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金融(《知识产权简史》特别篇)

近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金融(《知识产权简史》特别篇)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科技、知识产权。

最早对经济金融产生兴趣来自一本书,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其实是钱穆显示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概述与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后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致敬了钱穆先生,写了一本《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也写得很精彩,书中纵横中国两千多年历史,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改制变法(堪称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主义"),提出"放活微观,管制宏观""盐铁专营""鼓励消费""以商止战"等思想,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计划经济的鼻祖),提出"以农立国""军爵制度""郡县制度"等思想,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1978年,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重回强国之列。

近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金融(《知识产权简史》特别篇)

近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金融(《知识产权简史》特别篇)

那么金融为什么被大家称之为近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呢?我们来看看西方学者怎么说的。著名金融史学家威廉·戈兹曼在《千年金融史:金融如何塑造文明,从5000年前到21世纪》中提出:正是金融使得文明的进步成为可能。戈兹曼将金融描述为一台时间机器,我们可以据此实现价值的跨时空流动,彻底改变了我们思考未来、计划未来的方式。通过对数千年来金融在全世界范围内扮演的重要角色的探索,戈兹曼详细阐述了货币、债券、银行、企业等令人惊奇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体系如何推动了城市中心的扩张,并促进了文明的繁荣。金融推动了古美索不达米亚文字书写的出现,促进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向帝国的转变,决定了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戈兹曼还思考了我们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比如怎样借助金融的力量来妥善解决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问题。这本书有点厚,开始读的时候可能有点闷,但是读到后面非常精彩,戈兹曼在书中第二部分还特别提到了中国的金融遗产,要了解金融的历史,这绝对是一本不可错过的书(再次声明一下,这不是广告,好书共读,经济学告诉我们要节省信息搜索成本)。

近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金融(《知识产权简史》特别篇)

关于金融,再推荐两本书:《当音乐停止之后》、《金融炼金术的终结》。《当音乐停止之后》一书中,作者艾伦·布林德以丰富的金融经验、独特的视角、精准的第一手资料与数据,真实地描述了金融危机的全貌和美国政府的救助行动,总结出金融十诫(要点我附在文末)和政策制定者的七步法

。《金融炼金术的终结》一书中,作者默文•金在货币和银行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货币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批判,分析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作者认为,货币政策与银行业体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世界已经发生变化,经济观念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必须也完全有能力重塑经济制度,唯有如此才能终结金融炼金术,避免经济危机再次发生。

近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金融(《知识产权简史》特别篇)

近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金融(《知识产权简史》特别篇)

推荐书单介绍完了,那么我们从哪里开始讲呢?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唐涯副教授(人称香帅)的金融三定理说起吧。金融第一定理——时间的价值:金融是时光机。金融第二定理——资金的集聚:金融是扩大器。金融第三定理——风险的共担:金融是保护伞。香帅其实说出了金融三个最基本的功能。金融学其实还有三个更重要的分离定理,第一个是

费雪的分离定理,企业家可以独立的按照生产技术的时间约束来进行生产,而不用顾及消费问题,因为有完美的金融市场可以提供借贷。第二个是托宾的分离定理,基金经理不用顾及客户的风险偏好特点,只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即可。第三个是,法玛的分离定理,风险投资组合的数量和构成与货币无关。

那么金融的源头在哪里呢?《千年金融史》第三部分就说到圣殿与金融的历史。11世纪,基督教皇发起十字军东征,杀入圣地耶路撒冷,然后开放给朝圣者来朝拜。十字军东征的主角正是圣殿骑士团,他们负责保护这些来耶路撒冷朝拜的朝圣者。从欧洲到耶路撒冷朝圣的路途很遥远,朝圣者带很多财物不安全,需要一个异地托管财物的体系,当时欧洲小国林立,各自为政,不大可能建立跨国的异地财务托管体系。圣殿骑士团很快就发现了商机,可以为朝圣者提供跨国异地的汇兑服务,在欧洲存钱,然后在耶路撒冷取用。圣殿骑士团后来还拓展了业务,比如替英国国王保管王冠,替英国国王征收税费,替英国和法国经营皇室的债务、债券,替各国的贵族进行信托理财等等。建立信用后,很多普通百姓也开始在圣殿骑士团这里做储蓄理财业务。香帅认为,

