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了“食”之大欲,一口清水也是美味|读经

摆脱了“食”之大欲,一口清水也是美味|读经

欢迎回来【费勇修心课】,周四的晚上,我们继续读经。

上一堂课,我们进行了“鼻”(嗅觉)的练习《感觉一下我们周围的气味里,有哪些隐藏着的信息?|读经》

今晚,我们要进行“舌”(味觉)的练习,《法华经》第二十三堂:摆脱了“食”之大欲,一口清水也是美味。

摆脱了“食”之大欲,一口清水也是美味|读经

#课前阅读#

如果你的舌根是清净的,那么,你说的任何话都能让人心生欢喜。如果演说佛法,会吸引很多很多的听众,什么听众呢?天上的天主、帝释天、天子、天女、大梵天,还有天龙八部的龙男、龙女、夜叉男、夜叉女、香神男、香神女、金翅鸟神男、金翅鸟神女、乐神男、乐神女、蟒神男、蟒神女,还有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国王、王子及其眷属、大小转轮王及其眷属,……这些天、神、人,都受到美妙音声的吸引,前来聆听佛法,并恭敬说法的法师、供养说法的法师。

舌头用来吃,也用来说。

我们吃了很多并不需要的食物,只因为贪吃。

我们说了很多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只因为是是非非。

佛陀说,如果你能够护持《法华经》,或读、或诵、或解说、或书写,那么,就能成就一千二百舌功德,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以深净妙身声,于大众说法,以诸因缘喻,引导众生心。

摆脱了“食”之大欲,一口清水也是美味|读经

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个意思,不论什么味道,到了信奉《法华经》的法师口中,都会变成美味,就像天上的甘露,甜美清新。从字面上看,说的是无论吃什么,都会变成美味。

但从佛学的整个体系看,清净的舌根,不会什么都吃。吃,是为了什么?只不过延续生命。因此,只要简单的,满足了生理的需要,就可以了。

如果变成美食,把吃当作所谓的艺术,或者,当作享受,那么,就偏离了吃的本意了。

为了吃而吃,为了排场,为了消费,为了猎奇,而去吃,吃了很多动物或植物,人会变得混浊。

摆脱了“食”之大欲,一口清水也是美味|读经

饮食非常简单,非常洁净,只是抵御饥饿。吃饱了,就好了。越是简单,就越是清爽。

如果你真正地修行佛法,如果你真正地成佛了,那么,按照佛陀的描绘,生理意义的吃,完全可以转化成一种精神行为。

在为富楼那授记时,佛陀说:富楼那成佛后的佛号为法明如来,法明如来教化下的佛国众生和我们世间的凡夫不一样,他们可以不吃食物,吃什么呢?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以法喜、禅悦作为食物,在佛法的闻受和禅定的喜悦里培植善根、资益慧命。

所以,一切到了你的口中,变得清净,首先是你的舌根清净了,不再大吃大喝,不再把吃当作一件什么重要的事情。

吃,不再是欲望。那么,你吃什么都可以。比如,一口清水,一片菜叶,都很美味。世间的一切,你品尝到的,只是美妙。

摆脱了“食”之大欲,一口清水也是美味|读经

更美妙的是第二个意思,当他在大众中演说佛法,就能以深微美妙的音声,打动听者的内心,让他们心生欢喜,信从快乐。

如果你的舌根是清净的,那么,你说的任何话,都无关是是非非。我们每天淹没在言语的海洋里,无数的套话,无数的陈腔烂调,无数的算计,无数的争斗……在言语的迷宫里疲于奔命。

会不会,在安静下来的时候,会觉得,你说话,但是,好像并非你自己在说。那些话,不是来自你的内心,而是你的社会角色要求你说。长久地说着被要求的话,是不是,会觉得有点神经衰弱,有点精神分裂?

会不会觉得,你说出的话,即使声音洪亮,即使拿腔拿调,但是,并没有内在的力量,并没有让你心安理得。

有时候,我们活在混浊而虚假的言语里,自己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摆脱了“食”之大欲,一口清水也是美味|读经

如果你的舌根是清净的,那么,无须大声说话,只是平和地小声说出来,无论说什么,都是一种引导,一种静心的引导。

无论你说什么,都是一种喜乐,一种静心的喜乐。

此时此刻,如果你开口,如果你的舌根是清净的,那么,无论你说什么,都会给予别人喜乐的气息。

我在倾听你的说话,我感觉到周围的空气,都在成为一种喜乐。

-END-

【每周福利】

欢迎大家在每期声音的下方

留下你当期听课的所想所悟

综合选出一条评论制作

一张专属的优秀评论卡片

并为你送上一本费勇老师的签名书

本周优秀评论

duxiangmemdber

领取你的礼物哟

期待大家在每一期课程里

留下你的感悟

分享你的感动

写下你的故事

课代表会在每周「读经」的文末同步公布获奖名单

配图 / 选自堆糖

点击收听,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