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决战《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

144033473


黄维兵团的长镜头,无非就是在着重讲述这支兵团的重要性。要知道蒋介石交给黄维的这个12兵团,那可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军队。

陈诚大家都知道,他是最为蒋介石倚重的一个人,原来陈诚的“土木系”军队,其实都被分配到了12兵团里面。

这么说吧,凡是最能打的军队,几乎都被蒋介石给组合到了12兵团当中了。

整个12兵团,有12万人。

这些能征善战的将士们,如此深受蒋介石的重视。他们的武器装备,当然也是最精良的了。蒋介石给他们配备了,最精良的全副美式装备。

很显然这么一支军队,蒋介石是想让他们去战场上,立盖世奇功,扶大厦之倾倒去的。在选择这支兵团的统帅的时候,蒋介石也是煞费苦心。

最终,他觉得启用了“书生”黄维。

蒋介石之所以选黄维,就是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率属于黄埔系,属于是蒋介石的心腹。在一个就是黄维的资历较深,他在“土木系”当过高干。

若是黄维带领这支兵团,部下也都会服气。

很显然蒋介石综合考虑了很多,平衡了个方面的矛盾。

但是,百密必有一疏,蒋介石唯一的,没有考虑的,就是黄维的才能。

他好像没有特别的在乎,要知道打仗若是统帅指挥不力,即使部下在勇猛,也可能会全军覆没的。

战国时期的主将赵括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因为纸上谈兵,赵括赢得了赵王的信任。然后把廉颇给换下阵来,结果,四十万赵军在他的带领下,被打败了,然后四十万赵军全部被屠杀了。

我想,若是蒋介石在任用黄维之前,多读读《史记》,多看看赵括的事迹,我相信他就不会用黄维了。

因为黄维的经历和赵括何其的相似呀。

要知道蒋介石启用黄维的时候,他已经不上战场十几年了。

没有上战场打仗的黄维,一直都是在学校里,给蒋介石培养军官呢。也就是说这十几年黄维都是在纸上谈兵。

让这样纸上谈兵的黄维,带着军队去和战场上,实战过来的刘伯承将军带领的中原野战军和粟裕将军带领的华东野战军去打仗,谈何容易呀?

所以说在蒋介石任命黄维,做统帅的这一刻,就已经揭示了12兵团悲催的命运。

蒋介石如此兴师动众,是命令黄维带领的12兵团去淮海战场上,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即倒的。

尽管当时,淮海战场上有黄百韬兵团,邱清泉兵团,李延年兵团,当然了还有其他的一些兵团,大概六十万人马。

但是,当时的国民党兵团一直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所以,黄维带领的12兵团,此刻来救场,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可惜的是,黄维在来的时候,因为选择了走小路,坦克,大炮受到了很多的拘绊。在加上一路走来,受到了解放军的骚扰,行军十分的缓慢。

所以,他们耽搁了时间。

等他赶到淮海战场上的时候,黄百韬兵团已经被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给吃掉了。

黄维的行动,也落入到了刘伯承的视野之中。

刘伯承就想吃掉这支国民党的王牌军队呢,正好黄维主动的钻到了,刘伯承给他布下的口袋阵里。

刚到淮海战场上的黄维,就被华东野战军给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本来淮海战场上的总指挥杜聿明,他想带着自己的部队向黄维靠拢,最好和黄维的兵团合在一起。

这样的话他们进口攻,退可守。

可惜的是,蒋介石对这唯一正确的行动,采取了否定的态势。他还很气愤的指责了杜聿明,说杜聿明这样瞎胡搞下去,会把自己弄亡国的。

不得已杜聿明只好放弃这唯一能自救的正确的战术,最后无论是黄维的12兵团,还是杜聿明,都被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给围困了起来。

