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在退休之前聘上副高职称,会提高退休金吗?

手机用户6031012875


什么叫做“中人”?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国家规定,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并办理了退休手续的人称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

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称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中人”。

在2014年10月之后参加工作,并在之后退休的人称为“新人”。

“中人”养老金是怎么过渡的?

中人的养老金要保障退休待遇计算稳定过渡的原则。国家规定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是10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办法待遇比较计算养老金待遇。

以老办法退休待遇为基础,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一年加发10%,从10%一直过渡到100%。

老办法退休待遇的计算方法

机关事业单位10年过渡期内的退休待遇老办法计算方法,还是以职称、职务为主。

用2014年9月的本人基本工资标准,乘以,本人工龄确定的发放计发比例。结果作为基本养老金的起点。

另外,要额外加上本人2014年9月的职称确定的退休补贴标准。

还要加上2015年本人2014年9月职务职称的养老金晋升标准。

然后乘以每年的工资增长率。


如果我们在2018年实现了职称晋升,那么,现在的职称和之前的职称会有一定的退休生活补贴的差额。那么这一部分差额将在在2018年加入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同时参与2018年以后的工资增长率调整。

因此,老办法退休待遇中肯定是可以实现职务、职称晋升所带来的退休待遇差距的。

新办法退休待遇

新办法退休待遇实际上是参照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以及职业年金四部分养老待遇构成。

这4部分待遇实际上都跟本人的缴费指数有关系。

缴费指数实际上是等于当年的实际缴费基数除以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较发达地区的副高级职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相应缴费指数都能达到1.5甚至2以上。

另外,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以前,也应当计算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要参照以前的养老金计算模式,跟退休时本人的职务和职称因素相挂钩了。因此,只要我们退休职称上去了,相应的缴费指数也会有明显提高。

山东省的缴费指数可以分为岗位指数、薪级指数和调节指数3部分构成。

所以,至少退休中人的待遇与职称挂钩还是非常关键的。

未来的趋势

通过分析机关事业单位的新办法退休待遇,明显养老金会跟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挂钩。

但是养老金会跟每一年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挂钩了,缴费年限会更具优势。

养老金待遇将是累计计算,不会再有退休时的职务确定了。

如果我们在退休时提升了职称待遇,那么只会提高我们最后一段时间的缴费基数,影响到退休待遇也仅仅是最后一段时间的养老金待遇。这样退休待遇会更公平。

这样同样缴费40年,同一级别退休的情况下,较早得到提拔或者晋升的人员,养老金会更高。这也是对干部工作能力的肯定,这样的养老待遇也是更公平的表现。


暖心人社


这个肯定是会的。

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前退休,退休后的退休金是按照本人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那么在退休前聘上副高职称,因为工资增加了不少,所以退休金能够有一个质的提升。


但是“中人”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前参加工作,改革以后退休的这部分人群。

在养老保险改革以后,退休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有所改变,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与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在职时各月工资、缴费年限等直接挂钩,遵循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而对于“中人”来说,因为涉及到新旧计发办法的过渡,因此更加复杂。国家特地设立了10年过渡期,对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退休的“中人”,养老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而不管什么时候退休,老办法的待遇计算都是以2014年9月的工资为标准的,所以对于大多数“中人”来说,退休前聘上副高职称,也能够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但是如果只是退休前几个月才聘上,那么提高的幅度就非常的小,并不像改革之前有那么大影响。

而因为“中人”新办法的一些计算参数迟迟未能落实,目前大部分“中人”其实一直都是在按照老办法预发养老金,而绝大多数人员老办法的养老金是低于新办法的,所以何时能领取到准确的养老金,这才是“中人”更关注的问题。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中人在退休之前聘上副高职称,会提高退休金吗?

