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2011年初,郭德綱對傳統相聲《學電臺》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拆洗,在繼承“樑子”的情況下,將其中的學唱曲目、諷刺廣告包袱等等幾乎全部調整一新,加上于謙錦上添花的捧哏,一經推出就成為了當年的現象級作品,其中的包袱“大鐵棍子醫院”、“王姐”、“誰來弄死我、我來弄死誰”等等至今經久不衰。

那麼這段傳統節目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近百年來常演常新?相聲與電臺又有著怎麼樣的歷史交集?今天咱們就來“盤”一下電臺與相聲的緣分。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相聲與電臺,就像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

1906年聖誕節的前夜,美國的費森登和亞歷山德遜在紐約附近設立了一個廣播站,進行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廣播。有意思的是,人類的第一次廣播內容就是兩個笑話段子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當然,那時的廣播尚屬實驗性質,只能被持有接收機的極少數人聽到。隨著無線電的廣泛使用,直到1920年,世界各地的廣播事業才開始正式起步,並於1923年來到了中國。

1923年1月23日的晚上8點,中國境內最早的廣播電臺開播。這是由美國人奧斯邦創建的ECO廣播電臺,位於上海,之後逐漸在沿海地區的浙江、江蘇、廣東等地出現大量的私人商業電臺。也是因為基礎設施的原因,影響力比較有限。而在當時相聲藝術聚集地的京津等北方地區,直到1927年北洋政府在天津設立了第一家官辦廣播電臺——天津廣播無線電臺。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在廣播電臺出現以前,相聲以撂地演出為主,主要集中在北京的天橋、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廟、瀋陽北市場等地的演出場所。所謂“颳風減半、下雨全完”,影響面極其有限。

1927年5月15日,天津廣播無線電臺正式開播,該電臺先後創建了新聞、商情、戲曲、音樂等節目形式。並開始邀請相聲藝人進入電臺直播錄音。不久後北京也開始組織相聲藝人播音,這樣一來,相聲的影響力,從以前的一個攤位、瞬間擴大到一座城市一個地區,由此開始了相聲藝人“上電臺”之路。大批相聲藝人藉助電臺名聲鵲起、享譽京津。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相聲藝人“上電臺”,一是因為當時的電臺基本都是直播,能有“灌唱片”錄音的廣播公司還很少,民營私人電臺更沒那個實力。而在娛樂版塊的內容上,曲藝這種說唱藝術與廣播有著最大的“契合度”,而尤以相聲最為合適。京劇起碼得有文武場帶樂器班子,播一場非常複雜,相聲大鼓之類的最多帶個伴奏的,聽眾也樂於接受,因此電臺很快被曲藝所佔領。二是因為當時的電臺有一個最大的功用就是播廣告,而相聲演員清晰的口齒、幽默的語言、靈活多變的表演內容與形式,正是播廣告的最佳選擇。


常寶堃“植入廣告”最強者,馬三立“一心二用”秀絕技

舊社會相聲藝人在電臺播音,掙的其實就是播廣告的錢。那時的私人廣播電臺賺錢全靠廣告,就像如今影視作品植入廣告一樣,那時候的相聲也需要巧妙地“植入”。廣告請誰做?怎麼做?經營者得有考量。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在上世紀40年代,“小蘑菇”常寶堃就是電臺的“紅人”,怹與趙佩茹播廣告無人能比,因為他們善於“植入”,並且即時創作。比如有一回電臺需要給天津老中醫趙沛霖打廣告,還要宣傳兩個牌子的“生乳靈”和“甘露膏”,二人開播前拿到播廣告的任務,隨即就編到了相聲裡。

常寶堃:“我認識你,你叫趙佩茹。”

趙佩茹:“對”

“我不但認識你,我還認識你爸爸。”

“你認得我爸爸?”