然后,他们一点又一点的被消灭了,最终,杜聿明和黄维全部都做了俘虏。

总之,淮海战役国民党的失败,黄维的指挥失误,和蒋介石的不断插手,起了关键行的作用,他们要负主要责任。

黄维的12兵团虽然武器装备先进,但是被中原野战军给围起来之后,只能等着被动挨打了,防守保命。这样的军队,想打胜仗,就不可能的了。


史学达人


这可以算得上是国产战争片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长镜头,据说动用一个整师进行拍摄,而电影中设定的对象也相当巧妙,把这次宏大的行军放在了淮海战役国民党黄维兵团的头上,有意思的是,在整个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序列的军队中恐怕也就只有这个兵团能够走出如此气势恢宏的行军。

由于这部电影拍摄于80年代,在缺乏技术合成的时代背景下,电影中的大场面通常直接用人来堆积,虽然耗费巨大动用资源过多,但真正的实景拍摄,视觉效果却远胜于合成效果,更能彰显出一支军队的恢弘场面,当年实际拍摄时只动用了万人左右的规模,但在真实的淮海战役上,黄维兵团整整12万人,上万人的景象都让观众感受到了震撼,又更何况12万人!我们也更能想象的到,那场汇聚了140万军队,500多万民工的大战,当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大场面并不是中国独有,光是当年的前苏联在拍摄战争与和平、莫斯科保卫战、解放等大型战争电影中,所呈现的大兵团场面要远比我们大决战系列要大得多,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否认,但至少对于我们国家的国产电影来说,大决战系列中所呈现的场面,已然让我们感到震撼了!这就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把这场行军的戏放到了黄维兵团的头上?恐怕也不是没有理由,因为在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也许是为数不多的,在大部分时间段没有呈现狼狈局面的国民党兵团,所以也特意把这个特效效果加到了这个兵团的头上,也可能提前出黄维兵团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的作用。



淮海战役发生初期,我解放军就集中优势兵力向孤军在外的黄百韬兵团首先发起围歼,黄百韬兵团仓皇逃跑,却仍然在碾庄被解放军堵截,最终全军覆没,而在碾庄战役期间,黄维兵团是唯一一支昂首前进、拼死向碾庄发起救援的部队,而同一时间当黄维兵团拼死深入最终陷入到解放军的包围圈后,杜聿明兵团30余万人也再一次选择败逃南下,因此从国民党各参战兵团的状态来说,也就只有黄维兵团能配得上这个气势恢宏的行军设定,毕竟总不能在黄百韬兵团、杜聿明兵团败逃的时候,弄出这么一段戏吧?



在很多影视剧作品,甚至很多历史资料中,经常将黄维兵团称作机械化兵团,著名的连续剧亮剑中更强调黄维兵团的失败是由于他自身的机械化,到了淮海战役的黄泛区中造成难以移动,进而遭到围歼,但实际上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黄维兵团远远达不到机械化水平,各类汽车数量不过800台(一说500台),对于一支12万人的兵团来说,按专业评定来看远远达不到机械化的水平,毕竟几百台汽车根本装不满12万人,更别提还有大量的武器和后勤物资。但考虑到那个年代中国军队的技术性普遍偏弱,很多水准评定也要按最低的标准,也许在那个时候,能做到将重量最重的武器重装备和部队携带的战略物资保持汽车化运输,就已然成了最大的机械化,黄维兵团虽然只有数百辆汽车,但基本可以保持将所有物资实现机械化运输,这也算的上是另一类的机械化!所以至少在那个年代来看待的话,把黄维兵团称为机械化兵团也勉强可以理解。

从整个兵团的技术性到淮海战役黄维兵团的实际表现力,黄维兵团也有资格配上这段宏大的行军戏!


辽宁资深球迷


长镜头《黄维兵团行进》场面恢宏震撼!没有之一。

拍摄这个长镜头,动用群众演员和真实装备之多,在中国电影史上空前绝后、载入史册。请爱好者珍藏。

1988年,中国拍摄了庆祝建国40周年献礼片《开国大典》,放映后反响热烈,获得巨大成功。

接下来,中国紧锣密鼓拍摄庆祝建党70周年献礼片《大决战》。

拍摄电影《大决战》是“举国工程”,拍摄地点涉及14个省市自治区,动用了原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大军区所属三军及武警部队13万余名军人,345万群众演员。


