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撰文 - D.Q

各位爱美的小仙女们,一定听说过 “抗糖化” 这个词吧。

无论是 吴昕 张馨予 的抗糖护肤秘笈: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还是 黄圣依 的美白法宝 P开头的 B.A.: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或台湾女星 林心如 满满一抽屉的 抗糖口服液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都把 抗糖化 和 抗衰老 画上了等号。

面对“抗糖化”这个广大的市场,精明的商家顺势推出抗糖丸、抗糖口服液等产品,宣称它们有抗糖化、逆转衰老的作用。

这些抗糖产品 售价极高,比如 P开头的 B.A 抗糖口服液,600 块买 12 瓶,一瓶要价 ¥50 ,一整天的伙食费就这样报销了……

皮肤已显 初老症状 的我,虽对抗衰老心生向往,但看到价钱后,我抱紧了自己的荷包瑟瑟发抖。

但即使再贵的产品,还是有很多爱美的仙女们愿意忍痛尝试。P开头 抗糖丸在日本一上市,就出现了抢购一空的景象,拥有 “断货王” 的美名。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还有不少剁手后的仙女们,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用后感想:吃下抗糖丸,整个人都变年轻了: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上到明星大 V、下到隔壁小妹都喜欢的抗糖丸,功效真的那么神奇?

在经过层层调研后,我发现抗糖丸 完全不能抗糖化,它宣传的大部分功效,根本是子虚乌有。

谨以此文献给:剁手买过抗糖丸、准备购买抗糖丸、朋友圈有人用抗糖丸的朋友们。

01

“糖化”确有其事

在彻底拆穿它的假面具前,先来看看 “糖化”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糖化,指的是糖类分子,在没有酶催化的情况下,以共价键的方式和蛋白质或脂质分子结合。

我们身体中,大部分的大分子反应,需要在 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反应产物分子通常也具有特定功能。但“糖化”反应,不受酶的控制,因而产物十分随机,可能产生会损害分子的功能。

蛋白质和脂肪,在糖面前暴露得久了,还会生成 糖化终产物(AGEs)。

许多糖化终产物会引起与 衰老 相关的多种疾病,包括:白内障、耳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病、阿尔茨海默症和癌症等。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人体是一部大型机器,在酶指导下完成的反应,就像是生产符合要求的零部件,但“糖化”则是 瞎拼瞎凑乱生产,轻则搞出来的东西没什么用,重则将原本运转正常的零部件损毁。

就拿爱美人士最在意的皮肤组织为例:

当皮肤真皮层发生糖化,会让皮肤 发黄;

当皮肤角质层发生糖化,保湿能力 跟着下降;

当皮肤胶原蛋白发生糖化,会让皮肤 松垮塌陷...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这种不受酶控制的“糖化”并不是一件好事。

抗糖丸商家就是抓住这个消费者心理,大肆宣传它的神奇效果。

02

抗糖丸不能抗糖化!

首先,厂家宣称抗糖丸含有 4 大有效成分,分别是 ——

1.核桃

2.北枳椇

3.艾蒿提取物

4.香草四重奏(即鱼腥草、单子山楂、罗马甘菊、葡萄叶)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图:P开头官网展示B.A抗糖丸产品主要成分)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图:P开头 官网展示B.A抗糖口服液产品主要成分)

而在抗糖口服液中,则多了一个成分:南非红茶提取物。

此外,这些抗糖产品还含一些其他成分,包括橄榄果提取物、胶原蛋白肽、蛋白聚糖、透明质酸等。

根据官网对抗糖产品的解释,抗糖丸有三大「功效」: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① 核桃多酚和北枳椇提取物 的混合成分,可以减少或抑制皮肤中的 Chemerin(一种脂肪细胞分子),进而起到美容效果。

鱼腥草和单子山楂等草药,可 “预防” 糖化终产物的形成。

艾蒿提取物、南非红茶提取物,则可帮助 “除去 ”糖化终产物。

下面,我们就来对照官网解释,逐、条、分、析。

1. 核桃多酚和北枳椇提取物,与糖化无关

先说说 Chemerin。

已有研究证明,Chemerin 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和糖尿病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

也就是说,控制 Chemerin 水平,是否会影响糖代谢,在实验上根本没有明确证据。所以,“抗糖丸”宣称能通过控制 Chemerin 水平达到抗糖的作用,可以说是子虚乌有。

