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一道菜消失,會是沒文化的火鍋嗎?

如果要一道菜消失,會是沒文化的火鍋嗎?

這兩天,蔡瀾先生可算“攤上事兒”了。在某節目上,主持人問他,如果要一道菜消失,希望是哪一道?蔡先生回答說,希望是火鍋,因為火鍋沒文化,把什麼食材都丟一塊兒煮。此言一出,當然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各種意見都有,有說好的,也有說壞的。

其實,在小編看來,說要什麼什麼菜消失,完全是玩笑話,笑笑就行,就跟以前粽子的“南派北派”、豆腐腦的“甜鹹之爭”一樣,只是吃貨們茶餘飯後的閒談而已,多說其實無益。但小編覺得,蔡瀾先生說火鍋“沒有文化”,這話傳達出來的東西,左想右想都不太對勁,很值得商榷商榷。

一道菜要“有文化”嗎?

如果要一道菜消失,會是沒文化的火鍋嗎?

蔡瀾先生的原話是: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一種料理方式,你什麼都東西切好了扔進去,那有什麼好吃呢?就這句話,談談小編的思考。

孔夫子也講過一句類似的話,他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現在普遍的理解,是說吃喝方面,能講究就講究,菜做越精緻越好。但其實,這犯了斷章取義的錯誤。這話前面還有句:“齋必變食,居必遷坐。”聯繫上下文來看,意思是說,祭祀先人的時候,坐的時候不能老坐一個地方,菜不能搞得太粗糙,肉要剁得細一些。這是提倡禮制,還是講的大道理,並不是說平常就要折騰吃、講究喝了。

孔夫子一輩子只當了三年官,晚年雖然受到些禮遇,但總體來看,沒享過什麼福,應該是沒條件講究吃喝的。至聖先師都這樣,之後那些有名氣的文人,也混得差不多。有點仙氣的,像陶淵明,不消說了,酒都沒錢買;李白,有酒就行,沒嫌棄過吃。務實點的,蘇軾的志願是“日啖荔枝三百顆”,還專門寫詩誇豬肉好吃;杜甫謠傳是吃太飽得胃病死的,可見也是窮人一個。

但是,吃不香喝不辣,不妨礙這幾位巨匠作出千古流傳的好文章,他們的縱橫文筆,也絕不是靠吃山珍海味就能得來的。食物就要“有文化”嗎?,或者說,吃個飯還要分“高低上下”嗎?小編看未必。當年蘇軾被貶到黃州,看見了“貧賤如泥土”的豬肉。跟泥土一個價,也沒什麼人吃,應當是屬於“沒文化”了,但蘇軾不嫌棄,美滋滋的煮來吃了,還寫詩誇半天。前人跟後人的差別,可以細細品味。

要消失的,不一定是“沒文化”

如果要一道菜消失,會是沒文化的火鍋嗎?

火鍋是一種相當普羅大眾的飲食方式,各地皆有。方式都大同小異,拿個鍋把食材煮了吃而已。拿重慶火鍋來說,當然也沒多高級,最初是起源於碼頭的。當年重慶開埠,埠口聚集著一大群窮苦工人。這些工人吃不起肉,就把有錢人家丟了的下水撿回來,切了拿個鍋煮,為了掩蓋下水的腥臊氣,又加些花椒辣椒之類。漸漸演變開來,就成了今日的重慶火鍋。

粗糙簡陋的火鍋,挖不出什麼像樣的文化來,但百年流傳,今天的大街小巷,已經是呈遍地開花之勢。反倒是許多講究、有文化的老菜,卻難以尋到。就比如川菜中的肝膏湯、開水白菜,樣式美觀,製作考究,寓意也深刻,但已經很難吃到。傳統流失固然是憾事,但“有文化”反而比“沒文化”消失更快,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小編看來,這些有文化的老菜,其消失、消亡是很正常的。就比如這開水白菜,一顆白菜只用中間菜心,熬湯要用雞、排骨等熬6小時,中間還要用雞蓉反覆過濾雜質.....本來就是舊社會達官貴人吃的菜,普通百姓哪裡折騰得起。老百姓不喜歡,自然就要被歷史淘汰,這其中的邏輯,再好理解不過。

所以,“沒文化”的現在還在閃閃發光,“有文化”的卻一個一個失傳。要消失的,不一定是“沒文化”。

如果要一道菜消失,會是沒文化的火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