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為什麼總能以少勝多?你如何評價霍去病?

流心恆跡



歷史快餐


究竟年紀輕輕的霍去病到底是如何少數人勝多數人呢,我總結有以下幾點

第一:膽子大,心理素質高。勇敢的主動出擊。沒有什麼包袱,說幹就幹,一點都不 唯唯諾諾

第二:國力強盛。當時運動戰主要用到的就是馬匹,所以,這也是順利做了一個很好 的鋪墊,如果沒有這些騎兵很難能戰順

第三:兵力強盛。跟當時的兵力有著最重要的關係,正所謂曹操那句話,“兵不在多 ,在勇”

第四:要有很好的頭腦。指揮能力還有軍隊的嚴明紀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點就 不能亂

霍去病年紀輕輕就有這種驚人的戰記,真的是天妒英才!匈奴未滅,何以為家——這 是何等的英雄氣概啊!

如果不那麼早的離去,那將會做出更加不可思議的戰功阿!



8號放映室


武器是關鍵。當時中原冶鐵技術突飛猛進,草原利器弓弩、箭鏃升級換代,刀劍剛度遠超匈奴。匈奴唯一的優勢是馬快,但漢兵一片弩箭飛過去,馬快等於死得快。

漢兵弩箭能輕鬆穿透匈奴兵的身體,匈奴的弓箭不僅射程短,甚至都無法射穿漢兵盔甲,這仗怎麼打?

專家有過論證,當時漢朝冶鐵業傲視全球,就算西方令人聞風喪膽的羅馬軍團來了,在漢軍一排排弩箭轟炸下,也只有等死的份兒!

(可參考張藝謀電影《英雄》中,秦帝國弩箭發射的壯觀場面)

其二,霍去病是個軍事奇才,有勇有謀,打仗不要命。

一般來說,地位高的人,打仗不愛拼命,瞻前顧後,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就是典型。

但霍去病、衛青二人,卻例外,生死置之度外。

原因是,霍去病、衛青都是私生子,衛青甚至當過奴隸;富貴之後,依然視富貴如浮雲,打仗身先士卒,並不懼死。

草原上征戰,很少排兵佈陣,就是看氣勢,看誰衝得猛。漢武帝時,漢軍實力已在匈奴之上,只要將領指揮得當,敢打敢衝,勝算本就較大,何況遇上一個楞小子呢!

至於以少勝多戰例,多也是靠了不怕死,騎兵突襲,直取賊王,抓了他們的首領。匈奴亦牧亦兵,此時住往也是保命要緊、溜字當先了。




高了高趣評


1.霍去病是個非常霸氣,有強大氣場的將軍。他敢隻身深入匈奴軍營,震懾那支匈奴部隊,並且成功策反。2.霍去病帶的部隊是一支戰鬥力超強的特種部隊。百裡挑一。史書記載,這支部隊的長途奔襲速度和奔襲距離已經超越了匈奴的主力部隊。3.霍去病自幼喜歡研究兵法,舅舅衛青經常帶他上戰場。耳濡目染,行成他的軍事思維,追求精兵,強悍的戰鬥力,軍隊的超強的機動性。4.年輕有為,血氣方剛,沒有包袱,敢打敢拼。5.戰術思想出其不意,敢於直奔敵方大本營,殺敵主帥,敢於大迂迴,快速機動,截斷敵人退路,敢於長途奔襲,直插匈奴老巢,蕩平匈奴首都,徹底摧垮匈奴軍心。



紅勇軍


漢武帝的戰神金剛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浩瀚的大漢戰史中,有一個傳奇似的人物。大漢的子民敬仰他,邪惡的匈奴害怕他。他曾經率領800騎兵離開主力大軍,奔襲數百里,殲滅匈奴軍隊2000餘人,他就是衛青的外甥。年少18,英雄出少年。霍去病。(此處應該有雷鳴般的掌聲)(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西漢的古德里安經典戰例

元狩二年,大漢CEO劉策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一萬精銳騎兵從隴西出發,其部跋山涉水,一路向西,途徑匈奴地界的五國,中心突破。又翻越焉芝山,只用了一週的時間向匈奴內陸突進1000多里,匈奴折蘭王和盧胡王,先後交出了一血和二血。匈奴渾邪王子與其王國指揮中樞的一套班底係數被俘。(教科書一樣的閃電戰操作)順帶還拿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此戰共殲滅匈奴8000餘人。(舅舅,我先上了啊,哈尼路亞)

