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滞销, 有些专家说是农民“跟风种植”,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何雪旋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果蔬农产品滞销的消息太多了,都已经不能算新闻了。这种现象受伤害程度最惨的就是农民,农民是社会上最大的弱势群体,而社会舆论和专家们习惯性的把这种现象归为农民的盲目跟风种植,可这只是一个片面的说法。把所有农产品滞销的原因都推到盲目跟风种植的上面有点以偏概全了。这几年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粮食去库存,农民种粮不挣钱,都想要调整种植结构,可真正调整成功的凤毛麟角。难道农民们想种水果蔬菜这条道路真的就走不通吗?难道中国蔬菜水果的市场容量真的就那么小吗?都不是的,中国蔬菜水果的市场容量绝对是大的惊人。我认为果蔬农产品滞销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很难打通。主要就是冷库中间商,主要的运输线路和各级农贸批发市场。终端就是各种超市,水果店和零售摊点。这好多层的中间商,就像隔在市场消费者和农民之间的一座座大山。市场的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间商来操控的。只知道种地的农民怎么可能打通这么多关卡的销售渠道。如果谁真的有这能力他还用得着种地吗?农民们往往不能形成规模化,组织化,又往往在没有找到可靠的销售渠道指的情况下盲目跟风种植,造成滞销是不可避免的,农民的单打独斗,规模太小是造成滞销的直接原因。

第二,市场的不信任。就算你找到了销售渠道在短期内往往也不能赢得市场的信任,在整体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情况下,消费者与农产品之间的信任极难建立,一个农业品牌的树立极其艰难,可毁灭却极其容易,像四川广元的橘子!好在现在有了自媒体电商可以将消费者和农民直接联系起来,让消费者可以直接直观的看到果园的生产情况,可以很好的建立起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在很小面积的种植规模下也可以通过电商来销售,使客户的对接更加精准。这种销售模式,正在颠覆传统的销售渠道,未来随着国家农业物联网的建设,电商将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第三,果蔬农产品的品质有问题。我们从频频出现的农产品滞销的新闻中可以看出,多数滞销的农产品都不是在优势产区,品质也不是特别突出。由于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在选择项目上过于匆忙,技术准备不足,导致产品品质不佳,经销商怕影响整体品牌信誉度,拒绝采购。因此农民在调整种植结构时,应尽量挑选适合于本地种植的优势项目,并且一定要在科学种植技术上下足功夫。大部分农民在种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上是很差的,传统的种植观念也是非常固执的,这样在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是会被淘汰的。

另外,社会舆论和专家们在对待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滞销的现象,都只是围堵而不加分流,总是建议农民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不要盲目跟风种植等等,没有人会告诉农民怎么办,该种什么?加上农村农民的信息不对称,就只能盲目种植了。


逐梦乡村


果蔬滞销的原因有好几个方面,专家说的对盲目的跟风种植,肯定需要为此背最大的锅

种植看天吃饭,也最怕跟风!这是滞销很大的一部分原因。特别是在一些时令水果上,它们产期及销售时间,一般时间性都比较短。还有些果实并不利于运输贮藏的水果。

比如黄皮、杨梅、荔枝等。这些水果因自身果实的特性,常温贮藏很容易就变质,冰鲜处理也会影响果实的口感,失去原本果实的味道。所以除去产地,北方虽然是很多待消费的群体。却因果实的特殊性,无法开拓这片市场。

如果跟风种植太多,消费者购买没有增加,就容易引起滞销。

造成果蔬滞销的几大原因,是不是真如专家说是农民“跟风种植”

果实的丰产

比如荔枝和沙糖桔去年都是非常的丰产,消费人群却没有因为市场果实的增多,而选择多购买。销往远处,因运输成本、期间的烂果等因数,销售商的承受量并不会因为你丰产就会多收购,这样就容易形成滞销。

大小年问题

去年荔枝丰产,今年荔枝进入小年,涨价是必然的。一些外行或其他果农种植户,可能看到今年荔枝卖的价高,就放弃原本种植果树,都加入荔枝种植中想分一杯羹。这种盲目的跟风也是造成滞销的很大原因。

销售渠道

一些果农在种植前,没有考虑太多只是想着等我种出来,结了果自然能卖出去。但可能因为市场的原因或其他因数,结果丰收时没能得到有效的收购,没有相关的出售渠道,也会形成滞销。

那要如何避免跟风种植,以免造成滞销的情况产生?

