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对象由老人向各年龄段人群蔓延,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掌握防骗技巧,预防被骗,刻不容缓。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南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整理出“四要四不要”,牢记以下操作,就能远离诈骗!

记得看完后做做后面的防诈骗试题,看看你能得多少分。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如何远离诈骗


四要

1、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

2、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及时撤回

3、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4、接到可疑电话或被骗要及时拨打110

四不要

1、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银行卡信息

2、不要在网站同时输入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等信息

3、不要将身份证等个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机里

4、不要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上述知识点你都get到了?

那就快来答题吧!

看看你会不会被骗子“套路”

Let's go!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课后测试题(满分100分)

【多选题】(每题10分,共8题)

1、接到自称是“公检法”工作人员电话,要在电话里制作电话笔录,并核查你名下所有资金,你会

A.马上拨打110电话报警;

B.马上挂掉电话;

C.不接受所谓的电话笔录(进一步透露私密信息)

D.不要进行任何银行卡操作。

2、接到电话:某某(你的名字),知道我是谁吗?

A.随便说一个稀有的姓氏,如:你是“剑总”吗?对方如说是,那肯定就是诈骗;

B.按对方所说的去做:保存骗子的电话,按骗子的要求给他汇款并转交给所谓的“领导”;

C.挂掉电话,不在理会;

D.不经核实不要汇款给任何人;

3、接到某购物网站电话,说你购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商家提供十倍退款,需扫码验证或提供银行卡信息,你会

A.登录购物网站,与商家核实情况;

B.不要扫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会直接支付);

C.不要进行银行卡汇款;

D.开心、兴奋!按对方所说的进行所有操作。

4.王某按照某短信提示网银升级,发现卡内6万元被转走,她该怎么办?

A、打电话给网站负责人争吵理论、求其还钱

B、立刻报警,并将自己卡号、对方卡号、交易流水提供给公安

C、拨打银行客服,将对方卡密码输三次,锁定对方银行卡

D、与公安和银行部门联系,第一时间冻结对方卡号

5.假如你在淘宝上买了件物品,但是下午收到旺旺客服的消息,说他们的宝贝价格标高了,接着发给你一个链接,说是改价后的商品,让你重新拍下,旧交易将自动关闭,你会怎么做?

A.直接点开链接,重新拍下

B.再仔细了解情况后拍下

C.重新检查拍下物品的状态检验物品是否降价

D.不会点开链接,知道是骗子。

6.居民张师傅早上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中纪委宁波办事处王主任,称其涉嫌帮贪官洗钱,随后电话被转接到“北京市公安局”。对方要求其涉嫌洗钱的10万元钱存入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洗刷清白。信以为真的张师傅一一照做。这一事件中,哪些破绽可以发现这是诈骗电话?

A.政府机关调查案件不可能通过电话进行

B.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是两个不同的部门,在调查案件时不会直接通过电话转接

C.不管是公安机关还是检察机关办案,都不会要求被调查者将资金转入任何账户

D.明明是宁波办事处,为何让给你转接北京公安局的电话

7.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喂,猜猜我是谁?我是你老朋友,贵人多忘事”,对方让你猜是谁并和你聊天,第二天这位朋友又打来电话称在路上发生车祸急需用钱,让你把钱汇到指定账户,你怎么做?

A.马上打钱给朋友急救

B.若对方能说出具体身份信息就会给他打钱

C.直接询问对方姓名,或通过第三方朋友核实

D.这是典型的诈骗手段,应挂断电话

8.收到一条尾号是“95588”的陌生号码发过来的短信,说你的电子银行密码器已过期,需登录提示的网站进行操作,你会怎么做?

A.点击短信里的网站链接,按照提示在手机上操作

B.打电话过去询问具体情况

C.置之不理,删除短信

D.报警或向银行部门官方电话咨询,如是诈骗网站则举报

【判断题】(每题4分,共5题)

1.小胡是宁波某公司的财务,经常要给客户汇款。这天她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对方让其将尾款打到一个银行账户上。她猛然想起有一笔货款说好当天打的,便匆匆按照短信上的账户将钱汇了过去。

2.程同学在网上收到闺蜜发来的QQ消息,称她手机被偷,急需买一个新手机,向她暂借500元。碍于姐妹情谊,程同学二话不说就给对方打款。

3.小苏收到短信,称其有包裹被扣在邮局,让其回电。小苏回电后,对方称其包裹涉嫌重武器,直接将电话转接到公安局。小苏感到很恐慌,继续接听电话。

4.小张收到“双11嘉年华”发来的邮件,称其获得购物参与大奖,让其点击链接进入节目网站领取奖品。小张非常兴奋,赶紧上网领奖。

5.小王接到电话,称其有一张法院传票。小王继续询问详情后,电话转接到一位警官处,对方称要通过电话做笔录。小陈当即挂断电话,因为警方不可能通过电话来调查案件。

答案在文末,每题十分,看看你能得几分?

