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如果和英国死磕到底,结局可能会如何?

QAQ71462012


其实在鸦片战争进行之时,清政府已经做到努力了。不管清政府坚不坚持继续作战,败局都无可避免,在1839年,鸦片战争就已经开始,清政府在海上完全没有反制英国舰队的能力。可以说战争的主动权完全不在清朝一边,但即便如此,清政府依然打到了1842年。英军不仅仅在海上,在陆地上也转战多地。可以说当时的清军屡战屡败,打了近三年,当时清政府调动了所有军队总兵力的1/6。



还有不计其数的团练和乡勇。在国家财政上清朝也支付了三倍于英军的军费开支。 可以说,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清政府已经把自己的战争潜力差不多都发挥了出来,动用了一个古典王朝所能动用的一切军事手段。而英国至始至终不过万余人,而且英国的战争策略很灵活,很务实,武器也是最先进的。更为关键的是,双方进行战争的地点是在东南沿海,这历来被清政府视为赋税重地国家的税收来源。英军只要截断江南漕运的关节点,数百万人口日常生活以及清政府的税收,财政支柱,就会立马掌握在英国人的手中。



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直接导致清政府的统治陷于崩溃。 更为关键的是,在鸦片战争开始之前,清王朝的国库存银已经不足1000万两,而这场鸦片战争,清政府已经花费了将近3000万两。清政府已经面临破产的危机。而且清朝建立到现在其实反对清政府的武装斗争一直都没有结束。 一但英国人完全控制了南方,那么反对清王朝的势力就会在南方集结。双方开战之际,重新起势。所以清政府在当时已经打无可打,必须要与英国人和谈。而在这种形势之下,清政府所接受的英国人的和谈条件算得上十分优待。 在赔款的问题上,虽然英国要求赔款2100万,但其中有1/3是之前贸易的拖欠。



剩下的钱,也可以由13行代为支付,清政府不会损失一分一毫。而且英国人也并没有像反对清朝武装势力一般提出各种清政府无法接受的条件。在割地的问题上,英国并没有坚持在割让香港之后,再割让舟山群岛的要求,而是提出占领舟山作为抵押,直到清朝履行赔款为止。而且英国也说话算话,并没有得寸进尺。可以说与之相比,清政府选择了和谈是最佳的选择。再来看看英国方面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这三年内。

英国兵力的高峰期是派遣的两万名士兵。其中英军损失的大头是瘟疫和各种水土不服的疾病。伤亡最惨重的战役是镇江之战死39人。占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三年英军损失人员的55%。在军费方面有一半是直接从英属印度殖民地报销解决。另一半大致有200万英镑是英国政府,为打这场鸦片战争而支付的军费。 而当时英国一年的财政收入高达5200万英镑。

鸦片战争,英国对清政府的作战实际上是完全的实力碾压。在整场战争当中,英国的直接损失是200万英镑和80人战斗死亡以及2500余人的疾病死亡。这场战役可以称得上是英国19世纪进行的侵略战争当中,付出的伤亡和战争成本最小,而获利最大的一场战役。对于英国来说毫无压力,还乐享其成。


世界史图鉴


我来回答一下,鸦片战争,站在清朝的角度,已经做到“死磕”了,至于是不是到底,当代人各有各的妄念,只能简单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况了。

之所以说清朝已经死磕了,有几个事实,必须廓清。

1,这场战争从1839年实质性开始,清朝在海上完全没有反制英军舰队的前提下,硬耗到了1842年8月,东南财富饷源之地,从广州到厦门,到舟山,到镇海,到宁波,到乍浦,到吴淞口,到镇江,最后,英国人的舰炮指向了南京城,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打了近3年。

