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小公爷和明兰最大的分歧,就藏在这3个字中

在第16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打完马球,明兰一家回家途中在玉清观喂马歇息,在天真的五姑娘如兰吃玉清观的斋饭的时候,六姑娘明兰则在玉清观的牌位室,给亡母擦拭积灰的牌位,告诉亡母她很好,父亲待她也很好。从这里,足以可以看出明兰的隐忍、懂事和通透。

这时,小公爷齐衡在牌位室出现了,并骗走了明兰的贴身侍女小桃,为自己赢得了和明兰独处的机会,还很得意的说“你能做个小骗子,我也能。”因为他觉得明兰一直在骗他,骗他明明冰雪聪明能断案,却装成傻姑娘;骗他明明缝制了护膝,还绣了带有他名字的元宝图案,藏在礼物匣子的最底层送给自己,却偏偏不承认;骗他明明马球技术精湛到赢得满堂喝彩,却谎称不会骑马。

知否知否,小公爷和明兰最大的分歧,就藏在这3个字中

小公爷觉得明兰是“小骗子”。对小公爷来说,明兰“骗”自己,自己也“骗”明兰,这个互动更像是小情侣间的俏皮,而“小骗子”也更像是一个爱的昵称。可能一开始喜欢上明兰,也正是因为在盛家读书的时候,他发现明兰这个小丫头在大庭广众下傻乎乎的,表现的很迟钝,说话也磕磕绊绊的,但是私下却换了一个人,这引起了小公爷的好奇。他觉得明兰和盛家另外两个姑娘不一样,和他从小到大认识的所有大家闺秀、名门千金都不一样。

可是,小公爷却没有想过,明兰为什么要骗?因为她是庶女,而她的生母姨娘已经去世了,即使在世的时候,她的生母姨娘也没有一点点地位。又因为她有两个姐姐,一个姐姐是嫡女,一个姐姐的生母姨娘是宠妾,只有“骗”,才能保护自己,才不会因为自己的聪慧而引来两个姐姐的嫉妒和排挤。还因为她有一个计划,她隐约觉得生母姨娘是林姨娘害死的,所以她要报仇,而在羽翼没有丰满之前,她只能先用“骗”来藏好自己。

这些“骗”,只有祖母知道。所以,一开始,祖母从来不夸明兰,怕遭来其他两房的嫉恨;后来,祖母请来了嬷嬷,看上去是教三姐妹礼仪,实则是为了教明兰如何从更高的层次洞察事物,如何四两拨千斤地梳理繁杂的人际关系;最后,时机一到,就向大家长盛老爷举荐明兰,主持内务。之后,明兰就不用再骗了,墨兰酸她,她就加倍怼回去,说话也不磕磕巴巴,而是条理分明,直打对方七寸,可谓是习得了嬷嬷的真传。难怪,如兰会说“你活过来了”。

知否知否,小公爷和明兰最大的分歧,就藏在这3个字中

而这些“骗”,小公爷不知道。他不是不想知道,而是他真的不懂,他的认知里面没有这一层因果关系。因为他的出厂配置实在是太好了:齐国公的独生嫡子。注意,独生嫡子=独生+嫡生+儿子。

在小公爷的观念里,没有嫡庶的概念,所以他会对明兰说,他想娶她这个五品官的庶女做王府的正妻原配。而明兰的第一反应是震惊(虽然这个承诺很浪漫,很心动),但明兰的反应,更多的是震惊,因为她脱口而出“什么?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知否知否,小公爷和明兰最大的分歧,就藏在这3个字中

然而,在小公爷的潜意识里,有嫡庶的原则,只是他爱明兰,就把她的父亲官阶、庶女背景忽视了。因为在考科举之前课堂上,明兰让小公爷阐释对嫡庶的看法,小公爷说“如果让一庶子袭爵,会让祖宗和族人蒙羞的”。注意,小公爷用了“蒙羞”二字,他觉得即使庶子再优秀,也只能辅佐无能的嫡子,不能乱了名分。所以,嫡庶有别是小公爷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而小公爷这番嫡庶有别的价值观,也深深烙在了庶女明兰的心里。

知否知否,小公爷和明兰最大的分歧,就藏在这3个字中

最后,祖母的一番话,对这段恋情的前景总结的很到位:明兰若嫁过去,未必能当正室;就算当了正室,也是遭罪的日子。而明兰听了这番话的反应,也表示,这些她都明白,只是齐衡太好了,对自己太好了,对这段注定无果的恋情,有点难受。

知否知否,小公爷和明兰最大的分歧,就藏在这3个字中

初恋总是美好的,小公爷是很好的,但在那个时代和社会,可能真的不是良配。

小编说了那么久,你有什么看法吗,在评论区告诉小编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