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说:“元以宽仁失天下”?那么元朝“宽仁”到什么程度?

历史一书生



老朱总结的元以宽仁失天下,不是说元朝的政策、法律宽仁而老百姓受益,更不是对老百姓太过宽仁把老百姓惯坏了。

元朝的宽仁体现在吏治的宽仁,不是滋生腐败,简直就是在促进腐败。不仅仅是官吏,即便是一个普通的蒙古人,也被分散到全天下,一个庄养一户蒙古人,菜刀十户共用,还要接受蒙古人的监督管理。甚至于当地人要娶媳妇,得给蒙古人进贡不说,还要夺去新娘初夜权。汉人老百姓谓之曰:供鞑子。如今农村骂人都还带出这种口头语。


蒙古人杀死汉人,赔一头骡子了事,汉人打伤蒙古人就要以命相抵,这算哪门子法律?

然后是对僧侣宽仁:僧侣作奸犯科,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不但不受处罚,还得到了元廷的法律保护:凡民殴西僧者,截其手;詈之者,断其舌。以至于番僧们横行无忌。

历史上有名的番僧杨链真迦不但扒了宋朝君臣的祖坟,还把宋理宗的头骨做了溺器。更是强占土地,抢掠民财,欺男霸女,可谓无恶不作,百姓们敢怒不敢言,但却怨恨集聚不散。



元朝官吏的特权和宽仁就更不用说了,宋朝时期的人口,经过战乱和元朝统治,开始严重下滑。再经元末的大起义,明朝建立时,人口已经远远的不及宋朝兴盛时期。


这样的宽仁要他作甚?所谓“人民如水,统治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作为统治阶级的元廷,无论哪个民族的人民,都是自己的子民,你居然还像以前游牧时期那种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的统治理念和作风,人民把你赶下台,也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朱元璋上台后,严刑峻法,主要针对的就是特权阶层。朱明法律严苛、刑罚残酷,而且昏君迭出,却也立国276年,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毕竟维持了法律的相对公平。



明德山人6998


在所有的封建王朝当中,人们似乎都对清朝和元朝充满了不满。毕竟这两个朝代不是汉人所建立,因此本来莫须有的东西最后变成了一定有


初夜权?杀头胎?四等人?瓦罐坟?

这是网上有关于元朝“残暴”的主流说法,这里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

何为四等人?统治者蒙古人作为第一等级,按照征服的时间顺序,又有着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在科举、做官、刑法等方面有所不同。

何为初夜权?指代的的是汉人和南人在结婚之前,新娘需要先去当地蒙古统治者那里住三夜,最后才能把他送给新郎(元朝初期每一部分的汉人,都对应一个蒙古人管辖)。

何为杀头胎?因为蒙古人享有了初夜权,所以很多汉人在结婚之后,有了第1个孩子就会把他摔死。因为有可能这个孩子是蒙古人,并不是自己的血脉。

何为瓦罐坟?是说元朝的时候蒙古人认为,人到60岁就老了,只能消耗不能产出。规定每家每户把老人放墓里面,家里人每天送一次饭,送一次放一次砖,堵上了就算是埋了。

但是实际上的情况真是这样吗?我们不置可否,因为历史实在是太过遥远。有人说这是后人的抹黑,也有人说可能只是某一段时间里面出现过。



这里不是重点,如果单独从上面来看,元朝人似乎非常“窄”。但是为何朱元璋说出了元以宽失天下?

元以宽失天下——宽的是方方面面!

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明太祖宝训》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

上面这两句话是出自朱元璋之口,意思是说元朝之所以失去天下,实在是因为太宽。其实不仅仅是朱元璋,明朝的很多大臣也是持有相同的意见:

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缓弛而不知见也。公志在澄清天下,乃言于上曰:“宋元以来,宽纵日久。

类似这样对于元朝的评论,在明朝初年的很多文献中都有出现。如果单独从这几句话来看,元朝的宽似乎都是在刑法上面,其实不仅是如此。

元朝“宽”在帝位继承:元朝作为蒙古人建立起来的国家,也是一个在马背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打天下可以在马背上,但是做天下就不可以了。

元朝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并没有治理农耕文明的政治体系。所以别看他是一统天下,但是治理方面确实混乱不堪,尤其是在可汗位置的传习上面。

历往朝代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就算你是再有钱再有权势,只要不是皇帝的儿子,你都没办法继承。但是元朝不一样,每次可汗驾崩,都要争的头破血流,在草原的时候就已如此。

元朝宽在“税赋”:因为南宋作为元朝最后攻克下来的王朝,为了拉拢这一批人,他们大规模减少南宋地区人的税赋。就有了下面这段历史记载:

自唐以来,江南号为殷富。宋时亩税一斗;元有天下,令田税无过亩三升,吴民大乐业,元统、至元之间,吴中富盛闻天下。资料为证!

