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院士論文披露航母新能源!電磁彈射指日可待,上艦戰機已被確定

尹卓將軍在前幾日登上熒幕接受採訪時說到,預警機、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專用電子戰飛機在我國今後的航母上都會進行裝備,但同時表示目前在滑躍起飛的甲板型航母上是無法實現的,特別是跟我們現在的滑躍起飛相比。

雖然我國可能正在打造帶有電磁彈射的航母貌似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此次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的石錘,大概也就敲定了。

馬院士論文披露航母新能源!電磁彈射指日可待,上艦戰機已被確定

出品|國器

飛輪儲能裝置是電磁彈射上航空母艦待需解決的首要難題

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在下一艘航母上實現核動力航母還很難,去年中船重工給出一張帶有電磁彈射器的航母甲板照片時,很多人提出疑問“電磁彈射在常規動力航母真的能用嗎?”其實核動力和常規動力航母在電磁彈射上並沒有什麼本質差別,電磁彈射基本都是由飛輪儲能裝置和電動機共同完成。像美國福特號艦型雖為核動力航母,配有大功率A1B新型壓水式核反應堆兩臺,但其驅動發電系統還是蒸汽輪機。除了自身彈射器外,飛輪儲能裝置是電磁彈射上艦要解決的首要核心難題。

馬院士論文披露航母新能源!電磁彈射指日可待,上艦戰機已被確定

中國德陽國機重型裝備公司已經研發出100KW的飛輪儲能裝置

飛輪儲能是具有機電能量轉換的儲能裝置,能在需要發電時利用飛輪帶動發電機發電,需要儲能時可以利用電動機帶動飛輪高速旋轉進行儲能。此外,飛輪儲能還具有瞬時功率大、環保、儲能密度高等優點。在中國飛輪儲能已在電網儲能,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使用,在飛輪儲能的研製方面已持續多年,德陽國機重型裝備公司就在今年一月份自主研製出國內首臺100千瓦飛輪儲能裝置。

馬院士論文披露航母新能源!電磁彈射指日可待,上艦戰機已被確定

尹卓將軍爆料出的電磁彈射工程樣機和幾年前馬院士論文就披露進度

此次尹卓專家更爆料到我國電磁彈射彈的是殲-15,這就說明電磁彈射是工程樣機可以上艦了,而並非原理樣機,這就表示電磁彈射上艦隻是時間問題,其關鍵技術難題已得到解決,其實幾年前海軍工程大學馬偉明團隊飛輪儲能論文就有預示。此篇論文表示研製出的50兆瓦飛輪儲能裝置能在3秒內釋放近百兆焦能量。這也表明電磁彈射在常規航母上一樣能得以運用,目前可能要解決的還屬航母的建造。

馬院士論文披露航母新能源!電磁彈射指日可待,上艦戰機已被確定

我國位居世界先進水平的電磁炮技術得益於大功率艦用儲能裝置的研發

我國不僅在電磁彈射上的研究正追趕著世界先進水平,在電磁炮研製上更是位於世界前列。不久前裝備電磁炮的“海洋山”登陸艦成功完成海上試射任務,待電磁炮上艦技術成熟時,我國海軍力量將得到質的飛躍。馬偉明院士依據電磁發射更是大膽提出全能艦設想,該艦具有對1000公里內的超音速打擊能力。我國能在十幾年內在電磁發射領域有如此大的突破,離不開我國艦用儲能裝置的研發,龐大的電力需求使得我國在電力的研究上更加投入,這也使得在電磁領域我國能一躍成為世界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