2,这场战争,清朝调动了全国经制军队总兵力的1/6,行程万里增援前线,至于各地方的发动的团练、乡勇,更是达到了数十万人次。

3,这场战争,清朝以比大英帝国少得多的财政收入,支付了3倍于英军的军费开支,在万里海防线处处设防,到处铸炮添兵。

整体来说,清朝的道光皇帝已经尽了它作为一个衰落期古典王朝所能做的一切,然并卵,还是输了。

那么,某些人所谓的“死磕”,就是干脆把帽子一摔,老子跟你玩儿到底了,你把南京也打下来吧,看我“游击战”能不能玩死你……

其实,英国对南京的最终一击,是经过对当时清政府内部情况非常清醒的分析的。南京既是清朝在江南统治的政治中心,也是清朝江南漕运的关键节点,如果被英军占领截断漕运,则北京的100多万人口将陷入无米下锅的境地,而清朝财政的核心支柱也被一刀斩断。

事实上,即使按照之前3年的财政支出标准,清朝继续耗下去,也将陷入财政破产的境地,因为在鸦片战争之前,国库存银已经不足1000万两,而整场战争,已经花费了3000万两,只是还没有在户部报销。

如果被英军截断了漕运,清朝面临的就不是“破产”的危机,而是无钱、无兵导致的政权整体崩溃。也就是脆断。

而英国提出的谈判条件相对于这个前景来说,完全算不上苛刻,当时的议和大臣伊里布甚至称英国人诚信不贪财,就是在赔款问题上,英国并没有狮子大开口。

这种“称赞”当然是可笑的,但是站在清政府的角度来说,此时和谈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而且在割地问题上,英国也没有坚持割让香港之后再割舟山的态度,至于香港,本来已经被英国事实占领,广州方面的清军根本无力收复。

在此条件下,说“死磕到底”,就属于典型的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

对了,还应该说一下英军方面的结果。

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所受的主要损失,是在舟山和军舰上恶劣的生存条件带来的严重的传染性疫病,而不是战场上的死伤,战场上的伤亡基本上就是前者的零头,这个战场不只是“正面战场”,某些人吹嘘的民众“游击”也包括在内。

英军的二次增兵也主要是为了弥补这部分的损失,而这两次派兵,英军所花费的军费相当于它一国财政收入的什么情况呢?

整场战争,英国总共花费了4,215,413英镑(包括各个方面报的“花账”),约合10,859,920两,英国1840-1841年度财政收入约为5200万英镑,这个军费中的230多万英磅还是东印度公司垫付的,以这个规模来说,英国即使接着打10年,也毫无压力……

所以,那些幻想着鸦片战争继续下去会给英国“造成巨大损失”的梦话,还是歇了吧。


刘三解


历史没有如果,历史学却可以假设。今天小编就简单想象一下如若清朝鸦片战争和英国死磕历史又会怎么变化呢?

话说1840年的一天晚上,江宁总督把南京败报呈到了道光皇帝的上书房,皇帝一看,洋毛子这还了得,欺人太甚,南京乃江南重镇,江南六省的税银又是我大清的命根,一定要把南京夺回来。于是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与英国人作战。

林则徐一上任就看了看敌我实力对比,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远征军动用军舰28艘(火炮约800门),各类船只约80艘,兵力约为2万人,而虎门之战中清军11000名士兵居然打不过英国人1000人,最后结局清军250人战死,100余人受伤,总兵关天培战死,游击麦廷章亦亡而英军5人受伤。

于是林则徐为难了,照这个打法,清军的有百万人才有获胜的希望,但是实际上清朝此时国库已经空虚,如不能速战速决,英军还没拖垮,自己反倒不行了,于是他孤注一掷,想集中优势兵力与英军在南京决战。结果发现,清军战线太广,机动性又不行,短时间只能集结几万人。其结果自然是清军又战败了。于是林则徐想到了200年前康熙帝收复雅克萨用的招数,将英军围在南京,不打,断其粮草,此时英军也因为中国人的抵抗,弹药粮草补给困难,于是清国与英国在南京和议,清国开关,英国禁鸦片。故事就到这里,以上纯属小编瞎编。

其实鸦片战争的胜负,并非清朝意志所能够改变,中英两国不同的政治结构、社会体制、军事力量、技术水准等因素决定了不论由谁指挥这场战争,清王朝怎么也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鸦片战争说到底,是一场不同文明——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交锋与较量,是一场实力悬殊,清军根本就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战争。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感觉问得有些莫名其妙。什么是死磕?难道打得国家支离破碎、财政崩溃、老百姓死难在9成以上,才算死磕?