《黄维兵团行进》航拍长镜头,出自《大决战2:淮海战役》,有一万余名正规军人携带实战装备参与。为配合拍摄这2分钟的的长镜头,京广铁路停运了3个小时。

拍摄这个长镜头,动用的资源既特殊又巨大,世界上绝没有那个国家有能力山寨。


谌人


看《大决战》时,我感觉很震撼。

直到后来我看了苏联人在1972年拍的《解放》。

回头再看大决战,那场面完全就成了小儿科。

《解放》里那个几十公里纵深战场的长镜头,估计到现在也只有好莱坞动用特效才能山寨出来,一个长镜头里出现了数千辆坦克大炮和三万多名士兵,而且是一个完整的纵深战场而不仅仅是行军场面,航拍飞机是从前沿阵地一直拍到后勤基地。


三只脚的大大乌鸦


从张灵甫的整编74师覆灭之后到淮海战役之前,这一阶段华野在中原战场有两股劲敌,一是邱清泉兵团,二是胡琏兵团,注意这是两个没有番号的临时兵团,分别以整编第5师和整编第11师为基干加强配属部队组成,在一年多的中原逐鹿中,粟裕数次试图捕拿这两支部队予以歼灭,均未能成功。



黄百韬也很善战,但在第七兵团成立之前,单单一个整编25师给解放军所带来的麻烦,程度上只能屈居第三。到1948年夏,国军战场形势日趋恶劣,一二个军(整编师已恢复军的番号)根本不敢单独活动,于是在几大战场组建了22个机动兵团,各辖三到四个军。

淮海战役打响之初,国民党“徐州剿总”能够动用的有四个机动兵团和四个绥靖区约60万人马,主力是邱清泉第2兵团、黄百韬第7兵团、李弥第13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黄百韬被围碾庄后,邱清泉、李弥前往增援,孙元良接防徐州,华野主力16个纵队42万人已基本用于围歼和打援。



中原野战军利用这个空档,突然攻取了徐州和蚌埠之间的重镇宿县,切断了国军的铁路补给线,顾祝同和刘峙迅速调动由绥靖区升格的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自南向北反扑,李兵团四个军稍强,刘兵团两个军最弱,由此国军会战兵力增加到70万,这俩兵团的番号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正是刚刚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的卢俊泉第6兵团(锦州)和周福成第8兵团(沈阳)的番号,要说蒋介石也真是的,这兆头就不好。



在大别山消耗很大的中野,淮海战役共参战7个纵队约15万人,正准备收拾这两个相对较弱的兵团时,1948年11月6日,增援的“华中剿总”第12兵团到达安徽阜阳,“书呆子”黄维来了。

黄埔一期的土木系重将黄维,率领由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组成的第12兵团开来了,全兵团12万人马且大部装备美械,配属的第4快速纵队还有几十辆坦克和榴弹炮团,这几乎是可以左右战场局势的一支强大部队,国军会战兵力自此达到80万。《大决战淮海战役》中对黄维兵团的浩浩荡荡开进给予长镜头特写,也是在突出这个王牌兵团的危险性。



华野和中野的60万人马(加地方部队)已经与70万国军开打,此时黄百韬正困兽犹斗,华野已全部投入战斗,如果黄维兵团推进迅速、攻击方向准确,突破中野拦截,将是左右战场形势天平的重要砝码,电影里搞点航拍很是应该,这可是陈诚攒了近20年的老本,兹当是气势汹汹的遗照吧。

黄维兵团的首要任务是夺回宿县,汇合李延年、刘汝明后击破中野,而后投入徐东战场,七个兵团联手一举打败华野。然而黄维在老同学陈赓的引诱下,一步步钻进中野设计好的包围圈,还没有看见宿县的城墙,就被困在了双堆集,从此以后再没有动过窝,一个机械化兵团成为一枚死子,我始终无法理解的是,在华野没有解决完黄百韬的情况下,黄维12万人是怎么被中野15人包围的,这几乎是对等兵力!



