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隨著“韓流”遇冷,中國偶像產業迎來拐點。2018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兩檔偶像養成類綜藝節目以超出預期的市場回報,讓經紀公司看到了曙光,在前所未有的機遇面前,資本紛湧而至迅速佈局,中國偶像元年宣告開啟。

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偶像迭代速度加快,雖然目前中國偶像產業尚在起步階段,但也漸漸脫去了“韓流”的標籤,有了本土化的框架,如何在多元化審美碰撞下找到本土化偶像邏輯,成為塑造中國偶像肌理的關鍵所在,而這也牽扯出在中國偶像產業鏈中容易被忽視,卻又被藝人們稱為「幕後藝術家」的造型師們。

《偶像練習生》播出期間,如#蔡徐坤黑髮# #範丞丞新發色# #周銳新發型# #林彥俊眼妝#等妝發造型類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十餘次,意外成為幫助綜藝節目迅速出圈的強勢話題,第二季《青春有你》開播後,#青春有你妝發#的話題熱度依舊不減,累計閱讀量近八千萬。由此可見,觀眾對選手妝發的關注度頗高,而趙同正是這兩檔綜藝節目的「幕後藝術家」。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不少粉絲會跑到趙同微博下,感謝他為自家偶像做的造型,甚至將某些選手圈粉的舞臺歸功於趙同團隊的造型成品,所以“謝謝”是趙同微博留言中最常看到的兩個字,此外也會有網友留言或者@趙同,想讓他安利偶像用的化妝品,儼然把趙同當成了美妝博主,趙同也是來者不拒有求必應,氣氛和諧。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對於粉絲而言,她們最大的願望無非是看到偶像出位,對於選手而言,逐夢列車只有一張單程票,必須珍惜每一次演出機會做到最好。所以,《偶練》和《青你》對於趙同意義特殊,讓他體會到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別人實現夢想的感覺。

《偶練》其實是趙同接觸的第一個偶像養成類綜藝,在此之前,“藝人服務”才是他的主打招牌。2011年趙同為高圓圓燙出國民梨花捲聞名業內,與楊冪、周冬雨、王凱等一線明星保持過良好的合作關係。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趙同與高圓圓

資歷深厚毋庸置疑,但《偶練》需要同時服務100個藝人,並配合導演完成一個大型的舞臺秀,趙同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為選手做出差異化造型,有一個獨門技藝

接到《偶練》項目後,趙同每天的事情就是與團隊造型師們開會,第一階段的重心是:瞭解選手

從節目組處得到選手資料後,趙同帶領團隊從所有能觸達的渠道去了解選手們的穿衣風格、不同時期的造型變化,在仔細觀察選手素顏狀態下的五官條件後,設計出適合選手的造型方案。趙同要求團隊裡的每一個造型師對100個選手的造型方案都要有印象,如此一來,接觸到選手時就可以節約很多時間成本。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趙同給團隊開造型方案會

第二個階段制定造型方案,是賽前準備階段乃至整個工作流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趙同根據偶像養成的節奏,提前制定出選手在比賽初期、前期、中期、後期四個階段的造型方案,其側重點各不相同。

比如比賽初期的側重點是基礎形象改造,保留但弱化選手的素人感,增強時尚感,讓他們具備成為一名偶像的基本條件,為觀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正式進入比賽階段後,則需要根據每期舞臺主題,提前為同組選手設計出符合歌曲、舞臺主題的整體形象風格,隨後在主題基礎之上,再為選手量身設計符合他們個人風格的主題造型。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範丞丞在《偶像練習生》中的舞臺造型

走到決賽的選手每人總共至少有9套造型,不僅是整體感覺與服裝的呼應匹配,面妝的正臉與側臉狀態都會被設計出來,甚至細緻到美瞳和眼尾的顏色以及為選手定製的貼紙。而與服裝和麵妝相比,髮型設計的難度最大,如何避免100位選手撞型?是趙同在做方案時最犯愁的事。

在外行人眼中,男生的髮型可能僅限於長短和劉海的區別,趙同在劉海的處理上有自己特殊的技巧。根據選手頭型以及造型角度的不同,哪怕是形狀相近的括號劉海最終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100個選手放在一起看區別並不明顯,但放在考核隊伍中,就做到很好的區分。

