅潤滑滋口,而且餡料更是讓人回味良久,不禁讓人吃了一個又一個!

東蘭米酒:“好山養水,好水釀好酒”,東蘭米酒擁有兩口天然泉水,經廣西檢驗院檢測,完全達到瓶裝礦泉水標準,是釀酒之“神水”。

武篆酸粉:是東蘭武篆當地自創的特色風味酸米粉口感酸而不酸,香,極其美味是東蘭最新的特色風味小吃。

東蘭香煎豬肝肉:豬肝中鐵質豐富,是補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食用豬肝可調節和改善貧血病人造血系統的生理功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具有維持正常生長和生殖機能的作用;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乾澀、疲勞,維持健康的膚色,對皮膚的健美具有重要意義。

武篆油團:

以當地糯米作原料,加工、粉碎、泡水、過濾,然後捏成雞蛋大小的圓團,用當地的山茶油煎炸熟透,爾後除盡餘油,倒入細碎的黃糖攪拌,等到黃糖將油團裹嚴,便可出鍋味道其 妙無比。

墨米火麻養生雞:以東蘭老區特產三烏雞、墨米、火麻等原料加工而成,造型新穎獨特,口感爽嫩不膩,具有美容養顏、延年益壽之功效。

三烏雞:是廣西東蘭縣農村傳統養殖的地方優良家禽品種之一,因其毛、骨、肉三者皆黑而得名,公雞-也呈黑色,其肉質細嫩,肉味鮮濃,美味可口,營養價值高。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3、宜州特產介紹

五彩香糯飯:農曆四月初八,是壯家人傳統的“牛生日節”。這天除了用三牲供天地、供0之外,還要給牛欄焚香祭祀,祭品中還多加五色香糯飯,祭祀之後,閤家老少,歡歡喜喜分吃五彩糯飯,有的人家還用青菜葉或鮮嫩的蓮葉包好糯米飯餵給牛吃。壯家人的五彩香糯飯,還有著“五色土”的寓意。人類和一切生物依土而生,以它祭天、祭祖,親友間互相敬贈,給子孫後代吃,使子孫後代永遠不忘“五色土”給予人類的深情厚意。

紅蘭酒:源自於明朝末年劉三姐故鄉宜州,至今已有三百年曆史。本酒採用民間傳統工藝,選用優質糯米為主料,佐以壯族人民稱之為仙草的紅蘭草,製成後置於天然巖洞中,在冬暖夏涼的環境中醇化,窖存三年以上。酒體天然紅色,晶瑩馥郁、香甜醇和。清代詩人鄭獻甫曾有“人言德勝酒,色奪洞庭綠”、“聞香十里遠,開壇千人醉”的絕妙佳句讚譽紅蘭酒。

宜州粽:千百年來,粽子一直是宜州人不論什麼民族都喜愛的傳統美食,也是街頭遊賣的風味小食之一。

桑枝秀珍菇:又名白平菇,其學名為黃白側耳,在分類學上屬於真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

豆腐瑤:一隻大品碗裝著“糊糊”,淡黃色的糊裡,碧綠的菜葉上凝結著一朵朵、一串串“戀枝不捨的桂花”,這碗“糊糊”,壯家人叫它“豆腐瑤”。

龍捧·紅豆腐:在壯鄉,不論是豬、牛、羊等家畜以及雞、鴨、鵝等家畜的鮮血都被視為美味佳餚,備受人們青睞。千百年來,各種動物鮮血與宜州壯家人結下不解之緣,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壯鄉飲食文化”。

瑤寨五香薰魚:是弄場瑤家傳統的醃製魚,是一種專門用來招待貴客的奇特菜餚。“五香薰魚”不知始於何代,還是由別的民族傳了進來但它已在宜州山弄裡瑤、壯人家世代相傳,成了一種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佳餚。

桑杆雲耳:宜州市作全國第一大桑蠶生產基地,廣泛運用桑杆進行雲耳栽培,把桑杆粉碎,加入麥麩、穀糠、菌種等原材料,進行高溫消毒後裝入菌筒接種,在保溫房內2個月時間就能長出雲耳。

