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加拿大走私的60箱垃圾只能夠認慫運回呢?

幸福地帶2


這個事近期因為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4月發火,揚言“不運回垃圾就開戰"才突然被炒熱,其實是一件老糾紛。

2014年2月,菲律賓海關首次公開透露,有50多箱加拿大垃圾“非法入境”,後來的消息則將2013年的另一批加拿大垃圾計算在內,總數是60多箱。

原本菲律賓是允許、甚至鼓勵從發達國家進口垃圾的,因為垃圾中含有可回收利用的廢紙、塑料、廢金屬,甚至稀有金屬,可以給菲律賓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帶來一些收益。但這兩批加拿大垃圾中僅含有30%的廢塑料,剩下70%都是生活垃圾、電子垃圾甚至廚餘垃圾,菲律賓方面不但無利可圖,還要承受環境汙染的後果。這些混合垃圾以“廢塑料”為名報關,因此菲律賓海關和政府認定系違反《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規定發達國家不得向發展中國家傾倒有害垃圾)行為,並涉嫌虛假報關和詐騙,而加拿大政府則僅承認這是一起“失誤”。

多年來加拿大政府一直軟磨硬抗,希望說服菲律賓就地處理這些垃圾(最多帖點錢),而菲律賓則堅持讓加拿大垃圾打道回府,杜特爾特上臺後態度更加強硬,並最終徹底鬧翻。

加拿大垃圾焚燒處理率僅為10%,是OECD國家中較低的,垃圾大量對外出口,主要目的國是非洲的尼日利亞、利比里亞,亞洲的中國(包括臺灣)、菲律賓、緬甸、印尼、印度等,甚至連鄰國美國也經常在不經意間成為加拿大的垃圾出口目的國。

加拿大對華出口垃圾歷史悠久,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曾大量向中國出口回收的舊服裝,後來是廢舊塑料,2005年以後則是電子垃圾後來居上,數量從最初的每年幾十噸,上升到目前至少每年幾百噸的水平。此外,廢紙是加拿大對華垃圾出口的“常青樹”,幾十年來始終盛行不衰。

加拿大為什麼要大量出口洋垃圾?

上世紀70年代,加拿大學者首先發現,垃圾的焚燒處理方式會產生大量二噁英懸浮微粒,嚴重影響城市空氣品質,和居民身體健康,因此,1996年加拿大、美國兩國達成協議,自即日起停建爐排式垃圾焚燒爐,並逐步淘汰現有的舊爐,推廣控氣型等新型垃圾焚燒爐,以減少垃圾汙染。

然而事實上,儘管加、美兩國相繼研製出“二代爐”,卻並未大規模普及使用,公認在垃圾焚燒技術上領先全球的加拿大,自1996-2007年,加拿大並未興建一座新的垃圾發電站,這一方面是因為舊式焚燒爐被淘汰(加拿大立法規定垃圾焚化爐爐溫不得低於1000攝氏度,煙氣停留時間不得低於兩秒),而新爐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其它發電方式價格不高,垃圾發電成本高,缺乏競爭力,且加拿大社會普遍重視環保,對垃圾發電意見很大,許多現有垃圾電廠都在居民強烈抗議中不得不停產,至於新建則更不可能。

近幾十年來,加拿大在垃圾分類方面越做越細,以大溫哥華都會局為例,分類垃圾箱從最初的兩個增加到3-5個,有機垃圾、可回收垃圾和電子垃圾嚴格區分,包裝材料預先收取回收處理費,這些都有助於可回收垃圾更方便地被“打包”,客觀上推動了垃圾回收業。

和一些非洲國家不同,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當初熱衷進口洋垃圾,是看中了垃圾裡的寶貝:從最早的二手服裝,到上世紀90年代的廢塑料,再到今天從電子垃圾中提煉稀有金屬,從舊船中回收鋼材,進口商看中的是暴利——有人曾經形容,走私進口電子垃圾的利潤可以和進口毒品相比擬,卻又無需冒那樣大的風險。