以《青你》第九期管櫟組的主題考核為例,音樂《迷宮》的風格陽光歡快,舞臺主題是帶有童趣的樂高元素,因此管櫟組的造型主題是陽光、動感、調皮。選手面妝的彩繪與主題氛圍相互呼應,每個人的髮型也頗具辨識度。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管櫟的高劉海帽子髮型與胡文煊的齊劉海蓬鬆捲髮,突出了二人陽光活潑的風格同時,也讓頭髮長度相近的兩位選手做出了區分。徐炳超與丁飛俊都選擇了髮帶,區別是徐炳超做了彩繩編髮,而王喆頭頂萌萌的心形造型同樣抓人眼球。

趙同始終認為“模仿出來的髮型不見得適合你,只有在你的頭上去找到了適合你的那個狀態,它才是最好看的”。

用吹風機不斷地吹,感覺對了就迅速定型,對趙同而言髮型的創造是一瞬間的靈感,該從什麼角度吹?吹多久?並沒有理論答案。他的造型創作更偏向於意識流,是對藝術的一種感覺,從而讓作品更具有獨特性,這與完成造型所用的時間無關。

就像當年為高圓圓做梨花頭,大多數造型師會選擇用卷板燙或是直板夾,做出來的髮型死板沒有活力,趙同開創性的用吹風機吹出了一個輕盈蓬鬆的梨花頭,不僅視覺效果更佳也更適合高圓圓的氣質。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做我們這行要多「看」,發現頭髮在不同狀態下的美。”趙同舉例道:“就像我們平時洗完澡,會發現頭髮在溼潤狀態下的某些角度很好看。”《青你》中有很多選手做過溼發造型,舞臺效果非常理想。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所謂的造型創新其實就是找到每個人適合的美點,為他們量身定製合適的造型。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於造型師審美藝術的考驗極高,也是無法被旁人偷師的獨門技藝。

系統化的工作流程,

配合節目組呈現選手的最佳狀態

《偶練》之後趙同和他的團隊也“出圈”了。

不僅是因為他們在綜藝領域做出了時尚感,也是因為趙同團隊系統化的工作流程讓製作方眼前一亮,“我們應該是造型行業裡PPT做的最多的團隊。”趙同調侃道。

對於一檔綜藝節目而言,最重要的是避免每個環節在銜接過程中產生失誤耽誤節目進程。《偶練》和《青你》的最後總決賽都是現場直播,選手們需要先穿著制服在舞臺上亮相,隨後換成舞臺妝競演,中間串場短短的十分鐘之內,造型團隊要迅速完成選手妝發的改變,不能有任何失誤,舞臺表演結束後需要再快速將選手的造型調整回制服裝的妝發,上臺等待最後的成績。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且零失誤的完成妝發轉變,是造型師能力的體現,讓一切有序進行則是趙同系統化統籌的結果,而在這裡就能充分看出事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

當為選手定製的造型方案被製作團隊最終確認後,化妝師和髮型師必須嚴格按照方案執行,禁止按個人喜好自由發揮,如果想要變動造型方案,必須向趙同請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同組選手風格的同一性。

另外,在錄製現場他也會安排專門人員將選手的上鏡畫面發到工作群裡,髮型師需要對自己造型的選手負責,哪怕是觀眾看不出來的細節,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用趙同的話來說:“我們只能自己審自己,因為很多造型細節只有我們自己能看的出來,對付下也能過去,但是我作為造型總監要對製作團隊負責,也要對選手和觀眾負責。”對於一檔節目來說,造型並非一錘定音,而是配合舞美、音樂、藝人及節目導演需求,加之彩排時在鏡頭呈現的效果前反覆琢磨,來保證選手在動態下,造型也能夠立體無死角的呈現。

