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的姓氏都是“洪洞大槐树”来的吗?

京剧神童815


关于这个问题先说一个故事



元朝末年,有一个叫胡大海的人,在河南乞讨的时候,因为他的长相丑陋,所以屡屡遭到当地人的侮辱,胡大海受到嘲笑欺负,深感这个地方的人太坏了,因此立下誓言要报此奇耻大辱。后来胡大海投身到朱元璋的军中,作战勇猛屡建奇功,朱元璋称帝后,大赏功臣,只有胡大海不要赏赐,朱元璋就问他到底想要什么,胡大海说他以前在河南的时候被侮辱时立下的誓言,现在只想去河南报仇,以血前恨。朱元璋念他功勋卓著,就许他去河南报仇,不过提了个条件,只能杀一箭之地。



没想到胡大海将箭射在雁尾之上,大雁飞过的地方,胡大海就统兵一路杀去,那只雁飞过河南,又飞向山东,这下子造成河南、山东尸横遍野,人口空虚。朱元璋后来只好下令从山西洪洞往没人的地方迁民!这个当然只是个传说,胡大海在正史里是一位仁义之士,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民间传说里变成了杀人狂魔!

传说当然是假的,只不过在元末明初,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河南、山东等地鲜有人烟却是事实!这个是明朝初期从山西大移民的主要原因!

元末中原地区大战乱,而山西却成了“福地”,为了平衡区域间的人口分布,明朝施行了近50年的移民政策

当时中原地区的几次大战乱,每次战争都让数以万计的人口从地球上消失,比如红巾军起义遭到元军镇压,元军对红巾军占领过的地方实行屠城,所过之地,百姓往往是“十亡七八”,连扬州城都被杀的只剩下18户人家,可见当时之惨烈!


而当时的山西能成为“福地”,一个原因是山西地处崇山峻岭之中,易守难攻,又由元廷骁将扩廓帖木耳镇守,从而避免了长期战乱之祸。再加上那些年山西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因此山西成了乱世之中唯一的“福地”,明朝初期山西的人口比河南、河北两地加起来还要多,山西人口众多,却是田地有限,为了平衡区域间的人口分布不均,从朱元璋开始,到朱棣时期,明朝进行了一项长达50年的人口迁移政策。
移民政策是官府定的,老百姓没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被强迫迁徙,移民条例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官兵强迫登记移民,为了防止逃跑,让登记的人脱鞋,用刀子在小脚趾上划一刀作记号,据说这个也成了移民后代脚小趾甲都是复形的原因。

山西移民迁入地,主要是河南、山东等中原和两淮地区,人口输出覆盖山西全省,为什么各地家族后人认祖归宗只认洪洞大槐树

农耕时代,人口是最重要的基础,朱元璋最早是将家乡凤阳当作根据地来经营,所以多次向凤阳移民,定都南京后,又数次向南京移民,到了朱棣当皇帝后,北京地区也成了移民的重点地区,还有为了充实边疆,都是从山西要人,所以山西不仅将人口输送到河南、山东等中原地区,还输送到全国各地,在迁移的过程中,有些移民刚迁到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后,没过几年,国家政策又鼓动这个地方的人移民,因此造成山西移民遭遇二次乃至三次的迁徙,随着明初大移民之后,数百年来的社会变革,这些移民中原的山西人后裔,又辗转迁往川、广、云、贵、东北、西北乃至全国各地,因此形成了“洪洞移民遍神州”的局面,不过说到中国大部分姓氏都是来自“洪洞大槐树”应该是夸大的说法!




至于为什么山西移民都只认洪洞大槐树,因为当时地处晋南的平阳府,是山西人口输出的集中地,平阳府下辖的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 ,成了迁民的重点县。在《洪洞县志》中记载,这里有座寺院名广济寺,建于唐贞观二年,在寺院的边上有一株大槐树,有一条官道从树下通过,明初大移民时,就在广济寺这棵大槐树下设了办事处,集中移民,编排队伍,而被强迫移民的人都是依依不舍,走了很远还频频回头,到最后只能看到这棵参天大槐树,这棵大槐树就成了第一代移民最后的记忆!由于被迁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贫贱之民,迁民的祖籍、经过无法用文字记载,第二代第三代也绝少读书识字之人,几百年来只能靠祖辈口头相传,而第一代移民印象最深刻的是洪洞大槐树,因此就成了大部分移民流传下来的祖籍地了,所以到最后,各地家族后人认祖归宗,只认洪洞大槐树!


挚滗画畫紅尘


这个话题我也比较感兴趣,并且还有一段时间去了解过,因为我们的族谱上也写着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过来的。坐标山东。

我们的族谱上写的是我们在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县迁徙过来,后来跟外地的很多朋友在聊,他们大多数,或者说相当一部分人,也是在那个年代,从洪桐县迁徙过来。

其实并不是题主所说的大多数姓氏从山西大槐树发源。而是人口的一种迁徙。

从有历史记录以来,一直从唐宋到元朝,明朝,清朝。山东,河南,安徽,江苏这种黄河流域经常人口减少,除了战争以外,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黄河流域的泛滥造成的洪灾,还有蝗灾,造成的人口大规模减少。这些地区本来就是经济农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所以当朝政府就从一直很少有天灾人祸的关中地区往关东地区迁人。

其实调动人口是从整个山西,陕西的很多地方往外迁。人口流动相当混乱。又牵扯到跨地区,所以洪桐县这个地方类似是一个中转站,类似于驿站。所以当地的老人口口相传是从大槐树下迁过来,是因为当时的确是有一棵很标志性的千年的大槐树。久了可能忘记了具体是从哪个地方出来的,但是大家可能是都记得那棵大槐树,在那个地方集结。


鲁造


洪洞大槐树,是绝大部分移民的出处,并非全部,分布于:

豫、鲁、冀、京、皖、苏、鄂、陕、甘、宁、晋、滇、川、黔、新、黑、吉、辽、港台等地


芦苇草旅游


简直瞎聊,有人说我们是大槐树的,后来找到证据是定远县


用户72784375354


那洪洞大槐树之前的姓氏哪来的?


红颜惹诗韵


大槐树移民是明朝的事,大部分姓氏从先秦时期就定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