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慢牛一旦起动,投资者应先买小盘股还是大盘股?

A股慢牛一旦起动,投资者应先买小盘股还是大盘股?

一、市场上涨靠什么

股价的上涨,一靠业绩推动,这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因为股票背后对应的是企业。企业盈利了,假设股价按照市净率估值,企业净资产为5元,对应股价为5元,企业不断盈利,净资产10元了,对应股价应该是10元,总不能还是5元吧。这就是业绩推动,最可靠。

股价上涨,另一个就是靠资金。同样的企业,同样的股票,资金多了,买的人多了,股价也自然上涨。这就是资金推动,一旦资金撤退,股价就摧枯拉朽,重新回到第一种靠业绩推动上,这就是历史大底。

二、小盘和大盘的特点

大盘股,一般业绩稳定,成长性差些,流通盘大,流通性好,适合价值投,适合大资金进入,股价相对稳定,暴涨暴跌少。

小盘股,一般业绩不稳定,成长性较高,流通盘小,流通性差一点,价格投机性比较强,大资金进出比较困难,容易暴涨暴跌。

三、牛熊市大小盘特点

牛市顶部阶段或者熊市开始阶段。一般都是小盘股先跌,而且跌得快跌得猛,为啥?因为流通盘小,主力出货容易。这个阶段,大盘股横盘或者还在缓慢上涨,为啥?因为主力持有筹码太多,只能慢慢出货,否则,大甩卖的话把自己也困住了,同时主力也是在"掩护"小盘股出逃。

熊市中期,小盘股继续下跌,中间有几次抵抗,也是为了出货,"老乡别走"。大盘股有的继续顶部继续震荡出货,有的大盘股已经开始缓慢下跌。

熊市中后期,小盘股继续下跌,但下跌速率已经放缓。大盘股因为主力已经出货出的差不多了,主力获利已经丰厚,这时候大盘(蓝筹)开始下跌,个别开始加速下跌。

熊市后期,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小盘股和大盘股都加速下跌,但小盘股下跌已经有限,而大盘股却开始最后一跌,市场一片愁云惨雾。

熊市末期和牛市初期,市场估值严重低估,大盘股开始横盘筑底,小盘股会有凌乱表现,掩护主力吸筹大蓝筹。

牛市初期,小盘股开始躁动,大盘筑底掩护。

牛市中期,小盘休息,大盘开始启动。

牛市中后期,小盘股疯狂,大盘股稳住。

牛市顶部,小盘股开始下跌,大盘股做掩护,继续冲顶或者横盘出货。

打小盘,如果没有意外,总体基本上就按照这个节奏运行。为啥?因为主力资金两边套利的需要。

牛市阶段就简单说了。

目前属于哪个阶段?比较符合的就是熊市中后期向后期过度。

四、后续可能的"慢牛"

目前,周围形势比较复杂,经济处于转型阶段,市场趋势处于熊市中后期阶段。说慢牛还早。

我们每一次总说市场和以往不同,但时候发现,市场是有不同,但整体却总是那么的相似。为什么?因为人性不变,面对这个还没有彻底转变的市场,主力的操作手法没法改变。改变的只是涨跌的节奏。在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互相掩护,互相"相得益彰"低买高卖的本质没变。要有逆向思维,就很重要,不要被市场主力牵着鼻子走。

所以,不同的阶段,就选择不同类型的股票,或者在仓位配置上有所侧重。不管大盘小盘,高估了涨多了,就要跌,低估了跌多了就要涨。"阳光下,没有新鲜的东西。"资本的逐利没有变,人性的贪婪恐惧也没有变。

投资还是投机,理念很重要,选股与选时,两个要兼顾,大盘和小盘,风水轮流

科创板马上就要上市了,如果后面A股真有牛市行情,个人认为在选股上,可以关注以下几类板块:

一、科技类公司、生物制药以及新能源等板块:

这个主要是因为科创板上市之后,这些板块都将是受益板块,当然,券商板块是直接受益板块,也可以逢低关注,科技类公司主要涉及到以下行业,例如:芯片概念、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高端制造业等。

二、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股、白马股:

科创板推出之后,机构在选股上可能会更青睐有业绩支撑的白马股、绩优股,春节前后机构炒作没有业绩支撑的垃圾股、低价股,个人认为是机构在科创板推出之前的一种“自救”行为,炒高了之后,他们高位抛售然后很有可能将注意力放在绩优股上,我个人比较看好有业绩支撑的大盘蓝筹股,如果大盘站上3100点,后面的行情可能就是大盘蓝筹股的行情。

三、回避没有业绩支撑的低价股以及次新股:

回避没有业绩支撑的垃圾股刚才在上面已经说过,在这里就不重复了,科创板推出之后,目前炒作次新股的一些机构和游资可能会转战到科创板的炒作上,这样一来,主板上的次新股可能呈现资金不断流出的情况,所以,我觉得主板市场的次新股也需要回避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