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兩個巴基斯坦,矛盾根源是什麼?

濟州府一戶侯


曾經確實存在東西兩個巴基斯坦!

但兩個巴基斯坦是一個國家,即“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在兩個巴基斯坦中間,被龐大的印度隔開,西巴基斯坦即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國,而東巴基斯坦則被稱為“東巴基斯坦省”,又稱“東孟加拉省”,是巴基斯坦國在東邊的一塊飛地!


之所以會出現兩個巴基斯坦,其根源是在1947年英國人所制定的“蒙巴頓方案”,方案按照信仰的不同,將英屬印度劃分為信仰印度教的印度與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

而當時的東孟加拉地區,同樣是以信仰伊斯蘭教的居民為主,因此按照蒙巴頓方案就劃分給了巴基斯坦,由此就出現了東西兩個巴基斯坦!


但是這樣一種情況只持續到了1971年,由於東巴基斯坦只是西巴基斯坦的一個省,幾乎所有的經濟,政治都被西巴基斯坦所壟斷,為此,東巴基斯坦人民逐漸感到不滿!

且東西兩個巴基斯坦相距甚遠,二者語言不通,習俗也大為不同,除了共同信仰伊斯蘭教外,並無其他認同!

於是在1971年,東巴基斯坦宣佈獨立,印度隨即介入,導致第三次印巴戰爭的爆發,後來,西巴基斯坦承認了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

至此,東巴基斯坦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孟加拉國!


Mr與川


東巴基斯坦、西巴基斯坦原為一個國家,就是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為巴基斯坦的東巴基斯坦省。

巴基斯坦的前世今生,與印度緊密相關;因為,巴基斯坦與印度獨立前,原同為英屬印度殖民地。

一、東巴基斯坦、西巴基斯坦原為一個國家,名為巴基斯坦。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獨立後,成為孟加拉國。

巴基斯坦的歷史與印度不可分割;巴基斯坦,原本與印度同為英屬印度殖民地,1600年後,除外葡萄牙佔領果阿、法國佔領本地治理、開利開爾極小部分印度領土外,印度大部分地區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1947年“印巴分治”,英屬印度殖民地分別成立巴基斯坦、印度兩個國家,遺留的克什米爾歸屬、宗教、民族等問題,使印度、巴基斯坦成為死敵。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一些原西方列強統治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

英屬印度殖民地也不例外,在伊斯蘭教領袖真納、印度“聖雄”甘地的領導下,獨立建國之勢風潮雲湧,英國再也無法繼續維護統治,1947年,英國駐印度總督蒙巴頓,不顧歷史、地理、民族、經濟等,僅以宗教信仰為依據,提出“印巴分治”方案。


三、巴基斯坦國,包括東、西巴基斯坦,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居民區,人口約7千萬。

東、西巴基斯坦中間有印度相阻隔,相距上千裡。東巴基斯坦於上世紀70年代,脫離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

四、印度聯幫,包括英屬印度殖民地除外巴基斯坦及土邦其餘部分,主要為信仰印度教居民區,人口約2.25億。

1950年,印度聯幫更名印度共和國。

五、王公土邦562個,佔印度面積2/5,人口8.1千萬,在政權移交後享有獨立地位,但可自由選擇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

後來,土邦大多選擇加入印度。


六、“印巴分治”遺留最大的土邦克什米爾,“印巴分治”方案未明確歸屬印度、巴基斯坦任何一方。

而克什米爾土邦,居民信仰伊斯蘭教佔多數,意願加入巴基斯坦,但土邦王公信仰印度教,宣佈加入印度。

印度、巴基斯坦均宣佈對克什米爾擁有主權,圍繞克什米爾的歸屬,由此爆發多次印巴戰爭,克什米爾歸屬問題,是印巴成為宿敵的主要原因。


z山海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根據蒙巴頓方案從印度獲得獨立。西巴基斯坦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在1972年被分裂出去,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東、西巴基斯坦相距兩千多公里,東巴基斯坦是以飛地形成存在的。