“趙沛霖呀!名滿津門的中醫大夫。”然後開始講趙沛霖醫術高明的廣告語。

等報完了,趙佩茹再翻個包袱:

“這都哪兒跟哪兒呀?這爸爸可沒有亂認的,你說的那個趙沛霖我認識,我找他看過病,但他不是我爸爸。”

“是你爺爺?”

“不是!”

“是你大爺……”

“都不對!我和他沒親戚,只是找他看過病。”

“對!趙佩如小時候長得胖。”

“哎,我媽媽奶好。”

“你媽媽原來奶不好,後來吃了XX牌生乳靈,嚯,那奶嘩嘩的,跟自來水一樣,堵都堵不住!”

“我媽開口子了?反正奶是多了。”

常寶堃接著再說:

“趙佩如他父親老來得子,他媽媽七十生的他……”

“我媽七十生我?她沒這麼大能耐!”

“我記得七十……”

“我奶奶七十抱孫子。”

“反正有個七十,你媽媽結婚好多年沒生養,後來貼了甘露膏,才懷上你了。”

就這樣好幾個廣告不顯山不漏水地加入到相聲裡,廠家滿意,聽眾覺得有意思,同行也佩服這種絕活。當年蘇文茂在藥鋪裡打雜,十二歲的他在掌櫃的家裡聽廣播,聽到的第一段相聲就是小蘑菇常寶堃的相聲,深深地被這種藝術所吸引,後來真的拜在了常寶堃的門下,成為一代相聲名家。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相聲藝人豐富了廣播節目,同時廣播電臺也培養鍛鍊了大批的相聲人才。1927年5月天津廣播電臺開播,7月張壽辰、陶湘如就在這個電臺直播了相聲《對春聯》。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相聲前輩,馬三立、侯寶林、郭啟儒、張傑堯、常連安、常寶堃、高德明、吉坪三等等,在早期都是廣播電臺的常客。電臺除了利用相聲藝人播廣告,還注重開發新形式新花樣,比如我們現在看春晚等大型晚會,常見的“分會場”、“現場連線”、“明星反串”等等,竟然都是當年廣播電臺“玩剩下的”。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早期的電臺不但是把相聲藝人“請進來”,為了吸引聽眾,還想方設法“走出去”。比如天津的“仁昌廣播電臺”就首創了從演出現場向聽眾直播的方式。1935年仁昌電臺與燕樂雜耍場合作,在劇場裡藝人演出前方放置話筒,作為仁昌廣播電臺的專線向聽眾直播。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1934年天津的中華廣播電臺創建,主辦方別出心裁地搞了一臺“獨家節目”,組織藝人進行反串演出。比如讓評書名家陳士和說單口相聲。讓常連安與陳士和合說對口相聲《買麵茶》,讓單絃名家雪豔花與常寶堃、常寶霖合說群口《大審案》,讓常連安演唱八角鼓等等。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1944年3月,天津廣播電臺特殊電臺(日偽創辦)更是腦洞一開,聯合北京的電臺舉辦兩次“異地連線說相聲”的節目。有在北京的高德明與在天津的常寶堃合說,還有在天津的侯寶林與在北京的張壽臣合說等等,以捧逗互答的方式播放相聲,這些創新的節目和形式格外受到聽眾歡迎,對相聲的傳播幫助極大,也大大提高了相聲演員的知名度,造成一些當紅演員“趕電臺”的繁忙景象。比如

1947年侯寶林在天津就創造了一天趕5家電臺和兩家劇場的記錄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1940年代收音機就逐漸開始進入家庭,經常上電臺的藝人知名度不斷上升,相聲的受眾面得到極大的拓展,促進了相聲藝術的發展。相聲在1930年代以前,基本處於初興時期,群英亂飛,代表人物眾多,形式內容繁衍迅速,但沒有形成風格化的東西,很多作品隨意性很大,沒有穩定為成熟的藝術成品,類似於民間文學。而在電臺普及以後,由於電臺需要大量的相聲節目,客觀上促進了相聲創作的繁榮,相聲藝人對待作品更加用心打磨,並形成了特點鮮明的個人風格。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馬三立在1948年來到了北京,在華聲電臺說相聲。當時30多歲的馬三立就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馬派”風格,以自己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相聲創演體系。

