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变的李隆基为什么要杀掉上官婉儿?

90后女孩打工日记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率领宫女,打着灯笼来见李隆基,并将自己和太平公主拟写的唐中宗遗诏拿给李隆基看,主要内容是立

李重茂为太子,表明自己和太平公主是盟友,效忠于李唐皇室的,不过李隆基看后立即下令斩杀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剧照)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

一、上官婉儿其人。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曾经和唐高宗密谋废除武则天,反被武则天所杀,上官婉儿和母亲被收入掖庭,成为奴婢。上官婉儿自小聪慧,擅长诗文,被武则天看中,逐步提升,成了武则天的贴身秘书,负责文书工作。

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逼退病重的武则天,唐中宗李显即位,还是命令上官婉儿起草诏书,并封她为昭容,成为李显的嫔妃。上官婉儿熟悉政治操作,很快成为李显和韦皇后的亲信。(李隆基剧照)

为了制衡“神龙政变”的功臣,重新获得权力,李显和韦皇后听从上官婉儿的建议,任用武三思,并于他商谈国家大事,彻底制衡了那些元老,并将张柬之等人或贬或杀,清除了障碍。上官婉儿和韦皇后、安乐公主过从甚密,耳濡目染影响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她们也想成为武则天第二,君临天下。他们的政治打击目标锁定在太子李重俊(非韦皇后所生)身上,元老们都离开了朝廷,李重俊被韦皇后、武三思等人逼迫,眼见太子地位不保。李重俊在公元707年7月发动“景龙政变”,杀死了武三思及其政治盟友,又追杀上官婉儿到玄武门,企图杀死上官婉儿、韦皇后等人。唐中宗李显在玄武门上说了一句话,士兵们就临阵倒戈,李重俊兵败被杀。(安乐公主剧照)

上官婉儿引荐了武三思后,和他私通,武三思死后,唐中宗李显为上官婉儿修建了宫廷外的外宅,方便联络政府官员。中书侍郎崔湜和上官婉儿私通,被引荐为相,她是为安乐公主筹措政治盟友。

唐中宗也感觉到韦皇后势力的急剧攀升,提拔自己妹妹太平公主引荐的官员,用来制衡韦皇后,一时太平公主风光无限,上官婉儿的政治嗅觉敏感,立马依附到太平公主羽翼之下,她想在太平公主和韦皇后之间左右逢源。

710年,唐中宗李显突然病逝,唐中央的各项权利尽数落在韦皇后一派手中,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密谋发动政变,7月21日发动政变,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被杀。

二、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理由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利用上官婉儿铲除“神龙政变”的元老重臣,培植了自己的政治势力,遏制李唐皇室,逼反太子李重俊。韦皇后羽翼丰满之后,又将上官婉儿排除在核心权力圈之外,朝堂之上对此都了若指掌。(太平公主剧照)

上官婉儿是个政治多面手,为了保证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续,她又和太平公主走到了一起,并起草了唐中宗的遗诏,这个遗诏明显是伪造的,按照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政治意愿来写的,根本没有李隆基什么事!

再者,上官婉儿利用自己的身体,和外朝的官员私通,先有武三思,后有崔湜,其他不知名的还有不少,是当时著名的政坛交际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政治能量不小。

上官婉儿这朵政坛交际花唯独没有交际到李隆基这个逆袭的王子,她和太平公主伪造的诏书也是李隆基登上帝位的一大障碍,李隆基纵观政变后的政治局势,唯一可以与他对抗的就是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而上官婉儿又是太平公主的政治盟友,留下她等于给自己留下一大隐患,趁此机会,快刀斩乱麻,杀!