圣殿骑士团可以说是是欧洲金融的启蒙者。接下来,欧洲金融的发展路径大概如下:意大利北部银行业兴起,在地中海地区取代了圣殿骑士团。16世纪,荷兰股票证券票据市场成为欧洲的票据结算中心。17、18世纪,英法银行业开始发展,伦敦债券交易所成为欧洲和全球的债券交易中心

荷兰作为欧洲小国,能够成为名震天下的海上霸国(江湖人称"海上马车夫"),最根本的原因是进行了三项制度创新:公开募资、股票交易、现代银行,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商业金融系统。这套金融系统为荷兰带来了爆炸式的财富增长,荷兰东印度公司200年间股票年均派发的股息高达18%,当时欧洲绝大多数地区经济增长率不到1%。

17世纪以来,世界上有三次最大的泡沫,分别是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南海公司大泡沫以及法国密西西比公司泡沫。在这三次危机当中,规模最大的是南海公司的大泡沫。1720年5月,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买入南海公司的股票,本来在早期的上涨阶段他及时卖掉了股票,获利5000英镑。后来他又重新买入,最后亏损20000英镑。老牛心里苦啊,原以为"胜天半子",还用微积分反复推演过,没想到最后还是折在里头了。牛顿感叹说:"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

我们把金融的视角转到中国看一下。古代中国有没有金融呢?其实是有的,而且比我们想象的要发达。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统一了货币,汉朝将盐铁丝茶等收归国有,唐朝出现了飞钱和柜坊,宋朝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都是历朝加强中央财政力量的重要金融举措,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金融还为中国收复新疆做过大贡献。晚清时期,因为太平天国闹的凶,导致新疆失守。大清帝国收拾好太平天国后,国力已经大大衰弱,没有钱收复新疆。左宗棠主动请缨,但是他有个很头大的问题,收复新疆是持久战,没军饷这仗打不了。左宗棠想了个办法,什么办法呢?从汇丰银行贷款,前后贷了1500万两白银。那么汇丰银行为什么愿意贷款呢?贷款必须有担保物,大清用什么做担保呢?用大清帝国海关的税收,大清海关在英国人赫德的高效管理下,成为晚清最为重要的税源。

明清时期,山西票号也是非常值得一说的金融创新。晋商的崛起与他们在金融方面的头脑有很大的关系,晋商的代表主要有雷履泰和乔致庸(电视剧《乔家大院》说的就是他家的事情)。雷履泰发现,有很多生意人经常会托人把银子从山西带到北京,他从中就看到了货币兑换的商机,于是与人合资创办了名震江湖的"日升昌"票号。雷履泰后来还发明出了一套密码,用汉字代表数字,密码组合也经常更换,严防泄露。山西票号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货币流通方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独特的金融创新。前面说到左宗棠出兵新疆,除了跟汇丰银行贷款外,晋商也为他提供了不少的军饷。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西逃到山西,就是被晋商收留的,还收到晋商的30万两孝敬银。随着后来洋行的入侵,山西票号很快就衰落下去,山西票号在筹资能力、信用等方面,毕竟不能与正规洋行相比。

后记:

金融十诫:第一,记住人们所忘记的。记住明斯基的名言:市场和人类会经常遗忘。第二,不要依靠自我监管。金融市场的自律是一件自相矛盾的事情,也许甚至是一个残忍的欺骗。政府不能也不应将此项功能交予给市场规律(又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或者用生意来赚钱的评级机构。第三,应尊敬你的股东。第四,提高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第五,少使用杠杆。高杠杆的普通投资产品的高回报往往是虚幻的(房地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第六,保持简单和愚蠢。第七,将衍生产品标准化,并在有组织的市场里交易。在危机中,衍生产品声名狼藉。第八,让交易业务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中。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65章写道"为了达到资本金要求,资本的计算应该考虑到任何公司表外活动的影响。"第九,调整不合理的薪酬体系。第十,小心服务普通的消费者和公民。最后一条戒律与《十诫》中的第7条很相近:不可偷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