会影响,具体的计算过程可关注“老王观职场”头条号,查找我发表过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之前聘上副高职称,会影响养老金吗?怎么算?》一文,其中有详细的计算步骤。

这里简单说一下。

1、仅限于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升降人员。如原由中级职称评聘为高级职称,或职务由调整的,例如由副科级调整为正科级。

2、我们知道,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期“中人”养老金执行的是新老办法比对,限高保低政策。

其中的老办法使用的是2014年9月时的工资数据。而如果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职称发生变化,则工资数据必然会发生变化。

那么,在核发养老金时,需要计算出在2014年9月时的老办法养老金,再计算出变化后的职称在2014年9月时的老办法养老金数据。计算出两者间的差额。然后用2014年9月时的老办法养老金加上两者的差额部分。

之后,再计算出新办法的养老金数据,以及职业年金的数据,两者汇总。

用汇总后的数据与2014年9月时的老办法养老金加上两者的差额部分进行对比,如果新办法养老金高于此数据,则用此数据加上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每晚一年加发10%。如果2014年9月时的老办法养老金加上两者的差额部分的老办法高于新办法,则按老办法计发养老金。


老王观职场


"中人"在退休之前聘上事业单位副高或行政单位副处,看这个之前是一月前,还是一年前还是四年前。因为从2014年9月30日以后退休的事业和机关人员目前叫中人,中人退休的工资目前是预发工资,都按这个时间节点核算退休工资总额,待2024年9月30日满10年进行调整,就高不就低。调整后的工资才属于退休工资,因此中人要调整心态身体健康争取活到这天。

2014年9月30前,中人未曾交过社保工资,这部分社保基金国家视同缴纳,建立个人社保帐户,每人按当时的工作年限及级别职务核算工资额,虚拟到个人帐户中。

2014年10月1日之后到退休前这段工资,按照实际缴纳数额缴到个人帐户中,单位承担工资总额的20%,个人承担8%。当然还有医保和职业年金都是按工资总额比例缴纳和扣除。

如果临退休前聘上了副高和副处,工资有所上调,工资总额增加,单位和个人缴纳的社保按增加的工资进行缴纳,个人帐户多了涨工资比例总额28%的钱,但这个钱没多少,有的干部千方百计争这个副高或副处,干几个月退休了,而预发工资还是以2014年9月30日为节点,与没聘上副高或副处的人工资还一样。

即使到了退休满10年的调整日,聘上副高或副处的人,也没挣几天高工资,工资帐户没多几个钱,相比之下,只是名誉上心理上职称和职务上当上了副高或副处,收益上与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副高或副处的"老人"判若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待遇。

如果退休想挣高工资,只能提前晋职称和提干,个人社保帐户多积累基金。临退休再晋职称和提干,浪得虚名已没实际意义。



英汉微视


会的。

作为“中人"当你在退休之前聘任副高职称岗位后,你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都都会跟着上调。由于综合工资增加了,你养老保险的缴费工资也增加了,按照缴费金额越多,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的原则,你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自然也就更多了。

副高职称有五、六、七三个等级,其中第七级是副高职称的最低档,与中级职称的最高档八级相比岗位工资要多150元、薪级工资要多30元,两个项目相加每个月要多出180元,一年要多2160元,按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8%来计算,一年的个人账户就可以增加172.8元。题主在退休前聘上副高职称如果年限只有一、二年就退休的话,在退休金上增加的收入不会很多,但时间越长增加的收入会越多,而且退休后养老金上调也会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有一个隐形收入,你在退休前聘上了副高职称,不但对你内心是一种荣耀,在社会上,人们也会因为你是高级人才而另眼相看。


叶公来帮忙


因此,如果是201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的,高级职称不再另行增发退休养老金,按照缴纳养老保险计算,因为实行缴纳养老保险制度之后,高级职称的人员,他们的工资会增加,缴费基数也会随之增加,在计算退休养老金时,已经计算在内了,再另行增加养老金,就等于重复增加了,这样是不公平的。


一蓑烟雨103284895


中人退休金已经过了接近五年了。到现在还不给理顺。退休就已经六十岁了还有几个十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十二岁。定了一个十年过渡期,这是人定的政策吗?制定这个政策的人难道不死吗?


天蓬元帅


企业养老金与职称无关。


龙应淮


总说理顺,怠理不顺!人为造成烦索,把人绕得如坠雾中,最好达到坑人之目的,真让人气愤!


15832390053


大家都不要说啥中人了,中人是该苦的,我们只盼望出好政策,退休后能按教龄发工资最后,对人人都八公平,看上面是否能听到这合理的呼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