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宣《從政錄》10句處世箴言,看透人心,百讀不厭!

薛宣《從政錄》10句處世箴言,看透人心,百讀不厭。

1. 學者大病在行不著,習不察,故事理不能合一。

學者最大的缺點是行為不顯著,學習不認真,所以最終導致處事與道理不能吻合。真正的君子內外兼修,言行一致。

2. 為政通下情為急。——明·薛宣《從政錄》

當官為政的關鍵是要全面瞭解真實的情況。

薛宣《從政錄》10句處世箴言,看透人心,百讀不厭!

3. 亦有小廉曲謹,而不能有為,於事終無益。——明·薛宣《從政錄》

在小事情上保持廉潔謹慎,便不會取得大的作為,對事業的成功最終於事無補。

4. 不虐無告,不廢困窮,聖人之仁也。(明·薛宣《從政錄》)

不虐待有苦無處訴的人,不廢棄貧窮困苦的人,這就是聖人所講的仁義。

薛宣《從政錄》10句處世箴言,看透人心,百讀不厭!

5. 惠雖不能周於人,而心當常存於厚。——明·薛宣《從政錄》

即使恩惠不能照顧到每一個人,但對民眾關懷的心卻要始終保持。

6. 處事最當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明·薛宣《從政錄》

處事應當深思熟慮,只有深思熟慮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只有認真思索才能發現事物的道理。

薛宣《從政錄》10句處世箴言,看透人心,百讀不厭!

7. 士之氣節,全在上之人獎激,則氣節盛。苟樂軟熟之士,而惡剛正之人,則人務容身,而氣節消矣。

身居上位者提倡什麼,下屬就會追隨什麼,這是非常世故的,但卻是現實。所以,任何組織或企業的領導者自身品行必須端正,才能使自己的團隊形成凝聚力。如果居上位者行為散漫,毫無原則,那麼整個團隊將會失去戰鬥力。

8. 處事即求合一,處事即求合理,則行著習察矣。

處事與道理要吻合一致,就必須品德高尚並認真學習。只有努力學習,不斷提高修養,才能擁有高尚的操守,並在生活和工作中彰顯出來。如果沒有高尚的修養,就不會擁有高尚的行為。

薛宣《從政錄》10句處世箴言,看透人心,百讀不厭!

9. 雖細事亦當以難處之,不可忽,況大事乎?

古人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對細微小事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才能培養處理大事的能力;如果對細微小事,毫不在意,就不可能成就任何偉大的事業,甚至會損害遠大的目標。

10. 好善優於下,若自用己能,惡聞人善,何以成事功?——明·薛宣《從政錄》

喜歡好的建議要優於下屬,作為領導者僅僅依靠自己的能力,而不願聽到別人的好建議,那將怎樣去成就事業呢?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有虛懷若谷、廣納眾議才能使自己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