那年夏天,劉老闆嚐到甜頭,故技重施,又命霍去病出北地,還加上一個迷糊隊友公孫敖,準備雙面夾擊匈奴。可惜公孫敖同學不認路,結果未能按時到達指定的戰略位置,(如果按常規來說,此戰已經沒有進行下去的必要了,沒有了友軍支援,在大漠中與匈奴對剛一般都是凶多吉少)可是霍去病不是常規武器,他不按常理出牌的風格始終如一,帶領軍隊穿越大漠,越過居延海向西南進攻,把投靠匈奴的小月氏打蒙了,斬獲3萬敵軍首級,又是長途奔襲2000裡地,(匈奴的小王五人被俘)由此匈奴失去了祁連,焉支,大漢拿下河西走廊,打開了和西域各國的溝通與交流。可以說沒有霍去病這一戰就沒有絲綢之路這一說。

把匈奴王趕到貝爾加湖畔的男人

元狩四年,劉老闆動用全國之力給衛青和霍去病每人5萬騎兵,可以說決定匈奴和大漢國運之戰就這樣拉開帷幕,衛青與單于主力遭遇,雙方你來我往,人嚎馬嘶,殺得是天昏地暗,衛青抓住單于軍隊破綻,運用左右包抄,消滅掉了匈奴一萬的部隊,自己也是受到重創。再說霍去病這邊,戰略機動1000多里(這個時候的西漢騎兵部隊號稱特能奔,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匈奴人驚訝的發現,原來他們騎馬就能欺負的沉默羔羊一個個都變成了磨刀霍霍的灰太狼。而且比他們還能吃苦還能跑)結果沒有懸念,霍去病部擊潰左賢王部,俘虜加上斬殺7萬餘人。而且一路打到貝爾加湖畔,才班師回朝。由此一戰匈奴元氣大傷,再也不敢和西漢進行大規模的對剛了。

(丟失戰略要地的匈奴,哭泣以後媳婦都沒有化妝品了)

大話霍去病

總的來說小編認為,(其人說不好是現代穿越到漢朝的大神,在沒有詳細作戰地圖的年代,在浩瀚的大漠中作戰像開掛一樣,妥妥的衛星的定位啊,每次走位簡直逆天,總會在對手覺得不可能到達的地方長途奔襲後發動進攻,直接一波速推對方水晶)搞笑註解不要當真,大家笑笑。(霍去病:我來教教你們什麼叫疾風傳)

正解:霍去病在那個血與火的年代,把騎兵的快速穿插戰術運用的爐火純青,有著自己獨到的戰場戰機把握嗅覺,在敵境中大縱深突破,然後分割包圍殲滅,可謂在當時無人能夠達到他這樣的戰術眼光。可以說霍去病是那個時代青春和勇武的象徵。但是一般上帝都是公平的,封神的人,不久都會位歸仙班,果不其然,在23歲那年霍去病英年早逝,像哈雷彗星一樣劃破天際。這位西漢能去皇帝心病的英雄離開了,他悄悄的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霍去病:我躺下以後,睡了很久很久)


獨霸藍星的兔子


霍去病為什麼總能以少勝多?

第一,霍去病能力超群,武藝高強,且具統帥之才。

第二,運氣好,霍去病以少勝多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元朔六年親率800輕騎奔赴漠南突襲匈奴大後方,斬敵2000多人。對方並不是匈奴主力騎兵,而且這800輕騎絕對是軍中佼佼者,類似於特種兵。

第三,資源好,霍去病叫漢武帝姨夫,叫衛青舅舅。所以每逢打仗所率皆為漢帝國精銳。而且由於關係太硬,所以後勤,救援,配合什麼都跟得上。具體可以對比李陵。如果李陵也有這麼好的資源,恐怕不至於被迫投降。必定也會成為大漢有名的將星。

至於怎麼評價霍去病?

僅僅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他就是民族史上燦燦生輝的人!


語文老師的歷史課代表


在西漢對匈奴的戰爭中,大部分都是勝少敗多,就連漢高祖劉邦都被匈奴騎兵團團圍住,險些就丟了性命。而在呂后時期,匈奴更是狂妄的對呂后挑釁,呂后的妹夫樊噲說想要帶兵十萬縱橫匈奴,結果被季布訓斥了一番。在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漢朝基本上都是被動挨打的地步,漢武帝前期和匈奴的戰爭也不是非常成功,就連飛將軍李廣也被匈奴俘虜。

