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和霍去病都是寬容豁達之人,為何最後卻害死了李廣父子呢?

紅楓似血


說衛青“寬厚豁達”很恰當,霍去病跟“寬厚”十萬八千里,跟“豁達”完全不沾邊。李廣因為衛青臨時改變行動路線,導致行軍失期,在辦案人員訊問下,悲憤自殺。李敢認為,父親的遭遇,衛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他打傷了衛青。霍去病得知李敢打傷舅舅,趁陪同漢武帝圍獵之機,射殺李敢。這就是所謂,衛青霍去病甥舅倆,害死李廣李敢父子的事。

其實,李廣之死與李敢之死,性質完全不同,衛青和霍去病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也完全不同。

李廣之死

這件事發生在元狩四年的漠北大戰,是漢匈之間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爭。戰前,李廣找到漢武帝,要求以前將軍身份隨軍出征。

李廣的請求不難理解,老將軍征戰一輩子,眼看年近七旬,再也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了,而他這一輩子,就缺一個封侯的功績,為他的一生畫個圓滿的句號。

漢武帝本來是不同意李廣出征的,一是李廣年歲太大了,不適合再出徵;二是漢武帝一致認為,李廣此人“數奇”,命不好,由他參加的事準沒好結果。但禁不住李廣的苦苦哀求,漢武帝鬆口同意了。過後,漢武帝又後悔了,就讓人給衛青去了一封密函,讓衛青心裡要有數,不能讓李廣充當前將軍。

隊伍在行軍過程中,探知到匈奴單于的所在地後,衛青按漢武帝的意思,將李廣調到東路,做迂迴包抄的策應部隊,而改任公孫敖為前將軍,跟隨他由中路,直擊匈奴單于所在地。

李廣對衛青的這個安排非常憤怒,在爭執無果的情況下,他沒有與衛青告別,就率軍出發了。結果,李廣真的不幸被漢武帝言中,他非常倒黴地碰上了大風沙,迷了路,沒有按期達到目的地。李廣失期的結果,導致合圍匈奴時,不能形成包圍圈,單于逃脫了。

衛青需要給漢武帝寫戰報,就讓人去找李廣詢問失期的具體情況,李廣一言不發。衛青就讓長史傳喚李廣的幕府人員,對質受審。

李廣不讓幕府人員出面,說,這事跟他們無關,要審就審我,並說了如下一段話:“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言罷拔刀自刎而死!

李敢之死

李敢當時也參加了漠北大戰,只不過他是隨霍去病出代郡。這一戰,他們一直打到狼居胥山,殲敵七萬多人,從此漠北無王庭。李敢此戰奪了匈奴左賢王的旗鼓,因此受封關內侯。

漠北大戰,李敢封侯,父親卻因為失期自殺,而原因就是衛青,臨時改變軍事部署造成,所以李敢覺得,父親的死,衛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此,李敢竟然跑到大將軍府,找衛青尋仇,出手打傷了衛青!不過,衛青並沒有因此報復李敢,將這件事壓了下了,但還是被霍去病知道了。

霍去病很生氣,你一個小小的校尉,竟然打傷大司馬大將軍,作為外甥,霍去病決定為舅舅報仇。

恰逢霍去病陪同漢武帝圍獵,李敢也在其中,圍獵過程中,霍去病竟然一箭射死了李敢!霍去病的行為,讓漢武帝非常怒火,在痛責霍去病的同時,漢武帝不得已,對外公開說,李敢是被鹿角頂死的。

衛青對李廣之死的責任

客觀地說,衛青在李廣之死這件事上,責任很輕,甚至說無責任。本來對李廣的軍事部署,衛青是奉詔行事,調換李廣不是他的責任。即便沒有漢武帝的命令,衛青作為最高統帥,需要部下調整部署,也是無可厚非。

李廣失期,有意外成分,衛青傳訊,只是履行正常的手續,並沒有加害李廣的意思。當李廣拒絕後,衛青沒有難為他,讓人找他的幕府審訊,已經很給李廣面子了。但顯然李廣自己心中不平,以死抗爭,這恐怕也不是衛青所能料到。

史書說,衛青讓公孫敖為前將軍,出於自私。也許吧,但這沒什麼可以指責,皇帝不讓用李廣,況且很可能衛青也覺得李廣不可用,作為統帥,用誰,那是他的權利,他對結果負責,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呢?

