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破解“群众无感,干部不满”的一点思考和尝试

毋庸回避,在组织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行政部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的主题工作,层层落实到基层,结果差强人意,出现“群众无感,干部不满”的现象,本应“轰轰烈烈”的工作,只能早早收场,或停留在“文案成果”的状态,缺乏实际的效果,笔者接触了两年的“行政”工作,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上下级的信息不对等,特别是行政领导部门与基层的信息不对等,基层干部对上级行政部门工作设计的背景、开展工作的意图、想要达到的目的,理解的不深不透,凭固有经验办事,甚至对上级的工作要求断章取义,造成工作开展不顺,效果不佳。

二是基层干部存在消极懈怠现象,缺乏担当意识,把上级布置的工作当成派任务,“添麻烦”,嫌任务多,有不满情绪。对上级布置的工作简单传递,当成了例行公式,没有方法创新,逐层分解指导,直接以文件传达文件,把收“总结”作为对工作的考核,把做汇报、凑数据当成工作成果,没有实效,群众自然是“无感”。

三是上级行政部门在工作的设计过程中,调查研究不深入,工作要求与实际情况有差距,加之有些领导干部有官僚主义的倾向,对基层反映的问题,不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以行政命令代替对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宣传、引领,加大了“脱离”实际的负面影响,既影响了工作又影响了干群关系。

这些现象的出现和产生的原因,肯定得到各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进行改进。近年来,我们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展的“反四风”、“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就是在教育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强化担当意识,勇于工作创新方面的重大举措,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破解“群众无感,干部不满”,需要从上级部门科学设计、科学落实和科学考核,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强化责任心、使命感、创新精神两方面入手,对这样一个大命题,本人受工作职责和能力所限,不能做出深入的论述和分析。

以下尽从个人素质修养的角度,结合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在工作中,如何克服“不满”情绪,让基层群众理解工作、参与工作并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在这方面可以说传统文化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工作中遇到“繁杂”情况,感到疲劳时,我经常用《礼记》中“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来鞭策自己,于是疲态尽失,保持愉悦的工作状态,克服消极懈怠的现象。上级布置的工作要向基层进行布置,我经常用《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要求自己,换位思考,认真学习工作要求,为基层提示工作思路和工作建议,把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基层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充分肯定并主动向上级汇报,让基层干部群众有成就感、获得感,同时自己也感受到了自身工作的价值。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要把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简单的归结为体制的原因,是上级的责任,消极的等待。要切实从自身出发,努力学习,提高党性,强化提升能力的同时,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浸润自己内心,把工作做得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这是我一名普通党员干部的一点思考,与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