事实上,从广东福建沿海,到江浙,到华北,几乎大半个富饶的中华大地都被卷进这场战争,满清也调动了几乎最能打的部队参战,然并卵。双方在军事理念上的差距,甚至远远超过武器上的代差。

开始,英军不知道清军底细,比较谨慎,并不远离海岸。这样,可以保证下船的陆军在舰炮保护下作战。还没看到清军,先一顿炮火上来,打乱你的阵脚,打垮你的斗志。

到后面,清军一看清军如此不经打,胆子大了。由于清军斗志涣散,英国步兵一个冲锋,清军常常不是降就是逃。什么火力侦查,火力压制,这些作战理念,完全一窍不通。

当时,英国海军世界最强。在经历和西班牙与荷兰两大海上强国的争斗后,全球独秀,其火力之猛,官兵素质之高,是清军无法想象的。退一万步说,即使清军在陆地上有铜墙铁壁,英国人根本不陪你玩,而是依仗海上巨大优势,在中国沿海任意驰骋,指东打西。

中国最富饶的地方,几乎都在英国佬的打击范围内。从华北京畿大地,到江南鱼米之乡,再到两广的对外窗口,英国人想打哪儿就打哪儿,想怎么轰就怎么轰。清军这仗怎么打?万里海防,处处防,处处是窟窿,大清的海防线被英国人打得七零八落。

由此可见,如果大清不能与敌人海上交锋,彻底击败英国海军,就没有任何机会打败英国人。而当时能在海上打败英国的国家,不要说中国,就是全世界也找不到。

总之,如果大清不和英军谈判签约,而是继续死磕,还是一点胜算的机会都没有。别忘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曾打算死磕到底的,慈禧当年还是爱国女青年,劝阻老公皇帝不要跑去热河,而是留下来带领全国人民死扛。结果呢?咸丰骂她没见识,还是跑了,北京也丢了,圆明园也烧了……


脑洞大开的历史




如果清政府敢和英国死磕到底的话,清政府肯定会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

我看到有人说清朝当时已经与英国“死磕”,我倒是认为清政府并没有所谓的“死磕”。事实上,当时清政府高层官员普遍存在“厌战”的情绪,对打战极为抵触,即使是道光这个废物也是从最开始的支持变成后来的“畏战”,统治阶级上层的人“厌战”、“畏战”,在战场上的将士便会表现成“怠战”,所以清政府对于鸦片战争的支持率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高。



清政府当时的总兵力在80万左右,八旗兵约20万,类似于国民党的中央军,绿营兵约80万,类似于国民党的杂牌军。

英国总兵力是20万左右,正规军只有14万,中英两国相距万里,英国又要在殖民地投入兵力,所以它能投入到中国、投入到鸦片战争的兵力是很有限的。

清政府投入的兵力约为10万,英国则为2万,英国投入这么多兵力到中国其实已经把裤腰带勒到最紧了,如果不是受到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所潜藏着的利益的驱使,英国人根本不会这么做。鸦片战争虽然是受到鸦片贸易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驱使,但说到底它还是英国对清朝这个“老牌帝国”的试探,英国坚持了两三年没有放弃是因为在战争中的投入已经越来越大,如果罢手的话不仅在国际上没有面子,也会引起国内反派势力的反弹。所以,这场战争其实打的不是武器,是看谁能忍到底。



因为战争发生在中国,中国有的是人,经济上又始终处于贸易顺差,所以也不缺钱,因此中国耗的起,英国却耗不起。

清政府真敢在鸦片战争中“死磕到底”,也就是和英国耗到底的话,输的肯定是英国。

我们在10多年的抗日战争中那才叫死磕到底,才叫耗到底,清政府那种程度远远算不上死磕。



但是,如果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和英国死磕的话,虽然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这场胜利却极有可能带着走向深渊。