所以,將李廣之死的責任,推到衛青頭上,是很不負責任的說法。這個說法,源自於司馬遷的觀點,司馬遷與李家關係好,很推崇李廣,所以不惜貶抑衛青,這是有色眼鏡作祟!

霍去病對李敢之死的責任

相對於李廣之死,李敢真真切切死於霍去病的箭下,毫無疑問,霍去病要承擔責任。霍去病為什麼要這麼做,原因有三個。

一是李敢的行為太出格,激怒了霍去病。即便衛青對李廣的死有責任,李敢都不應以尋私仇的方式,打傷衛青。況且他打傷的是當朝第一人,大司馬大將軍,自己的頂頭上司。

二是霍去病驕橫慣了,從來沒把李敢這樣的人放在眼裡,包括性命。李敢的行為,無疑羞辱了衛青,做外甥的霍去病當然不能接受,況且霍去病能今天成就,跟衛青的指點和賞識息息相關。

霍去病此人性格張揚,他在軍中非常跋扈,從來不把軍士的性命放在眼裡,對人從來只看軍令,與戰友們只有上下級關係,沒有親情。這樣的性格,這樣的為人,在皇帝的寵信下,做出射殺李敢沒什麼奇怪的。

三是霍去病與衛青的微妙關係。自打霍去病名聲鵲起,漢武帝刻意壓制衛青,讓衛青受了不少委屈。這件事霍去病心知肚明,他不能改變漢武帝與衛青的關係,因而對自己的舅舅,多少有那麼點歉意。

當李敢打傷舅舅後,霍去病以極端的方式,射殺李敢,我個人感覺,霍去病有以此向舅舅表明心跡的成分。

將門與豪門的恩怨

李家和衛家,代表了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軌跡。李廣一門祖孫三代,為大漢奉獻了一輩子,卻因為種種原因,始終沒有得到封候拜將的機會。衛氏一門,因為皇后衛子夫,從一個奴隸之家,迅速飛黃騰達,成為帝國最榮耀的門庭。

雖然李家得不到封侯,自身的原因很大,衛家能光耀門庭,跟衛青霍去病自身的能力息息相關,但在司馬遷眼中,他無論如何接受不了,那種靠裙帶關係發達的人。所以,司馬遷不遺餘力地褒揚李廣的忠烈,又不時地對衛青投之以鄙視的眼神。

假如去掉有色眼鏡,再讀這段歷史,恐怕人們的結論會發生巨大變化。不過,歷史本來就是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視角解讀的結果。司馬公以他的視角,留下了皇皇鉅著《史記》,這筆精神財富,永不可磨滅!


尋根拜祖


首先,衛青的確寬容豁達,但是霍去病則是天之驕子,年少氣盛,他為衛青復仇射殺李敢是很符合他性格的事。

說到這裡,我想從另一個角度談一談衛青和霍去病的關係,西漢其實還殘留著母系社會的特徵,儘管已經是父系為主了,但是還是有強大的母系社會遺風殘留,其中在衛氏這個家族體現的尤為明顯,母系社會就是一個家族以共同的母親為紐帶,有別的家族的男子小丁來與這個母親春風一度,生下的有男有女,生下的女孩繼續延續母親的老路,剩下的的男孩小小丁會去別的母系家族與這個家族的母親發生關係,就像他的父親小丁一樣,但是無論是小丁還是小小丁他們都還是屬於自己母親所在的家族,他們的孩子不會和他們在一起,也是跟著自己的母親,而他們的姐妹們和其他的小丁生的孩子則由舅舅小丁和親生母親撫養長大。