这样似乎很好啊,但是你得看是谁来收租!刚开始还是元朝的政府,但是后来就又成为了个人?这个个人是谁?一般是地方豪强,但是最多的还是元朝安排在某个地区的第一等人。

如果上行下效还好,关键是做不到。上面减税了,但是收着收着感觉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因为地方豪强加税。但是为何还有“吴中富盛闻天下”? 这里的吴中富全部都是上层,苦的还是百姓。


元朝宽在“刑罚”:古代没有完善的法律,为了以正视听,只能加大刑罚来减少犯罪。比如说1263年一年,某地区记录在册的死刑犯在7个人。

不是说元朝残酷吗?怎么这么好?原来蒙古人虽然看不起“南人、汉人”,但是不代表不需要他们支持。之前是打天下,可以屠城。现在是守天下,子民就是自己的战力。

还有后来和珅提出来的议罪银制度,其实最早是来自于元朝这里。只要你犯了罪,只需要相应的钱来赎罪就好了,最后苦的还是底层人。就算是后来南方大乱,上层元朝还没有多少严酷的刑罚。

(元朝是少有的没有文字狱的朝代,也很少有人是因为谏言被杀头。)

元朝宽在治理:其实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元朝初年,元朝的行政实权,很大一部分都在汉人手上。一是为了拉拢当时的汉人,二是游牧文明管理农耕文明还是有差异的。

但是因为1259年李璮造反,最后才被重新收回到蒙古人手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元朝皇帝,都是视汉人为眼中钉。


比如说后来的仁宗、英宗和文宗就会重用汉臣,而武宗则是打压,他在位时期顶级的臣子当中,只有一个是汉人。

不同的政治团体,出谋划策的内容肯定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就是政策摇摆不定。一会对汉人好,一会对汉人差。

但是差的时候还是居多,因此矛盾越积越多。到了元朝末年就算是全部汉臣集团,也已经回天乏术了。为何这么说?和狼来了道理一致!

比如某个皇帝时期,汉人集团掌控实权,对汉人政策大好。但是宏观调控一般是十几年才显示出来效果,还没有成果的时候,皇帝驾崩了,新的集团出现。

原先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点好感,随着蒙古人集团横行,又重新回到最初,甚至是更差。毕竟差了给了点好处会感恩戴德,好了稍微差一点就会哭爹骂娘。

总而言之,元朝一宽在继承,顶级管理混乱;二宽在税赋,初衷好结果差;三宽在刑罚,让人不知畏惧;三宽在管理,民众哀声怨道!


史之策


朱元璋生活过的那个元朝,在我们教科书里面是一个人间地狱:人分等级还废科举,老百姓都饿死,官员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除了贪污腐败没有别的用处,元朝的军事贵族老是想着要把南人都杀光,然后在江南放牧这种糊涂事。

难道是我们的教科书错了吗?朱元璋都夸大元“宽仁”啦!且慢,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朱元璋有可能会夸大元好吗?没可能!

大元如果真的好,朱元璋他父母怎么会饿死,大元真的好,朱重八为何改名朱元璋,为什么叫朱元璋,那就是想要做诛杀元朝的那把武器、若果元朝真的对待百姓很“宽”元朝末年那著名的红巾军起义轰轰烈烈的要革元朝统治者的命,总不会是底层民众全部都是瞎子聋子和刁民吧,毕竟正如周星驰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假如你真的国富民安、甚是太平,鬼才愿意去做乞丐(造反)。”

元朝立国之初,对待南方的原来的南宋之民态度就是——把他们当畜生。“民分四等,一等蒙古,二等色目,三等汉儿,四等南人”这里的第四等“南人”是指的是原来的南宋子民,元朝建立后,对于南宋子民采取民族歧视政策,从法律角度对南人进行歧视性规范——蒙古人杀了南人,杖责,反之,南人需要偿命且支付高昂的财产进行赔偿损失——抄家赔偿蒙古人;从日常行为方面进行歧视性规范——蒙古人、色目人殴打汉儿南人,汉儿南人不得还手,这一条规范结合上一条法律来看歧视效果更佳。

对政府管理部门中的人事管理进行歧视性规范——选官用官,一切优先蒙古色目,若是机要岗位,绝不允许汉儿南人插手,这还没完,元朝还明明白白的规定,汉儿南人若是有马有寸铁,那应该立刻被抓进大牢。

有元一朝,你根本不可能找到一个汉儿南人宰相,所有的宰相全是蒙古传统勋贵,你也找不到任何一个汉儿南人掌握军机重务——所有枢密使长官全部是蒙古传统勋贵,你还找不到任何一个行省长官是由汉儿南人担任的,那有没有机会让汉儿南人担任官僚呢?