我觉得首先要信息灵通,随时掌握相关水果的销售情况,水果大卖的原因?是因为种植不多、产量不高或者其他问题?市场潜力大不?

像榴莲就是属于这种,因种植条件受限,大部分只能依靠进口,价格也是非常的高,市场潜力也很大。

但其他的特色水果一般都有产地之分,如果你不能做到比产地更好,其他区域还是别去盲目引进为好。产地水果如果种植太多,在没有相关的销售渠道,也不建议跟风种植,不然也很容易形成滞销。

总结:盲目跟风无论是在养殖、种植果蔬都是造成滞销的很大主因,其他的原因也就是看天吃饭等。只有科学的进行选种,才能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大家好我是果乡农人,以上是我对题主所提的问题的回答!如果你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留言指正!喜欢我的就点个关注吧!

果乡农人


果蔬滞销,有些专家说是农民“跟风种植”,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果蔬滞销有很多原因,其中农民“跟风种植”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小平的家乡,农民跟风的现象就比较严重,从吃穿住行到种植养殖都喜欢跟风。跟风的结果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粮食果蔬严重滞销。

记得有一年花生价格很高,种植花生的农户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第二年,村子里家家都种起了花生,有的还承包几十亩地种植花生,梦想着大赚一笔,结果花生太多了,供应远远大于市场需求,那一年的花生价格被收购商压的很低,而且对花生的质量要求很高。其它的粮食价格却比往年高了很多,那些高价承包土地种植花生的农户,除去种地成本和给别人的租金外,也根本没有挣到钱,当时肠子都悔青了。



农民不但种植喜欢跟风,养殖也喜欢跟风,记得八几年的时候小猪仔比较挣钱,很多人都开始饲养小母猪,小平的父亲也花了好几百块钱买了头二十斤左右的小母猪来养。大家都养母猪,母猪到了下崽的时候,猪仔都泛滥成灾了,几毛钱一斤都没人要,结果大家又低价把母猪处理了。


现在农村的攀比跟风现象比较严重,看别人干什么挣钱了,大家都会一窝蜂的拥上去干,结果什么东西多了都不值钱了。网上也经常有报到农民果蔬滞销的现象,果蔬收成不好的时候,农民挣不到钱,丰收的时候价钱低还没有人要,还是赚不到钱。

果蔬滞销,除了农民的跟风种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和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不知道市场需求什么,盲目的进行种植,结果种出的东西市场上已经饱和了;销售渠道单一也是果蔬滞销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不懂互联网加的销售模式,只通过传统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所以农民朋友在种植养殖的时候,一定不要盲目跟风,要充分了解市场信息,认真分析市场行情,通过多渠道分销,尽量避免农产品滞销的现象发生。


豫南小平


果蔬滞销原因有很多,根本原因肯定不是农民跟风种植,但是跟风种植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一、运输和销售中间成本高,各商家无利润可赚。果蔬农产品从树上到市场之间还需要很多环节,各个环节成本都很高,特别是现在人工费用贵,导致大家都不赚钱,但是买家却又买不起的尴尬局面。



就拿广西沙糖桔来说,农民从树上采摘下来大慨需要2毛钱一斤,才能够采摘和装车的人工成本,收购商收到后运往城市里批发市场,中途的运费大约5毛到一块几斤,根据路途远近而定。到达批发市场需要入场费,算1毛一斤,批发商赚3毛一斤,然后零售商到批发市场拉货开卖,大慨需要赚1-2块一斤,总成本加起来就要3-4块一斤了,农民树上下来的价格差不多2--4块一斤,这样一来市场价就要5--8块一斤了。算来算去,农民卖的价格也低,实际吃水果的买的价格还很高,中间商由于损耗和运费等也没赚到钱,所以很尴尬。


二、商品质量参次不齐,市场反应低迷,消费者不买单。农产品市场繁杂,质量参次不齐,同类商品存在各地不同的子类,商品质量也千差万别,有些商家为了眼前的利益,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和高质量商家利益,造成市场上质量好的同类商品信誉受损,反过来在高质量市场中消费者也不买单。正所谓狼来了效应。