東、西巴基斯坦的形成原因

1、英國殖民統治的沒落是印巴分治的根本原因

18世紀中期,英國殖民者就進入印度,建立起殖民統治。印度人民一直為爭取民族的獨立,進行了不屈的鬥爭。二戰之後,印度人民反英鬥爭持續高漲,極力要求擺脫殖民統治的願望越來越強。

自1945年起,印度爆發了持續的罷工運動,在一年間有近兩千次之多。在農村,爆發了農民起義,沒收了王公的土地。在孟加拉地區,佃農開始減租運動。英國的殖民統治搖搖欲墜,二戰後的英國國力一落千丈,已經難以駕馭印度局勢。

2、蒙巴頓提出的印度獨立法案是分治的直接原因

1947年,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印度獨立法案(蒙巴頓方案),英國殖民當局將政權移交給印度人民。同時,按印度的宗教信仰,將印度分成兩個國家(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都獲得自治領的地位。

印度各土邦在政權移交後享有獨立地位,可以根據自願決定加入哪一個國家,也可以選擇繼續保持同英國的殖民關係,但不能享有自治領權力。英國人為了方便統治印度,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有意製造宗教矛盾,使得雙方經常發生流血衝突。

3、印度複雜的宗教問題也是東、西巴形成的原因

印度的旁遮普和孟加拉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雜居的地區,代表印度教的國大黨方面要求在這些地區建立強大的中央政府,請求將穆斯林聯盟成員趕出臨時政府,這進一步刺激了穆斯林建立國家的願望。

通過長久的談判與流血衝突之後,兩黨相互作出妥協,將孟加拉和旁遮普依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居住區進行分割。印度與巴基斯坦對孟加拉和旁遮普進行了劃界和分割,西孟加拉地區劃歸印度,東孟加拉地區劃歸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由此形成。

東、西巴基斯坦的形成過程

1929年,印度國大黨內提出英國需要給印度完全獨立的決議。1930年,印度的穆斯林首次提出在印度教為主的印度次大陸中,成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1940年,印度穆盟通過決議,正式呼籲獨立的國家,而甘地表示反對。

1942年,英國教授主張把印度一分為三:印度教徒區、穆斯林區和土邦,該計劃被英國當局採納。但得到甘地和尼赫魯的堅決反對。同年,甘地和真納一致否決了英國提出的獨立方案,甘地遭到軟禁,引發衝突。

1947年,新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勳爵抵達印度。逐漸說服了甘地和真納,6月3日,由蒙巴頓制訂的《印度獨立法案》公佈。1947年7月18日,英議會批准蒙巴頓方案,印巴兩國以自治領的形式獲得獨立,保留總督、分別成立制憲議會和政府。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佈獨立,包括東、西兩個巴基斯坦。第二天,印度宣佈獨立,結束了英國在南亞次大陸兩百多年的殖民統治。

東、西巴基斯坦的分裂

巴基斯坦在獨立後,由於內部的矛盾長期沒有得到有效調和,東巴基斯坦的分離趨勢愈加明顯,給了印度可以插手的機會。兩個巴基斯坦之間隔著印度,相距兩千公里。雖然兩地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但在語言、文化及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

1970年,人民聯盟在巴基斯坦大選中獲得勝利,在國民議會中佔多數席位。人民聯盟主張東巴自治,但遭到了巴中央政府的拒絕。1971年,巴基斯坦政府派軍隊進入東巴,人民聯盟成員逃往印度,並建立臨時政府,東、西巴正式分裂。

1971年12月,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通過這場戰爭,印度將東巴從巴基斯坦的版圖上分離出去,形成了今天的孟加拉國。


野史也是史


歷史上從來沒有兩個巴基斯坦。只有1947年到1971年之間存在東巴基斯坦,西巴基斯坦這個說法。西巴基斯坦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國,東巴基斯坦是當時巴基斯坦的一個省,即現在的孟加拉國。

