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一线城市,大牌的科技公司还没深圳多?

欲望ing


上海从1843年开埠以来,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化的商贸大都市。作为重要的通商口岸,上海的航运、外贸和金融业一直冠盖全国。

同时,历史上的上海,还曾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城市,上海制造一直是中国制造标杆。最著名的制造企业有宝钢,上海汽车,上海造船厂等一系列执中国之牛耳的各类轻重工业企业。

后来随着产业升级转型,上海更多的是发展了服务业。1990年代以来,上海最重要的机遇是抓住了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因此,大量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加之上海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远东第一大都市之美名,那时培养了上海重要的服务于外资公司的买办文化。这种文化基因到了改革开放后期,一直延续下来。

但是,始自2000年以来的科技革命,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与上海一直结缘不深。其实互联网早期的头部公司如邵亦波创办的易趣,陈天桥创办的盛大网络,都是执中国互联网之牛耳的公司。很可惜,这些公司卖的卖,老板也纷纷移民美国,他们像一颗流星,闪耀于早期的互联网时代,但没有最终形成良性的互联网生态系统。

目前可能上海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估计就是旅游科技行业独角兽,梁建章创办的携程网。但是缺少了像腾讯,阿里,百度这样的头部平台公司,使得上海的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一直不发达。

由此可见,上海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落后于北京深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错失了阿里,腾讯,华为等信息技术平台公司,也就是新一代基础设施型公司,所以想再衍生出生态系统就非常难了。

从世界范围来看,如同美国硅谷,荷兰埃因霍温等地,每一个产业创新的技术生态发展地带都是由头部大公司、顶级高校科研和大量中小公司以及政府构成的。

上海虽然有中国最优秀的工科大学--上海交大,但是仍然缺少信息技术明星企业,这点颇为令人遗憾。希望未来在新基建时代,在人工智能,5G时代,上海在信息技术产业能迎头赶上。

最后需要说的是,虽然上海在信息技术产业略显不足,但上海的生物医药,汽车制造,大数据,机械制造,新材料能多个科技领域仍然领跑于全国,上海的各大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的科研力量丝毫不弱于北京深圳。应该说上海的科技力量依然在全国傲视群雄,处于第一梯队。


邹毅旅游房产观察


首先纠正一下,上海不是最大的一线城市,上海市总面积小于北京和广州,建成区面积也小于北京。

至于为什么大牌科技公司没有深圳多,这属于关公门前耍大刀。上海虽是经济最强市,但也是经济最多元的城市,其中传统经济占比很大。

而深圳是“科技经济型”城市,科技型企业占全市经济比重比上海高出几倍,本身就不是一个量级。深圳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是以半导体、元器件等企业为主要扶植对象,定位于全国科技最前沿的城市。随后手机和电脑开始普及,深圳的科技企业直接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在21世纪初,可以说内地的电脑和手机品牌有多一半都出自深圳,之后随着优胜略汰,以及其他地区一些巨头企业冉冉升起,深圳很多IT和移动通讯企业转型或者改为零部件品牌,与此同时又诞生了更多科技类企业及产品,这当中包括一些近几年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的软件业以及人工智能。

说起深圳的科技业著名品牌,手机有华为、中兴、一加、努比亚、酷派、金立;家电有创维、康佳、先科、漫步者;电脑相关有神舟、七彩虹、昂达、航嘉、雷曼、腾达、影驰、映泰、磊科;互联网及软件品牌有腾讯、迅雷、本地宝、快播、金蝶……如此规模,放眼全国也无人出其右。

上海是我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更是全国经济金融中心,向来喜欢大企业直接来此落户,而不是作为一个大号的创业孵化器去扶植一些创微企业,注册资本小于几个亿的都瞧不上。然而深圳现在这一票名企当中,大部分都是从小微企业发展起来的,有下海或下岗职工创业、有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这些人创业初期很多都是一个分饰多角,同时客串老板、财务、人事、一线职工,甚至跑腿帮员工买饭,马化腾初期都得自己扮演女生聊天给OICQ增加人气,就这种创业型作坊级起点的企业在上海能存活吗?也只有当初包容性极强、对小微企业扶植力度极大的深圳能够留得住。


城市发展报告


准确的说应该是上海计算机行业发展不太好,尤其是互联网发展不算好,并且上海还错过了阿里巴巴。

文章中的配图涉及到上海的几个地标,全国各地的网友都认识吗?可以评论区留言哟!

阿里巴巴作死错过了阿里巴巴

马老师最开始创业是在北京, 不过创业的时候马老师遇到了很多阻碍,尤其是在做中国黄页的时候,找到很多部门的负责人都是以“你这个要先约”为借口搪塞。

因此时候马老师离开了北京,离开北京之后,马老师也曾经一度将阿里巴巴总部放在上海。

不过上海傲娇呀,怎么会瞧得起当年的阿里巴巴,上海只喜欢世界500强,只喜欢欧美的大企业,喜欢大型国有企业。更别说提供什么政策支持了。


因此马老师一气之下把阿里巴巴带回了自己的家乡浙江,当然浙江是马老师的主场,杭州市政府对于阿里巴巴的发展非常支持,最终杭州成就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成就了杭州。

上海不缺大企业、包容性又极差学

上海之所以这么傲娇,互联网发展至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拼多多、携程已经代表了互联网行业的最高水平,跟北京、杭州、深圳有BAT这样的巨头企业有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有两个。

  • 第一个就是大企业太多了。

世界500强在上海基本上你都能找到中国区的分公司、办事处。


  • 第二个就是上海的包容性太差了!

