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对岸的光荣与梦想-(七)决战三星!

上篇讲过,强大如英特尔慢慢也跟不上台基的步伐了,放眼全球,能在工艺上跟台基一拼的也就是三星了。

海峡对岸的光荣与梦想-(七)决战三星!

看工艺规划可谓是亦步亦趋了。

三星为什么来趟芯片代工的浑水,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1. 保证DRAM/Flash的领先。

芯片工业发展下来,逻辑工艺(比如用来制造苹果的A12x的7纳米)已经远远领先于DRAM/Flash工艺了(最先进的是15纳米)。先进工艺碰到的问题是类似的,如果能先解决逻辑工艺的问题,那么内存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了。

2. 保证三星电子产品的竞争力

三星电子旗下近20种产品的市占率是世界第一。旗舰机的主芯片也多采用自家芯片。

3. 看中了芯片代工的高利润

台积电一家生产型企业,居然有37%(2018Q2)营业利润率。比苹果(24%)和三星(25%)都高多了。你能想象富士康能赚这么多钱吗 (3.4%)?同为代工,有没有高科技加持那差距真是大了去了。。。

4. 赌未来

随着英特尔慢慢跟不上队,信息产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格局正在重塑。新的巨头涌现,像苹果,谷歌,亚马逊,特斯拉,NVIDIA 等等,不管谁执牛耳,他们都不会真正去生产芯片。(强大如苹果也只是买了条8寸的试验线做研究)这个资产实在太重,活也太脏了,巨头们不太会去碰的。但脏活总要有人去做,不能只有台积电一家独大吧?

你要是李社长,你怎么选呢?

我们知道的事17年5月,三星宣布组建芯片代工事业部,趟定了这波浑水。

张忠谋老先生评价三星做代工这件事,基本就是一个意思,你做内存这么赚钱,还来抢我的饭碗,那我只能跟你死磕了。他甚至引用斯大林格勒战役,他表示,斯大林格勒对苏联是攸关生死,对德国则不是生死问题,在有差别的条件下,德国30 万大军完全被歼灭;晶圆代工是台积电的斯大林格勒。

可是,这话如果三星听了会怎么想?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转折点,德国就是因为这关键一仗打输了所以全盘皆输。这么重要还不得拼了老命干啊,我也得死磕。

那这个事情就有意思了。

意志上两边都没有问题,那别的呢?

我们看下股权结构:台基是外商占股80%,三星是55%(大部分美资)。都算外资,不过张忠谋退休后面临掌舵人问题,三星还在李氏家族手里。

先进设备:都有ASML的股份和优先供货权,应该差不多。

工厂分布:台基先进工厂都在中国,三星号称在美国有4纳米工厂。曾经台基也传出3纳米工厂搬到美国,后作罢。

代工经验:毫无疑问台基强很多。但是三星也不是无能之辈(英特尔+1s),早期苹果的芯片是三星设计制造的,后期是苹果设计,三星制造,直到iPhone6的时候才由台基代工。所以代工经验三星不缺。

生态系统:台基有OIP,业内有头有脸的小伙伴都聚齐了:

海峡对岸的光荣与梦想-(七)决战三星!

可三星也有SAFE:

海峡对岸的光荣与梦想-(七)决战三星!

虽然小伙伴还不多但也够用了。

客户群:台基不用说了号称几百家。三星也就只有自家,苹果,高通,NVIDIA等大厂,还有些做数字货币的。三星客户少但是价值相对高;台基客户多,服务起来辛苦但是潜力大。很多这几年的新贵公司,做芯片的话不会考虑别人,一定是台基。你像比特大陆,早期其实也不大但是台基不抛弃不放弃,贴身跟随好好服务,转眼几年冲到年产值25亿美金,其中大半应该都进了台基口袋。不得不给台基的眼光和好服务点赞

新技术:台基引以为自豪的先进封装三星也有,台基没有的内存产品,三星却有。将来内存如何整合进芯片里也是一大重点,这一方面三星就领先太多了。张忠谋说要收购内存工厂,不知道是哪家?如果是美光的话会比较合理,不去美国建厂也有交待了。

中国因素:三星的产品线跟大陆重合度也很高,三星的支持在大陆也跟不上,而且也非常忌惮技术外流。这方面台基的优势就太大啦。台基2004年登陆上海,对大陆市场耕耘久理解深,总能抓住第一波的机会。三星的存在感差了很多。

综合起来,我认为台基跟三星机会都很大,接下来就看谁犯错少执行力强吧。我认为5年之内会见分晓,胜率6/4开吧台基略微占优。

至于别的代工小伙伴们就慢慢边缘化了,只能看着新的代工双雄翩翩起舞了。

海峡对岸的光荣与梦想-(七)决战三星!

台湾篇实在讲太多了,下一篇总结下必须收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