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余川镇开启创建省级旅游名镇新征程

做足做活山水文章 补强短板攻特色

余川镇地处武穴市东部,与黄梅县、蕲春县接壤,全镇版图面积202平方公里,山区和丘陵平分秋色,境内大别山余脉横岗山、一尖山分别是我市最具有文化底蕴和最高的山脉。由于山峰跌宕起伏,沟壑错落有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藏兵驻扎和佛道仙家话禅论道的好地方!山中有始建于汉唐时代的寺庙,有明清时代的古城墙,鲍照读书台和抗蒙名将余玠墓更给这座鄂东名山增添了神秘的传奇色彩!

武穴余川镇开启创建省级旅游名镇新征程


2018年,武穴市委、市政府确立余川为旅游重镇,目标就是大力争创全省旅游名镇。围绕这一目标,余川镇坚持补短板、攻特色,坚持农业、生态和旅游优势相互融合互补发展,把筑巢迎风,吸引能人回乡创业作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有效抓手,持续激活“归雁经济”。仅去年,全镇签约能人回乡创业项目17个,完成旅游产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24%。先后落户的有青山养生体验园、横岗山蟠桃园、王宪生态农业观光园等4个项目,总投资额达7.6亿元。引用成功的经验全面统筹推进横岗山风景区、仙人湖旅游度假区、通天河景区、广济塔生态公园、龙门花海景区、一尖山景区等重点建设项目,在全镇初步形成了横岗山、一尖山两大片区,红色旅游路、松大路、环仙人湖路等三条沿线美丽乡村,龙门花海、怡湖山庄、青山体验园等一大片旅游景点的“231”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旅游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武穴余川镇开启创建省级旅游名镇新征程


发掘自然资源优势,聚力发展旅游产业。该镇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抓手,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山药种植在余川这一带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了,2009年武穴佛手山药成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该镇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截止目前,余川镇山药种植面积达到11000余亩,年产山药1.6万吨以上。不仅如此,余川镇连续多年开展武穴佛手山药乡村文化旅游节,使佛手山药声震名远,草莓、葡萄、苹果、杜瓜等多种优势农作物种植也蓬勃兴起,特色林果种植规模已突破1000亩,并结合旅游产业发展采摘游、休闲游、体验游,生态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显现。

武穴余川镇开启创建省级旅游名镇新征程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筑牢旅游名镇底盘。近年来,余川镇始终把镇村建设建设全省旅游名镇工作的助力器,全方位争取、高起点谋划,全力推进“两中心一公园”等13个镇区项目和多个村级改造项目建设进程。滨河公园、银杏时光隧道、一尖山国际禅修中心旅游公路、车坊等7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双城驿等13个沿线村的公路提档升级让一批美丽垸场成为美丽乡村“三线(即红色旅游线、松大线、仙人湖周边线)”示范带。

武穴余川镇开启创建省级旅游名镇新征程


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扩大旅游文化影响。为了使旅游名镇品牌进一步擦亮,该镇积极与多媒体平台对接,广泛宣传余川山水资源和禅修历史文化,大力挖掘山水人文特色,打造旅游名镇文化品牌。该镇宣传片 “山水钟灵 文旅名镇”在中央电视台7频道黄金档播出,“油菜花海垄上行”、“乡村文化旅游节”、首届“农民文化节”、“第七届老年人健身运动大会”等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社会各界好评。在2019龙门冲度假村“广济一家亲”团拜会活动现场,企业家互动交流,共话乡情,共谋发展。借助活动,余川的自然人文资源、招商引资项目和邢元青峰绿茶、佛手山药、野山笋等余川地方特色产品得到了大范围、深层次的推介,旅游产业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武穴余川镇开启创建省级旅游名镇新征程


2019年是余川镇创建省级旅游名镇的关键之年,镇委书记饶为学于是说:为确保目标实现,市委郝书记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我们要认真谋划,坚持补短板、攻特色,发挥农业、生态和旅游资源充足、全境纯天然无污染的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客商和能人回乡投资创业;坚持全域发展旅游的理念,把旅游业当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的产业来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创建省级旅游名镇”的目标,依托优秀的山水和文化资源,大力实施能人回乡战略,做好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特色产业品牌,通过组织开展乡村文化旅游节、佛手山药文化美食节等庆典活动,广泛宣传余川旅游发展优势,不断扩大余川特色产业知名度,全面形成“武穴、黄冈乃至全省旅游看余川”的良好社会效应。

图文素材:冯怡红 刘世玉 整编:武穴旅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