有,有一些特殊的岗位可以让南人或者汉儿担任,一是汉儿当中有一部分人是汉人世侯的后代,那么他们就可以去那些蒙古人不愿意去担任的少数偏远地区担任官职,二是有些蒙古贵族实在是不适合做官,那就可以找一些南人或者汉儿做“枪手”,为他们捉刀,运气好说不定能得到一些残羹——成为他唯一副手。

所以说教科书是没错的,元朝真的很黑暗,简直就是人间地狱,那么朱元璋真的说过这句话吗?答案是肯定的,朱元璋真的说过这句话,但有一个成语叫做“断章取义”挺适合用在这里的,朱元璋说那句话根本不是为元朝说话,他说的“宽”是指元朝管理过于散漫、混乱。

政府放弃了很多基本职能,而把这些本该是政府职能的职能下放给了广大的地主阶级,而由于元朝是游牧民族起家的,他对于农业大国的治理是非常缺乏经验的,老话说得好,有错要改,无知要学,既然缺乏相应的治理经验,那应该向有经验的学啊,可惜的是,元朝不但不学,而且对于那个会的“人”拳打脚踢——不许南人汉儿担任要职、废科举、不收农税。这就相当要命了。

也许有人说那元朝不收农税不挺好的吗,但事实证明这并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元朝他喜欢收的是商业税、过关税,而农税他很不重视——从立国到亡国总有一帮蒙古贵族在琢磨把江南肥沃产粮区变成放牧区,那大家稍微回忆一下,以往传统的农耕国家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呵护农业、重视农业依旧躲不开轰轰烈烈的土地兼并,像元朝这种粗放到豪迈的态度,土地兼并得严重到什么地步啊!事实也是如此,元末农民起义就是因为农民都活不下去了。

最后还有一方面,那就是元朝的贪官污吏,说来有趣,元朝千方百计的防范汉儿南人,只让蒙古人做地方长官,但蒙古人数量精力都有限,不得不任用当地一些识文断字的汉儿南人做副手,替他们捉刀办事,这些捉刀的南人汉儿因为科举断绝而心怀不满,久而久之这些南人汉儿就变成了滑头吏员,实际上就架空了实际主官,架空主官后,他们发现主官总是中饱私囊,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副手们也必然要中饱私囊。

于是副手们又会找副手,又是一批汉儿南人做吏员,朝廷的救济政策层层下达,到了底层经过这么多的中间商,早已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农民依旧困苦,朝廷无动于衷,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综上所述,像元朝这样的“宽”当然会导致推翻了元朝的朱元璋发出感慨:“难怪你丫会亡国,不亡没天理!”

朱元璋坐稳江山后对前朝的失败进行总结,就如同当年刘邦对项羽的失败进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就是这样,后面的朝代会对前面的统治者进行评价和总结他失败的原因,所以周朝因为分封制而亡那秦朝就设郡县制,秦朝郡县制速亡汉朝就搞郡国并行,东汉外戚干政那我曹魏就坚决不允许外戚干政,什么藩王统统靠边站,曹魏因为权臣被篡那我晋朝就大封诸侯拱卫中央。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坐稳了天下的朱元璋自然要对自己的大明朝进行一下新的设计,新的设计照旧要先对前朝进行总结归纳,朱元璋分析元朝太“宽”导致亡国,所以他对于明朝的设计便是对于元朝“宽”的大修正。

第一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接纳蒙古投降贵族和部众,妥善安置、第二重新丈量土地,制作鱼鳞图册、第三恢复科举南北分榜,注重公平、第四对待贪官污吏,处罚极为严厉。


无笔史官


据《明通鉴》记载,明朝立国后,朱元璋询问元朝旧臣,元朝政事的得失。马翼回道:“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亦以宽失之。”然后马翼给朱元璋解释了一下意思。


朱元璋听完后说道:“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那我们来看看朱元璋口中的元“宽”到底有多宽?