三、农产品集中上市,供应时间集中,市场需求分散。农产品由于其特殊性,上市周期短,集中时间上市,保存时间不能满足市场得需求,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上市,导致其对应市场难以消化,然而等过了热销期也会出现无货可消的问题。

四、国内商品产能过剩,进口商品数量增多,供过于求。国门农民确实存在跟风种植问题,不少农民看到别人家种植一个产品赚钱了,马上就投入大量开始种植,没过多久产量就暴增,市场还没接收,不能消化增加的产量。近些年来,从国外进口的农产品数量也在增加,挤压了不少国内商品的市场,导致出现滞销。

综上所述,果蔬农产品出现滞销是一个多方面原因导致的重大问题,国家和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引导和关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从根本上建立良好的农产品市场秩序,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做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发现,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重大三农问题。


鲜之橙


果蔬滞销确实与“跟风种植”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决对不是果蔬滞销的全部原因!关注水果的人们都知道广西是一个水果大产区,荔枝滞销就曾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稍后蜜桔滞销、砂糖橘难卖的风波也不比荔枝滞销差到哪里去。

不可否认,农村人看到某种农作物当年有钱可赚的时候,往往就会紧跟着大面积种植,这种盲目跟风的现象,对很多农村人来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儿 ,大伙在家种田地,若不跟着种植相同的农作物,他们就不知道路在何方了!如此“跟风种植”造成某种农作物产量大增的前提下,这种农作物出现滞销的可能性当然就很有可能出现了。

造成果蔬滞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又以市场大环境、天灾人祸、市场拓展、农作物品质、后续深加工行业都离不开关系,所以,那些所谓的专家说果蔬滞销是农民跟风种植造成的,我认为就是一个以偏概全的做法。

个人观点,仅供您参考!


荔浦青山


果蔬滞销,有些专家说是农民“跟风种植”,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认为果蔬滞销与种植扩大、供过于求有关,确实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

果蔬滞销讲的是销售渠道不通的问题,而农民跟风种植讲的是产量的问题,两者之间有一些关系,但是绝不是必然的直接的关系。



“跟风”是市场规律的表现,是现象不是原因

“有些专家”只会拍板砖,根本不解决问题!能挣钱谁不愿意种?是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是人的本性。商人都是为了利益的,而农民为了脱贫致富有何不可?

问题不在农民,市场经济就是这样的: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生产该产品的就会扩大生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降低,生产该商品的就会减少生产。市场规律就是这样,农民跟风不是错,谁不想发财致富?



我国农产品(水果)生产销售的基本模式是:农民生产――收购商收购――运输与保存――批发给其他销售代理――散点销售(超市等)――消费者。

中间环节比较多,水果各端都只获得一部分利益,而且缺少深加工,附加价值低。结果是水果价格高,消费者买不起;水果价格低,农民大亏本。总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获利最少,受价格影响最大的。



果蔬滞销的原因一般有几点:

1.市场需求少,产量多,供过于求

2.销售渠道堵塞,运输条件与市场不陪配

3.同一时间同一产品集中上市,同质竞争激烈,差异化与深加工少

“专家”说的滞销是农民“跟风种植”属于第一个原因,是符合一定现实的,但是很粗浅。农民跟风种植是可以导致该产品的产量增加,但是产量多不一定就会滞销。我认为滞销的主要原因还是销售渠道不通畅,市场需求分散,产品产业未建立完整体系。



就拿前段时间兴安滞销的橘子来说吧,真的是供过于求吗?那为什么经过几位三农网红诸如巧妇九妹的宣传,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掉橘子的滞销呢?不是市场需求少,不是供过于求,是信息不对称,市场需求分散。农民有果不知道卖给谁,消费者想买果,不知道果在哪里。

滞销的原因是出现在收购商与运输保存这一环节,真正的原因不是供过于求!我能吃五个馒头,而你给我吃六个馒头,我吃不下第六个,这多出来的才说明是供过于求!而网红通过网络销售可以解决滞销问题,说明不是吃不下,而是销售渠道不通,市场需求分散,信息不对称。