清政府死磕到底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后,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

鸦片战争胜利后,清政府可能会提前触发洋务运动,或者说维新变法,然后综合国力得到提升,清朝得以延长寿命。

中国明清已经开始进入热兵器时代,但是热兵器始终没有取代冷兵器的原因是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所以无时不刻不在防着汉人,宁愿将热兵器扔在仓库里,将技术封存起来,也不愿意使用,怕这些厉害的兵器和技术落到汉人的手里。清朝的这个潜在的政策导致了中国热兵器的发展比英国落后了将近200年,中国还在用射程只有100米的鸟铳,英国已经用上了射程200米的滑膛燧发枪和300米的滑膛击发枪。

鸦片战争如果打醒了清政府的话,也许会有可能提前发起洋务运动或者维新变法。但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几乎为零,因为清政府赢了的话只会让他们继续狂妄地宣称自己“天朝上国”。



既然清政府几乎没有可能发动洋务或者变法,那么最大的可能便是继续做“天朝上国”的美梦,这无疑会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清朝即使后来被打得体无完肤后,也仍然死不悔改地嚷嚷着清朝只有武器不如洋人,其余一切无不优于洋人,让这样的统治者获得鸦片战争的惨胜的话,估计得飞起来了,洋务?变法?见鬼去吧!但是,清政府不搞洋务不搞变法的话,被英国逐渐摸清底细的清政府又如何能继续维持下去?然后各种战争各种不平等条约也会随之而来,革命也会爆发。

一场战争的胜利,可能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开始,也可能是一个国家走向毁灭的序幕。

清朝皇帝自乾隆开始,几乎全是废物。


吾与吾国


满清这个外族蛮夷统治华夏的王朝,到了晚期,控制力不足,国立下降,对于外夷的入侵,容忍度是比较高的。

不是说对江山国土不重视,满清的皇帝丢一寸山河,都是没有脸见列祖列宗的,所以中法战争,中俄战争打得还算不错,但是当实力悬殊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要求把老本都压上去保江山的时候,这种非汉族统治的王朝就会遇到一个比外敌入侵还可怕的核心问题——攘外必先安内。

更令人吃惊的是,如果我们放宽一点看,对于一个疆域广阔,历史悠久的大国来说,似乎永远逃不脱一个魔咒,那就是真正杀死它的不是强大的外敌,而是内部的分裂分子和崛起势力。

外国侵略者但凡是入侵一个大国,要的就是一次性的掠夺,或者永久性的打开市场。例如甲午战争,日本豪赌,人要的就是掠夺,鸦片战争,英国人就是要打开市场,并且占据贸易输出的绝对优势。大多都是希望通过和你接触赚取利益,而不是花费巨大成本来治理。

入侵一个国家需要军队,军需,成本很大,而占领一个国家,需要建设,秩序的维护,防御,成本更大。早期对殖民地的争夺,都是悬殊巨大的西方军队对土著,都打得冒血,然后还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殖民地,还要防止别的列强来抢夺,而后期殖民地还要独立,而对于满清这样大体量的国家,无论历史、人口、文化、都更不适合占领。

而对于王朝内部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在同样文化历史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人更热衷于更名换姓,自己当家做主。

我们来看历朝历代,干掉唐朝的,并不是蛮夷入侵,而是内部高级将领自立门户;干掉宋朝的,确实是外敌入侵,但是宋朝也是为了防范内部的反叛,才把军队搞得没有战斗力;干掉元朝的,是内部的抵抗;干掉明朝的,不是倭寇,不完全是清,关键步骤是内部的反叛;干掉清朝的,不是英国、日本,而是内部的革命......