有機桑杆榆黃蘑:又名金頂側耳、金頂蘑;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口蘑科,側耳屬。外型高貴典雅,色澤亮麗,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維生素E含量很高,鐵、鋅、硒含量也很豐富,是食用菌中的黃金貴族。

德勝酒:尊貴高雅,聲名遠播,多少年來,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逸士,傾倒了多少學者風流。清代兩粵才子、嶺南宗師鄭獻甫(又名鄭小山)一生好酒,尤其對德勝酒情有獨鍾,並曾作詩讚道:“人言德勝酒,色奪洞庭綠。聞香十里遠,開壇千人醉。”

宜州牛肉條:是宜州三絕(山歌、彩調、牛肉條)之一,是採用廣西宜州市高寒山區福龍鄉弄桑村等地特有的小黃牛肉為原料,配以廣西古老的天然香料,沿用壯族傳統的原始方式,醃泡炭烤製成,不添加任何化學香精色素,使牛肉原汁原味,風味特奇,肉正味醇,具有辣在口、甜在喉,回味無窮的口感。

宜州沙田柚:劉三姐的故鄉――宜州,是中國沙田柚之鄉,據《宜州縣誌》載:自元、明、清以來,其產出的沙田柚曾作為貢品進貢朝廷。果大皮薄,皮色橙黃鮮豔,芳香濃郁,肉脆晶瑩透亮,化渣良好,清甜可口,有“天然罐頭”之美稱。

馬蹄燉北菇:馬蹄是廣西著名特產,個大扁圓,棕紅鮮亮,肉嫩汁多,皮薄渣少,清甜鬆脆,爽口清香,在清代時就成為貢品。馬蹄燉北菇是用馬蹄和北菇燉制而成,成菜色澤素雅,滋味清鮮,食之齒頰留香。

什錦菜:在傳統制作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精心醃製而成,其口味純正自然,鮮美脆嫩,健脾開胃,切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木瓜酶素等,無添加任何人工色素,具有香、脆、辣等特點。

鬆糕饃、印版饃:是宜州家喻戶曉的街頭遊賣小食。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4、天峨縣特產介紹

龍灘珍珠李:地理標誌產品,是廣西河池市天峨縣從當地八臘鄉本地野生李中選育出來的新李果品種,由於該果品結果密集,頗為豐產,掛在枝條,酷似串串珍珠,故取名珍珠李。肉質脆爽,果肉離核,而且還具有晚熟、耐貯運、含糠量高等特點,因此被人們譽為“李族皇后”。

天峨大果山楂:地理標誌產品,是天峨縣名特優傳統果品之一,土名稱“紅花果”,天峨大果山楂民間栽培歷史久遠,至少有三百年以上, 2008年通過無公害水果產地認定和無公害水果產品認證。

六畫山雞:是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因素條件下由天峨本地野生雉雞經人工馴養選育而成的山雞品種,因當地壯語稱為“rwowa”(意為花的鳥),與漢語的“六畫”諧音而得名。2007年被認定為地方品種,成為國內極少的特種禽類地方品種之一。

黃精墨米酒:長期食用可抗衰老保青春,有健體及延年益壽之功,因而古代宮廷把墨米列為首選貢米。

天峨縣野生金花茶:金花茶是一種極古老的植物,座果率低,難以繁育,而且分佈區域狹窄,極為罕見,是稀有的珍貴植物,也是我國八種一級保護植物之一。國外稱之為神奇的東方魔茶,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

天峨秋蜜桃:是從當地毛桃中選育出的一個晚熟新品種,該品種九月底成熟,果肉清甜脆爽,風味純正,營養豐富。

天峨沙田柚:是廣西天峨縣特色優質產品,有“天然罐頭”、“水果珍品”的美譽。

馬蜂蛹:內含高蛋白質,肉質鮮嫩,美味可口,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布朗李:屬無公害農產品,六月中旬成熟,果實近圓形,果柄粗短,抗風力強,果面美觀,著紫紅色,果肉黃色,核小,離核。