衛青

漢朝對匈奴開始佔據優勢是從衛青和霍去病時期開始的,其中霍去病的用兵更是在衛青之上。霍去病雖然僅僅活了二十多歲,但是他在中國對匈奴作戰的歷史地位是非常高的。衛青雖然能夠取得對匈奴作戰的勝利,但是衛青在戰爭中殲滅的匈奴部隊數量不如霍去病更多,這和霍去病的作戰思想有關係,霍去病之所以能夠取得對匈奴的大勝利,主要是因為霍去病為人喜歡用奇兵。

霍去病第一次攻擊匈奴的時候就親自帶領八百騎兵深入匈奴腹地,匈奴的軍隊雖然多,但是並不擅長使用計謀,看到霍去病的部隊,以為神兵天降。霍去病這一次出征就斬殺了匈奴兩千多人,斬殺的人數是自己帶領軍隊的數倍,這也讓漢武帝對霍去病刮目相看。在第二次派霍去病出徵的時候,霍去病一戰斬殺了四萬多敵人,並且逼迫匈奴兩個部落投降。而在最後一次出征匈奴的過程中,霍去病用五萬大軍殲滅了匈奴部隊七萬多人。可以看出來霍去病打仗不僅能以少勝多,而且斬首人數都比較多,衛青打的戰鬥雖然同樣取得勝利,但是很少能像霍去病這樣大規模殲滅敵人。

霍去病的主要作戰思想就是長途奔襲為主,霍去病用兵非常靈活,後代的名將曾經說過,軍隊不在於人數眾多,而在於將領的調遣。而霍去病的用兵靈活勇敢,這是其他將領所不能比的。李廣是一個人的勇敢,所以經常全軍覆沒自己僥倖逃生。而霍去病則是訓練的一群虎狼之師,所以霍去病手下的校尉都被封侯,並且沒戰必勝。漢書記載:軍隊裡面喜歡勇猛作戰長途奔襲的人都願意跟著霍去病。這也可以看出來霍去病用兵非常果斷。霍去病之所以能夠在幾次和匈奴作戰中都能取得比較輝煌的戰績,和他的作戰果斷和靈活也非常大的關係。

在匈奴的投降部落想要叛亂的時候,霍去病親自帶領小隊騎兵,斬殺了叛亂的首領,很快就控制了局勢。霍去病的作戰思想非常開放,在戰爭中甚至直接取食於匈奴,在打擊匈奴軍事實力的同時也破壞了匈奴的經濟。霍去病每次作戰都是深入匈奴腹地作戰,比起來那些畏首畏尾的守城戰法,霍去病往往能掌握戰爭主動權,並且取得意想不到的戰果。可惜霍去病年僅二十三歲就去世了,霍去病和衛青死後,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就很少能夠取得勝利了。


塵埃裡的歷史


霍大將軍能以少勝多,屢戰屢勝的原因很多:一,本身軍事才華了得,跟著姨夫及舅舅,耳濡目染的培訓也到位!

二,其舅舅帶兵,就是打破了漢帝國以往的用兵方法,自然會在舅舅的戰法上升華!

三,經過衛大將軍的幾次戰爭,漢帝國的士兵戰鬥技巧有所提高,士氣高漲。

四,漢武帝上臺後就著手軍事改革,兵器改良!使漢匈決戰時武器裝備精良,戰馬培訓到位,騎兵戰法嫻熟!

五,後臺硬,皇帝是姨夫,大將軍是舅舅,打起仗來不會束手束腳的,在將士們心目中也很有威望!


潛蛇在淵1


霍去病能在兩千多年前以霹靂手段屢次戰勝不可一世的匈奴,最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大漢王朝經過文景之治幾代人的努力,國力達到頂峰,軍力、經濟、科技、文化包括影響力都不是匈奴可以比擬的。,此為其一,其二霍去病的戰術推陳出新,不像衛青和李廣都是報本首一,令匈奴意想不到。這裡不是說衛青的陣戰不好,而是說衛霍二人一正一奇相互配合,雙管齊下更為全面。


九鼎裝飾142726842


快。關鍵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霍去病的戰略戰術,靈活機動,飄忽無定,進退難尋,以匈奴之道,還治匈奴之身,可謂大妙。匈奴所以橫行中原無忌者,乃因其騎兵機動性強常避實擊虛乘隙而入出無定所故漢軍雖眾常畫地為牢,處處設防而處處皆不能防,徒被動挨打耳!以閃擊戰對游擊戰,這是軍事天才霍去病的偉大發明與卓越貢獻,他留給後人的絕不僅僅是他的赫赫戰功和非凡建樹,而是他以快打快的傑出軍事思想,只可惜後人很少去挖掘研究運用提高。師法古人庸才也,為將須隨時應變,安能拘泥孫吳兵法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