後來,少馬爺馬志明回憶自己的父親,談到馬三立對作品精摳細磕,每一個字眼、語氣、氣口都反覆拿捏,爛熟於心。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在華聲電臺,馬三立與張慶森合說相聲。有一天臨開播前,電臺的臺長跟馬三立客氣地提了個請求,他的一位朋友非常喜歡相聲《報菜名》,希望得到一個文本,想請馬三立給手寫一份。那時候的馬三立除了在電臺直播相聲,還有茶園的演出,日常事務非常忙,空不出時間應承這些事。但是臺長提在當面了,也不好拒絕。馬三立當即請臺長拿來紙筆,帶著紙筆走進了電臺播音間。那天他們演出的節目是相聲《大上壽》,馬三立一邊嘴裡說的是“上您家去了,一問您沒在家……”,底下手中寫的是“燒花鴨燒雛雞燒仔鵝……”,就這樣半個小時一段相聲說完,馬三立走出播音間,把一份完整的《報菜名》文本交給了臺長。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助相聲普及全國

1940年12月30日創建的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廣播電臺。於1949年3月25日遷到北平,12月5日正式改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中國建立後,社會制度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電臺對播放相聲節目審查嚴格,直到1952年底才播放了孫玉奎、回婉華合說的新相聲《新曆書》。當時的廣播電臺是唯一的媒體渠道,處於重要的宣傳地位,相聲的演播自然被賦予了“宣傳政策,教育群眾”的政治使命。一直到改革開放前,電臺相聲的宣傳使命都大於藝術的要義。文本要固定,文字要審查成為了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蛻化了相聲作為民間藝術的固有特點,比如開場的墊話不再是任意發揮,必須固定臺詞,相聲裡最容易出彩的“現掛”也從此消失了。馬季曾經總結那個年代的電臺相聲的特點是:“臺詞要固定,不許隨便改;突擊創作,突擊演出,配合中心任務,演完束之高閣。”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但是那一時期的廣播電臺仍然對相聲的推廣做出了重大貢獻,因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覆蓋全國的優勢,使得全國各地的聽眾對於相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電臺相聲從解放前的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覆蓋率,一下擴大到了全國範圍。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地區。要知道相聲雖然是底層民間發展起來的藝術形式,但仍然屬於城市市民文化,在廣袤的農村地區能夠接觸到相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是最早的渠道。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隨著1950年代中期,侯寶林、郭啟儒、劉寶瑞、郭全寶等等著名相聲演員被吸納進中央廣播說唱團,相聲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與推廣。當時的老一輩相聲藝人的首要任務,就是整理傳統相聲,創作新相聲。使相聲藝人逐步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中央臺建立以後,先後錄製保留了經過整理的傳統相聲287段,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相聲近千段,這一過程中,也培養推廣了一大批相聲演員以及相聲作者。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政策的寬鬆,使得更多的相聲能夠播出,各省市的廣播電臺紛紛開闢了相聲欄目,經過沉澱的大批相聲藝人和作品,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放異彩。廣播電臺普及率高,覆蓋面廣,遍及城市鄉村,收聽方便,人們閒暇之餘聽聽相聲哈哈一笑,娛樂身心是一種便捷美好的享受。即使是後來相聲走上了創作表演上的彎路,經歷了涉臨滅絕被列為文化保護遺產的本世紀初,以“繼承傳統、迴歸劇場”為宗旨的德雲社,也是通過廣播電臺的傳播,積累了第一批忠實聽眾,才開始逐漸火遍全國的。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有人“上電臺”,有人《學電臺》,經典傳統作品常演常新

