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就是高能力嗎?學歷的高低與品行劃等號合適嗎?

天空海闊147356005


不一定。

看到其他人的回答,我想補充一點,也是我一直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原生家庭對能力,性格,品行的影響是最大的。

學歷高低有很多因素:運氣,天賦,老師,環境等等。雖然學歷大部分層面上可以說明一個人的能力,但這也只是概率問題。

對人的能力和品行的評價,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生活的縮影。因此,對於能力,品行的影響因素裡,學歷不是最重要的評價因素,原生家庭才是。

家庭教育的感染,是一個人性格養成,能力顯現的關鍵。因此,古語中“子不教,父之過”言之有理。在以前沒有學歷這一說的時候,人們的能力和品行的培養就來自於家庭,如今依然不會改變。因為學校教育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左右一個人大部分成長因素的地步。

所以我認為,學歷是評價一個人能力品行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更不是最重要因素。


即風說


首先提問者的思維方式來看,就不是一個高學歷者。

為什麼呢?因為標準化有一個前提,就是可量化。

首先學歷能不能代表能力?我們姑且認為,學歷用某種手段做到了可量化,比如分數。然後決定你是985還是211,或者二本三本,大專中專。

而能力沒辦法量化,因為標準不統一。什麼是能力呢?恐怕說不清楚。一個廚師做菜很好吃,算不算能力呢?我認為算。所以餐廳老闆會給他的能力以酬勞。

而你讓廚師去做財務工作,他估計就懵逼了,因為他不懂啊。可是你能因為他不懂財務工作就說他沒能力嗎?顯然不可能,畢竟作為廚師他還是很厲害的。

再比如,一個粵菜廚師和一個川菜廚師同時做菜打分。你讓一個廣東人打分,他可能更偏向粵菜,因為他吃習慣了。你讓一個四川人打分,他多半更偏向川菜,因為他也吃習慣了。那你說,哪個廚師更厲害呢?

所以,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能力,有多大能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比如我們單位一個女大學生,平時就是做點文件資料工作,並不出彩。一個月三四千工資,也不出眾。如果不瞭解她,我可能會說,她沒啥能力。

但是,後來我才知道,她畢業於國內知名音樂學院,自己有樂隊,而且是主唱,會作詞作曲,在圈內小有名氣,經常參加商演活動,演出價格不菲。

那你說,她是有能力還是沒能力呢?

我一直認為,所謂高學歷沒能力的人,是極小概率存在的。你真的以為,有那麼多高分低能嗎?那只是你不瞭解他的能力在什麼地方。

有的人擅長做學術研究,就成了你們眼裡的死讀書,有的人所學專業說出來你們也不懂。就像我以前說我做廣告策劃,經常被認為是做圖文廣告的;後來做營銷策劃,又被人以為是做銷售的,或者整天策劃怎麼打折促銷的。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對自己不瞭解的領域千萬不要妄加評論,每個領域都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很多人對自己熟知領域以外的幾乎都一無所知,所以會認為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熟知的領域做不好,那就是沒能力。

再說人品吧,我不知道人品怎麼衡量,道德算不算標準?

然而《道德經》卻有言在先: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最好的道德就是不死守道德,這才叫有德;最壞的道德就是死守道德,這才做無德。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道德作為一個標準,也是人為制定的。不過這個制定者可能是社會的大多數人。也就是所謂的約定俗成。

然而,文化體系不同,時代發展不同,道德也會變化。並且大多數人並不能代表所有人,也不意味著正確。但凡主觀的東西,都會有偏差。

所以我們要理解道德的本質,是希望社會更美好,因時因地制宜,而不是死守什麼祖宗規矩,道德標準,最後壞了事兒,反而不如不要道德。

所以道德本身就是沒有標準的,那麼你怎麼判斷一個人的人品的好壞呢?

比如孔子,他的父親是個落魄貴族,強姦他的平民母親,生下了他。然而在父系社會,孔子和社會仍然認為他是貴族,所以他非常避諱提他的母親,再加上對女性有些歧視,於是說他是從母親腋下降生的。

你認為如果一個普通人這樣做,他是人品好還是壞呢?顯然是壞的。然而從孔子其他言行來看,他又算人品好的。那麼你說,他到底是好是壞呢?

