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春暮詞,寫盡李煜憂愁

李煜說,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四月的人間,春紅零落,芳菲散盡。

不知柳浪聞鶯處是否春意已闌珊?

不知斷橋旁的小荷是否露出了尖尖角?

清風似塵,能否有一樹杏花下酒?

酒暖花深,能否奏一首桃花春曲?

與風,與月,與我,與你,

與春暮,跨越千年,去遇見李煜。

兩首春暮詞,寫盡李煜憂愁

相見歡

南唐.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林花凋謝,春日豔紅不見,時光飛逝匆匆。

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麼能經得起那悽風寒雨晝夜摧殘?

著雨的林花嬌豔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淚。

花兒和憐花人相互留戀,什麼時候才能再重逢呢?

人生從來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兩首春暮詞,寫盡李煜憂愁

李後主的詞是要細細品味的。

這首詞是李煜被俘汴京後的作品。

他失去自由、失去尊嚴,

他想東山再起,可無力迴天,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

他嘆惋“太匆匆”,

他呼喊“幾時重”。

昔日“待踏雪蹄清夜月”,

如今只能哀嘆“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兩首春暮詞,寫盡李煜憂愁

尼采說,一切文字, 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可謂以血書者也。

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後主寫詞,一拋花間詞的小打小鬧,將娛樂性的詞變成了士大夫文人抒情的文體,為宋詞繁榮奠定了基礎。

兩首春暮詞,寫盡李煜憂愁

一曲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曲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末路降王非不幸,兩篇絕調即千秋

兩首春暮詞,寫盡李煜憂愁


浪淘沙令

南唐.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窗外就是春天,漉漉小雨凋殘濃郁的春意。

錦被耐不住五更的寒冷,一切又回到了夢中,回到了從前。

不在當下,不在屈辱裡,縱情貪歡。

夢醒卻是他人之客,孤身一人,面對無限江山。

悠悠往事,悲歡離合,別時容易見時難。

一切都已經不再一樣,永遠都回不去了。

榮辱悲歡,短暫若瞬的天上人間。

兩首春暮詞,寫盡李煜憂愁

王國維說: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所謂:妙手造文能使其紛沓之情思,為極自然之表現,望之不啻為真實之暴露。

而赤子之心,就是以自然之眼觀物,用直觀感受世界,用文學的方式表達。

生於深宮,長於婦手,不涉世事,不識憂患。

他的心是極其乾淨的,深刻體驗自我,體驗周遭,直言不諱地傾訴自己的悲喜與純粹。

兩首春暮詞,寫盡李煜憂愁

正是政治上的失敗才造就他詞創作上的純真,他杜絕了政治上的複雜,簡練了詞中的純粹。

他是詞中的王者。

兩首春暮詞,寫盡李煜憂愁

我很喜歡賙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的評論: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濃妝佳,淡妝佳,粗服亂頭亦不掩國色。飛卿濃妝也,端已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

一句粗服亂頭,不掩國色,把後主的真性情寫得恰到好處。

或許,這也是王國維和大多數人喜歡李煜的原因吧。

粗服亂頭,不掩國色,李後主詞也。

兩首春暮詞,寫盡李煜憂愁

注:內容在一定基礎上撰寫,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