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便利店行业引人深思的横向发展……

便利店vs零售药店 | 关于便利店行业引人深思的横向发展……

去年年底,“北京获批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的首家便利店落户朝阳”的消息霸屏,从政策和市场走势来看,这恐怕将成为“便利店+药店”风行的起点。

或许,狼真的要来了!

反观商务部就《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二类药店须配备至少1名执业药师和1名药师及以上职称的药学技术人员”,从全国执业药师的储备状况、注册情况以及动态发展来看,至2020年显然无法支持全国45万家药店全部升级为二类及以上类别药店,即意味着可能数以万计的零售药店将沦为“一类药店”。

便利店vs零售药店 | 关于便利店行业引人深思的横向发展……

成为“一类药店”,不仅代表着经营范围的极度萎缩,更代表着行业政策形成的“保护壁垒”丧失,将面临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同业/异业竞争。

而便利店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已是旧闻,数年前在诸如成都等地早有先例,但究其本质,仍算得零售药店开设在便利店的“专柜或专架”,便利店的主动性可以想见。态度决定结果,不可低估药品品类在便利店的成长性。

除去主观因素,而从客观层面来看:

第一,从国家推行零售药店分类分级,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为处方外流进行前期铺垫。

不难想象,政府部门将针对处方药零售市场进行更高频次、更强力度的监管,相比之下,非处方药尤其是乙类非处方药则可能最大限度地依靠市场机制调节。换句话讲,政策导向及监管重心的变化,或将带来“游戏规则”的变化,这可能是转型中的零售药店首先要面对的挑战。

便利店vs零售药店 | 关于便利店行业引人深思的横向发展……

第二,零售药店目前所具备的供应链优势有可能在短期内消失殆尽。

“势比人强”,政策和市场或将牵引医药工业企业向便利店转移,对医药工业企业来讲,便利店极有可能迅速成长为“第四终端”;反之,零售药店切入快消品类恐怕不易。此外,零售药店引以为傲的专业服务,在更具自我药疗属性的乙类非处方药面前能否发挥影响购买决策的决定性作用,或许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便利店vs零售药店 | 关于便利店行业引人深思的横向发展……

第三,零售药店和便利店分别对应“低频”和“高频”。

从经营的角度来讲,二者分别具有迥异的获客成本;而从消费的角度来讲,消费者对二者的接纳程度也有着巨大差别。简单地说,零售药店转型“药店+便利店”,是为品牌形象的重新塑造,而便利店升级“便利店+药店”,只是品类的增加而已,分别需要付出的消费者教育成本具有显著差异。

分类分级管理的大背景之下,大批零售药店已经被逼迫到死亡的边线,何去何从不得不深入考量,便利店的高速发展同样也引人深思,政策是一方面,而针对社会现况对各行各业的不断探索,才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举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