宣传能抑制 Chemerin 的核桃多酚和北枳椇提取物,其实和抗糖化毫无关联。

2. 鱼腥草和单子山楂等草药,不能预防糖化

接着,来看看号称能 预防 糖化的鱼腥草和单子山楂。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一些文献中提到,鱼腥草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酸性多糖、甲基壬基酮、十二烷基醛、辛醛。然而这些物质的抗氧化功效,都尚未被完全证明,与抗糖化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而单子山楂只有抗氧化效果,具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抑制作用。

单子山楂中有效成分包括: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咖啡因、绿原酸、阿魏酸、香草酸、丁香酸等。但,这又是 偷换概念。想抗氧化?为啥不直接吃山楂?

3.艾蒿和南非红茶提取物,不能去除 AGEs

最后,来看看被吹得神乎其技,能够 “去除” 糖化终产物的艾蒿和南非红茶提取物,到底是何方神圣。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虽然有证据可以证明,艾蒿中存在一些有效成分可以 抑制微生物生长,而这些“有效成分”,其实就是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确实对身体有诸多好处,包括减缓肿瘤形成、抗氧化、抗微生物、抗炎症和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但是,黄酮类化合物 根本没有“抗糖”效果,充其量也只有“抗氧化”功能。

而 特别添加在抗糖液 中的南非红茶提取物,也和艾蒿提取物类似,主要有效成分都是黄酮类化合物。所以也没有抗糖化的效果。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了:

那我不抗糖化,就靠抗糖丸来抗氧化不行吗?

当然可以,只是不值这个价钱。

因为黄酮类化合物不是艾蒿、南非红茶的专属,想补充黄酮,芹菜、洋葱、蓝莓、茶、柑橘类水果等多种食物就能补充。何必花大价钱买抗糖丸呢?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好,到这里,抗糖丸、抗糖口服液的成分已经分析完了 ——

抗糖丸不能预防糖化,也不能消除 AGEs,顶多只能抗氧化!

03

抗糖的最新研究进展

抗糖丸的成分,完全不能抗糖化,那么有其他真正能抗糖化的产品吗?

事实上,如何制止糖化终产物 对身体造成损伤的研究,目前仍是一项十分 前沿 的课题。现有的一些研究还只停留在实验阶段,科学家们也还在探索能够适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

目前已在实验室发现,可能具有 抑制糖化终产物形成 的化合物包括:维生素 C、维生素 E、牛磺酸、阿司匹林、二甲双胍、苯磷硫胺、吡哆胺(维生素 B6)、α-硫辛酸、Alagebrium 等。

抗糖丸的成分里,要么是

没有 上面列举的成分,要么就是含量 微乎其微。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而且,尽管科学家们发现了部分化合物在抑制糖化反应中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关于如何 破坏已形成的糖化终产物 和防止其对身体带来负面影响,则处于更早期的研究阶段。

再谈 糖化终产物的去除,则是一件更复杂的事。目前科学界对糖化终产物的代谢情况,也没有获得定论。抗糖丸等产品中,宣称能去除糖化的艾蒿提取物、南非红茶提取物,根本没有足够的科学实验,能证实这些效果。

现有的研究已知的是,糖化终产物会首先通过蛋白水解,转化为小分子,如糖化终产物肽,然后进入血浆,最终通过尿液排出。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在清除糖化终产物的过程中,肾脏 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糖化终产物都是可以 自身清除 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代谢速率逐渐缓慢,糖化终产物的清除速率,终究赶不过糖化终产物的生成速率,最终导致糖化终产物在体内积累。

但是,无论是肾功能还是代谢速率,“抗糖丸”又在里面贡献了什么呢?