龍灘沙田柚:屬無公害農產品,龍灘沙田柚11月中下旬成熟,曾榮獲“全國第七屆柚類評比金盃獎”的稱號。

薄殼核桃:其特點是核殼薄(1~1.5㎜),內褶壁不發達,種仁大而飽滿,易取全仁和半仁,出仁率50%以上,核果大,每公斤約80個。

甜冬筍:屬甜筍類,在冬春之交挖的甜竹筍,故名。甜冬筍對生長環境十分講究,全縣只有納直鄉納莫坡的野生甜竹能在冬季長出這種筍。

天峨木耳:寄生在枯樹上的一種菌類,形狀像人耳,褐色,膠質,可供食用,也可作藥材。分為雲耳、白背耳、沙耳、銀耳、黑木耳等5類,尤其以雲耳、銀耳價值最高。

天峨山茶油:是國內特有的木本植物油,精選天峨野生的茶籽為原料,純天然、無汙染,經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壓榨精製而成,涵蓋高檔山茶油的性能和特質。

根雕茶几:利用樹根製作成茶几,供喝茶時用!

天峨核桃:是廣西河池天峨縣的特產。

芝麻劍魚:屬角魚類,因其體形似劍,身上又佈滿了芝麻粒大小的黑色斑點,當地人都稱之為芝麻劍魚。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5、環江縣特產介紹

河池環江香豬:地理標誌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產自環江縣東興鄉、明倫鄉,那是香豬的發源地,有專供烤香豬的禾草,烤出的味道絕對獨一無二,香脆嫩滑,是環江特產之一。

環江紅心香柚:地理標誌產品,為芸香科,柑桔屬,是通過琯溪蜜柚芽變異中選育出來的,是柚類中的一個優良新品種。果實碩大、單果重1200克~2350克,平均1680克,型美、皮薄易剝離,瓤肉無籽、肉質脆嫩、多汁柔軟,有蜜香味,入口溶化不留殘渣,酸甜可口,色澤鮮豔,果肉為淡紫紅色,美麗誘人,商品性佳,因此被稱為“柚中之冠”。

環江香牛:地理標誌產品,香豬、香牛、香鴨號稱環江“三寶”。

毛南紅香窖酒:產自世界罕見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生態原始森林的九萬大山境內,採用久負盛名的環江香糯、深山泉水、民間中藥酒麴為原料,以祖傳手工技術釀造,經陳窖數年而成,是當地山民數百年來家中珍藏和接待貴客的上等禮酒。

環江涼蓆:涼蓆表面光滑平整,組織緻密,雅緻大方,輕薄耐用,一般可使用10年以上。

河池公赳樂酒:

根據壯鄉百年秘方,採用優質地下泉水及原始森林所特有的野生草本植物和數十味名貴中藥恆溫貯藏一定時期後精製而成。該酒發明釀製者名叫“公赳”,其祖孫三代常服此酒,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壽命均超百歲,故取名“公赳樂酒”。

川山涼蓆:被國家民委確定為民族工藝品之一,涼蓆表面光滑平整,組織緻密,雅緻大方,輕薄耐用,一般可使用10年以上。

長北香糯:是珍貴和稀少的穀類作物,因種植保持原種和種植所用肥料唯有豬、牛糞和草灰綠肥,不施其他化學肥料,加上氣候寒冷,故產量極低。長北香糯穀粒金黃色,顆粒碩大,脫殼後米粒飽滿潔白透明,米飯鬆軟、糯性強、氣味芳香濃郁,含有維生素B及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營養豐厚;煮熟的米飯甜軟,糯性強,香氣撲鼻,口感特好,老少皆宜,具有“一家煮飯全寨香”之譽。長

毛難族花竹帽:是供毛難族婦女當雨具用的一種精美的手工藝品。該花竹帽是用當地盛產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編織而成的。工藝精緻,花紋美觀,帽形大方,結實耐用。

