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一企業不僅給實習生工資,還出資讓他讀書?

從市教育局職成高教處瞭解到,從今年開始,一種在縉雲職業中專試點了一年多時間的“校企校”合作模式,要在全市鋪開。對於廣大中職生來說,好處很多,很實在。

縉雲一企業不僅給實習生工資,還出資讓他讀書?

胡潔濤是縉雲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一名中職生,學的是數控專業。乘著學校成為全市唯一“校企校”合作模式試點的東風,已經在學校完成2年學習的小胡眼下正在當地一家制造型企業頂崗實習。企業除了向小胡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外,還每年出資3300元讓他就讀電大,一邊工作一邊拿到大專學歷。

縉雲一企業不僅給實習生工資,還出資讓他讀書?

縉雲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16級數控(2)班 胡潔濤:

可以一邊工作,一邊提升學歷。2018年6月份的時候,我剛來這個企業,過了一年到現在,從一線生產工到現在的質管部,感覺提升挺大的。

縉雲一企業不僅給實習生工資,還出資讓他讀書?

縉雲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 葉軍盛:

我們學校的(校企校)直通車項目主要是採用二加二點五的方式,就是兩年在我們學校學習,兩年半在企業頂崗實習。在頂崗期間也參加大專的函授學習。

縉雲一企業不僅給實習生工資,還出資讓他讀書?

我們瞭解到,“校-企-校”合作模式由學校、企業和電大三方共同參與,根據行業發展,結合區域產業需求,立足學校和電大的教學條件及資源,結合企業提供的學徒崗位,進行教學計劃的修訂,把學歷證書、技能證書、職業資格證書“三證”結合起來;既解決中職生普遍存在的要收入還是要學歷的顧慮,又幫助企業破解員工老齡化帶來的人才斷層以及高新技術人才缺乏等困境。

縉雲一企業不僅給實習生工資,還出資讓他讀書?

浙江君鴻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賀小豐:

像我們均鴻這一類製造型的企業。我們原有員工的年齡層次都是偏高的,年紀偏大的,文化層次稍稍都是偏低的。我們和職業中專的合作,這些年輕人剛好符合我們企業的需求。有一定的作業基礎,他們年輕。我們跟職業中專合作,這些孩子到我們企業以後,我對他們的培養方向也是非常的明確。他們就是我們企業未來的核心的技術人員和我們的管理人才。

縉雲一企業不僅給實習生工資,還出資讓他讀書?

目前,學校近一半的應屆高三學生都已參加了這一試點工程。我們從市教育局職成高教處瞭解到,從今年開始,“校企校”合作模式還將在全市範圍內鋪開,力爭到2022年,全市中職校基本上開展“校企校”升學直通車模式,年招生人數不少於2000人。

縉雲一企業不僅給實習生工資,還出資讓他讀書?

縉雲縣職業中專副校長 葉軍盛:

這種模式有力地促進了職業學校學生的就業成長的發展。一方面是學生打破了升學的天花板,從中校直接能升到高職學歷的學習,第二個方面又能保持我們企業用工的穩定性,同時促進我們地方產業的發展。第三個方面就是我們的家長。孩子在我們本地就業。一邊能夠領工資又能夠免費的接受大專的教育,減輕了家庭的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