1264年,推行“行汉法”的忽必烈在部分蒙古贵族和汉大家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了元朝。

但同时因为忽必烈抛弃了蒙古老传统,而同其他汗国产生了决裂,导致元朝战争不断。战争需要钱,所以元朝的“宽”主要目的是解决钱的问题。

由于元朝夺得天下前,大肆杀戮,民生凋零。忽必烈称帝后,推行仁政,让百姓休养生息,积攒国力。



为解决钱的问题,他主要通过两种手段:对外战争和司法宽松。但对外的几次战争都失败了,所以他集中精力在“司法宽松”上。

我们来看几组忽必烈在位时死刑的数据:1263年,全国只有7人;1265年,全国42人;1269年,全国42人。

元朝疆域辽阔,反元起义不断,但为什么被判死刑才这么一点人呢?主要是因为元朝人犯罪了,甚至谋反罪,都可以通过交纳罚金而获得豁免。

交钱就可以免罪,这就造成了元朝的基层社会非常混乱。但最致命的后果是:有钱的王公贵族、达官贵人可以肆意欺压百姓,反正压榨获得的钱远超于赎罪所交的罚款。

这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官员贪污腐败,忽必烈所推行的“仁政”,实际就成了一个摆设,百姓仍然民不聊生。

这样只能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元朝缺钱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到了元朝中后期,为缓解财政压力,统治者置朝廷法度而不顾,也加紧了对百姓的搜刮。最终导致官逼民反,腐败的元朝也就灭亡了。

正是有了“元以宽失天下”的历史教训,朱元璋才无比痛恨贪官污吏,他对贪腐的惩治手段也极其残酷,但对百姓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花木童说史


明朝立国之后,朱元璋和众多大臣讨论元朝为什么失去天下,最终大家一致确定元朝失去天下是因为政令过于宽仁。《明太祖宝训》中曾说;

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

老朱说完后,刘伯温、宋濂等人对老朱的见解也表示了赞同。那么元朝的法律真的宽仁吗?






首先给大家讲几个典型的事件。蒙古建国初期非常崇拜各种宗教,尤其是佛教,为此元朝立国之初还专门设立了“国师”的职位,而且元朝政府还在被征服的土地上设置了专门的官职听命于国师。国师在当时的地位非常高,每次朝会的时候,除皇帝之外,他们是唯一有专座的人员。

忽必烈的国师叫做八思巴,八思巴有一名弟子叫做杨琏真迦,这个人是元朝江南佛教的都总统[大总管],统领江南佛教。

当时杨琏真迦手中握有巨大的权力,所以横行无忌,胆大妄为。在江南地区纠集了一批土匪恶霸,每天的工作就是公然盗掘南宋的帝王陵以及大臣墓葬,一共挖掘了110多座。

除了公然破坏南宋陵墓外,杨琏真迦还在江南地区欺男霸女,夺取了别人大量的珍宝以及美女。他也因此获得了金1700两,银6800两,土地23000亩。玉器、珍珠更是数不胜数。另外杨琏真迦与他的“佛教弟子”在抢夺别人财物时发生争执,他还命人打死了4个人。



除了杨琏真迦之外,佛教一些小头目也是如此作风。元朝上都有一个开元寺,寺庙里的和尚入室抢劫别人用来越冬取暖的木柴,百姓迫于无奈选择到上都留守李壁处告状。结果开元寺的一大群和尚竟然拿着棍棒闯入府衙,按住李壁的头就是一顿胖揍,胖揍之后还把上都留守李壁囚禁到了开元寺。

元朝的僧人这么狂妄,元朝的皇帝听说后会怎样呢?答案是没事。元朝皇帝的一般做法是“诏释不问”,后来还下旨;

凡民殴西僧者,截其手;詈之者,断其舌

这也就是说,元朝皇帝不仅对僧人横行无忌不管不顾,而且还下令保护他们。如果有人殴打西僧则砍下他的手,如果有人污蔑他们,就割掉他们的舌头。






除了佛教之外,元朝皇帝对蒙古人也非常的“宽仁”。比如任命官员时,蒙古人可以做“达鲁花赤”,掌管当地军政、民政和司法系统,当然他们也负责监督被任命为总管的当地汉族官员。

再说一下网上传闻的蒙古人打死一个汉人只用赔一头驴的事,实际上这个说法确实是子虚乌有,因为《元史·刑法志》中明确记载;

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诸蒙古人因争及乘醉殴死汉人者,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

这也就是说,蒙古人殴打汉人可以,汉人是不能殴打蒙古人的。另外,如果蒙古人将汉人殴打致死不用赔驴,只用赔偿丧葬费即可。






说到这儿大家看明白了吧,元朝的法律是对那些“特权阶层”的宽仁,宽仁到了超出我们的想象。

那么元朝为什么会对这些特权阶层如此宽仁呢?