宜北香豬:產於環江縣境內東北部特定地理區域,具有獨特的特點:兩月齡斷乳豬即可製作烤、臘乳豬或白切食用,皮薄骨細,肉質細嫩,不滑不膩,味道芳香鮮美,深受人們喜愛。

環江香粳:是我縣五香物產之一,產於我縣東北部五個鄉鎮,其米質優質,營養豐富,味道特香,有“一家煮飯十家香”之稱。

環江香鴨:產於環江縣境內東北部三個鄉鎮,其個體小,體重1.2~1.5公斤,土法土養,肉質別有風味,是本地特有品種。

環江黑香豬:採用壯族傳統制作工藝,結合現代科學配方精製而成,別具壯鄉風味,其以色澤鮮亮,肉質柔嫩,香醇爽口,葷而不膩的獨特風格深受美食者的讚譽。

環江苗老窯酒:產自桂西北九萬大山世界罕見的喀斯特生態原始森林境內,採用久負成名的苗山香糯、山崗泉水、苗藥酒曲為原料,以祖傳手工技術釀造,經陳窖數而成,是大山苗民數百年來家中珍藏和款待貴客的上等禮酒。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6、鳳山縣特產介紹

豆腐圓:形似桔子,象徵吉慶團圓,是逢佳節或者婚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佳餚。

活血:每每殺豬、宰羊的總少不了要做“活血”。“活血”是地方特色食品,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吃,所以吃的時候一定要遵循自願的原則。

渣豆腐:每逢夏季,走進鳳山的漢家瑤寨,在餐桌上會看到一道菜羹,那是人們常吃的長壽綠色食品-瑤豆腐也叫渣豆腐。

南瓜花釀:是將餡料灌入南瓜花朵中,後將花瓣收攏,用一根剝淨的花柄插入收攏花瓣的頂端,後或蒸或煮。

鳳山野生靈芝:在世界地質公園鳳山,工業少,人流量稀少,擁有大量的野生中草藥,其中野生靈芝博為盛產。

鳳山核桃:源自中國長壽之鄉、世界地質公園鳳山縣。核桃營養豐富,具有健腦功效,有“萬歲子”、“長壽果”、“養生之寶”的美譽。

百樂粳米:產於巴馬長壽之源世界地質公園鳳山縣。種植歷史悠久,從清朝時代前種植至今,特色品質聞名於世,1962年被全國人大會議指定用米,種植在宋朝巴崗古寨山腳下百樂村,百歲老人盛地,國家認證的無公害(有機)水稻生產基地,不施化肥農藥,全施農家肥,人工除草除蟲(太陽能誘蟲燈、稻田養鴨),粘性沃土哺育,大自然高山泉水灌溉,全生育期185天,株高175cm,米粒呈橢圓形,畝產300斤大米,是原生態稀珍稻種。

白雲岩:鳳山縣境內白雲岩資源相當豐富。

方解石:方解石鳳山境內方解石資源相當豐富。

豬龍碰:使用豬小腸、豬血、大米飯、玉米粉、花生仁、鹽、油、五香粉等配料製作而成。

鳳山八角:鳳山八角生產歷史悠久,主要品種有柔枝紅花八角、普通淡紅花八角、柔枝白花八角等。八角全身都是寶,果、枝、葉均可提煉茴香油,其產品可深加工成為食品香料和工業化工香料,特殊凝固劑、塗料等等,用途甚廣。

鳳山油茶:鳳山縣油茶栽培歷史悠久,品種以本地普通油茶、岑溪軟枝油茶為主。

火麻生態茶:鳳特(TM)火麻生態茶源自世界長壽之鄉巴馬盤陽河流域的源頭——世界地質公園鳳山的民間長壽古方,世代密傳.採用世界長壽之源鳳山的野生火麻仁、野生靈芝、丹參、羅布麻、膠股藍、黃精、銀杏根等地道珍貴藥材植物濃縮精製而成,是清暢、三高人士、養生保健最佳的茶選。