我们来看清朝的情况,其实在乾隆时期,好大喜功的乾隆帝除了自恋,基本上对经济,科学,国防,外交,都是瞎搞,所以到了道光就基本把家底败光了,然后接下来就是鸦片战争,清王朝是拿了家底去和洋鬼子死磕的,就在死磕的时候,内部的折腾来了——太平天国,几乎耗尽了这个封建王朝的国力,说白了也是折腾老百姓。如果没有后来恭亲王,曾大爷的改革,清王朝估计也就算是行将就木了。

所以说,不要说清朝,就是换做任何一个宇宙无敌超级王朝,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选择死磕,结果基本都一样,那就是当你为了抵抗外敌流干最后一滴血的时候,内部会有人取代你。只要是落后腐朽,一家做主的封建王朝,就逃脱不了这种历史规律。

简单的说,一栋单元楼里,一家之主最难做,做牛做马养家胡口还要防火防盗,而隔壁王叔叔没事就来串串门,骗吃骗喝还不用负什么责任。

更多原创回答,欢迎您在评论区提供宝贵意见。


HannibalLecter


第1次鸦片战争,清朝已经拿出了最好的武装力量,其实在道光皇帝看来已经是在死磕了。调遣了5万援军,在当地还有5万驻军参战,10万军队参战,这在清朝已经是一场规模非常大的战役,要知道太平天国时期包围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也就几万人。

还引进了二百几十门西洋大炮,新铸造300多门大炮,在虎门建成了拥有600门重型大炮的要塞群,还专门训练和招募11000人驻守这些炮台。

参战将领从当时的第一名将杨芳,到第二名将余步云,都是刚刚在新疆打败张格尔和浩罕汗国军队的两大名将。这2个人百战百胜从来都没有打过败仗。镇江的八旗军也参战了,民团也参战了,光是三元里民团就有几万人参战。

在清朝看起来,已经动员了最强力量,就是虎门炮台群,如果不是英国海军舰队出动了大型风帆战列舰。实事求是来说,全亚洲没有那个国家的海军,可以突破虎门炮台群。几百门大炮,还有接近一半都是西洋大炮,而且全部都是重型大炮。

前边的指挥官是关天培,后面的预备队司令是杨芳,杨芳刚刚在新疆大漠,连战连胜打败了数万中亚浩罕汗国骑兵和张格尔作风凶悍的叛匪。这已经是清朝可以拿得出手最强的战力了。


烽火观察


死磕到底的结局是两个。

第一,英国无法得手,暂时放弃进入中国市场的尝试。

第二,满清的统治严重动摇,汉人武装兴起,很可能直接推翻满清统治。

先说第一点,为什么我认为死磕到底英国会战败。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英国人水土不服,而英国人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英军在和清军的作战中,战损其实很少,但是驻扎中国期间,病死的人却非常多。一次作战损失不过区区数人,但是驻扎几个月却死了几百上千人,虽未病死但因病暂时丧失战斗力的更加不计其数。

当然英国可以通过不断派遣援兵来补充兵力。但是远涉重洋,补充兵力,耗费巨大。住在中国土地上的死亡率实在太高了。

如果英国要对清朝长期作战,那么必须在中国驻留军队,而在中国驻留军队,就必须向当地中国人搜刮粮食。而这点必然会引起中国人的激烈反抗,这在英军驻扎舟山宁波期间的反应非常明显。根据英军记载,最初在宁波时,中国人对英军的到来并没有多大反应。但是随着英军不断要求中国人提供粮食,英军驻扎在宁波变得越来越危险,后来以至于英军已经不敢孤身离开军营。

所以如果清朝坚决不投降不就范的话,英国其实是耗不起的。特别是在战争进程当中,英国人还发现中国人在不断学习制造洋枪洋炮。同时还有英国以外的其他欧美国家,冲着大清帝国的高额悬赏,不断将洋枪洋炮卖给清王朝。以至于英国人感叹“我们将在不断战胜它们的过程中,教会他们如何作战了”。所以在武器装备训练方面的差距会逐渐缩小,英国人的优势会逐渐降低。总有一天,英国会耗不过大清帝国的。

有人说英军如果攻占了南京,截断了清朝的南北漕运,会饿死北方人,迫使清朝崩溃。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因为太平天国就曾盘踞南京十年,但是清王朝并没有因此崩溃。

