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存款三年,工作人员却说存两年合算,为什么?

你幸福我快乐149129170


最近,有一些中老年储户反映,自己去银行存款,本来想存三年定期的,而银行工作人员却建议他们存二年或一年期的。他们的解释是:您存的时间较长是不合算的。因为,如果您中间有急用需提前支取本金,都是要按活期计算收益的,到时候你的利息损失会比较大。我建议您还是存一或二年的定期存款,到期您可以来我们银行继续转存。

于是,很多中老年储户感到奇怪,明明我要存款三年期定存的,图的就是三年期的利息比二年期的要高一些,而银行工作人员为啥以二年期或一年期流动性好为由,建议我别存三年期或五年期的银行存款?难道她们真的是为咱储户着想吗?

对此,我们认为,通常银行柜台工作人员会从有利于客户的角度来提醒其办理存款业务,这对其个人、对银行自身、对储户来说都是有利的!此外,银行工作人只是建议储户存两年,别存三年以上定存,至于储户想怎么存就怎么存,选择权还是在储户手中,银行是不会,也不可能强制干预的。

那么,银行工作人员为啥建议储户存款二年或一年,而不是存三年或五年呢?我们以农行的二年期存款和三年期定存利率作比较。以10000元存款为例,农行2年期定存利率为2.25%,那么储户到期以后的总利息是10000×2.25%×2=450元,每年利息是225元;农行3年期定存利率是2.75%,到期以后的总利息是10000×2.75%×3=825元,每年利息是275元。

以上计算得出结论,储户存10000元定期的话,两年期限的要比三年期限的每年少拿50元!利息虽然要少一些,但2年期的定期存款要比3年期的定期存款灵活性强很多,对于储户来说各有利弊,到底好不好还是得看储户的自身实际情况!这就是银行不建议存3年定期的原因之一。

再者,银行的各种绩效考核指标有很多,也很复杂。在某些时候,银行网点出于完成自身利益(或考核)的目标,会对柜台员工提出短期存款业务的考核要求。而银行工作人员出于自身的利益,自然会劝说储户选择两年期(甚至一年期)的中短期存款。因为,三年期或三年期以上定期存款越多,银行相应要支付的融资成本就越高,这是对银行的利益(或考核)是有不利影响的。

如果储户有一笔长期不准备使用的资金,那么存三年期的肯定要比二年期划算。而银行工作人员建议你存两年,主要基于储户的流动性需求和自己绩效薪酬高低的考虑。因为三年或五年期定存储户越多,银行利息支出越多,相对融资成本越高,银行网点的业绩就会受到影响,考核指标也会不达标,员工收入最终也受到影响,这就是银行职员建议你存二年或一年定期的根本原因。当然,很多储户也会觉得存三年五年时间太长,且变数过大,也根本也不会有这个耐心。


不执著财经


你好,我是银行宝妈,欢迎加关注,让我带你了解你“不知道”的银行!


去银行存定期,银行工作人员说两年的比三年的合算,作为一名银行员工,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首先,去银行存定期,如果你确认自己在三年内用不到这笔钱,三年的定期肯定比两年的定期要合算。
以10万元为例,假设两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是2.73%,三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是3.575%,一年10万元的收益就差845元,三年就差2535元,所以银行员工的说法明显是不正确的。

那为什么员工要这么说呢?因为银行也是需要盈利的企业,银行员工也是靠收益吃饭的。为了减少利息支出,银行不鼓励客户存三年、五年的定期存款,一般支持客户存一年的定期存款。那银行员工怎么说呢?如果你存长期的,银行员工会说“您确定三年用不到这笔资金吗?您存的时间较长是不合算的,因为如果您中间有急用需要提前支取,都是按活期计算收益的,到时候您的利息损失会比较大,我建议您还是存一年的定期存款,到期您可以来我们银行继续转存”。明白了吧,存长时间的不是你不合算,而是银行不合算。

所以,如果你确定长时间内用不到钱,存定期还是时间长的合算。

我是银行宝妈,欢迎加关注,并在评论区发表你的不同观点!