穿越再现彼岸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公元705年2月20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五人,联络羽林军首领李多祚、李兴宗等人开始发难,先是称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俩人谋反,率领禁军诛杀了他们。

武则天的男宠被诛杀了。这一下大家都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只好跟着张柬之一条道走到黑了。于是在杀完二人后,直接包围了集仙殿,武则天正在养病,看到这么多禁军冲进自己的寝宫,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就这样,在自己昔日大臣的武力逼迫下,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养老去了。这就是历史上的“神龙政变”。

中宗李显复位后,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给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以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

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晋爵。复国号为唐,一应典制,悉复唐永淳前旧,唐朝规复。

武则天时代,才女上官婉儿,很得武皇器重,负责宫廷的文书工作。这一回更是升了一级,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

张柬之等五人虽然有拥立之功,但此时韦后开始干预朝政,他们就被逐渐的边缘化了。由于韦后同武三思关系暧昧,所以武氏家族中人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为天下所患”。

武三思等这阵风头一过,开始了疯狂的报复。他勾结韦皇后,“内行相事,反易国政”,张柬之等五人被武三思和韦后谮毁,全部被贬官。敬晖赴任崖州不久就被杀害,张柬之在新州忧愤病死,崔玄暐在岭南病死,桓、袁二人则被朝廷派遣的使者杀害。“神龙政变”五位功臣,竟无一善终!

剪除这些神龙政变的功臣以后,韦皇后又开始栽赃谋害太子。 李重俊被逼无奈,发动兵变,诛杀武三思父子。而后攻打宫城,意图冲进宫中,诛杀韦皇后等人。不料被阻于玄武门外,因士卒倒戈而失败,立即被部下杀死。

去掉了太子这个绊脚石,韦皇后更加肆无忌惮了。他们开始谋更大的职位了。

一个已经做到皇后的人,再往大里奔,只能是皇位了。而安乐公主则一心想当皇太女。于是母女俩一拍即合,俩人不顾天伦道义,合谋毒死了李显。

此时除了韦皇后母女的势力,还有一伙势力也很大,那就是太平公主。上官婉儿一看,自己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又暗送秋波,向太平公主频频示好,此时看她的表现,应该属于政治投机,变成了骑墙派。

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开始布局,先是决定秘不发丧,立即将禁军的指挥权都安排了自己的人,控制住了局面。然后令上官婉儿,立即起草皇帝遗嘱。这么重大的事情,她当然拿不定主意,找太平公主支招,俩人琢磨半天,最后才完成皇帝遗诏。

这份遗嘱照顾了各方面的关系,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摄政。

但是这份遗嘱,却遭到宰相宗楚客、韦温的否定,他们更改诏书内容,劝韦后效仿武则天,择日称帝。

临淄王李隆基得到消息,一看李唐王朝又要出现一个武则天。那岂不是又要变天了?这事绝对不能答应。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于7月21日发动唐隆之变。

他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拥立其父李旦。

闻听兵变,上官婉儿出宫,率领宫人迎接士兵。为了表明自己是一伙的,她展示了遗诏的原稿,把他拿给带兵的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去请示李隆基,并且求他开恩。但李隆基不许,下令杀之。

唐隆政变发生时,太平公主坐镇公主府,并不在现场。在兵士口中,得知了上官婉儿,已被乱兵所杀,心里非常哀伤。但事已至此,已经无可挽回了,只能去做做善后工作了。她派人去吊祭,并拿出大笔的安葬费。

开元初年,李隆基下诏,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并令宰相张说作序。不管怎么说,上官婉儿的作品得以流传后世,李隆基这种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关于李隆基为何固执己见,不放过上官婉儿,一定要杀死她?后人有很多的猜测。

一个是从武则天开始,到韦皇后,包括安乐公主在内,女人一旦染指政治,她们内心的魔性就会激发出来。所以李隆基觉得,女人染指政治,是不祥之兆,因此一个都不能留。

还有一种说法,虽然这上官婉儿,似乎是自己阵营中的人,但她不是自己的人,是太平公主的人。她要留下来,日后相助太平公主,就会尾大不掉,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还莫不如趁此混乱之际,做到未雨绸缪。

凡此种种,到底哪个是真实的原因,李隆基自己不说,只能成为一桩历史的悬案了。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


其实上官婉儿确实算不上是什么大人物,她不过是一个有些才气的女子,在政治斗争中她就显得非常的不理智。武则天之所以提拔上官婉儿,不是因为上官婉儿有着强大的政治头脑,也不是因为上官婉儿有什么治国之才,只不过是因为武则天欣赏上官婉儿的才气罢了!