元朝立国虽然在马背上夺天下,但却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统一中原后,他们同样需要考虑人心向背的问题,所以为了治理天下,他们选择纵容一些特权阶层,让这些特权阶层成为他们代言人,替他们治理天下。

所以这些特权阶层获得权力后,开始玩命的压榨百姓,毕竟天下不是自己家的,谁肯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一时间僧人、道士、官员开始死命的敛财,为此甚至连脸都不要了。1303年时,元成宗曾经整治了一次贪污行为,一次性查出来了18473名贪官污吏。此时还是元朝初年,以此可见元朝政策的“宽仁”。






老朱立国之后,发现了元朝失天下的根本原因,所以拼命的集权,并且制定了严刑峻法,防止官员搜刮民脂民膏。贪污超过60两就会被处死,也正是因此才处决了一批贪赃枉法的淮西勋贵,让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洪武25年时,明朝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元朝鼎盛时300多万户。

当然,处决了一定数量贪赃枉法的淮西勋贵后,老朱也背上了屠杀功臣的骂名。


我是越关


元以宽仁失天下!实际上是朱元璋在夺取了天下之后,总结元朝灭亡的经验所提到的一句话。那么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在说这句话时。到底是出于怎样的目的?他又对元朝有着怎样的态度呢?


很多人可能对于元朝的历史属于比较陌生的状态。这其实十分正常,元朝在占据中原之后享国不过百年,便被全国各地揭竿而起的义军推翻。而且元朝作为一个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统国家虽效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礼制,但是又有着许多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因为元朝的统治阶级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民族传统,而没有过多的吸纳汉族的文化和礼仪。这点与后来的清朝则有着明显的不同。

元朝相比较起其他历朝历代的法律规范来说,可以说是最为松散最为稀少的。这是由于元朝起源于蒙古高原。信奉长生天,最初形成的部落体制和后来的统治体制都是以人治为主。既通过家庭、族里、里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单位。而里长一职一般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而更为广泛的汉人和南人一般属于被管辖的人群。



因此这也就牵扯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元朝时期人是分为三六九等的,人种是以为高贵的是蒙古人。蒙古人作为统治阶级,享受着极大的权利和自由,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地位。紧接着是色目人,而色目人指的主要是西域各少数民族部落。第三等是北方的汉人。北方的汉人主要是指曾经被金国统治下的汉人。而第四等人则是的南人。地位最为低下,且受到的约束最多,权力最小。


回到题目本身,从元朝的人种划分就可以看得出。元朝所谓的“宽”,一方面指法律不够健全。另外一方面指的是对于少数贵族阶级蒙古人的宽容放纵!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口中的“宽”,其实并非是一个褒义词。更可以认为是一种贬义词。也就说在明太祖朱元璋看来。元朝对于各全国范围内各人种的不平等对待、给人划分等级和法律的不健全,以及对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宽大纵容,才使得元朝享国不过百年而被揭竿而起的义军所推翻,最终被赶回到了蒙古高原苟延残喘。


尽管朱元璋在《讨元北伐檄文》中承认了元朝曾经入主中原的合法性。“元以北元入主中原,四海之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从这一点上讲,朱元璋承认了元朝在初期入主中原的合法性。但是紧接着抨击了元朝中后期君臣纲常混乱、奸臣当道,欺压百姓而罔顾人命。最终导致天怒人怨。义军揭竿而起,推翻暴元!

由此可知,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口中的“宽”,更多的是指元朝的皇帝们宽纵统治阶级!置法律和祖训于不顾。最终导致了元朝的灭亡。


珞珈山的猫


元朝文字狱横行?敢不敢再搞笑点。

毫不客气的说,元朝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没有文字狱的王朝。如果和文字狱搭点关系,那就是下面这个例子。但,这不是文字狱。元朝孔齐《至正直记》有一条记载宋遗民梁栋因作诗被仇家诬告,说他讪谤朝廷,有思宋之心。最后礼部判决说:诗人吟咏情性,不可诬以谤讪,倘使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话说这种气度的王朝历史上有几个!

