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北大校长胡适给青年的三个人生药方

在距今100年前的1919五月四日,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十几所院校学生为抗议不平等条约而相约罢课上街游行,即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觉悟,也把新文化运动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此拉开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序幕。

五四青年节:北大校长胡适给青年的三个人生药方

图为当年五四运动场景

在这场运动中,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之一的胡适先生,不仅在听说后就尽快从在给杜威做翻译的上海工作中抽身回到北京,对学生多加帮助,深度参与其中。还在多年之后写了一封给青年人的三个防身药方。

五四青年节:北大校长胡适给青年的三个人生药方

图为校长胡适

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追求知识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它,天天对你挑衅地笑,你无可奈何它——这时候,你就会同爱恋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的人,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研究。

五四青年节:北大校长胡适给青年的三个人生药方

第二个方子是:“总得多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毕业生寻得的职业,未必适合他所学的;或者是他所学的,未必真是他所心喜的。最好的方法是多发展他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和活动。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看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在业余时间做的事往往比他的职业更重要。

五四青年节:北大校长胡适给青年的三个人生药方

第三个方子是:“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应该相信:今日国家民族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获。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

五四青年节:北大校长胡适给青年的三个人生药方

而对于“毕了业就失业”的人们怎样才可以救援自己呢?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格外努力,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二十多岁的青年,若能自己勉力,没有不能长进的。这个社会是最缺乏人才又最需要人才的。一点点的努力往往就有十倍百倍的奖励,一分的成绩往往可以得着十分百分的虚声,社会上的奖掖只有远超过我们所应得的,决没有真正的努力而不能得着社会的承认的。没有工作机会的人,只有格外努力训练自己可以希望得着工作,有工作机会的人而嫌待遇太薄、地位太低的人,也只有格外努力工作可以靠成绩来抬高他的地位。只有责己是生路,因为只有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