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法之名》這種平反冤假錯案的劇情中,安排一位智慧幽默的老爺子有何用意?

影人六六


演到第十八集,終於立案複查了。其中老爺子功不可沒,也終於明白,劇中安排一位智慧幽默的老爺子是何用意:他經驗豐富,性情穩定,看問題客觀辯證。相當於鄒桐的職場導師,也是她創造歷史的引路人,老爺子就是此劇的一顆定心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老爺子王守一的扮演者李心敏,名字打著黑框,因為他去世了,這大概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後一個作品,且看且珍惜吧,難忘他塑造的“國民父親”形象。接下來具體說說,安排老爺子有何用意:


用意之一,老將出馬,重頭戲才剛開始,正義不會缺席

老爺子就像是申訴處的大家長,和藹可親,對年輕人有一定的寬容度,關注著各位的成長,隨口一句,就可以是至理名言,而且完全沒有說教的乏味感。“別老想著創造歷史,有多少錯誤都是好大喜功造成的”。“不要整天想著大問題,你就會注意到這些小問題了”。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老爺子自己盯了八年的案子給“打”回來了,他還在繼續研究,打算提第四回。可見以他不急不慢的性格,再到重審許志逸一案,這部分劇情,又免不了“拖沓”二字。比如線索仍然停留在“室內發現的四十二枚指紋中”。相比鄒雄的質疑,倒是又近了一步,解讀出另一層意思,“痕檢員只把室內當作犯罪現場,那麼室外有沒有發現指紋呢”?


老爺子確實很厲害,第一次看卷宗就發現問題。他和鄒桐去找陳謙和,很快意識到問題,陳謙和很會過日子,別緻的小院裡,安防盜門,總覺得怪怪的。以及他見了許志逸後,更加相信,這個案子有問題。這戲要是沒老爺子在,單靠鄒桐可能永遠停留在懷疑的階段。安排老爺子,就如同壓軸戲的效果。



用意之二:角色之間保持平衡,以老爺子的靈性刺激人性的真實感

大多數角色都是有缺陷的。剛愎自用的葛大傑,卑微倒追的葛晴。喋喋不休的姥姥,心理灰暗的許子蒙,懦弱膽小的許志逸,變態狂鄭天。感情用事的陳謙和,還有他那個整天碎碎唸的老婆,以及唯利是圖的陳碩和老丁。而仇慕、鄒雄、莊桂花、老爺子、鄒桐等,就是正義的擔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堅持為兒子申訴17年的莊老師,大家已經感受到她的毅力了。現在再添一位長輩(老爺子)出場,更能讓正義立足腳,為平反冤案帶來希望。



用意之三:老爺子經驗豐富,作為創造歷史的帶路者,義不容辭

老爺子,剛開始只是旁聽,卻每次都能說到重點。也是他的專業度和敏銳度,感染了鄒桐,讓她想明白,自己作為檢察官的自由心證,頂著親情的壓力,也要查一查這個案子。老爺子心態很好,這點對鄒桐影響很大,就像職場的師父,或者是心靈導師。他說:“放棄這種事太容易了,吐一口氣就做到了”。他面對失敗,從不沮喪,仍然保持激情,重新思考,老爺子正能量滿滿。他一點一滴地推動此案的進展,也在不知不覺中創造歷史。



因為許志逸的案子,是按照疑罪從輕的原則來判的,說明當時的法官,對案子也有懷疑,但是沒有新的嫌疑人出現,迫於社會壓力,給了一個留有餘地的判決,不像現在是疑罪從無的原則。老爺子教會鄒桐歷史地看問題,別急著表態,也要考慮到其中的無用功、試錯、千迴百轉……千萬不要放棄。老爺子閱人無數,判斷力準確,有他在,即使遇到困難,鄒桐拖後腿,他自己也會繼續查下去的。而且他說到“重證據,不要重口供”,正好和許志逸案神似,由老爺子接手案子,就是天意。



總之,編劇安排這樣一位智慧幽默的老爺子,挺驚喜的。穿插冗長的感情戲,挺失望的。好在老爺子業務能力滿分,由他開啟主題,瞬間欣慰了。趕緊讓許志逸出來見陽光吧。陳謙和隱瞞證據17年,該有個說法了。逍遙法外的鄭天,也是時候遭報應了。



娛樂新寵


植λ的廣告太多,給了許多特寫,有點倒胃口,另外劇情節奏太慢是硬傷,唯一稱讚的是,諸多配角表演實力強勁,把主角應有的光芒覆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