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个城市包容性的要求很高,不管是北京、深圳、杭州都是包容性都非常好,上海可以说是大城市里面包容性最差的城市,没有之一,这一点大家去感受一下上海大妈就知道了,真的是在上海人的眼里,除了北京人都是乡下人。

上海政策对于中、小创业企业太差了

相信在创业的都知道,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办个什么手续什么的,我自己是深有体会,在成都分公司申请很快就申请下来了,在上海这边真的是拖个几个月很正常。

上海时国际大都市、金融城市,并且正如我前面所说世界500强、以及大型的国有企业、知名的品牌在上海你都能找到,上海有骄傲的资本,因此小企业就不被重视。

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因此,上海之所以没有千亿美金级别的互联网企业终究还是有原因的,政策支持不够、城市包容性较差,加上本身入住的大企业也不少,自然都不太能诞生本土的巨头企业。


文章为字节跳动作者Emacservimer悟空问答原创专稿,未经允许转载、抄袭必究!我是一名互联网技术从业者、也是一位创业者,全网原创文章阅读量已经突破1亿,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账号,我们一起探讨互联网、畅聊足球、篮球!


EmacserVimer


上海最重要的定位是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吞吐量领先的超级港口!其他领域都只是陪衬和点缀!只不过上海的财政资金充裕、舍得花钱培育其他战略新兴产业、所以其它行业也发展的还不错。

上海的经济结构与深圳有很大不同。上海主要靠外资企业、超大型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受到世界经济周期性影响较大!所以也存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深圳的经济主要靠数量众多的民营经济实体、所以深圳创业能力强、不存在转型升级的问题、深圳的经济结构非常健康、早已完成转型升级。

国家对各个主要城市的发展方向都有定位、各城市主要发挥好自己的特长即可、所以深圳的科技公司比上海数量多很正常、因为国家就是这样给它定位的。


MiniTDK


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的外滩、各式西洋小楼无处不反应这座城市的优雅气质,而同时虽历经多年风雨,现在的上海作为中国一线城市,其经济地位无可撼动。上海主要依靠的就是发达的金融业、航运业、外贸、商业,这几个行业为上海带来了无数财富,也奠定了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地位,著名的陆家嘴就是上海的金融行业聚集地,这里有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此设立办事处或分行,在不大的面积内云集了知名外资银行如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还有很多例如证券保险理财之类的公司都选择入驻陆家嘴,所以陆家嘴是全国的金融核心,对于国内的金融业影响举足轻重。

而上海相比较深圳杭州等新兴城市而言,对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所占比不大,因为一个城市一旦发展风格形成后,一时半会是很难改变的,特别是像上海这种拥有丰富历史的城市,与新兴城市相比缺乏了一些活力,对于新事物的接纳都没有那么高。


佛山本地资讯


看到有答主回答说上海包容性差,真是见了鬼了,科技公司少和包容性差有屁关系,上海人只是不满外来人口的素质而已,素质差的我想谁都不喜欢吧!有些外来人口的素质都已经差到了指责上海人说上海话都是不文明显现了,还是上海人之间说上海话,难道你在家乡或者两老乡之间说家乡话也是不文明现象?

至于题主觉得上海的科技公司少,其实在我看来更多的是误解,或者说对上海了解不够,我来说几点吧!

1、传统工业为主:现在一说工业化可能大家第一反映是东北,而其实上海一直是最大的工业城市,很多重工业均在上海,如造船,海洋装备,港口机械,航空航天,钢铁,重型机械设备,火电、水电、核电设备,军工装备,以前我的工作单位附近就是重型机械厂,专门配置有铁路进行运输。除去重工业,还有轻工业这块也一直是国内前茅的。因此,整个工业经济的占比在上海一直是较多的。也正是这些传统势力的存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这种新经济的模式,就不可能得到太多的支持。包括对一些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早期也难免不会很好。

2、互联网起步并不差:其实在互联网刚开始的阶段,上海的互联网企业并不差,这多少说明了上海人自身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2000年前后的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出来,比如电脑之家、盛大、易趣、携程、大众点评、土豆这些都当时都算是OK的企业。当然发展到现在也就剩携程了,其他没落的没落,出售的出售,而这些多少还是跟创业人自身有很大的关系,我觉的更多的是小富既安的心理作怪,而不是有更大的野心和抱负。