<strong>


银行宝妈


去银行存款,想存三年定期,但是工作人员却说存两年合算,这当然是在忽悠消费者了。


原因也非常简单,众所周知存款时间越短,年利率越低,相应的银行就能够获得更高的存贷款利息差。央行两年期基准利率2.1%,三年期基准利率2.75%,看着只是相差了0.65%,实际却是比两年期存款利率高出了30.95%。


忽悠储户存更短的时间,银行就可以轻松获得更高的收益,这是根本原因。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银行的考核指标,对员工的短期存款业务数量有考核要求,相应的银行员工自然是让越多人存短期存款越好,这种情况下还会有银行员工说存一年更合算的。


同样是10万元,不考虑存款利率上浮因素,按照四大行两年期存款年利率2.25%,存两年下来,能拿到4500元。但是如果存三年期存款,按照2.75%的年利率两年能拿到5500元,两者相差1000元。


银行把存款放出贷款,10万元即使扣除12%的存款准备金,还能有8.8万元可以用于贷款。以房贷利率5.60%来看,8.8万元两年能拿回9856元利息。相对于三年期存款,能有4356元的利息,而两年期存款则能有5356元的利息。这还是不考虑货币乘数下的收益情况。


如今的银行已经是自负盈亏的商业机构,跟之前吃大锅饭时不一样了。消费者的存款,对于银行来说则是负债。既然是负债,自然利率越低越好,这样看就很容易理解了。


不管是宝宝类货币基金,还是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类产品,都在打破传统银行时间越短利率越低的习惯。就以微众银行为例,曾经的智能存款+只要年满一年就能享受4.5%的收益率,远超传统商业银行。微众银行2014年12月成立,净利润从2015年的-5.84亿迅速扭亏为盈,到2017年就已经盈利14.48亿,净息差高达7%,开银行赚钱能力远超传统制造业。


马云曾经说过,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做到了。如今民营银行也在一步步崛起,如果传统银行不改变,那么市场还会被民营银行进一步瓜分。


做人要厚道,做银行也是。


财智成功


针对于储户来说,同一家银行的三年期存款肯定要比两年期的利率更高,能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也更划算!但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建议您存两年的话,可能会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为储户考虑,两年期存款时间更短,周转更方便

下图为2019年部分银行最新存款利率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银行两年期与三年期存款利率相差只有0.5%,1万元存款每年也就只相差50元!但对于储户来说,如果存满三年还好,可以拿到三年定期存款利率;如果没存满两年就支取,两者也没有什么差别,反正都是按活期计息;而存满两年但又没够三年,那三年的定期存款就极其不划算了!

因此,两年期存款肯定比三年期更加的灵活方便。何况,每年只相差0.5%的利差,完全可以存两年后再转存,这样更有利于资金的周转。

第二,银行网点搞活动,存两年更划算

不同的时期,部分银行可能会推出存款活动,以吸引储户存款!比如,每年初银行都会推出“开门红”专享利率活动,存款利率可在基准上浮50%,两年期存款利率可达到3.15%,而三年期存款利率只有3.3%。当然,此时相比于三年期存款,存两年才是最划算的!

第三,为自己考虑,受到银行指标考核,需要短期存款

我们都知道,银行的绩效考核指标有很多,也很复杂。在某些特定的时刻,银行网点出于自身利益(或考核)的要求,会对员工进行短期存款业务考核要求。因此,银行工作人员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自然会“劝勉”储户选择两年期(甚至一年期)的短期存款!

总之,从大概率上来说,只要是在银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一般银行柜台工作人员会从有利于客户的角度来提醒其办理存款业务,这对其个人、对银行自身、对储户来说都是有利的!再者说,银行工作人员只是建议存两年,储户想怎么存就怎么存,选择权还是在储户自己,银行是不会、也不可能强制干预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去银行存款,存期多久,主要还是个人决定,工作人员给予的建议只供参考,所以,在根据别人建议的基础上,自己要有主意,更要有分析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银行的主要目的是揽存,然后贷款获取利润,最终仍是以赢利为目的,那么就会有一种情况,如何获取最大的利润才是银行工作人员放在第一位的,不仅银行如此,各商家都是如此。所以当商家提出建议的时候,你需要分析其目的是什么,有哪种利于商家而不利于自己的可能性,你的分析能力是来源于你的经验基础上得来的。



如上图,目前央行的基准利率二年定期存款为2.10%,三年定期存款为2.75%,两者相差0.65%,而一些地方银行两年定期与三年定期存款的利率相差更大,一般都为1%以上,对于银行来说,低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差额自然增大,获取利润更高,所以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你的建议有忽攸的成份在里。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善良的人总喜欢听信于人,而上当受骗。比如感冒去药店买药,当你指定要感康的时候,售货员经常会拿同种成分的药品推荐给你,说比感康更好用;你去化妆品店购买化妆品,促销员经常会推荐你一些看似便宜,却不知名的品牌给你,美其名曰又便宜效果又好,却不知道这些不知名的商品与大品牌商品价格相差之大,给商家带来的利润更多。



