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河北伸向河南的這隻“大腳”在建國初為什麼被“砍掉”了?

在大家的理解中,我國河南、河北兩省是因為黃河而得名的,顧名思義在河岸南部稱河南,在河岸北部稱河北。不過大家現在看地圖,河北離黃河最近的地方也有100公里以上,從而對河北之名是否來自於黃河而有了懷疑。

明清時河北伸向河南的這隻“大腳”在建國初為什麼被“砍掉”了?

看看大名縣城離黃河有多遠

其實在歷史上以河南、河北做為行政區域名字的使用是在唐代,而這個“河”就是黃河。後來隨著朝代的改變,這兩個區域雖然有一些大的變動,但名字卻是保留了下來。不過在明、清兩代的時候,由於河北拱衛京城,在明代是被稱為京師(北直隸),而在清代則是被稱為直隸,意思是直屬中央管轄。而河南則是被名字未變。不過由於是明清兩代時基本上奠定了今天我國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大多數省區的基本輪廓線,現在一般認為說直隸就是在稱乎河北。

明清時河北伸向河南的這隻“大腳”在建國初為什麼被“砍掉”了?

唐代的河北道

明清時河北伸向河南的這隻“大腳”在建國初為什麼被“砍掉”了?

明代的大名府,紅線為今黃河

明清時河北伸向河南的這隻“大腳”在建國初為什麼被“砍掉”了?

清代的大名府,紅線為今黃河

在明、清時期,河北這裡也是名副其實的,河北的區域還是基本上能到達黃河邊上或者說離黃河不遠的,河北的邊界甚至離開封很近了。從輪廓上看像是河北向河南伸出了一隻“大腳”。這個腳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名府。

在中國歷史上,今天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是個極其有名和重要的地方。在宋代混到了五京之一“北京”的位置上,成為了大宋都城的陪都。在唐末時期則是蕃鎮節度使的駐所所在,在其他朝代也基本上是相當於現在地級市的行政級別。在明代時期,它被稱為大名府,其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河北省魏縣、大名縣,河南省安陽市的內黃縣,河南省濮陽市的南樂縣、清豐縣、濮陽縣,河南省鶴壁市的浚縣以及河南省直管縣滑縣和長垣縣,山東省荷澤市東明縣。到了清代變化不算太大,與明代相比少了內黃縣、滑縣、浚縣三縣之地。

明清時河北伸向河南的這隻“大腳”在建國初為什麼被“砍掉”了?

平原省示意圖,紅線區域為原大名府所轄之地

到了中華民國末年,軍閥混戰、日寇入侵,我國軍民憤起保家衛國,由於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這一帶是三省交界之處,是我黨、我軍建立的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到了新中國成立前,這一帶已成為人口眾多、物產富饒的大後方,為便於領導和統籌資源,解放全中國,華北人民政府於1949年7月在魯西南、豫北、冀南銜接地區成立平原省。這時明清時期的大名府所轄的區域除了大名縣本身以外,全部歸了平原省。到了1952年平原省撤銷,大名府所屬的各縣有的留在了河南、有的劃給了山東,從此河北伸向河南的這個“大腳”就被徹底的“砍掉”了,而大名縣則由明清時期的府城成為了冀南的一個普通的縣。

明清時河北伸向河南的這隻“大腳”在建國初為什麼被“砍掉”了?

河北省界示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