杉原木:鳳山自50年代末就開始人工培育杉木,是桂西北較木的杉木商品材基地縣之一。

桂西北甜慄:其果粒飽滿,棕褐油亮,素有“江南黑珍珠”、“油栗子”之美譽,以“肉質細膩、香糯粉甜”之品質堪稱慄中之極品。

茄子釀:使用茄子,豬肉(最好是五花肉)、花生米、韭菜、麵粉、雞蛋、鹽、雞精、山茶油等製作而成,鳳山有很多長壽的老人和身材姚窕的美女都是和長年食用山茶油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7、巴馬特產介紹

巴馬香豬:地理標誌產品,巴馬香豬舉世聞名,皮薄肉細,胴體瘦肉多,肌肉鮮紅,肌纖維細嫩,脂肪潔白,味美甘香,營養豐富,烹調時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氣撲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鄰香,七里之遙聞其味”之美稱而被譽為豬類的“名門貴族”。

巴馬火麻:地理標誌產品,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食品與油料,是植物中最集中、最完整、最平衡的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的來源。

巴馬山茶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食可健身,用可美容。

巴馬礦泉水:地理標誌產品,巴馬的地質結構破碎,水很容易被礦化,多種適合生命狀態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其最佳的組合構建了這塊神奇的土地,地處桂西北山區的巴馬瑤族自治縣——長壽之鄉,有著兩處優質礦泉水。

火麻仁油:火麻仁壓榨而成。

火麻湯:火麻生長在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採用世代相傳的傳統工藝研製而成,是長壽帶人們廣為食用的佳餚,當地人們喻之為:“長壽湯,長壽麻”。

巴馬珍珠黃玉米:產於幾個獨特氣候和特殊土質的石山鄉村,系傳統老品種,顆粒小、圓且硬,米多粉少,生長期長,沒有施用農藥和化肥,不受任何汙染。

巴馬玉米鍋巴:休閒小食品,平時看電視、喝啤酒等,都是好東西!

巴馬壽星八聖:此酒主要選用人參、絞股藍、坎氣、石菖蒲、當歸、生地、黃芪、金銀花、何首烏、大黃、黨參、三七等多種名貴中草藥經科學配製精加工而成。

巴馬野茶油:巴馬野茶油。

巴馬神酒:主要採用名貴的鹿茸、人參、肉蓯蓉、黃精、當歸、冬蟲夏草、淫陽藿等中藥 材,以低度純米酒通過精心釀製而成。

巴馬油魚:油魚烹調後,骨刺細軟,肉質鮮嫩,味道香甜,風味獨特。

油包肝:用豬肝、豬網油、香蔥等做主料製作而成。

麻雞:該雞軀體小,呈橢圓,肉質堅實,味甘甜,口感極佳。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8、羅城特產介紹

羅城野生毛葡萄酒:地理標誌產品,羅城自古民間就有用毛葡萄土法釀造紅葡萄酒的習慣,清康熙皇帝諡封的“天下第一廉吏”羅城知縣于成龍在離任時,當地民眾用珍藏多年的土釀紅葡萄酒相贈,以表深深的愛戴和惜別之情。

羅城毛葡萄:地理標誌產品,羅城毛葡萄羅城多山,且山區的土壤、光照、降雨等自然條件都非常適合野生毛葡萄的生長,尤其是該縣的工業化程度低,使野生毛葡萄得以在無公害的環境下生息繁衍,實為得天獨厚的寶地。

珍珠糯玉米:珍珠糯玉米在羅城生產歷史悠久。主要產於羅城天河、下里等峽谷地帶,山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產量甚少,是中國特有的珍貴變異品種。

依飯奶酒:

南北朝開始,仫佬族人民就開始用牛奶來釀酒,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仫佬族人民釀出來的奶酒,專供仫佬族人民特有的隆重的節日——依飯節招待親友,故稱依飯奶酒。

羅城綠茶: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地處桂北九萬大山中心南麓,這裡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岩溶地貌發育,自然生態完整。

