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街头---我们没有尊严地左顾右盼

He、Ne、 Ar、 Kr、Xe、Rn ......

打小就不喜欢数理化,望着阳光投射心扉的日子,根本就念不出上面的化学符号,元素周期表嘛。除了H20可能还有点印象,其它的早就丢到不知哪里去了,难怪父母一直责怪我,在他们眼里还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想法。

食字街头---我们没有尊严地左顾右盼

现在不提数理化了,提的是互联网、维度、格局,但其实有一种化学反应,一直在我心里默默地生根发芽,现在已经长成了苍天大树。

那就是作为一个吃货,骨子里的麻辣血液基因,胃里的酸甜原子激素,以及脑子里对鲜香味道的量子脉冲对身心的不断冲击,根深蒂固。

食字街头---我们没有尊严地左顾右盼

小时候的时候,哥哥带着少不更事的我,晚上去抓青蛙来吃,那个时候没有环保的概念,只有丝瓜炖蛙的人间美味。漆黑黑的夜,真正叫伸手不见五指,拿一根半长的竹竿,剪短绑着一根细细的鱼线,吊着一根短木根,短裤背心草帽是标配,出发。田间地头,一脚深的稻田水,打开电筒,笔直雪白的一道光束射向稻谷,“唰”,一只青蛙箭一般地弹出,咬在小棍上。“哈哈哈”,小孩子爽朗地笑声在深夜里回荡在空空的夜里。为了那一口美味,更为了哥哥紧紧牵住的小手,那是快乐天真加无邪。

食字街头---我们没有尊严地左顾右盼

那么多年过去了,心底里依然响起的是周杰伦的“七里香”。

读书时代都是“野”的,如果说童年的经历还只是化学元素的汇集,大一些的年代就开始擦出火花了。寝室里偷偷煮东西吃是历来被禁止的,对一群青春骚动的年轻人而言,规则这个词是不存在的。翻墙出院,半夜宿醉的事常有。更离谱的是一个五一节,百无聊赖的兄弟伙,决定干一件大事。小封身材矮小,小徐身高力壮,两人一般正经,端坐田边,一人身着花衣,一人用外套顶在两人头上,远远望去,活脱脱一对谈情说爱的小情侣。手上却一直未停,东张西望,确定农家大爷不在,抓起田里一把胡豆,扭,捏,扯,弄了一大把新鲜胡豆回来。“电热杯,电热杯”,一群人七手八脚,加水,煮,关门,关窗,不亦乐乎。开吃时才发现,居然没有放盐,现在回想起来,哥几个为什么吃得那么开心?

食字街头---我们没有尊严地左顾右盼

直到陈奕迅那首“十年”在耳边响起,我想我懂得了另一种人间的滋味。

食字街头---我们没有尊严地左顾右盼

摩配中心搞不锈钢装饰工程,哇,这就是工地加农民工啊。焊接,切断,肩扛手提,满地的废弃材料,纵横交错的电线,哧哧闪动的火花,都让一个年轻人懵懂。望着盛夏工人师傅们额头的汗水,我怡然加入“帮忙略带捣乱”的工作。但师傅们爽朗的笑声和接纳迅速融化,化散在这有点酸酸的蒸汽里。中午开饭,简单,直接。一脸盘大小的瓷盆,青椒回锅肉,满满的一盘肥肉,一大盆白米饭,开整!手都没洗过,望着黑黑的手掌,我眉头一紧,但很快就舒展。手端着碗底,夹一块曾经那样嫌弃的指宽肥肉,一屁股坐到地上,放进嘴里,满口的肉香和流油,什么佛跳墙,什么药膳鸡,滚一边去吧,今日就是满汉全席。

食字街头---我们没有尊严地左顾右盼

那时候的手机铃声,是BEYOND的那首“农民”。

工作关系,曾独自一人在宁德出差,需要宴请一帮官僚。本请了2个人,来了11个人,尴尬的发现只有我一个人是主客。满满一桌的海鲜,大餐,特色,招牌,却根本没吃几口。整晚都在敬酒,喝酒,啤酒,白酒,葡萄酒,忘记了怎么回到宾馆,只记得从晚上一直吐到凌晨5点。没有味蕾感觉,没有舌尖余味,只有苦涩的感觉。生活的奔波让人常常忘了本味带给我们的真意,但学会了另一种人生的味道。

食字街头---我们没有尊严地左顾右盼

回程时,大巴里放起了赵传的“勇敢一点”。

食字街头---我们没有尊严地左顾右盼

灯红酒绿,豪华大餐,小巷味道,一路走来。破旧小馆,防空洞中,五星酒店,驻京办,KTV,西餐厅,各种场合,各种人群,腹中味觉与人生滋味一同感受,方知道原来人们说的味道,是这样的本来。

食字街头---我们没有尊严地左顾右盼

食字街头,一群为了生活忙碌奔走的人们,有尊严没尊严的左顾右盼,寻找着自己的故事和节奏,还是属于自己的那份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