再比如,長幼有序,在傳統儒家觀念看來,是一種美德,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自然是好的。

然而在過去的國企當中,長幼有序就成了論資排輩。導致能力強的年輕人無法上位發揮,能力中庸的老人依賴資歷反而身居要位。導致長期以來非壟斷性國企競爭不過同行業私企。

同樣是長幼有序,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結果呢?那到底這是好是壞呢?

與儒家同樣是先秦諸子百家的墨家也認為,長幼有序本身是一種不平等,憑什麼年長者就比年幼者擁有更多特權呢?這種不平等正是社會矛盾的主要成因。所以墨家提倡兼愛,也就是無論老幼親疏,享受的愛都是完全相等的,只有這樣才能化解社會矛盾,達到非攻的目的。

那你說,墨家和儒家哪一個又更正確呢?

所以,連道德和人品都沒法用統一標準來衡量,又怎麼讓學歷和人品掛鉤呢?這就好像讓你用尺子去量夢想有多遠,你告訴我你怎麼量?


三句不過崗


高學歷肯定不代表高能力,當然這裡的能力有為人處世的能力,也有專業方面的能力。我們平常所說的能力基本上都是為人處世的能力。一個人的學歷高,但社交能力並不一定強,甚至是高分低能,所以高學歷跟高能力是不能對等的。


至於學歷高跟人品更是不能劃等號,學歷高並不一定素質高,學歷低素質不一定低。有的人雖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生活中的所做所為卻讓人所不恥。有的人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在生活中的所做所為卻讓人肅然起敬,所以這就是差別,不能以人的學歷來推定此人的素質品行,只有交往了,才能知道。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以貌取人,對待每個人都要平等,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人,更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某個人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定要通過接觸才能真正瞭解。


雪無痕的自由生活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高學歷不等於高能力,學歷的高低也不能決定人的品行的優劣。

有一種人,讀書雖然多,但只限於書本知識,鑽進書裡他出不來,沒有社會實踐能力。書本知識要與實踐相結合。社會上不乏那種知識上的學霸,生活中的弱智。沒有讀過書的人,也許經過生活和實踐的磨練,能力反而非常強,歷史當中,劉邦、朱元璋就是明顯的例子。

所以,決定一個人能力的除了智商應該還有情商,大多時候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更能決定一個人的能力大小和成就高低。

學歷高的人不一定就品行好,有些人智商高,但由於個體生活環境、社會影響等等因素導致他三觀扭曲,走向歪路,比方說恐怖分子裡邊就有很多的曾經的科學家,但他們反人類。這就是典型讀書多,他幹壞事。


好哥寫生活


有一次,我坐火車的時侯,看到一個大學生(從他們談話中知道),橫躺座位上雙腳開八叉的,後來到了一個站時,有一男三女的農民模樣的人上車來到那大學生身邊,他還是躺著佔了三個位子,根本沒起來讓座。而我身邊的農民,卻不曾看見過有這樣無禮的霸道呢!


jiao龍622


我是做人事的,你說的情況肯定不對,但是,一般來講,學歷高一點的,能選擇到能力強的幾率比較大,這個你得承認,畢竟人家知識面,考慮的問題層次不一樣,當然我說的一般情況!至於品性,一般是跟家庭和成長環境有關,跟學歷我覺得還真的沒有關係!如果你被看扁了,建議從一個低職位開始證明,其實我很贊成各個崗位有工作經驗的人,更加能搞好人際關係,自己做事情考慮的也會更周全!另外,一般來講,比起學歷,人事部更看重工作經驗,尤其喜歡從底層做起的人


遇見最好的自己9892


現代社會知識在不斷更新,人們也緊跟時代步伐奮勇前進。

關於提到的高學歷就是高能力?對於個人能力的體現是有多種的,其中就有學習知識能力,擁有高學歷的是優秀的,與高能力是同等的。

在品行方面與學歷高低不能劃等號,每個人從小就受到家人和學校良好的品德思想教育,怎麼樣為人處事。學歷高者不見得品行就端正,底者就沒有品行,這是錯誤的。


梁凱光


高學歷應當只有百分之幾十擁有高能力,當然他們與品行在理論應當畫等號,但現實告訴我們,這個.等式不成立。


家美九


估計題主沒什麼學歷,又想找平衡。


十年前就叫涯客


不一定。尤其是高學歷的人,品行不一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