東西巴基斯坦的出現,是英國撤出印度實行印巴分治留下的後遺症。1947年以前,現在的孟加拉國、印度國、巴基斯坦國,都屬於英國屬地。英國撤出時,按照《蒙巴頓方案》,將中部印度教區建立印度國,東西部伊教區建設成為巴基斯坦。

東巴基斯坦省是當時巴基斯坦最大的飛地。隨著印度與巴基斯坦多次不友好的行動過後,遠離巴基斯坦核心地區的東巴基斯坦離開巴基斯坦,成孟加拉國,直到現在。


蘇綻


不是兩個巴基斯坦,是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這是一件真實發生又匪夷所思的事情,與今天南亞次大陸的政治版圖和未來發展直接相關。

簡單說,南亞次大陸,在地理上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自古以來發展出了輝煌的印度文明。南亞次大陸西北,是地理上的入口。公元600年代伊斯蘭教誕生,逐漸向外傳播,就在南亞次大陸西北入口,旁遮普地區為主,形成了伊斯蘭化的南亞地區。

印度文明雖然深厚,卻基本不向外傳播。而中亞、西亞的政權一旦強大,必然排山倒海般南下,不僅軍事擴張,也有文化宗教南下。這是個非常特殊的歷史事實,不僅印度如此,所有人類活動地區都是北部向南部壓下來,像中國這樣漢逐匈奴唐破突厥,反擊成功的很少。這個歷史迷團,不是本文任務,且不去說。

1757年,英國殖民者開始染指南亞大陸,1849年全吃了下來。當時的英屬印度,還包括今天的斯里蘭卡和緬甸一部分,這個與本文無關,也不去講。

與本文有關的是兩件事,一件,英國促進了南亞伊斯蘭人口和印度教人口的衝突。英國人不知為什麼,到所有的殖民地,都喜歡扶殖穆斯林為幫手,並刻意移民加強穆斯林的人口。今天塞浦路斯、緬甸和南亞的新仇舊恨,都與此有關。

另一件,英國人在印度近200年,除了經濟掠奪、政治分裂,就沒做什麼正經事。一戰之後,民族獨立運動在全球興起,到二戰結束,英國人終於摁不住了。這就讓印度獨立吧,好麼,英國想起搞現代民主了。民主的方式也奇特,推動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分別組建政黨。這一幕我想中國人最熟悉了,英國在香港百年,沒搞民主,臨走了,又是自由組黨又是選舉政治,可特麼能整了。以下刪去粗話一千萬字。

終於,在聖雄甘地和英國殖民者大力推動下,原本沒有太多想法的穆斯林,決定獨立建國。同文同種的印度人,分成印度教徒的國家和穆斯林的國家。

1947年8月15日,代表印度的聖雄甘地及其繼承人尼赫魯、代表巴基斯坦的真納、英國末代總督蒙巴頓,共同宣佈巴基斯坦和印度獨立。南亞次大陸分成3塊,中間是印度,兩邊是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首都在西巴。蒙巴頓很聰明的預言:一個國家怎麼能分成兩塊呢,東巴基斯坦20年時間就會獨立的啦。

因為獨立過程中互相砍死了總數上百萬的雙方人口,因為遺留的克什米爾問題,因為大英帝國和甘地的偉大影響,印度和巴基斯坦結下血海深仇,印巴分治迄今打了三場大的印巴戰爭,小衝突從未間斷,這幾天又雙叒叕撕上了。

東西巴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各異,地域分隔,糾葛日趨激烈。印度借力打力,從中攪亂。解決兩線作戰,爭取東線安心,是印度的既定戰略。

在印度支持下,1971年3月26日東巴宣佈獨立,11月“邀請”印度出兵,是為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和巴基斯坦全面衝突,實力較巴基斯坦雄厚的印度佔據上風。12月6日,印度承認東巴是獨立國家孟加拉。之所以叫孟加拉,是這塊土地上,98%的人口是孟加拉族,這個民族是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1971年12月17日,印巴全面停火,巴基斯坦在孟加拉的數萬部隊投降。1974年,巴基斯坦終於承認孟加拉是主權國家。