在那段历史的政权交替中,上官婉儿从未翻起过浪花

几番摇摆,还是站错了队伍

上官婉儿可是说是一个投机分子,她的出生其实是比较卑微的,但她非常的有才华。武则天当政过后对于女子大多有提拔,她希望能够让女人和男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地位,上官婉儿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走入了武则天的视线。武则天非常欣赏上官婉儿的才气,正因为如此上官婉儿得以平步青云。

可以说,武则天地位牢固的时候,上官婉儿是坚定的武则天拥护者,但随着武则天年老,上官婉儿开始动摇了。在张柬之等大臣强行发动神龙政变的时候,上官婉儿的作为很难让人相信她还是武则天的拥护者。毕竟,唐中宗李显上位后,上官婉儿和李显、韦后等人的关系非常融洽。

在这期间,上官婉儿曾经劝告过韦后行武则天之事,韦后也确实有这种想法,李显死后,上官婉儿作为韦后一方的代表和李唐宗室的代表太平公主一起拟订了李显的遗诏(李显死得突然,连遗诏都没有留下,很难让人不怀疑他的死有什么猫腻。)但后来,随着太平公主势大,上官婉儿又有投靠太平公主的意愿。

可以说,上官婉儿是一颗典型的墙头草,在武则天、李显、韦后、太平公主等重要人物之间来回摆动,但她从来没有想过投靠李隆基。这个时候的李隆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临淄王,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但是唐隆政变改变了这一切。李隆基没有什么势力,靠着和姑姑太平公主的合作,借住太平公主的势力,李隆基得以组织谋划了这一场唐隆政变,政变的军队是听李隆基号令的,虽然太平公主有意要留上官婉儿一马,但李隆基还是将其斩杀,毕竟这样的墙头草有百害而无一利!

拨乱反正

相比较上官婉儿错误的政治站队,我觉得李隆基的拨乱反正才是她更深层次的死因。武则天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方向,一个新的未来,开始了一个女人可以做皇帝的崭新时代。但要知道,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光明正大当皇帝的女人也就武则天一人而已,其他的诸如吕后、慈禧也顶多是垂帘听政,万万不敢做皇帝的。

武则天的成功给了唐朝女性一个错觉,他们误以为人人都是武则天,人人都可以当女皇帝,从逼得太子李重俊造反的安乐公主,到意图篡位的吕后,以及和李隆基针锋相对的太平公主,那个时代的女性在政治舞台上的表演堪称各个封建时代之最!李隆基想要改变,女性的雄心勃勃让国家政治陷入了混乱,整个唐王朝开始受到震荡,天下似乎不再是被李唐抓在手心了。李隆基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帝王,他想要让这边天下从新回到李唐宗室的手中,让天下回到武则天之前的秩序里。

所以,他需要将政治上极为活跃的女性打压下去,从李隆基铲除掉太平公主后,唐朝女性干政的现象就得到了大大的遏制,从李隆基未来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知道,他想要让女性退出政治舞台。而之前一向活跃的上官婉儿就撞到枪口上,虽然李隆基还没有实力铲除太平公主,但要灭了像上官婉儿这样的杂鱼还是很简单的。以至于当上官婉儿告诉李隆基她其实是太平公主一派的时候,李隆基也没有放下屠刀!

上官婉儿的死更像是李隆基要将政治朝纲拨乱反正的所树立的决心,上官婉儿死就死在她在政坛上太活跃了!


PS:大家好,我是w芒果布丁w,觉得我的回答还可以的话,大家就顺手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我呗!


w芒果布丁w


尽管上官婉儿识时务,在韦后密谋上位之前,联合李唐宗室,把韦后拖下皇位,但是,”聪明人反被聪明误“,或者说,上官婉儿低估了李唐宗室的无情程度。

在李隆基看来,女子弄权”大逆不道“,上官婉儿更是女子弄权的佼佼者。从公元696年到公元710年,十余年的从政经验,让上官婉儿成为唐朝女权的核心人物。正逢唐隆之变,韦后一党均被诛杀,不管用”连坐“还是”陪葬“的名义,上官婉儿此时被杀,合情合理。如此好的时机,李隆基怎可放过?杀了上官婉儿,既打击警告了朝廷中猖獗的女权,又可以早日结束唐朝女权,维护唐朝”男尊女卑“的正统统治。