所以人们说,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无论银行或商家向你提出建议的时候,你就要分析对方的目的是利你还是利他,毕竟这个社会的诚信还有待于加强。当然,无私的好人肯定会有,需要你擦亮双眼好好辨别。


坤鹏论


这个问题,你不应该在这问我们,而是应该问这位工作人员啊,看看他是怎莫说的。

说句与这道题有关的题外话,我特别不喜欢别人跟我说,“别人怎么说什么什么的”,我一般会告诉他,“那你问他去”,他知道为什么,找他去,找我干什么。

这并不是不负责任,而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甲说了一句话,你不去问甲为什么这么说,而是让大家去猜它为什么这么说,你觉得哪个得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大?

言归正传,你要让我猜,无非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为你着想,第二个是为银行着想。

为你着想

如果你告诉银行你可能两三年后才用,不太确定,那么银行可能会建议你存两年,而不是三年,因为一旦你存了三年,两年之后有事要取,可能就按活期算了,而你存两年,会按照定期利率算,相当于用一点利息还流动性,对你来说还是合适的。

为银行着想

简单说,银行有个“FTP”计价指标,用来算每一个存期的存款或者贷款赚不赚钱,银行告诉你三年期不合算,很有可能是三年期存款的FTP比较低而两年期的比较高,但一般银行工作人员是不会这么说的,怎么解释呢?

所以,我还是很好奇,银行工作人员是怎么跟你进一步解释这个问题的。


鑫财经


去银行定期存款,确实存在工作人员建议改存的情况,但还是少数。自己也遇到过。2016年的时候由于有一笔资金闲置,其他资金已经投资安排好了,这笔资金想着为了降低整体资金的风险性就存入银行三年定期存款中。当时在银行说明情况与需求以后,由于去的是城镇银行,因为年化利息能够高一些。但是,当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建议我改存为两年时间。工作人员的建议肯定在办理业务的时候会在意,但是因为两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就咨询,为什么要定期存两年?对方的回答就是“如果存在中间违约的情况,很不划算。现在两年期的年化利率也是不错的”。然后我就懂了,这应该就是银行任务,并且为银行创收去的。在自己的坚持下还是完成了三年期的定期存款。还好当时工作人员在自己坚持的情况没有多口,要不然自己就会换别家银行了。

其实,这种行为“不亚于抢劫”,很是反感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很多储户、投资者根本不在意大小利息,认为别人的建议是合理的,毕竟是存在中间违约的存在。但是,现在所执行的就算是定期存款违约,至少也是活期利息,长时间的还有着靠档计息的优势。所以,如果资金是完成三年期定期存款,而被建议改为两年定期存款,那么这种行为就是“抢劫”。为什么?就拿银行的基准利率来讲(银行的执行利率会高于基准利率),三年期基准利率为2.75%,两年期的基准利率为2.1%,之间差距为0.75%。如果是实际的执行利率,可能中间的利率差距能够高达2%。如果是10万元,那么中间的差额一年就是750元、2000元。这不叫抢劫还叫什么?所以,很反感。

1、为了完成银行系统的任务。银行方面对于工作人员有着各式各样的任务,也是有着存款任务,每一个年份有着不同的标准。所以银行工作人员也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才这样去建议;

2、担心中间违约提前取出。这是定期存款中常有的事情,市场发生。

3、为银行创造更大利润空间。银行是金融机构,赚取的利润是存贷款的差价,所以越低的揽储那么对于贷款所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要是很是反感可以另选别家银行,现在市场中的银行数量还是很多的,每一家服务也是有所特点。


厚金说


存款2年还是3年,合不合算是自己说了算,不是银行工作人员说了算。

银行的存款期限越高、利率也越高,其中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大多差别不大。对于储户来说,如果想要拿更高利息的话,3年期存款利息肯定要高于2年期存款。

举个例子:某银行的2年期利率是2.73%,3年期利率是3.575%,10万元存2年的利息一共是5460元,每年利息是2730元;10万元存3年的利息一共是10725元,每年利息是3575元。10万元存2年期和存3年期,每年利息相差845元。

但定期存款有个问题是,允许储户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部分只能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也就是0.3%或0.35%。即使差一天到期,提前支取也要按照活期利率计息。所以你存3年期存款的话,要保证未来3年不会提前支取。

相对来说,2年期存款灵活性更高一些,如果你的存款在未来2-3年期之间可能需要用到,那么就适合存2年。

为什么银行工作人员会说2年期划算?为什么会推荐储户存2年呢?