約一千萬戰爭難民,由東巴基斯坦湧入印度,印度叫苦不迭,卻只能承受惡果。這批難民加上印巴分治時的難民,構成孟買等大城市巨大的貧民窟,牽扯印度經濟發展迄今,印度也算求錘得錘。

南亞的惡夢永無絕期。不僅印巴之間克什米爾之間的衝突從未中斷,東線也有麻煩,著名的2008年孟買恐襲案,恐怖分子從孟加拉出發。

近來深重困擾緬甸的羅興亞人,是英國在孟加拉和緬甸之間製造,與本文無關,不多談。斯里蘭卡的泰米爾問題,亦是如此。

如果誰覺得我未講清楚,正常,印巴孟的三國演義,南亞人自己也不見得能說明白。

(全文完)


李牧


兩個巴基斯坦的根源在於民族和宗教矛盾。

在長期的反抗英國殖民者的鬥爭中,印度形成了穆斯林聯盟和印度國大黨兩個具有不同民族和宗教背景並且在建設新國家立場上持不同態度的組織。

穆斯林聯盟要求在穆斯林人口集中的印度西北部和東北部成立以穆斯林為主的巴基斯坦國家;印度國大黨則要求建設一個統一的印度國家。

1947年英國在印度最後一任總督蒙巴頓制定了旨在向印度政權移交印度政權的法案,即“蒙巴頓方案。”

按照這一方案,印度將分為兩部分:印度教徒建立的印度國家和伊斯蘭教徒建立的巴基斯坦國家。原有的印度一共分為562個土邦,可以自行加入上述兩個國家。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國家先後宣告成立。按照宗教信仰原則,巴基斯坦在地域上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構成。總人口約7000萬,其中穆斯林人口4100萬人,國土面積94萬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西巴基斯坦地廣人稀,領土面積80萬平方公里,人口2500萬,其中穆斯林800萬人。東巴基斯坦則恰恰相反,地狹人稠,領土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4400萬,其中穆斯林達到3100萬人。


大將軍威武K


所謂的“東巴基斯坦”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很多人說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以前都是屬於印度的,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印度在歷史上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完成過統一,包括印度歷史上的兩個大帝國莫臥兒王朝和孔雀王朝。在南亞次大陸上林立著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小國家,類似於希臘半島上的城邦國。印度在傳教士到來之前宗教信仰相對單純,本土的印度教和佛教以及其他的小教派。傳教士到來之後伊斯蘭教逐漸興盛起來,伊斯蘭教到哪哪裡不太平。慢慢地各個教派之間互相鬥爭,教派矛盾,民族矛盾逐漸尖銳起來。

英國人殖民印度時期也沒能把全印度整合起來,只有德里、加爾各答一帶英國實際管轄,其他地方民義上歸英國領導,實際上還是各自為政。在英國撤離印度時給出的所謂“夢巴頓”方案實際就是今天南亞次大陸問題的根源。方案中籠統的提到同意印度獨立,但其他的獨立王國願意歸附印度也可以,自己獨立也行,我們英國人都認。這個方案一出,印度“聖雄”甘地跳出來倡導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印度。今天的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孟加拉國都是屬於伊斯蘭教的文化體系,和南方的印度格格不入。雖然當時巴基斯坦國父真納試圖和印度建立聯合政府,但都被粗暴拒絕。隨後的教派衝突迫使巴基斯坦獨立,當時國土包括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孟加拉,也就是伊斯蘭教文化體系。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印度於1971年悍然入侵東巴基斯坦也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迫使其獨立,成功的肢解了巴基斯坦。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有人稱孟加拉國為東巴的原因。


進擊的羅先森


不明白你說的什麼意思,應該是把巴勒斯坦看錯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