相聲是最能反映現實生活的民間藝術,因此從20世紀30年代初期前後,相聲藝人走進電臺開始,這一現象也就反映到了相聲作品中,於是傳統相聲《學電臺》也就應運而生。當時的民營電臺較多,經常播放戲曲、曲藝等節目,於是相聲藝人假借電臺播音創作了該作品。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據記載最早的創作者是相聲前輩孫少林。就是怹在濟南創辦了“晨光茶社”,形成了後來相聲界的“北侯南張中少林”的局面(北京侯寶林、南京張永熙、濟南孫少林)。後來其弟孫少臣根據回憶整理出《學電臺》的文本,被《中國傳統相聲大全》收錄。

《學電臺》的樑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唱。演員仿學電臺播音中的節目內容,或是京劇、或是大鼓、評戲、梆子、墜子書、以及歌曲等,展示學唱功底。二是諷刺。重點針對電臺廣告的五花八門,進行誇張演繹製造笑料。在之後幾十年的傳承中,有過多個版本的改編,雖然側重各有不同,但基本沒有脫離這兩大特點。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在眾多《學電臺》的傳承版本中,有一個特殊的新版,那就是常寶霆與白全福合作的《聽廣播》。這個版本借鑑了南方滑稽戲的元素,在舞臺上放置一個大型的落地式收音機模型,常寶霆在模型裡面仿學電臺播音,學唱各種戲曲、曲藝節目,白全福在模型外面聽廣播,以聽眾的角度與“播音者”調侃互動,喜劇效果強。而且這段相聲的突破性在於,它的所有演唱都帶有樂隊伴奏,從舞臺演出的效果出發,讓觀眾得到直觀豐滿的聽視覺享受,而且這個版本最早出現在上世紀的50年代末,可見當初相聲藝人們對藝術創作的努力嘗試和開拓精神。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德雲社在本世紀初在相聲界異軍突起,恢復上演了大量的傳統相聲節目,吸引了大批的觀眾。《學電臺》就會其中之一。這段相聲在德雲社的早期版本中,基本沿襲復原了孫少臣的憶記本,惟妙惟肖地演繹了一段老電臺的播音喜劇。而且這段相聲在後來成為某些徒弟的代表作。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而在2011年初,郭德綱將這段相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二次創作,讓這段傳統相聲再次成為獨具個人風格的代表作。這段相聲有太多獨到之處:

一是郭德綱學唱功力深厚,涉獵曲種廣泛,而且每一段學唱都能出彩,讓人聽得過癮。

二是包袱設計新穎合理,誇張搞笑。“催奶靈”、“意外懷孕找王姐”、“大鐵棍子捅主任”等等,辛辣地諷刺了當時電臺電視等媒體上誇張露骨的轟炸式醫療廣告,讓觀眾感同身受,樂不可支。

三是整段作品節奏緊湊、張弛有度,首尾呼應,有主心骨。《學電臺》並不是一個敘事型的作品,整個作品結構是鬆散的,演員可以隨意地編撰主體內容,用零碎的學唱內容,穿插誇張搞笑的廣告,最後設計個“底兒包袱”就結束了,而郭德綱的這個設計,以“大鐵棍子醫院、王姐”的包袱貫穿始終,完美地體現了相聲“三番四抖”的藝術特點,尤其于謙最後一句“記吃不記打的玩意兒”更是神來之筆,讓人回味無窮。

一出《學電臺》,百年相聲史


如今,隨著新媒體的不斷更新換代,傳統的廣播電臺逐漸淡出了人民的生活,但“聽相聲”依然是很多人閒暇之餘的一大愛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音頻類節目依然是很多聽眾的心頭好,傳統相聲《學電臺》能否再接再厲,會不會有更加契合如今在線音頻、直播等新傳播方式的新版本相聲出現?我們期待著相聲演員們的共同努力。

《相聲大詞典》

《常氏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