紅香蒜:為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特產,種植歷史悠久。蒜瓣大小均勻,呈紫色,大蒜素含量高,香辣味濃烈;蒜薹粗細適中,質地脆嫩,食味清甜鮮美,口感極好。

金玉柚:主要產於羅城的龍岸、黃金、小長安、橋頭等地,成熟期為每年八月份。梨形、矮頸,色澤橙黃豔麗,果肉多汗脆嫩,味道清香可口。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9、都安特產介紹

都安山羊:地理標誌產品,當地少數民族凡婚、喪、嫁、娶等都有殺羊祭祀的風俗。產於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分佈於該縣周邊的馬山、大化、巴馬、東蘭、平果、河池、忻城等縣,是我縣南方喀斯物山區的一個肉用山羊品種。都安山羊品種於1983年被錄入《廣西家畜禽品種表》,都安縣曾列為全國養羊基地縣,2003年9月被中國品牌宣傳保護活動組委會授予“中國都安山羊之鄉”。

都安書畫紙:地理標誌產品,由於原料獨特及抽取含有微量礦物質的地下河水用於造紙,紙質潔白、細韌柔軟、墨韻獨特,既有紗紙、皮紙強韌的拉力,又有宣紙受墨如黛、暈化水墨的效果,是供書、畫、表、拓等高級藝術用紙。

都安野生紅葡萄酒:地理標誌產品,選用中國廣西都安山區特有的自然野生毛葡萄為原料,將瑤族古老傳統釀酒方法溶入現代先進技術,經控溫發酵陳釀而成。

都安旱藕粉絲:以旱藕澱粉為原料,採用傳統手工工藝精製而成,具有易煮食、久煮不糊、清爽可口的特點,湯食、炒食均可。

竹藤編織:都安縣屬亞熱帶季風區,縣內盛產各種野生藤竹近百種,可為藤編業提供充足的原料,都安編織業具有悠久的歷史。

都安山葡萄:是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特有生態環境條件下生長的地方特色釀酒葡萄品種,都安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野生山葡萄資源十分豐富。

沙紙:都安素有沙紙之鄉的美稱。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10、大化瑤族自治縣特產介紹

七百弄雞:地理標誌產品,是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於2017年1月10日獲國家農業部授予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畜禽品種。以放養為主,白天在房前屋後、山林荒坡、果園草地等適宜放養場地自由覓食蟲、草,晚歸雞舍,適時適量補喂本地種植的玉米、穀物等雜糧,具有適應性、抗病力和覓食力強,耐粗飼等特點。

大化大頭魚:地理標誌產品,體側扁稍高,頭較肥大而寬,頭部、背部灰黑色,間有淺黃色澤,腹部銀白色,身體兩側散佈著不規則的黑色斑點。

大化旱藕粉絲:“採用瑤鄉山區特有的旱藕(美人芋,芭蕉芋),嚴格按照食品衛生標準精製而成,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劑,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大化紅皮花生:

花生俗稱香果、地果、落花生,為豆科植物。紅皮花生個頭較小,紅衣嬌豔欲滴,果實飽滿,香酥可口,屬於純天然綠色食品,和其他花生的粉紅外衣相比,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11、金城江區特產介紹

金城江竹鼠:又稱竹餾、芒狸、豬鼠,竹狸、竹根鼠、冬毛老鼠等,屬哺乳綱齧齒目竹屬。因主要吃竹而得名,野生物種十分珍貴。 外形特徵 體鼴型,外形粗壯似鼢鼠。頭部鈍圓,吻較大,眼小,耳隱於毛被內。

盛焰葡萄烈酒:酒體純淨無色,晶瑩剔透,酒香純正優雅,並有淡淡的蒸餾焦香。由於經過長期的陳釀,其口感柔和,香味純正,飲用後給人以高雅,舒暢的享受。

生炒牛雜:採用黃牛肉,牛肛腦,牛百葉,牛黃喉等材料並配合秘製配方,用猛火烹飪而成,其味道鮮嫩,脆口,讓人吃過不忘,回味無窮,多次被選為廣西特色菜。


廣西河池地區特產,一起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