衛氏家族的母親是衛媼,衛媼自己不姓衛,只是因為嫁給了姓衛的人,才被稱為衛媼,意思就是衛家大嬸,衛家三女和長兄衛長君的父親可能都是衛姓男子也可能是別的男子,這個史記上沒有明確說,但是明確記載的是衛青的爸爸姓鄭,衛青冒姓衛,他的兩個弟弟衛步衛廣也是衛媼和另一個或另兩個男子所生,和他一樣冒姓衛,從這裡來看,衛氏家族以衛媼為紐帶的母系社會家族特徵非常明顯,以現在的觀念去看這一家會覺得亂,但在當時這是社會中一種非常普遍的情況,羋八子的弟弟叫魏冉和她也不是一個父親,漢武帝有個同母異父的姐姐,他很坦然地把她認了回來,還封了縣君,大家接受的也很自然而然。

說句題外話,其實衛媽媽本來想讓衛青迴歸他的父親的家庭,遵循父系社會的規矩去生活,有個好的出身,結果衛青在他父親被虐待活不下去又跑回來了。

衛青和他的兄弟們是衛媼和別家來的小丁們生的小小丁們,霍去病就是這個家族中的第二代女性和他爹小丁春風一度生的第三代小小丁,在衛氏這個家族中,衛媼年老以後,當家的就是最有出息的衛青和衛子夫,衛青對於第三代小小丁們充當的是父親的角色,他和霍去病的關係就是親如父子。

李廣因為迷路耽誤戰機,在衛青傳他去問話時自殺了,死前他覺得是因為衛青不讓他當前鋒才會迷路,所以怨恨衛青,李敢也覺得是衛青害死了他爹,所以去衛青家裡打傷了衛青,霍去病知道後很憤怒,於是射殺了李敢為衛青復仇,在西漢那個社會,遊俠之風盛行,血親復仇是被社會主流所贊同的行為,時人盛行哪怕你傷害我父母一根毫毛,我去把你殺了也能被讚一聲好漢的價值觀,霍去病為自己成長中的父親角色衛青復仇的做法法理上有過錯,情理上無可厚非。


小姐姐讀歷史


寬厚豁達可不是嘴巴說說,得看實際行動。如此寬厚的衛青,兩次敗仗損失士馬三十萬,分別用蘇建,李廣作替罪羊,誣陷逼死李廣,挑唆霍去病暗殺李敢,涉嫌害死李蔡,種種情況來看,這只是個滿嘴仁義的偽君子。

衛青在出定襄之戰失利,損失士馬十幾萬後(見漢書食貨志),衛青重金討好武帝寵妃王夫人的至親,隨後武帝不再追究衛青。(見史記衛傳)

但是,隨後武帝不用衛青,改用霍去病進攻河西,李廣牽制匈奴精銳主力。

而漠北之戰,重新啟用衛青,顯得相當突兀,不合常理,按照之前的配置,明顯應該是霍去病和李廣搭檔,各領一路部隊才對。衛青長期閒置,也沒有好的表現,沒道理突然又用衛青。霍去病不用一員將軍,能征慣戰的將軍都給衛青,重用李敢,顯然是和衛青較勁。

西漢最年輕的少年英雄,是李廣和李蔡,都是15-6歲,一戰成名。李廣是隴西軍的精神領袖,李蔡排名第二,雖然司馬遷說李蔡是中人之姿,但是李蔡文武兼備,奇襲右賢王一戰,就是李蔡這一路打的,儘管衛青一路沒有趕上,武帝還是把功勞都算在衛青頭上。不過武帝也沒有虧待李蔡,讓他做到丞相,李蔡的低調讓他有機會立大功,把功勞拱手相送,給武帝留下大度的好印象,仕途一帆風順。然而情商如此高的李蔡,也逃脫不了,李廣被逼死後,同年身為丞相的李蔡,居然因為貪圖一塊皇家用地而死,隨後武帝紅人,隴西軍的新領袖李敢又被暗殺,這三連殺背後散發出濃濃的權力陰謀陷害的味道。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寬容豁達放在衛青身上合適,放在霍去病身上不大符合實際。常說李廣難封緣數奇,其實也有它的根源在內,他的死更多是自身和時代的原因引起,緣於形勢變化新老交替出現的問題。前119年武帝寄予厚望的漠北之戰,出現了幾個變故,首先老將李廣堅決請纓出征,其二,情報有誤讓霍去病對上單于主力決戰的打算落空,其三,衛青把李廣臨時調離前鋒換公孫敖為前軍,雖不能肯定是李廣迷路的原因,但應該間接加重他自殺的心意。


