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诗,你更喜欢哪一首?

鲜橙多你个美年达


辛弃疾为南宋初年著名词人,抗金将领,主战派的代表;其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风格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为宋代“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但其作品、词句之中也颇多婉约之风,富含忧伤、柔肠情怀;在人们一贯的印象中,辛弃疾的婉约之风,与传说中辛弃疾的高大、魁梧身材有点不合,不太令人相信,除了应当豪爽、铿锵之风格外,又怎能写出那么多缱绢、流连之作品!


这里推荐一首辛弃疾的婉约风词作《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今古杂志


辛弃疾,宋代著名的爱国将领,受祖父的影响,一生致力于恢复河山。曾亲自奔袭敌营,捉拿叛徒。多次不顾自己位卑进言朝廷抵抗侵略,最终南宋求和于金,使他悲愤中报恨去世。

辛弃疾忧国忧民一生,他所希望看到国家,没有达到自己想象中的收复失地,重振江山。所以他一生在悲愤中渡过,他的词也多是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沉雄豪迈和悲愤。

辛弃疾的词很多都很喜欢,喜欢他答好友陈亮“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气壮山河之豪迈。喜欢他“问人间,谁管离愁?杯中物”的惆怅离别情。喜欢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未酬,犹忆当年雄心。

要说最喜欢,还是那首《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一生满怀雄心报国,可惜壮志未酬,只有在悲愤中倾诉自己的无奈和对国家美好的向往。《青玉案》是最能表达他身心情怀的词。常回看,中央电视台有一栏节目《经典咏流传》有一期,台籍老歌者陈彼得编曲演唱的这首《青玉案》,苍劲有力的摇滚韵味,似乎更能诠释辛弃疾的心境,夜总是被感动的热泪涌动!


路遥lgy


最喜欢《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首知名度很高的宋词,可谓喜欢者不计其数,原因在于最后几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味深远。

首先全词意境十分优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春风吹开了千树繁花,光艳如流星一样坠落如雨,原以为是春来了百花盛开,仔细一读却发现他写的不是百花,而是夜晚的灯火烟火,并且是元宵节晚上城市的灯火烟火,想想那场景,浩大亮眼,怎一个美字了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华丽的马车在街道上驶过,洒下一路芳香。凤箫的声音宛转悠扬,月光流转,一整夜鱼灯龙灯飞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头戴华丽配饰的女子,笑盈盈从街道上经过,衣袂携带暗香,让人心生怜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女子刚刚经过,然而站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却不见踪影,正怅然若失中,突然一回头,发现她正站在那灯火渐次暗淡的地方。

这首词辛弃疾在表达什么?在表达爱情?还是在借女子表达自己孤高自赏,不落流俗?或许兼而有之。但从今天来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们更看重这首词的其它特质。一首诗能够千古流传,并被一代又一代人喜欢,往往不止拥有属于作者自身的东西。它必定拥有些什么特质可供移植,转化为世人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这首词就有这样的养分,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这一句用来表达爱情有一种美而不伤的情怀。心中暗恋一位年轻女子却求而不得,这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苦闷事,而世人最喜欢的结局,莫不是曲曲折折、辗辗转转之后,复又得之。那是一种极度失落无望后又得到的欣慰,是一种希望落空后又重拾的百感交集。于爱情如此,于其它人们心中的执念莫不是如此。不论是寻人、寻事、寻梦,寻思想、寻生活……凡是我们心中苦苦追寻而得不到的东西,心中难免都会产生一些悲伤情绪,甚至有时会有放弃的念头。这句诗在告诫我们,有些事物苦求而不得,或许是努力不够,或许是时机不对,或许是机缘不合,当这一切条件都俱备时,生活自会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后把这一句也送给读完了此篇的你,愿你生命中所有的渴盼都是这样圆满的结局。


杨晓艳写作


我最喜欢辛弃疾的那首元夕了,词牌好像是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着重描写的是元宵节灯火辉煌的夜晚,千树万树银花开,香车宝马如雨星!一片绚丽多彩的世界和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烘托出一个孤傲不施粉黛的女子,看似与绚丽的夜晚格格不入但更是反衬了一个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女性形象,也是当时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现状不满及自己怀才不遇的心境还有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的一种渲染。


海伦526


辛弃疾的诗都喜欢,更有一首真是知己之言的杰作。这位“一世之豪”却豪包成空,走过了坎坷一生,他曾写给堂弟一首《永遇乐》,以调侃的口吻戏赋自己的“辛”姓: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老。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英雄失路,怀才不遇,千年万生,万般滋味,只以自嘲自谑来轻描谈写,饱含了词人一生丰富的人世阅历和深沉的身世之感。


用户291334007104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行雲流水325


青玉案 元夕


梅山425


为赋新词强说愁


松军10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啊啊啊,来壶老酒///


一人饮酒醉逍遥


气吞万里如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