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服務 汶川開設“時間銀行”

4月25日上午,汶川·無憂時間銀行揭牌儀式在汶川縣威州鎮鍋莊廣場隆重舉行,標誌著 “汶川·無憂時間銀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在全縣範圍內正式啟動。

為愛服務 汶川開設“時間銀行”


汶川縣委書記、縣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社會志願者隊伍、在校學生、公職人員代表,以及“煙雨三江”康養書院學員代表、當地群眾等,近2000人見證了“汶川·無憂時間銀行”正式運行,並在揭牌儀式結束後參與了灌木叢栽植、垃圾整治等公益活動,在“汶川·無憂時間銀行”存上了自己的第一筆志願服務時間。

為愛服務 汶川開設“時間銀行”


時間銀行,存進的是美德,取出的是大愛

汶川縣委書記張通榮在揭牌儀式上講到,“無憂時間銀行,可以讓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價值,人與人之間的愛心服務可以通過時間銀行來進行真實的交換、進行生命價值的交融,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實現每人生價值的昇華,從而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發展。”

所謂“時間銀行”,是志願者將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存進“時間銀行”,當自己遭遇困難時就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的時間”,接受他人提供的同等時間但可以是不同類型的志願服務。

“時間銀行”提供的並非志願服務時間或內容上的簡單等量交換,它充分兼顧了家國與個體、社會與個人的利益,突破了受助對象的固化。在一存一取之間,體現了一個帶有傳承性的良性循環,也為整個社會的互愛互助打下基礎。可以說,人們在時間銀行裡存進去的是美德,取出來的是大愛。

為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提升社會工作事業服務體系,持續改善民生,汶川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汶川·無憂時間銀行這項系統性的龐大工程,希望通過這項舉措,進一步固化“文明四風”和感恩情懷培育的建設成果,進一步彰顯“縣為民造福 民為縣立業”的汶川價值觀,共建“我為汶川、汶川為我,身為汶川人、樂在汶川中”的精神家園,穩步提升每一個汶川人對家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為愛服務 汶川開設“時間銀行”


全縣動員,落實全面覆蓋,引領全民參與

在揭牌儀式上,汶川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傅劍在致辭中講到:“我們要把汶川·無憂時間銀行融入到脫貧攻堅、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文明城市建設、人居環境大提升、康養旅遊示範地建設等各項重點工作當中,推動各項活動走進農村、走進社區、走進校園、走進醫院、走進社會工作機構、走進機關單位,鼓勵全社會不同群體都積極參與進來。”

按照統一銜接、就地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則,汶川將率先在全縣老年群體、青少年群體和公職人員群體中推行“汶川·無憂時間銀行”,並通過他們帶動身邊人參與,將“汶川·無憂時間銀行”輻射到社會各界,引領全民參與熱潮。

同時,全縣各級各部門將整合運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類資源,為活動有力有序提供保障。

為愛服務 汶川開設“時間銀行”


創新實踐,推進社會互助,構建無憂之城

據介紹,項目自揭牌儀式之後,將迅速完善“時間銀行”的管理運行機制,確保“汶川·無憂時間銀行”有人參與、有人管理、有人宣傳,全面落地落實。預計從2020年起,實現時間銀行儲蓄戶服務內容和服務需求的動態管理、常態運行。

汶川·無憂時間銀行開展的志願服務包括心理諮詢、法律諮詢、愛心捐贈、助老助殘、環境衛生、生態環保、文化、科普、文明交通、安全生產等。儲戶參與各項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和公益事業時間滿30分鐘起計,獲得的時間幣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用於兌換其他儲戶的服務。時間幣的使用、轉讓過程不能用金錢、物質代替,可以以無償的形式轉讓、贈予或繼承。

通過“汶川·無憂時間銀行”,汶川將針對不同社會群體組織具有豐富內涵、實際意義和創新創造的公益志願服務活動,切實提升汶川公益志願服務水平,加快構建社會互助體系,在全縣各族幹部群眾之間架起一座互幫互助的橋樑,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和鄰里關係,使汶川真正成為讓每一個汶川人其樂融融安居樂業的無憂之城。

為愛服務 汶川開設“時間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