然后说第二点。

在鸦片战争中明显看出来,普通汉族平民武装对英国人造成的骚扰和伤害,要远远超出清朝正规军。如果战争继续拖下去,武装起来的汉族平民将越来越多。而当时汉族人对满清的统治其实是非常不满的。英国人在作战中就发现满清八旗军的抵抗非常坚决顽强,但是汉族军队却显得毫不积极。英军攻克镇江的时候,抵抗的八旗军阵亡比例非常高,而汉族军队阵亡比例却非常低。

但是当驻扎英军伤害到了汉族平民的利益时,汉族平民会坚决奋起反抗。广东的三元里,浙江宁波的黑水党,都证明了这一点。而汉族平民的大量武装动员起来,对满清统治者来说是比英国侵略者更可怕的。

所以如果战争持续下去,武装起来动员起来的汉族平民将越来越多。而早已腐烂不堪用的八旗本质早已暴露。这样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满清能够维持统治的根基必然已经被深深动摇。已经武装起来的汉族军队,满清有足够的仇恨和足够的优势,因此满清被汉族武装推翻,只是时间问题了。


唐律疏议


英国方面

英国在鸦片战争时候已经实行了君主立宪制,战争的开战权掌握在英国议会的手中。英国议会当时赞成开战比反对多了9票,那些投反对票的人也不是因为怀疑英国打不赢中国投反对票,大部分人是因为贸然对中国开战在道德上站不住脚。所以英国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势在必得,为了营造英国发动战争是正确的舆论引导。那些老奸巨滑的政客将保护毒品走私偷换概念成为清帝国对英国商人的压迫,从保护毒品到捍卫利益,一个本来隐晦的理由说的冠冕堂。


中国方面

从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来看,英国方面基本上都是压倒性的胜利。无论历史教科书寥寥几笔带过那段历史如何轻描淡写,清政府当时所处的状况的确十分窘迫。鸦片战争有好几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从第一声炮响轰开中国大门之后,清军就全面崩溃,英军占领并肃清。


后来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偷袭,但是小规模的偷袭也是羊入虎口。因为冷兵器和洋枪洋炮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战争装备的差距根本就不是人的血肉能够弥补上去。整个战争的过程都是清朝大臣上任,然后带领军队偷袭,死伤惨重,认识到了对手的强大完全超乎想象。求和谈判的声音一直在朝堂之上吵吵嚷嚷。

当时清朝的国力以及军事武器装备,即便是没场战斗都竭尽全力去打,取得胜利基本上也是机会渺茫的。而英国每一场战争都完成了目标,代价小时间少,继续打下去只会让清军死伤更加惨重。沿海沿江沿运河两岸的城市被摧毁之后,百姓没有活路,只能在废墟上爆发起义,形式怕是会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


四十五度军报


插队答一个。

作为发动战争的一方,在发动战争之前,都会先设定作战目标,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目标来制订作战计划,计算需要投入的兵力。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大概设定一个范围,如果自己的损失达到多大的时候,就需要放弃原定目标,如果一再降低的目标仍然不能实现,就需要考虑结束战争。

比如说,美国的对华政策从20世纪初设定之后,就一直大体上没有变过,一直到1950年在朝鲜战场上吃了亏,才意识到自己的投入是远远不足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基本上维持中国的主权独立,不让个别列强独占中国。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美国可以尽可能的给中国以帮助。但这个帮助以不直接出动美国军队进入中国为限度。

因为美国作为一个新崛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需要的是中国的市场,而不是像传统的帝国主义国家那样直接掠夺,不需要直接占领中国的土地。所以,美国希望中国维持秩序稳定,同时又能保持独立,通过市场和贸易的方式来从中国市场获利。但在一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已经发生剧变,美国的国际地位也已经变了,但却没有及时调整对华政策框架。

美国这种刻舟求剑的对华政策框架导致的结果就是,在面对日本在太平洋咄咄逼人的扩张的时候,美国始终没有采取强硬的姿态来遏制日本,却步步后退,从而导致日本直接发动侵华战争,意图将美国彻底逐出中国。而在解放战争中,美国同样坚持这个原则,拒绝蒋委员长再三要求的直接出动兵力和解放军作战的要求。