有效防范诈骗

您还需要知道

以下高发的十类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手段: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骗术一:假冒公检法诈骗。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最大。

公安机关提醒:警方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逮捕证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发放,更不会在网上查到。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安全账户”。

骗术二:冒充熟人诈骗。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熟悉的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并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公安机关提醒:凡是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骗术三:利用伪基站发送木马链接实施诈骗。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给受害人,以账户积分兑换奖品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用户一旦点击,犯罪分子就能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进而盗取其账户资金。

公安机关提醒:当收到“银行卡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等含有链接的短信时,要通过银行、运营商的官方网站或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

骗术四:兼职诈骗。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犯罪分子许诺在各种网络平台刷得消费记录后,将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受害人在完成前几单任务后都会很快收到回报,而当做更多的任务时,骗子就会就会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就此消失。

公安机关提醒:求职者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工作,不要轻信没有留固定电话和办公地址的招聘广告。

骗术五:考试诈骗。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考生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发送短信或邮件,声称“提供考题”“改分”“办假证”等,引诱考生汇款。

公安机关提醒:漏题、改分、改档案、伪造资格证等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请坚持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骗术六:校园贷诈骗。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校园贷诈骗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二是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三是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这些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

公安机关提醒:学生在申请借款或分期购物时,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对于关乎自身信息、财产安全的事,要多方求证,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甚至将身份证借与他人使用。发现危险,及时报警。

骗术七: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犯罪分子先编造一个民族资产秘密流落海外的故事,然后声称受国家委托对这些海外资产进行解冻,号召受害人缴纳手续费或资料费,称成功后每人可以拿到高额善款补助。除了 “民族资产解冻”,犯罪分子还会编造所谓“养老”、“扶贫”等噱头来吸引投资实施诈骗。

公安机关提醒:此类诈骗的受害人多为中老年人,他们远离社会舆论,缺乏辨别诈骗的能力,年轻人要多关爱长辈,及时传达安全防范知识。此外,留意父母长辈的网络支付使用情况,保障财产安全,及时止损。

骗术八:投资返利诈骗。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此类骗局通常标榜具有海外背景,从事的行业能赚取巨额利润,投资者将会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投资初期,犯罪分子会按时返利,让投资者尝到甜头,继续追加投资后,将会血本无归。

公安机关提醒:投资理财前,要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了解,多咨询评估,做到深思熟虑,谨慎对待。特别要警惕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防被骗。

骗术九:保健品购物诈骗。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犯罪团伙假扮医疗机构的顾问、专家、教授等,以为老年人“问诊”为名夸大病情,再以会员登记、免费体验、国家补贴、中奖等噱头诱骗客户购买各类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基本上都粗制滥造,成本低廉却以高价出售。

公安机关提醒:经常给家中老人说一些老人被诈骗的例子,让他们不要相信保健品推销,一旦发现受骗要立即报警。

骗术十:引诱裸聊敲诈勒索。

防诈小测试:这套防诈骗试题 你能得满分吗?


犯罪分子非法获得被害人信息后,通过社交软件建立联系,步步引诱受害人进行“裸聊”,从而获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视频,以此敲诈受害人。

公安机关提醒:应远离网络不良行为,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和家庭等敏感信息。

课后测试题答案

(多选题)1.(ABCD) 2.(ACD) 3.(ABC)

4.(BCD) 5.(CD) 6.(ABCD) 7.(CD) 8.(BD)

(判断题)1.(✘) 2.(✘) 3.(✘) 4.(✘) 5.(✔)

答案对照完了,赶紧来算算分数吧!看看你是哪个级别的?

0 —30分:不忍直视!

35—50分:防诈骗路人

55—75分:防诈骗新手

80—100分:防诈骗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