当然,元朝这个宽是怎么回事?你可以理解为宽纵。

首先,在赋税上,元朝就是出了名的宽松。
明朝范廉
《云间据目抄》:元入中国,定天下田税。……赋虽轻,不足法也。
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也说:前元取民最轻,固不可法。

同样,李开先在《西野春游词序》当中也对元朝赞美有加:元不戍边,赋税轻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咏作。元朝不征发百姓戍边,那是蒙古人的活;官府收的赋税不多,老百姓也就衣食饱暖;既然都衣食饱暖了,那咱们老百姓就唱歌跳舞了。顺带说一下,《西野春游词序》是李开先在明初的作品。

这就是元朝宽的一个方面:赋税轻。

接下来要说另一个方面,律法轻。当然很多人会选择不相信的,因为它们只愿意相信谎言。

言归正传,元朝对于死刑方面和历朝历代一样都是十分慎重的。

《忽必烈汗:他的生活和他的时代》





《剑桥辽西夏金元史》

根据《中国历代酷刑》,元朝禁止官府审问犯人的时候拷打犯人,应该感化犯人,让犯人自己认罪。
但是到了明朝酷刑不仅有所恢复,还有创新。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天下死囚,审谳已定,亦不加刑,皆老死于囹圄。自后惟秦王伯颜出天下死囚,始一加刑,故七八十年之中,老稚不曾覩斩戮,及见一死人头,辄相惊骇。可谓胜残去杀,黎元在海涵春育中矣。这相当于变相废除了死刑。

由此可见,元朝对死刑可谓是慎之又慎,这是为什么?世祖谓宰臣曰:朕或怒,有罪者使汝杀,汝勿杀,必迟回一二日乃覆奏。《元史刑法志》。宋濂是这样评价的:斯言也,虽古仁君,何以过之。

当然,元朝对于老百姓的反抗至多惩罚几个带头的,剩下的都放了。老百姓折腾惯了,社会新陈代谢也就加快了。真乃大哉乾元!

《大哉乾元---对元代社会的再认识》

正如朱元璋所说,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以宽失之。这是为什么?


简单来说,因为元朝管的太宽松以至于宽纵。比如说元朝给了宰相很大的权力、中央过度向地方放权、对社会控制程度较低等原因,使得元朝无法集中资源应对全国的天灾人祸,以至于天下大乱,这才给了朱元璋机会。

也正因于此,朱元璋才要救以刚猛。但是朱元璋刚猛过头了,使明朝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元朝极为宽松,而明朝又是极为内敛。

所以题目的描述真是可笑的很!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迎关注我;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元朝似乎就是一个很“残忍暴力”的王朝,它所实行的是非常残酷的民族政策,而这样的民族政策就体现在汉人和蒙古人之间的关系上。因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那么自然汉人在元朝的地位就非常低,经常会受到一些蒙古贵族残酷的压榨。但实际上,这些说法在史学家经过长时间的考证之后发现,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而唯一有影响的,无非是汉人如果想在元朝做官的话会受到一定的审查和阻碍,但至于说压榨,也根本谈不上。此外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蒙古游牧民族肯定会很残暴,动不动就搞屠城,但是如果你了解元朝历史你会发现,元朝不仅不残暴,反而还是历朝历代里少有的律法宽松的朝代。

据历史数据显示,元朝每年因为犯罪而被处死的人只有几十个,甚至是几个。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元朝人在对待囚犯时,不会像宋朝一样动不动就在人脸上刻字,蒙古人是很不喜欢在自己脸上刻字或者有毁容的举动,蒙古人对自己的头部有着不一样的情结。所以对待犯人还是比较“尊重”的。这和历史上的很多动不动就诛九族、连坐,光一个案子就杀了好几百,好几千,甚至是好几万人的朝代相比,元朝的律法的确很宽松。

但也许有人会说,都说“崖山之后无中国”,这说的一定是元朝统治者们对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吧?就像宋朝的经济那么发达,要是不被蒙古人破坏,那说不定提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呢!如果你想到这一点,那么你还得思考一个问题:当时的南宋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气数已尽,如果蒙古人不南下的话,那么是不是也会被别的政权给取代了呢?要知道,在历史上王朝的更迭是很正常的。

所以在这样的考量下我们再来看元朝是不是又有不同了呢?那些元朝的统治者们好歹也融入了中华文化,蒙古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员。如果万一当时南宋不是被蒙古人取代,而是被另外的外族政权取代,那么是不是也会搞得像欧洲一样呢?所以说,用假设来给元朝背上个破坏文化的黑锅,是不正确的。

此外,尽管蒙古人治国比较粗犷,却也无形中促进了民间文化的繁荣。举个例子:元朝时的科举比较抽风,有一阵没一阵的,最终的结果就导致了许多文人走向下层,不过这也并非什么坏事,在“不经意间”还发展出了独特的元代杂曲文化,其中马致远就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还被人称为“曲状元”。所以即便是在今天,元曲和唐诗宋词还是并称的,由此可见其文化地位也并不低。