而上官婉儿一直深陷李唐权势之中,无法脱身。为了保命,她不得不”与虎为谋“。从武则天到李隆基时代,她先后依附武则天、李显、武三思、韦后、太平公主、李旦。小心翼翼地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寻找”生“的平衡点。可是这种墙头草行为在贵族中极不受欢迎。即使上官婉儿有”宰辅之才“,可是,下属不忠心,这种人才,当权者宁愿杀掉,也要避免有遭一日,内部混乱时,下属反咬一口,”养虎为患“。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银翘)

喜欢历史、热衷码字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探讨!


青梅煮史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复位,恢复唐朝国号。但是以武则天侄子武三思为首的外戚武氏集团势力,并未铲除。武三思勾结唐中宗皇后韦氏,怂恿唐中宗,罢黜张柬之等,不久又诬告他们企图政变,加以杀害。一时间,朝廷大局被韦后和武三思控制。

唐中宗有四个儿子,长子李重润,是韦后所生,被武则天所杀。其他三个皇子是李重福、李重俊和李重茂,由后宫所生。李重福素为韦后所嫌恶,被贬居外州,因此李重俊得以被立为太子。李重俊非常憎恨武三思、韦后一党,又联络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于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训,进而围攻皇城,想迫使唐中宗退位,结果,李重俊兵败被杀,唐中宗只好另立李重茂为太子。

唐中宗在武则天时期,曾与韦后一起被幽禁在房州达十年之久,算得上患难夫妻。韦后虽然憎恨武则天跋扈无情,但却无比艳羡她以一女子之身登上皇帝宝位的作法,妄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而唐中宗由于长期受到武则天压制,远离政事,所以没有统治经验,他在位期间,国事大多都韦后把持,政治腐败,贪墨成风。最为突出的就是“墨敕斜封”一事。当时韦后和她的爱女安乐公主、长宁公主以及唐中宗的昭容上官婉儿等,皆依仗权势,横行无道。要想求官的人,只要“用钱三十万,则别降墨敕除官,斜封(不通过正式手续)付中书,时人谓之斜封官”。凡是通过这种渠道而授的官,“皆不由两省(上省、中书省)而授,两省莫敢执奏,即宣示所司”。据《资治通鉴》记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官位的达两千余人。

公元710年,唐中宗驾崩,太子李重茂即位为帝,韦后以皇太后摄政。这时侯能够威胁韦后专权的只有曾经作过皇帝的相王李旦了。李旦这个人没有政治野心,清心寡欲,还曾经把皇位继承权让给唐中宗。但是他是李唐王朝硕果仅存的帝胄,韦后如果不把他除掉,是无法走上武则天的道路。

李旦第三子李隆基知道父亲处境危险,为了不至于被韦后加害,立即发动了宫廷政变。公元710年六月,在葛万福、陈玄礼等人的帮助下,进入长安的玄武门,杀死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斩宰相韦温、宗楚客、并灭其党羽。之后将李重茂赶下皇位,拥立李旦登上皇帝宝座。

李旦称帝之后,立李隆基为皇太子,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自为太上皇帝。李隆基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


历史的小学生


婉儿实力或者智谋超群,第二,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第三,武则天的教训在前面,还有韦皇后干政。所以,他们最终下了毒手。可怜,一代才女,如此丧命。政治是无情的!希望每个人都离政治和官场要远。自古以来,知识分子都愿当统治阶级走狗,帮助奴役百姓。如今也是这样。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亦有黄金屋。不关心政治,或者甘愿当奴才,下场与婉儿差不多!


洪湖泰迪熊


上官婉儿是韦皇后和武三思的帮凶,算是武氏家族余党,对李家天下有威胁,所以,李隆基必须杀掉她。


朝阳阿力


这个很好理解啊,排除异己啊,尤其是对上官婉儿这样的曾经的掌权者


北斗微光


简单的说就是巩固自己政权,防止第二武则天


历史小代表


谁让她跟武则天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