想必,看到这里的你,心里已经对“抗糖丸”是什么有谱了。

04

控糖才能抗糖化

像抗糖丸这样鼓吹“抗糖”的产品,完全起不到作用。目前研究,也尚未有应对糖化的可行方案。那么我们对糖化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还好事实没那么令人绝望,我们可以从 饮食 下手,让 糖化 的速度慢一些。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1. 少吃糖化终产物,能减轻肾脏负担

糖化终产物在一些食物中 天然存在。另外,食物发生美拉德反应也可促进糖化作用,产生糖化终产物。

不过,这部分的糖化终产物,大多数人体不能吸收,目前还未证明,外源性糖化终产物会对衰老产生影响。少吃这些食物,顶多只能减轻肾脏负担,与抗糖化关系不大。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2.控糖才能控糖化

相比于从饮食获得的糖化终产物,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我们 自身产生 的糖化终产物。

这就牵涉到血糖控制。

在我们体内发生的糖化反应,分成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

葡萄糖会附着在蛋白质、脂质或 DNA 的游离氨基酸表面,这一阶段反应可在几小时内发生,但过程是可逆的,而且取决于 葡萄糖浓度。也就是说,如果血糖浓度降低,附着在大分子表面的葡萄糖是可以脱落的。

第二阶段

已经附着葡萄糖的大分子,它的分子键会经过一系列化学重排,形成早期糖化产物(Amadori)。早期糖化产物比第一阶段产物更稳定,但这个过程仍然是 可逆反应

血糖浓度低也还是有救的

第三阶段

早期糖化产物经历数周或数月积累,最终会形成交联蛋白质,生成糖化终产物。这个时候基本 没救 了,糖化终产物十分稳定。

只要在反应的前两个阶段,你能控制住自己的血糖,就能让 糖化过程变得更加缓慢。因此,控制血糖水平,才是控制糖化终产物形成的重头戏。

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剔除容易引起血糖上升的 精制碳水化合物 和 含糖食物。

比如我们常吃的 米、面、糖,都是让你皮肤衰老的凶手。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所以,想要童颜永驻的小仙女们,除了早睡早起防紫外线,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血糖水平。

最后总结一下:

“抗糖丸”,就是一种打着“抗糖”旗号,蹭着前沿研究热点,实质 只有抗氧化功效 的智商税收割机。

想要抗糖化,最便宜的方式就是,直接杜绝糖的摄入。

你身边有剁手买抗糖丸的朋友吗?有看到抗糖软广蠢蠢欲动的小伙伴吗?

快转发这篇文章,帮 TA 拔草吧

- end -

小红书爆火的天价抗糖丸、抗糖液到底有用么?抗糖到底是咋回事?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回复「吃」获取一份低碳水食谱!

参考资料:[1] https://www.pola.co.jp/brand/ba/products/healthyfood/#itemTab_MV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lycation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dvanced_glycation_end-product

[4] Poulsen, M. W., Hedegaard, R. V., Andersen, J. M., de Courten, B., Bügel, S., Nielsen, J., ... & Dragsted, L. O. (2013).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in food and their effects on health.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60, 10-37.

[5] Singh, R., Barden, A., Mori, T., & Beilin, L. (2001).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a review. Diabetologia, 44(2), 129-146.

[6] https://www.pola.co.jp/company/pressrelease/pdf/2018/po20181205.pdf

[7] Helfer, G., & Wu, Q. F. (2018). Chemerin: a multifaceted adipokine involved in metabolic disorders.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238(2), R79-R94.

[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temisia_argyi

[9] Nakasugi, T., Nakashima, M., & Komai, K. (2000). Antimutagens in Gaiyou (Artemisia a rgyi Levl. et Vant.).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48(8), 3256-3266.

[10] Seo, J. M., Kang, H. M., Son, K. H., Kim, J. H., Lee, C. W., Kim, H. M., ... & Kwon, B. M. (2003). Antitumor activity of flavones isolated from Artemisia argyi. Planta medica, 69(03), 218-222.

[1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avonoid

[12] Tian, L., Zhao, Y., Guo, C., & Yang, X. (201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an acidic polysaccharide and various solvent extracts derived from herbal Houttuynia cordata. Carbohydrate Polymers, 83(2), 537-544.

[13] Hayashi, K., Kamiya, M., & Hayashi, T. (1995). Virucidal effects of the steam distillate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and its components on HSV-1, influenza virus, and HIV. Planta medica, 61(03), 237-241.

[14] Öztürk, N., & Tunçel, M. (2011). Assessment of phenolic acid content and in vitro antirad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wthorn.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14(6), 664-669.

[15] Luevano-Contreras, C., & Chapman-Novakofski, K. (2010). Dietary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nd aging. Nutrients, 2(12), 1247-12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