但其实,元朝的律法宽仁实际上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官僚体制丧失了公共性”。

我们知道,在古代的大多数王朝中,官僚体制一直是皇帝最得意的工作机构,因为官僚体制的兴起,才能很大程度上避开了贵族集团的制约,同时还能巩固皇权统治。但是凡事有利也有弊,官僚体制如果发展得盘根错节,或者某些官员结党营私的话,那么皇权也同样会受到牵制和影响。所以历朝历代以来,皇帝和官僚之间的斗争一直也没有停止过。但是到了元朝就不一样了。元朝是一个草原征服型王朝,他的统治结构和中原王朝的统治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中原王朝所需要的官僚体制,到了元朝就丧失了公共性。

那么这样一来,官僚制对作为个人的皇帝的制约能力就遭到严重削弱,皇帝便可以肆行己意,个人性的专权能力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当然了,这更多的只有官僚才能够感受得到。相应地,作为某种程度上的私人家奴来说,官僚体系的常例性运行因此受损,反过来皇权作为制度性专权的能力也遭到严重削弱,于是,从社会层面感受到的帝国统治,反倒是颇为自由的(《枢纽》)。

所以,大元帝国的统治便是很矛盾地既专制又宽松,以至于朱元璋竟认为大元之所以失败正在于其“法令过于宽疏”。

以上便是作者给出的答案,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关注作者并留言。


方圆文史


明太祖朱元璋给地主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后来参见农民起义军成为优秀的领导者。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大明开国皇帝,草根逆袭一举成功。


1368年8月他令大将徐达率领20万大军,势如破竹冲入元朝大都。元朝皇帝元顺帝带着嫔妃家眷们逃到他们的草原,元朝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像梦一样,朱元璋仅仅用了15年,中原王朝就重新回到了汉人手中。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为了稳固老朱家的江山,以防前车之鉴,老朱很认真地总结了元朝失天下的原因。他说:

“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一二年后宽政可复也”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统治太宽纵,一点都不严格,因为太宽纵了,才导致各地的起义不断。



元朝的宽松制度主要表现:

一,法律上

《元史. 刑法志》记载:

“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缓弛而不知检也”。

元朝的忽必烈,曾告诫大臣说如果在他发怒的时候,下令杀人,坚决不能杀,以免错杀。如果有人犯罪需要惩罚,例如需要杖责20时,就只打17下。那3下就宽恕了,上天饶恕1次,大地饶恕1次,皇帝饶恕1次。以此类推死刑会减为无期,家里有父母的犯人,可以免牢狱之苦回家给父母养老,狱官监外管制。统治者禁止对犯人严刑拷打刑讯逼供。元朝老百姓作乱层出不穷,平定后也是最多抓些动乱头子,罚一些钱、物,就放回家了。




二,言论上

元朝有的老百姓不满元朝的统治,就大骂。被举报,官府回复是,这是他的自由,我大元朝不会在乎。有些文人在笔墨之间流露对皇帝的不满,元皇帝看了不怒而笑说,大元朝岂是一些酸腐文人能撼动的!所以文人可以高枕无忧想怎么牢骚就怎么牢骚。

三,对待贪官污吏上,元朝基本对贪官不管不问,贪官主要都是蒙古内部人

由于太过宽松了,元朝皇帝的权利几乎名存实亡,对地方官吏不能很好掌控,多数官吏们买官卖官,明目张胆地受贿。利用一切机会敛财,明目繁多,老百姓和下层官员拜见他要交“拜见钱”,过节日要给他奉上“追节钱”,他过生日要纳“生日钱”,求他办事要交“例钱”,他家死人要给他上“丧钱”,迎他送他都要交钱叫“人情钱”,结婚生孩要上“喜钱”,论诉缴纳“公事钱”……甚至连肃政廉访官吏(巡查考核吏治的官员,他们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公、检、法机关。)也是“所至州县,各带库子检钞称银,殆同市道”。
这些贵族官吏们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大批的蒙古贵族还抢老百姓的土地,由于灾荒严重农民租地根本无法生存,老百姓只好无目的地流亡。黄河泛滥时,元朝朝廷开工资征用老百姓当工人修黄河,结果负责修黄河的官吏贪污腐化,老百姓的工钱几乎到不了百姓手里,一些农民开始起义。

元朝皇族争皇位内斗,失权

元朝从1308—1333年,25年换了8个皇帝。为了争夺皇位,贵族间内斗,军政大权被蒙古实力派大臣牢牢掌控。


朱元璋决定对此绝不“宽松”

