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7岁,当着我妈的面自杀

1.

18号晚上九点,上海一个17岁的男孩,自杀了。

他当着母亲的面,从车上冲下来,翻过护栏,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跳桥身亡。

整个过程,不超过五秒钟。

我,17岁,当着我妈的面自杀

来不及拉住儿子的母亲,颓然倒地,捶地痛哭。

我,17岁,当着我妈的面自杀

这一切的导火索,不过是一场同学之间的矛盾,这位母亲批评了自己的孩子。

新闻播出后,有人斥责这位母亲的教育方式太粗暴,也有人觉得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不管是哪种观点,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都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

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尤其应该注重教育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青春期走到成年的,都清楚那个年纪有时候就会特别容易钻牛角尖。

“明明都说父母是最爱我的人,为什么最爱我的人却不能理解我我,不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安慰我?

如果最爱我的人都如此苛责的话,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以“爱”之名的亲情绑架,无非是打着爱的名义去伤害孩子。

那些尚未见过世界辽阔的孩子,早早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留下长久的遗憾,悲痛的父母,残破的余生。

2

还记得那个高考后自杀的四川男生吗?

他在留下的遗书中写:

“我的尸体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带回家!”

家,本该是最温暖的港湾,怎么会变成这个男孩连死都不愿意回去的地方?

原来男孩生前,父母的打骂是家常便饭,最不能忍受的是,父母从不肯定他的努力。

好不容易考了全校73名,他妈却说才73名啊,哪怕考了98分,都会被父母斥责……

负面情绪一点一滴积压,高考后,他终于选择永远离开这个在至亲身上,感受不到任何温暖的世界。

生而为人总会经历这样的时刻:“活着真累,死了算了!”,但只要再坚持一下下,总会柳暗花明。

生命大于一切,活着就有希望,就有美好。有的时候,你以为你堕入无边黑暗,其实,你离光亮只有一步之遥。

不久前南京跳楼的小男孩,遗书笔迹稚嫩:

“奶奶,我前天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我,17岁,当着我妈的面自杀

他连跳楼的“楼”字都还不会写,却选择了从上面一跃而下。

是什么样的惩罚,让他宁愿选择死,也不愿意面对?

令人心惊的是,这样的悲剧越来越多……

我,17岁,当着我妈的面自杀

我,17岁,当着我妈的面自杀

据调查统计,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大约每6名中学生中就有1人有过自杀的念头,大约每14名中学生中就有1人制定过自杀计划,大约每37名中学生中就有1人采取过自杀行为。

我,17岁,当着我妈的面自杀

这样的数据让人心惊胆战!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敏感脆弱,社会经验不足,知识结构单薄,人生没有厚度,是最需要家长的引导和保护的时候。

家长们的打击式教育,无形中却成了害了孩子的“凶手”。

3

我们这代人,物质条件丰富,孩子大多衣食无忧。

很多家长委屈,我好吃好喝地供着孩子,拼死拼活地工作,就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条件,他却恨我,甚至要自杀?

其实物质上的富足跟精神上的贫瘠,并不矛盾。

家长很少会意识到自己冲口而出的话,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浅浅在“上海17岁男孩跳桥”新闻的评论区,看到了这样的故事:

我四五岁的时候想让我妈给我买零食,当时说了一句你买这个可以买好几个那个了。

我妈直接暴怒质问我说:我凭什么要给你买,我的钱凭什么要给你花?!

其实她这句话问题不大,但我当时整个人都惊呆了,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并且在钱方面非常没有安全感。

因为自己经济还没独立,虽然她并未亏待过我,但我仍常常会有种乞讨的感觉。

“我只要回家跟我妈说谁谁谁说我坏话了,她一定会说:那人家说你了,就是你的不对!现在我和人相处仍然有问题,非常自卑。”

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感触,我只能庆幸,你真的很幸福,是阳光里长大的孩子。

但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很多孩子,都笼罩在这样的阴影里。

越小的孩子,心理越是脆弱,越是把父母当做自己的全部。

一句不经意的否定,一场短暂的脾气,就可能对孩子终生的性格产生影响。

其实并不是不能批评孩子,溺爱环境成长的孩子,性格也会有缺陷。

只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要学会“演戏”,一个扮演了严格的角色,另一个就要及时安慰。

既要纠正孩子的错误,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你的理想只是你的,没有完成的部分,请不要强加到孩子身上。

最重要的,教会孩子的人生第一课就应该是:珍惜生命!

别再重演,我爱你,却害了你的悲剧。

我们终将死去,所以更应该用尽全力盛大地活着,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美好。

我,17岁,当着我妈的面自杀

最后,写给年轻的孩子们:

你可以有自己的性格,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唯一不要选择的,就是死亡。其实人生到底是什么东西,没有人能说清楚,我说不清,你也说不清。

既然这样,不如活下去再说吧!生命最神奇的是当你慢慢长大,就会发现活得越久越不需要理由。

或许你们还不明白,为什么作业那么多,老师那么严格;

父母说着爱你们,却不让你们放肆地玩,而逼着你们上补习班,做你们不喜欢的事情;

他们深知了世界的法则,年轻时候的放肆,终究要用一生的勉强度日来偿还,所以有时候想着为你好,在你眼里却超过了对你好的范畴。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请多给彼此一些时间。

你要相信,所有人都要相信,每对亲子在出生的那刻,就已经是生死之交了。

往后余生,好好爱自己,因为人间太值得。

生命不能重来,请热气腾腾的活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