3、开发开放的速度慢:上海其实在改开后一直是相对保守的,主要还是中央给出的政策也不明确,直到90年代后正式推动浦东开发后才开始迈出步子。本身传统工业经济占比多,加上全面开发开放又慢,这自然就没法跟深圳相比了,和深圳特区成立这期间整整差了10年时间,很多新兴的企业自然都是往深圳跑,而不是呆上海。

4、上海科技并不少:另外上海的科技公司其实不算少,给人少的感觉是因为这些科技公司虽然可以算是国之重器,但是和普通人其实并不相关,比如航天产业,我国国防科技的骨干力量,造火箭造导航造防空体系造卫星等等。这些你觉得不是科技?为啥C919要放上海?心里想想就明白了。另外上海地铁建造技术也可以算高科技技术,上海松软的土质层当年苏联专家形容是豆腐里打洞,现在能遍地造靠的就是技术公关,这个你能觉得不是技术,不是高科技?剩下洋山深水港现在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化码头,难道也不算是科技?

所以整体来说,上海给人以科技公司少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错觉,一是很多人将互联网产业当成了科技产业,其实正真的科技产业并不仅限于互联网这块。二上海自身的科技产业或者说企业多数都不是和我们普通人直接打交道的,属于幕后的较多。

至于互联网这块这2年越发展越弱,好多都卖了,这主要还是上海对于互联网这种新兴产业反映较慢,对于创业支持的体系也不完备,所以的确相对较弱,但上海人的意识并不差。



罗氏虫社


这是互联网经济火热给普通老百姓造成的错觉,其实上海大牌科技企业一点也不少。

上海大牌科技企业以重工业居多,普通老百姓用不着,也看不到广告,而不像深圳的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大疆等等与个人生活相关,到处有广告,有新闻报道,深圳的新型独角兽企业也是喜欢制造新闻,比如华大、柔宇、光启等等。

上海大牌科技企业一大把,而且多是造国之重器的,随便举一些工作中接触到的企业,如我国电气巨头—上海电气,最大汽车集团—上汽集团,还有汽车行业一大把零部件企业,如联合电子,本特勒,延峰等等,造大飞机的商飞,造军舰的江南造船厂,我国钢铁龙头—宝钢,港机巨头振华港机,航天领域的上海八院等等。

上海虽然在互联网、信息化等领域企业不强大,比不上北京、深圳、杭州,但是其在重工业和军事领域却是我国顶梁柱,所以不要因为互联网经济火热就认为上海不行!


小罗说深圳


事件一 身边上海大妈也有好的,家里一个女儿,老夫妻退休工资合计8000,市区三套房。同意女儿找了安徽来沪打工无房小伙结婚。然而婚后对方家暴女方,除此之外由于第一胎生了女儿,因此婆婆要求再生儿子,还提出要求一家人和另外一个小儿子(男方的弟弟)一起搬到女方家里。如今矛盾激化,女方提出离婚,男方要求财产分一半。第一胎女儿归女方管,男方不负责抚养费。\r事件二,上海曾经有过蓝印户口政策,当时只要上海买房的外地人,就有机会变成上海户口。江浙沪一带不少人都拿到了上海户口,而且上海有分上海人,上海乡下人,苏北人,宁波人后代等。所以不要一听乡下人就马上有情绪波动,讲你的并不一定是上海人。另外如今政策收紧,买房不能拿户口,但很多国家企业和单位都能落户,各个城市的精英在此相聚,你会发现反而同事中上海人会帮助你,而其他城市的同事根本就恨不得你辞职。

所以有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起因的。

上海这座城市有好有坏,并不是包容性不好,而是来此竞争的人群太多了,就如同一个重点班级,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留下。一个城市的强大,包括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是仅仅依靠互联网公司和软件行业的(当然这也非常重要),医疗(有非常多的人来上海看病,从未有医生拒绝),教育(大学里的研究生很多都不是本地人,并没有歧视外地人或者包庇上海人),上海在国内的桥梁设计全球领先,很多制造技术是出自上海,另外港口的建造技术,还有上海安亭汽车城(大众,通用),张江高科(有英伟达)。国家用市场换技术,上海的消费市场庞大,这么多企业进驻上海,让上海综合实力变强,更大的市场换取更多的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共享给国家的。

综上,请不要总是无限放大一个城市的缺点,同时请勿以偏概全。互联网媒体是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改变一些看法,做一个大格局的自媒体,不是可以为社会为生活带来更多的精彩吗?


ILXFOREVER


大牌科技?你把深圳那些做单反冒充镜头拍摄手机,山寨游戏,盗版交换机,玩具无人机,造假基因测序的公司称为“科技公司”??那上海造大飞机,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大型核电机组,超临界发电机组,高端芯片,航空母舰的国家栋梁是啥???是你老家村里的村办企业吗!!!???


金东来1


中芯国际量产22纳米芯片叫不叫科技

上海电气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叫不叫科技

上海航天研发长征6号叫不叫科技

国内只有沪东中华可以制造LNG叫不叫科技

江南船厂造055叫不叫科技

中国可以没有深圳,可以没有上海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