这里面有三种可能:一是银行知道你可能2年之后会用到这笔钱,为你着想,推荐你去存2年期存款;二是银行正在针对2年期存款搞活动,比如送礼品之类的,把礼品价值算上去之后,利息可能跟3年期存款差不多,或是更高;三是对于银行来说,吸收2年期存款比3年期存款更划算,银行会更赚钱,所以会推荐你存2年。

不管是哪种情况,储户都不能全听银行工作人员的一面之词,一定要自己去考核一下,哪种存款方式对自己来说最划算。


度小满金融


这是无稽之谈,不说别的就以存款基准利率而言,三年期 2.75% 也比两年期 2.10% 的利率高出了将近 31%。所以,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种做法是在忽悠您,让你以更低的利率进行存款


(下图为 2019 年最新的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图表)


各大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一般都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之上获得一定比例的上浮,所以依照基准利率的高低也能非常直观地识破银行工作人员的“谎言”。


为什么银行工作人员会这么做?

(1)出于短期存款的指标压力

银行工作人员都是身负揽储指标的,这一点大家应该不陌生,凡是家里有一个在银行上班的子女,一般而言各种存款、理财产品都是“被逼无奈”买过一槽了。


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自己的 KPI 指标,为了获得的奖金不打折扣,就动了这种“歪脑筋”。

<strong>


(2)银行自身更偏向于短期存款

短期存款因为支付的利率更低,银行放贷所赚取的利息差价也就越大,从上图可以看出:即便是基准利率之间,两年期和三年期都存在接近 30%的利率差距。所以银行相比于长期存款更偏爱短期存款,更赚钱的买卖方式谁不喜欢呢


看看余额宝这种货币基金都能够做到随存随取,利率还比银行更高,银行存款“正规军”兑付能力当然不会逊色于货币基金,所以存款期限的长短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问题,揽储的成本才是关键。


浮云微语

社会上套路太多,真心实意太少,一不留神就被“下了套”。。。

我们还是需要多去学习,具备、掌握最基本的理财常识,那样就不会再这么容易被忽悠了。


浮云视界


如果拿不定主意,就自己测算一下收益率是多少。

银行存款定期可以分为1、2、3年,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是1.5%,2.1%和2.75%。这些都是年化基准利率,明显三年定期的利率比两年定期高出31%左右。

银行吸引定期存款,一般会在基准利率上上浮20%到30%,但是绝对很难弥补两年定期和三年定期的利差。不管怎样,给的年化利率高就选择谁,这是肯定的。

虽说,利率越高越合算,但是相应的存款期限是绑定的,如果需要提前提取,是要按照活期利息计算的。不过,一些银行定期存款很有人性化的,可以给予一次或者两次的部分提现的权限。一笔钱的定期,根据需要可以提前提取一部分。

一般来讲,其实银行还会推出一些定期理财产品,时间多数在一年以下,一年以上的也有收益率还是相当可观的,年化收益率4%到5%之间。一般来讲收益率越高要求的门槛就越高,比如我在农商银行的一些理财产品中发现了4.55%的理财产品,可实际上他的起点是20万元,相当于大额存单了。

对于农民来说,分布各地的邮政储蓄银行和农商银行,是大家最熟悉的买理财产品的地方。由于农商银行属于地方性银行规模不大,他们吸储压力比较大,有时候能够有针对性的给出4%甚至5%的定期存款利率。

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我们确认好是存款,就没有问题。因为,我们的存款是享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50万元以内的本息全额偿付。



不过一些邮政储蓄银行会通过错误推销的方式,将一些存款变成保险。这种时候大家要瞪大眼睛了。我们存款回执单只是一张小纸条,上面写明了你的银行账号,存款金额,存款类型,利息率等等。购买商业保险,这会让你签订很多知情同意书或者保险确认书等等单据,而且保险15日内都可以退保的。所以,提高警惕就很容易避免的。

我们普通人,尤其是农民,收入一点钱财很不容易,到银行存款或者理财,一定要选择较高的收益。可能力差只有5‰,但1万元一年就是多50万元的利息,怎么也够好几顿的早餐费了。能多赚点,还是多赚点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