李廣的不幸是時代造成,與個人性格也密不可分,他原是隴西人,自小習騎射,在漢朝中這種人很少見,大多騎兵騎將是中途練成,李廣的自小熟習,養成了他作戰一個特點,就是過於逞個人武勇而少有統帥思維,又因漢初對匈奴的國策是防守為主,和親羈絆配合。(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長期守城思維,一旦野戰短處就露了出來。李廣最後一戰,竟因迷路無功,讓人大跌眼鏡,終因不堪問訊而自殺。


而衛青,本是平陽公主府騎奴出身,又是私生子,養成一種沉毅低調的性格,機緣巧合進入武帝內廷,經過系列的訓練,在馬邑之謀失敗後逐漸走上前臺,成為對匈作戰的主要統帥,他運用的戰略戰術與李廣大不相同,如以騎兵對騎兵,以騎兵衝擊撼動匈奴的騎射,用步兵阻遏騎兵攻勢等作戰方式,都是武帝與他的幸小在上林苑等處探索出來的。對於李廣之死,衛青應該有內疚,所以面對李敢的當面質詢不辯一詞,被李敢當場毆打也不張揚。(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大將軍在大庭廣眾下被人毆打,衛青不說出去也沒有用,會有其他目擊者,作為對匈反擊戰隱隱然第二代統帥的霍去病,不久就知道舅父被自己手下李敢毆打的事,霍去病並不是寬容豁達之人,他在作戰中強調結果,不恤士卒,寧可將武帝賜給的吃不完的美肉好糧拋棄,都不願意拿出來給飢腸轆轆的士卒,他的軍隊完全是適者生存的狼性狀態,長途作戰穿插奔襲在他手下得到藝術性的展現。這樣一個傑出而又自負的人,當然不會容忍有人這樣侮辱他敬愛的舅父,在武帝的一次狩獵大會上,霍去病公報私仇,施暗箭把李敢射死了。


南方鵬


衛青、霍去病、李廣和李敢父子倆,四個人之中,只有衛青可以稱得上是寬容豁達之人,可偏偏就那麼巧,李廣父子的身死恰恰是因為衛青的命令而引發的。

1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漠北之戰,由衛青、霍去病各領兵五萬出擊大漠、遠征匈奴。時年六十餘歲的飛將軍李廣也極力申請一同出戰,漢武帝以其年老為由屢次拒絕,無奈老將軍殺敵心切,只好同意由李廣出任前將軍,隨同衛青一同出兵。

漢軍踏入到匈奴地界不久,便捉到了一個匈奴兵,在嚴刑拷打之下,供出了匈奴單于的駐地。衛將軍大喜,忙令公孫敖隨同自己帶精兵直線追擊匈奴單于,而令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走右路,迂迴包抄。

2

不料飛將軍不願受命,稱:“吾乃前將軍是也,應該打前戰,大將軍卻命令我從東路出發,何況我跟匈奴打了這麼多年了,難得有一次跟匈奴正面對陣的機會,還望大將軍命我做前鋒,先與那單于大戰三百合。”結果衛青堅決不同意,並一張文書發到飛將軍軍中,命其“速按文書所言,到右將軍部隊中報到。”

衛青不同意主要有兩個原因:

(1)漢武帝曾私下裡告訴過了衛青,李廣年紀也大了,運氣一直不太好,還是不要讓他直接面對單于,容易讓單于給跑了。

(2)當時衛青的好基友公孫敖剛剛把侯爵給丟了,在軍中任中將軍之職,衛青也有意讓公孫敖立個大功,把侯爵再拿回來。

3

就這麼著,李廣很不情願地跟右將軍趙食其上路了,可軍隊裡連個嚮導也沒有,走著走著就迷路了,一來二去,就遠遠落後於衛青了。結果衛青跟單于幹了一架,雖然打贏了,不過卻讓單于給跑了。等衛青都打完仗回來了,才碰到李廣和趙食其的隊伍。