“跟风种植”不是滞销的内在原因,想想每年我国进口的那么多国外的果蔬就知道了,中国的消费市场有多大,市场需求远大于我们的产量。问题是中国那么大,我们农产品走不出去,基本上都是困在本地等外地收购商来收购,这才造成了农产品在本地集中上市,大量同类竞争。

解决滞销问题的办法

我现在都不敢相信专家的话了,连我都懂的道理,难道专家不懂?专家只发表见解而已,他们大多数都在办公室吹空调,哪里懂得农民的辛苦,或许他买水果蔬菜还嫌贵呢。

我们缺少像袁隆平那种实干的专家,多的是发表空谈的板砖“专家”。

我认为解决果蔬滞销的问题还得从农业发展的模式创新与改革着手,解决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将市场需求与农业生产直接衔接起来,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市场距离,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具体解决了措施,我认为有几点可以尝试:

1.完善和建设农村电商网络,鼓励和支持农产品销售网络平台的发展

三农网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把水果卖出去,说明电子销售渠道是可以的,增加网络销售这一渠道,相当于扩大了销售的途径。农民不愁卖给谁,有可以选择的销售方式,自然不会稍等收购商来收购。

2.建立各级农产品信息体系,最好国家引导建立全国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系统,收集和发布相关农产品信息

农产品滞销,有时是信心不对称引发的,建立全国与地方各级农业信息系统。农民知道水果的价格,收购商知道哪里有他们需要的农产品,甚至消费者可以直接找到他想买的水果的具体信息,他可以直接找农户下订单。这样农民卖水果价格有保障,收购商不愁找不到货源,消费者有需求可以更直接。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将加工工厂与存储仓库就近建在农产品生产区域,加强三大产业融合

我国农产品大多数都是初级产品,没有深加工,没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是导致诸多农业发展问题的一个关键。

拿橘子来说,只买时令水果,不发展水果加工,那么橘子滞销的问题今后还会继续出现。橘子其实是可以发展成产业的,橘子除了卖鲜果,还可以加工。果肉可以制成橘子汁,橘子饮料,橘子罐头等;果皮可以制成陈皮、香料,炼油等。

我真希望,哪一天所谓的“专家”不再说风凉话,能够带头将农产品发展成产业发展,能实实在在的推动农业的发展。

我不是专家,说的也是一堆废话,纸上谈兵我也会。你觉得我的话和专家的哪个更接近事实?

欢迎关注与评论,阿恺三农纪实,关注三农问题,记录三农生活与人物故事


阿恺三农纪实


事实的确是“跟风种植”造成的,僧多粥少的果蔬市场必定滞销

常言道“物依稀为贵”,就拿果蔬市场来说,少必定贵,虽然贵但是依然畅销。这个时候的市场是卖方市场,果农菜农掌握着市场的果蔬量的供应。就拿现在当季的蔬菜——空心菜来说,这是春雨之后的第一茬空心菜,油嫩清脆,市场上一斤卖8块钱,这个时候是有价无市的,一抢而空。但是如果再过半个月,空心菜变多了,那就完蛋了,猪都不吃,就是因为太多。



市场具有周期性

水果蔬菜营销的第一站就是种植基地周边辐射区域的农贸市场,许多的水果商、菜贩都等在农田周边,一旦成熟,都是抢第一批。举个例子,2009年的“蒜你狠”事件,这是百年不遇的,半年时间价格上涨40多倍,很多的中间商都赚得盆钵满丰。当时金乡县鱼山镇五名装卸工人见到大蒜便宜,合资买入七百多吨大蒜,买入价格仅为每公斤2角4分,2010年8月以每公斤5元6角出货,一斤赚了1毛6,合计这一波净赚112000元。

不光大蒜,土豆价钱追赶一斤鸡蛋的价格、大蒜价格贵过猪肉、其他品种的蔬菜也有提价。对于这轮菜价上涨,有关部门解释道:天气异常,西南干旱、北方倒春寒影响农产品收成。一般来说供大于求,价格会下降,相反则上升。 大蒜产量降低、汽油、菜市场房租等涨价导致城市市场大蒜供应量不足。