然后是黄百韬兵败身亡,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放弃徐州南逃,就快逃出生天了又被命令来搭救12兵团,终被华野追上包围。而所有发生的这一切,黄维和他的精锐部队只能在包围圈里眼巴巴地看着,直到华野援兵到达,围他个水泄不通。

如果是胡琏指挥这个绝杀兵团,要么临机变更路线,要么及早与李延年合兵一处,断不会轻易上套。最搞笑的是廖运周以打头突围的借口起义时,黄维司令官大加赞赏,吩咐第110师需要什么尽管开口,结果廖运周带走了兵团一半的重炮,黄维再组织突围时火力都不足了。



白崇禧讨厌胡琏,偏不许他当这个本属于他的司令官,何应钦跟着起哄,蒋介石和陈诚真就无可奈何,有人说过,国民党之败,非战之罪,而是败在战场之外,我看靠谱。

1948年12月15日,两大野战军发起总攻,第12兵团灰飞烟灭,胡琏只身逃跑,黄维兵败被俘。


度度狼gg


黄维(1904年-1989年),字悟我,出生于江西贵溪一农户家庭。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攻等,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在淞沪会战号称"血肉磨坊"的罗店战役中表现神勇 。曾任十二兵团司令长官,俗称"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赦,后任全国政协委员致力于军史研究。1989年3月2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大决战》电影中,用了二分多钟时间拍摄了黄维兵团的行军状态,展示了黄维兵团各型火炮和坦克机械化及步兵行军状态,是在刻意告诉观众黄维兵团很强大,似乎不可战胜,但最后还是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歼灭并俘虏了黄维。

这部电影的目的是就是告诉我们,凡于人民为敌的,再强大最后都逃不出全军覆灭的下场。


壹佰高


记得当年看《大决战》的时候还在上小学,那时候就喜欢看“打仗的电影”。《大决战》每一部的放映时间虽然长,但真刀真枪打仗的时间也不少,而且八一厂超级用心……



《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非常好看,尤其是塔山阻击战和锦州外围,打得异常激烈。整个电影看下来,四野和国军部队的装备都展现得很真实,八一厂的服化道果然名不虚传。





更牛的是第二部《淮海战役》,八一厂服化道的水准只高不低,而且一段“黄维兵团行进”长镜头更是看得人“目瞪口呆”。当时年龄小,不觉得长镜头有什么特别。现在回过头看,那段“真材实料的长镜头”确实震撼。



当时,为了拍摄壮观的《大决战》三部曲,八一厂几乎动用了所有力量,除了武器装备外,就是真实的部队了。



也就是说,“黄维兵团行进”长镜头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军素质高,一气呵成地拍了下来。


南瓜报告


场面虽然宏大,却是赶死去的。因为中原野战军要出场了,刘邓在淮海战役中也就打了这场大仗,也只起到个阻击围困作用,当然要给蒋军一个宏大境头,说明导演有政治头脑,不是吃干饭的。其实黄维一个兵团解救碾庄之围,显然兵力不够。如果老蒋能再从华中抽一个兵团,淮海战役结局就很难说了。单一个黄淮兵团,中原野战军几乎动用了全部力量,最后攻击双堆集,中野基本没有力量了,还是靠华野两个纵队上去才解决问题。试想老蒋再増加一个兵团,华野中野根本吃不掉。可惜历史没有假设,也该老蒋完蛋。华中白崇禧只做壁上观,对增援行动消及推诿,危害党国不浅。


山中路过


非常不真实,要是当时黄维兵团可以如此严整的行军,可以处变不惊,火炮落在身边的水中也面无惧色。有这样的精兵,还会被围歼?🤪


镇南少将


队列很震撼,可惜当年黄维兵团绝对走不出这水准,这是当年开拍《淮海战役》时驻守徐州的第12集团军野外行进的航拍,这航拍队列效果,说实话也只有真正吃透了摩步机械化的部队才能走出来,1948年的国军和共军绝对没有这种参谋组织调度能力,真正贴近那个年代的队列行军,可以参照1952年的电影《南征北战》华野和整编74师的行军。

至于这个长镜头的意义,大决战三部曲不是一部商业电影,这是气势恢宏载入史册的史诗。

什么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这就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