这是邹谠先生在《美国在中国的失败》里的看法。而在朝鲜和中国交手过的美国高级将领李奇微在关于朝鲜战争的回忆录中同样认为,当美国在朝鲜介入朝鲜局势的时候,美国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没有既定的战争目标,更没有计算过为此需要投入的代价,所以是一场稀里糊涂的战争。而在中朝军队的持续顽强抵抗之下,美国最终不得不承认现实,签订停战协议,虎头舌头的结束了战争。

与这个情况大致相同的,还有越南战争。美国在介入越南局势的时候,设定的目标是维持越南现状,不被已经共产化了的北越所统一,而美国能够接受的代价的上限同样是不直接出动军队。但这个政策同样遭到了失败。美国不得不修正自己的政策,将不直接出动军队改为不直接出动地面部队,但空军可以轰炸。但在中越的顽强抵抗下,美国在付出惨重代价后,不得不承认对越政策已经破产,撤离了越南。

那么英国在决定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设定的目标是什么呢?

英国当时刚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产能扩张很快,需要一个富裕而且庞大的市场。所以,英国认为中国就是一个不错的目标,希望中国能和英国签订一个贸易协定,通过贸易来从中国获取经济利益。这就是马嘎尔尼使华的目标,但清政府拒绝了英国的这个要求。在英国商品无法通过合法渠道大量进入中国的情况下,只能在原先的贸易框架下和中国进行贸易,从而使英国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最后形成了以向中国非法贩运鸦片来进行贸易平衡的潜规则。

经过一段时间的倾销以后,英国在印度和中亚一带生产的鸦片在中国南方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市场,收益稳定,规模可观。所以,从英国的角度来看,清政府突然开始在南方广大地区禁止吸食鸦片,同时大规模查抄鸦片贩运,就是打破了这个潜规则,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局面。英国认为,这是清政府对英国不够尊重,对英国的利益完全漠视的结果。

所以,英国认为,需要像清朝展示一下实力,给清朝一点颜色看看,教训一下清政府,让清朝把头低下来,原意接受英国进行平等贸易的要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英国出动了海军,并配备了少量步兵。但无论是在沿海进行炮击,还是冒险登岸劫掠,英国的根本目标都不是迫使清政府彻底妥协,并把中国变成殖民地,而是要清政府同意开放贸易。

英国当时能够抽调到中国沿海来作战的兵力很有限,而且登岸的步兵只能是少量的,没有能力大规模入侵中国本土。这就意味着,英国的作战方式本身就是流动性的,游击性的,哪里能占便宜就在哪里打一下,哪里能制造出对清廷震动更大的效果,就在哪里打一下,而不会集中在某个特定地区进行突破。

英国的这种战争目标和作战方式对清政府则意味着,既然清政府并没有能力将来犯英军完全彻底歼灭,那么,只要清军能够严密设防,反其道而行之,诱使英军登陆,并不计代价的给予英军重大损失,就完全有可能迫使英军知难而退。反正英国也没有能力出动地面部队,大举入侵中国本土,只能在沿海地区进行袭扰性的战斗,中国就是宁可军事上吃亏,也不低头妥协,英国也没什么办法。

其实,明朝对蒙古各部采取的就是这个政策。初期频繁出兵,迫使蒙古分裂为分散的小部落,无力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来合力进犯中原。之后,明朝则始终坚持严防死守,宁可修长城,在长城沿线部署大量兵力,耗费大量钱粮,也不愿意和蒙古各部进行他们所希望的互市贸易。所以,一直到清朝兴起之前,除了瓦剌曾形成短期的统一联盟之外,蒙古始终保持着分裂状态,才为清朝兴起提供了外部机遇。

这就是说,如果清政府和题主说的一样,不计代价,不急损失,就是不低头,不妥协,就是要死磕到底,英军除了自己撤退,其实也没什么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