每一個選手都可能是明日之星,所以在造型過程中,趙同都是將他們以明星的服務規格對待,幫助他們尋找適合自己的造型。再者,四個月的相處時間與行業常用的流水線作業不同,造型師們與選手們會有“一起拼盡全力”的奮鬥感情,像林彥俊的性格不爭不搶什麼都可以,造型師看著著急也想幫他使使勁,而有些選手比較成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好比蔡徐坤,但蔡徐坤即便有自己的想法也會尊重造型師的意見,比如《偶練》前期舞臺師建議他嘗試背頭造型,也因打反差牌為他吸了不少粉。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改造組、日常跟妝組、錄製組,算下來趙同的團隊差不多有60人,每個人分工明確,有序完成自己負責的選手,保障了選手在鏡頭前呈現的一定是自己的最佳狀態。而關於如何讓選手保持自己的最佳狀態,除了與選管保持密切的聯繫外,趙同團隊還有很多不可外傳的“非常規手段”,當選手狀態不佳時也能用專業造型手法“緊急補救”。

選手在成團出道前,會經歷5-6次的形象改造,通過造型呈現他們在不同階段裡的成長,是趙同所喜聞樂見的,因為從中他也可以感受到自己與團隊的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

光環與壓力並存,

離開舞臺後的偶像應該如何定位?

不可否認的是,與中國相比韓國擁有完善的偶像產業鏈,他們的舞臺造型對於處在起步階段的中國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並且“韓流”雖然減弱,但韓式審美依舊影響著中國很多年輕觀眾,所以在《偶練》時,趙同也參考了一些亞洲偶像的舞臺造型,

但《青你》開始,趙同開始摸索適合中國本土偶像真正適合的造型,一些選手也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造型成功出位。

那麼什麼是造型?簡單來說其實就是修飾瑕疵,放大、美化個人優勢的結果。選手需要在3-5分鐘的舞臺時間內,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個人魅力與氣質特點,才能夠讓觀眾記住你。在這個時候,造型師要做的就是竭盡所能幫助選手抓住觀眾眼球,趙同舉了個最簡單的例子,某位選手的左側臉好看,那麼造型師就會讓選手的劉海、左鬢角與下頜角連成一個弧度,甚至會對左鬢角每一根頭髮的位置進行調整。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趙同給上臺前的選手調整發型

聽起來會有些不可思議,但在舞臺上、鏡頭前必須做到極致,因為選手的機會有限,時間有限。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對於趙同來說也伴隨著壓力,因為會有網友說選手的造型“娘”“油”“假”,但平心而論,站在舞臺上就要有與舞臺相匹配的造型,是選手對自己也是對舞臺的尊重。當離開舞臺後,選手則需要根據自己的定位以及出席的場合,來調整自己接下來的造型風格。

偶像無論在哪個國家風格都應該是多元化的,在中國同樣如此,可以有吳京的硬漢風,也可以有霍尊的柔美風,可以有吳亦凡的冷酷風,也可以有張藝興的呆萌風。評論偶像不應以造型做單一的衡量標準,而是要看他的藝能、藝德能否為人們帶去正能量。

中國偶像產業尚在起步階段,趙同也在思考,如何提升造型對偶像可能會產生的正面影響,畢竟目前對於部分練習生或是剛出道的新人而言,他們接受到的造型服務只是流水線作業,就像把白雪公主的頭髮放到了櫻桃小丸子的頭上,好看卻不合適。

如何能讓這些練習生真正被造型助力是趙同擅長、並將持續努力的方向。

從高圓圓的梨花捲到蔡徐坤的背頭,綜藝造型師趙同的弄潮之旅

從學徒開始做起簽約東田造型再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一路走來,趙同服務過一線明星,也親歷了偶像誕生的過程,雖然現在有了更高的事業規劃,但他希望成為一名國民造型師的初心從未改變過,趙同認為每個平凡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精緻的自己,而造型師可以來幫助他們打造心中理想的自己。

即便不善言談,趙同也能捕捉到客戶理解中的美以及他們身上的美點,不管是大型節目的造型總監,還是十年老客信任的造型師,他從不認為自己是中低端行業中的服務人員,而是一個追求極致的手藝人,認真做事靠作品說話,走進他的同行時代工作室,不止有某某同款更是有團隊和個人尋找已久的私人訂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