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改变命运!不为别人的几句话而冒险赌上好几年

【首语:我们总在强调“改变命运”,但并非所有人都适用这个道理。随意盲目的改变命运是对世界客观规律的不尊重,但那些身处穷苦和困境中的人,则不要放过任何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警惕改变命运!不为别人的几句话而冒险赌上好几年

1、命运与盲目跟风

“看待命运”和“看待改变命运”,是两件性质不同的事。如果说前者是命运观,那么后者就是对命运观的觉悟和改变命运的始然。人为什么想改变命运?无非是因为物质的不足、精神的贫乏、生活的迷茫、现状的无趣、比较的落差、人性的束缚、幸福的缺失,等等,百般由辞。可能是出于生命本能的需要,也可能受社会习性的影响,总之,某种直觉的确在驱使着你。

儒家尽人事知天命,道家乐天知命,墨家则崇尚个人之力。人们把能力想得过于自信,所谓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也从小被灌输失败可耻的教育氛围,欣赏和模仿着别人的成功之路,对自己的命运则说改就改。生与死都已注定,命运就是这生死之间的过程。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去修改这段过程吗?马云曾讲过,你也许可以立刻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但你往往不能立刻说出自己不要什么。

命运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改变命运的想法或信念,可能是自我思想的启蒙,但实际更多是受到别人的影响,其初衷也更多是向往比别人更好的未来。讲启蒙是意识自觉,而后者属跟风盲目。无论家庭社会,无论何行何业,甚至包括教育界,在被滥用之后,这个动宾短语就失去了原来的独特意味。凡事过度,就不足为奇。跟风和攀比别人的命运,是对自身命运的亵渎。

警惕改变命运!不为别人的几句话而冒险赌上好几年

2、改变命运的内涵

命运的实在改变,至少应达到矛盾转化的临界。否则擅自改变,就有可能违背客观的规律。我们总在强调“改变命运”,但并非所有人都适用这个道理,也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其带来的变化。是结果,还是后果?无人可知,却仍趋之若鹜。每个人都笃信脱离了现状就能够更好,得到想要的和想实现的。即使他们都知道,每个买彩票的人也相信自己能够中奖,甚至一夜暴富,但那毕竟是少数。实际也不少人因为沉迷于此而负债累累,生活破碎。

改变命运只是一个口号,并不是真理。它更多是关乎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谁可以保证想改变就一定能成。若一切安好,精力充足,心理满足,抑或身心的矛盾并不剧烈,又何必热股脑儿地改变什么呢。人生的时间很宝贵,应该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非日子过腻了就该去改变命运。改变现状总要付出代价,甚至某些方面的牺牲,只有当内心无法得到安放的时候,才值得为之改变。命运的真正改变,始于真实的内心。

命运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然事件。作家姜贻赋说,每个人都在世上走着自己的路,至于人们在哪条路上奔走,难以估计,但命运肯定在仔细地安排着每一个人。命运也不是全知,人总能掌控自己能够掌控的那一部分。如果盲目地跟风听信,幸者无碍,不幸者将会失去原本的重要内在。金钱权势等都尚属其次,可怕的是失去真实的自我,反将被命运嘲讽和放逐流浪。

警惕改变命运!不为别人的几句话而冒险赌上好几年

3、尊重自己的命运

尊重生命,也是尊重自己。我们要客观认识事物的多样性,并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性。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会相同,不要盲目地改变现在的自己。除了历史名人的格言警句,现下影响最大的非诸多工商界人士莫属。不可否认其成功,他们也是励志的榜样。但若对其话语、书著、感言都深信不疑,也是盲目跟风。“尽信书不如无书”,别人的经验放在我们身上就不一定管用,或者不完全适用。

我们向往的生活总是越来越好的,而不是收效甚微而浪费了光阴,更不是背离初衷而越改越平庸。但莫不是因为那一句别人常说的“改变命运”的口号,你就像打了鸡血,忘记了自我的思考,盲目地改变自己。殊不知,你连起码的盘缠干粮都没准备好,就启程去寻找诗与远方了。蔡康永曾说,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赌下自己人生好几年,没有自己的判断,真的很危险!

并非别人的话不对,而是要谨慎。在决定行动之前先想想自己适不适合、能不能做、也无条件。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不是父母,不是朋友,也不是伴侣,而是自己。教育家马志政说,命运是人们自己走的路,重要的是审时度势地选择并走好自己的路。人生不要被别人左右,更不能随意地改变自己。

你再优秀,也总有人对你不屑,甚至诋毁;你再不好,也总有人爱得深沉,不惜一切。

不为别人的赞美而自信鲜活,也不为别人的批评而胆小失落。命运好的人未必厉害,命运差的人未必渺小。自己才是自己的第一位伯乐,别人根本没有资格来规划你的职业人生。看到报纸刊文,“拿自己和别人比是许多人所擅长的,而且易上瘾,一旦掉进这个心理陷阱,凡事就都要比一比。”比较和攀比,让人焦躁。把自己改造成别人,于人于己都情何难堪?爱自己,就要走适合自己的路。

警惕改变命运!不为别人的几句话而冒险赌上好几年

4、关于别人的命运

那么问题来了,人究竟还要不要为别人而活?只为自己,是自私自利;只为别人,是没有意义;各占一半,是中庸观点;偏袒一方,是思想差异。虽争议,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在我看来,此问题不能简单化。在地球生命的框架下,要想延续生命和物种族群,就需要为别人而活。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为别人而活则是应有之义。担任又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所以也得为自己而活。

警惕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的命运。总说“都是为了你好”,其实若不符合对方的要害需求,也只能是体现说话方主观的心理满足,本质上还是为自己好而已。除了人格魅力与思想感召,其他的外在影响力都能作用于别人。所以,对别人的劝导说服、揣测评价,乃至处事脾气、伸出援手,都有可能改变别人。我不是上帝,你也不是先知,都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警惕改变命运!不为别人的几句话而冒险赌上好几年

尾 语

命运不是宿命,宿命是荒唐的,命运是理性的。人活着的意义,跟什么时候死,真的没有任何关系。改变命运的初衷,就是要理性地让活着更有意义。改变,不是改着改着就丢了,也不是改掉一切,要的是焕发而不是换掉,彻底来过的痛苦异常,谁都接受不了。为别人的话而冒险赌上好几年,得不偿失,也很无知而冒险。随意和盲目的改变是对世界客观规律的不尊重,但那些身处穷苦和困境中的人,则不要放过任何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关注“翙尘思考录”:专注成长的思考,帮助你找到真实的自己,明白人生该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