朱元璋一上台首先惩治贪官污吏,老朱授意丞相李善长拟定《律令》针对贪污受贿、谋反等罪,他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大明律》登上维护统治的舞台,老朱考虑到会有一些人钻空子,所以他又亲自编写四篇《大诰》作为《大明律》的补充。另外还有《醒贪简要录》,让当官的读,让老百姓学习。其中200多条刑罚都是针对贪官污吏的,例如凌迟、去膝、断手、廷杖、挑筋、刺字、剁指等。他还嫌这不够厉害又想到了“剥皮之刑、贴加官(我前面文章里有专门描述这个的)等一系列的酷刑。御史周士良、刘志仁被朱元璋查出贪污千刀万剐了。朱元璋还明确规定,贪污10两就是死刑,贪污60两一律剥皮实草,他在政31年,杀贪官污吏15万人。对贪污犯罪分子起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除了惩治贪污分子,朱元璋兴修水利,移民屯田,解放奴隶,减免赋税,奖励垦荒,兴科举抓教育,设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免费公墓等等。

改革官僚机构,监视朝臣,严惩谋反

朱元璋对官僚机构进行改革,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处死威胁到皇权的胡惟庸丞相及相关官员至少3万人。因谋反罪处死蓝玉,牵连致死15000人。

设置锦衣卫特务机构暗中监视不法臣子,实施剥皮、抽肠、刺心等种种酷刑,朱元璋对一些大臣在家里吃什么,是否喝酒都了如指掌。很多大臣在朝堂上被廷杖,活活打死,例如工部尚书薛祥等。大臣们整日战战兢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生怕一不小心就小命不保。在朱元璋晚年锦衣卫的一些特权和酷刑逐步被废除。

元朝政策是过于宽松了,但是朱元璋政策也未免太过于猛烈了。元朝失去天下是否真的如朱元璋所认为过于“宽松”了吗?现在有人研究认为,元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天灾:洪水、瘟疫的盛行,大家有什么想说的请评论区留言。


小姐姐讲史


元朝的宽松并不是指他治理民众的时候,轻徭役,轻赋税,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朱元璋他们也就别玩起义了,没有那个民众基础,想要闹国家叛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元朝的宽松究竟体现在哪里呢?是体现在给中间阶层的利益太大。

我们都知道,元朝的国土面积很大,大到什么程度,我们去看整个元朝的国土面积的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时代!北方贝尔加湖或者更远一点儿,到达北冰洋沿岸,向南到达东南亚,向东除了日本,其他全部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下,向西到达中亚地区。

这样的话导致政策的传递,会出现大麻烦,如果说中央发布一道政令传达到边疆地区的话,可能一两个月就已经过去了!而且元朝本身是蒙古族建立的,蒙古人相比较于人口基数庞大的汉族人而言,人口还是太少了一点,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所以在管理地方政府,地方行政区的时候,元朝的中央政府会给这些地方政府相当大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去管理这件事情。而散落在各个地区的蒙古贵族也会获得。得相应的特权,包括治理自己名下的那些汉族子民,或者是土地,那个才是元朝政府所谓的宽政!

我们都知道整个封建历史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你争我夺的历史,到了明清时代,那毫无疑问,地方上的权力彻底的收归于中央,由中央统一说了算,但是在元朝偏偏出现了一次逆潮,地方上的权力竟然回收了,而且是中央特意给他的!这也就造成了在元朝的历史纪录里面,很多地方政府不遵从中央的决议,在那里胡作非为,自作自受的时候,中央表示管都不想管。元朝政府对于这些地方上面胡作非为的地方势力,也表示出了足够的宽容!这个才是朱元璋一直十分警惕的地方。

你说元朝政府他的蒙古人的战斗力不强嘛,等到人家退到蒙古高原,朱元璋想派兵围剿的时候,发现对方的战斗力高的有点吓人,(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这是由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导致了安乐窝,最后消磨了蒙古人的战斗力。

本来在蒙古高原上面,部落与部落之间相互残杀,没有能够松一口气的时间,所以大家的神经都崩到几点,但是一旦到了富足的中原地区,美女呀,美酒哇,是美食啊,这些东西把人的战斗意志全部都给消磨干净了,所以对于管理地方这些蒙古贵族,可以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怎么办!

再加上蒙古人对于中原人的大范围的屠杀,中原曾经人口数目达到14000万,但是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人口锐减到7000万,人变少了可以耕种的土地没有减少,这样每个人手里面拥有的土地数量就增多了,这个社会给人们生存的资本也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而袁桥政府更希望从这些土地上面征收到和以前一样的物资。

所以他们开始所谓的宽松的政策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才是元朝政府执行所谓的宽政的真正原因,就是一开始自己造的孽太多了,结果到后来发现不稍微放松一点儿,这些人的手脚根本就很难得到你想要的那些东西!所以我就干脆放权,让地方政府自己去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