不過衛青倒也沒直接怪罪李廣和趙食其,相反還派人送去了乾糧和酒去安慰一下,順便打聽一下路上的情況,以便向老闆漢武帝彙報。本來無可厚非,可李廣卻覺得很沒面子,也不回答,後來衛青又派人請李廣的手下前去問話,李廣卻說:“我這些手都沒罪,都是我的錯,才迷路的,我自己去大將軍營中受審。”

等到了衛青的營中,李廣卻對自己的手下講:“從小到大,我跟匈奴都幹了七十多場仗了,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回,能跟匈奴單于好好幹一場,大將軍還派我繞遠,結果還迷路了,這不就是天意麼?如今我都六十好幾的人了,怎麼能再忍受必筆小吏汙辱。”說完,拔刀自刎。

4

李廣的死,跟衛青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主要問題還在於他自己。衛青派他去右路,並不完全是他個人的意思,還有漢武帝的命令,而他意欲不聽從命令在前,迷路殆誤戰機在後,衛青都沒有當眾指責,只是派人瞭解情況,卻讓其不堪受辱,當眾自刎。六十餘歲的飛將軍,脾氣依然很大。

當年霸陵衛因酒醉阻止他在田間飲酒,便使飛將軍懷恨在心,後任右北平太守之時,便請求霸陵衛同赴任,不曾想,霸陵衛剛到,便被李廣給宰了。大概將心比心,他也認為衛青會報復他抗罪之行吧。

5

飛將軍李廣的兒子李敢跟他爹一個脾氣,認為衛青故意讓他爹繞遠路,而導致最近身死的命運,因此一怒之下,打傷了衛青。衛青倒是對李廣的死懷有內疚之心,並沒有上報李敢打傷他的事。可衛大將軍還有一個脾氣大的外甥霍去病,還是李敢的頂頭上司,聽說舅舅捱了自己下屬的打,那還得了,直接利用在甘泉宮狩獵的時機,射殺了李敢。

就這樣,李氏父子一個直接、一個間接死在了霍去病和衛青的手裡,是衛青不夠大度豁達麼?不是。是衛青害死的麼?不是。只有李敢能說是被霍去病打死的,所以說,題主這個問題還是有欠考究的。


水一白


如果說衛青是寬容豁達之人,我並沒有什麼異議,但說霍去病是寬容豁達之人,我就沒有辦法認同了。至於李廣父子之死,李廣由於迷路延誤戰機又不願意受刀筆小吏的責難而自殺,李敢則因為毆打大將軍衛青,被挾怨報復霍去病所射殺。



衛青為人謙遜,知道李廣是老將,因此儘管李廣迷失了道路當誤了大軍會師之期,但還是讓人先去召李廣說明情況,希望儘量減輕李廣的罪責。但是李廣卻認為衛青在為難自己,不甘心受到刀筆小吏的侮辱,因此選擇了自殺。

對於李廣之死,衛青確實沒有什麼責任,但是衛青做為三軍統帥,還是為大漢失去了一位能征慣戰的將領而感到惋惜。但李廣之子李敢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就是大將軍衛青故意刁難父親,才導致父親蒙冤而死的。

李敢於是打傷了衛青,但衛青念在李家滿門忠烈,且李敢經歷了喪父之痛的份上,並沒有聲張此事。但是好事之人,卻把這件事告訴了衛青的外甥冠軍侯霍去病。

霍去病和衛青相比,年輕氣盛、鋒芒畢露,他要為舅舅出一口惡氣,於是在甘泉宮狩獵時,用暗箭射殺了李敢。

對於這件事,漢武帝和衛青都是知情的,但是漢武帝、衛青權衡利弊後選擇了袒護霍去病,因此說霍去病寬容豁達並不合適,霍去病可是個嫉惡如仇、睚眥必報的狠角色。

參考史料《史記》,歡迎點評、討論、關注!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衛青,霍去病和李家父子四人的關係反應中國人事的複雜性。衛,霍二人因為有大靠山所以做什麼都有道理,李廣父子做什麼都理虧


用戶流星花園


霍去病死後,手下沒一人難過,你就知道他的管理才能了,帶著皇帝光環的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