炒蒜团出现了,规模不亚于炒房团

但是后续发生了变化,2010年11月28日,在"淘宝网"上,一个山东苍山的"大蒜头"索价7元。 这些抄蒜的投资者们被称为"炒蒜团"。 由于大蒜的需求量突然暴增,加上价格疯涨,越来越多的农户纷纷跟风种植大蒜,第二年,可想而知,大蒜的市场一下子饱和了,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线下农贸市场,大蒜价格曾一度跌至只有几角钱甚至是几分钱一斤。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砂糖桔,也是由于跟风种植造成的,不管是水果商也好,果农也好,血本无归,而且市场上也没有人吃了。

电商出现加剧了种植的跟风现象

现在不管是淘宝电商还是微商,又或者是其他线上平台,它们的出现无疑把农产品果蔬的市场呈现出几何级的扩大。这种扩大是有利的,但也是可怕的。尤其是短视频的出现,原来滞销的柑橘、李子、大米等等,瞬间一扫而空。很多的农民看到了甜头,以为这是一个蓝海,市场是无限广阔的,只要走电商这条渠道,于是就什么都不管了,疯狂的种植,结果发生问题了。

货源跟不上,以次充好

市场不是无底洞,它是有自然的价值规律在运行的,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都是不正常的现象,供求接近于平衡才是硬道理。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人的本性,那就是急功近利,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利益,就像股市一样。举个芒果的例子,有个农户一天卖了60000万单的芒果,结果芒果脱销了,但是单子还在,总不能跟人家说没货了吧,那等待的就是退款,于是这个农户想出了一个办法,从全国各地调货,但是由于品种的问题,同一个品种的果子空了,为了维持好评,用其他的果子来充数,结果售后出现了很大的危机,退款、退货、差评铺天盖地。

不仅赚不到钱,信誉也没了。

总体来说,农民种植一定不要“跟风种植”,造成果蔬滞销这是必然的结果,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一定要看准市场,灵活种植。


小庙村村长


只说了供应链,没有说消费终端。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误区,农民总会问:这个经济作物该施多少肥?施肥不是有肥料决定的,而是有品种和产量决定的!同样为什么农产品为什么会滞销,首先从消费终端看,肯定大家都选物美廉价的产品,供大于求自然价格会下降很快,其次中间人(收购,运输等)当哄大于求,毛利变小,肯定会压价,最后作为农户如果跟风,产品同质化很严重,那只能和市场相左。真确的做法是,即使同一产品,你的质量品质也是最好的,同时不断更新品种品质,有产业链,就是扩大销路,宏观调整市场布局(一村一品)等方法。

在这我想说一下作为三农自媒体,少问一些小农经济的问题,因为这一定不是中国农业的出路!遇到太多这样的问题,小农问题根本解决不了!除非一个农民种的粮食可以解决一百号人口!


苦楝不吃果


大家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有些亲身经历的,我也是一个农民种植户,我种植的农品是番石榴,就以我们批发市场的观点来看,我觉得农产品滞销并不是什么跟风,主要是做为我们农民来说大部分的人都不懂怎么销售出去,找不到客户,而不是说什么跟风了,我最有经历的一次,我可以分享下给朋友们吧!记得刚开始我接手做上种这个番石榴的时候,果子大部分都成熟了,也可以摘来卖了,其实也特别多的收购商来收购的,只不的原因是什么,你猜猜!只不过是我们这里的地段不够好,种植的人不够多,所以有些收购商不愿意过来帮我们收购拉果,要来的时候也必须得凑合够一车,别人才愿意来。还有就是我们有些农户没有能力买车所以也根本就运不出去批发市场,而代购商就把价格压得特别低,低的话,有些农户还不愿意卖呢!宁愿果子掉地上,也不愿意把价格给收购商打死!大家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广西玉林番石榴


砖家不议论砖头

怎么议论起水果来了

这个砖家是哪儿的呀?

报报身份验明正身总是可以的吧?

那你说说谁家跟风种植了?

如果你是专家那你给说说

怎么才算跟风儿呢?

是你拿嘴一说就是跟风儿了?

还是你有测算有数据?

是产供大于销还是什么?

如果是产大于销

如果你真是砖家

那你事前为什么不早说呢?

事后诸葛亮那谁都能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