筆者上世紀90年代初在浙江省的國營外貿公司工作,當時公司有個下屬合作單位(在浙江餘姚),主業就是從加拿大進口廢塑料(回收的飲料瓶),這些廢塑料用集裝箱從加拿大溫哥華港運抵寧波,再送到當時蓬勃發展、嗷嗷待哺的“小化工”,製成當時銷量極好的聚乙烯顆粒;後來筆者全家移民加拿大,妻子從事國內時的老本行——船務貨運代理,幾個骨幹客戶就是做垃圾生意的華人。

和當初“倒廢塑料”不同,如今這些倒騰洋垃圾的華人,主要經營的是電子垃圾(可從中提煉貴金屬,但提煉過程很容易引發二次汙染),其次是廢報紙,主要用於國內中小型紙廠生產再生紙(但小紙廠在中國同樣是汙染大戶),此外,廢金屬等也在做,但比例不大。

這些“垃圾客戶”為降低成本、迴避風險,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他們為了“打秤”,在集裝箱裡夾帶大量比重大的雜物,甚至故意不清除垃圾附帶的汙泥等雜質。此次新規出臺前,中國對電子垃圾“非關成分”的允許上限是總重量的1%,但前幾年寧波口岸查獲過“非關成分”超過25%的(我妻子說曾有“非關成分”超過四成的,被他們攔住沒能裝船,“太黑了”)。因為近年來加拿大方面加大了對垃圾出口的檢查、限制,中國大口岸控制也越來越嚴,他們就採取在出口報關時做手腳,和在中國專門選擇新港口(如曹妃甸)、小港口(如椒江、鹽城、日照、龍口……)入關等手段,試圖矇混過關。

自2017年起,中國開始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這一方面引起許多亞非國家仿效,另一方面這些國家也擔心,那些原本要傾倒在中國的洋垃圾會傾斜在它們國土上,因此對洋垃圾更為敏感。

加拿大最終同意將垃圾運回,一是在菲律賓這件事上做得實在太露骨、太難看,二是今年是加拿大選舉年,執政黨選情不利,不想再因為垃圾問題節外生枝。


陶短房


看到這個新聞,英武都不想去查閱是否屬實了,心裡特別爽!

仔細一查看,原來是菲律賓發生的事情,而且杜特爾特都說了:如果加拿大不運回垃圾,將會“邁”了加使館!
1.耿直哥杜特爾特確實夠強悍,23日、28日連續兩次警告加拿大,如果不運回垃圾,他將包船將垃圾倒到加拿大海灘上,讓加拿大“吃了它們”,他還會把剩下的垃圾丟到加拿大駐菲使館。估計,這個時候,加拿大都膽顫了!

2.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傾倒垃圾,之前在就一直在進行。我們宣佈從2018年1月開始,正式施行“洋垃圾”禁入。這樣的規定,讓很多西方國家無所適從,所以東南亞就成為這些國家轉戰的對象。

3.菲律賓的馬尼拉因為大量垃圾湧入,境內的帕西格河變成了世界上最汙染的河流之一,甚至出現了“垃圾浪”,一些鯊魚等大型海洋生物因為誤食洋垃圾而喪命事件時有發生!

幾點看法:

(1)面對西方國家的傾倒洋垃圾,我們已經在2018年開始禁止,而很快東南亞很多國家也會採取相應措施的。畢竟,西方國家為了節省成本,天天喊著讓別國低碳生活,結果自己製造的垃圾傾倒在別國的生存土地上,簡直就是犯罪。

(2)現在已經到了21世紀,大家都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這個時候加拿大竟然還要洋垃圾傾倒到菲律賓,而且按照杜特爾特的說法,光2014年一年,加拿大就運來了200個集裝箱!加拿大總認為自己是“五眼聯盟”是美國的陣營的,打沒有認識到: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美國獨大了,很多國家都在強大過程中!

(3)杜特爾特確實夠直接,耿直的性格,讓加拿大駐菲律賓大使馬上“服軟”,表示會與菲政府一道解決問題。現在看來確實解決了,但是如果再次發生了,估計杜特爾特還真的有可能直接向運送垃圾的大船開炮。


英武


國之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