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原來叫“廟城” 最多時有133座寺廟

承德原來叫“廟城” 最多時有133座寺廟


承德原來叫“廟城” 最多時有133座寺廟

普樂寺



1.

承德過去有一句俗話,用來說明承德的廟非常多:承德的廟,海里浩。

浩,是大、多的意思,比如浩浩蕩蕩,聲勢浩大等等。

“海里浩”,應該是像大海里的浪濤一樣多的意思。

承德的廟的確是像大海里的浪一樣多,一個挨著一個,現在大家還能看見外八廟、文廟、關帝廟、城隍廟,從地名裡還都能知道火神廟、高廟、竹林寺、大石廟、山神廟、雹神廟等等。

這些只剩下地名的廟原來也都存在過,火神廟就在現在的康熙銅像處,當年的香火也非常火。

張達池老人文章記載,承德在冊的寺廟總數為133座,這個數字應該包含了外八廟等皇家寺廟。


承德原來叫“廟城” 最多時有133座寺廟

火神廟


2.

按照尹忠、彭侃老人的回憶,承德除外八廟這些皇家寺廟外,承德有寺廟70餘處,這些寺廟包括皇帝敕建、承德官方修建和民間修建三個部分。

敕建寺廟 十四座。

穹覽寺 位於今承德市灤河鎮,建於清代康照四十三年( 1704年) 。

琳霄觀 位於今承德市灤河鎮東南,建於清代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遺址尚存。

開仁寺 位於今承德市區二道街子德匯門與麗正]兩宮門之間。建於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年),乾隆二十八年( 1763年)重修,現重修。

火神廟 位於西大街與宮門口街的交界處,建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1952年被拆。

關帝廟即武廟,民國年間曾稱“關岳廟”。位於避暑山莊麗正門前路西。初建於清代雍正十年( 1732年),乾隆四十年( 1775年)重修。2002年修復。

熱河文廟位於今承德市區西大街二道牌樓路北,建於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年)至四十四年( 1779年)。現已恢復。


承德原來叫“廟城” 最多時有133座寺廟

承德文廟


熱河城隍廟位於今承德市區西大街文廟西側路北,建於清代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2001 年4月修復。

關帝廟(2) 位於今承德市郊獅子溝,建於清代乾隆二十年( 1755年)。

關帝廟(3) 位於今承德市郊獅子溝上二道河子村北,建於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

關帝廟(4) 位於今承德市區武烈河東五火神廟處,建廟年代不詳。

山神廟 位於今承德市郊獅子園,約建於清代康熙年間,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曾整修。

先農壇 位於今承德市區武烈河東五火神廟之東,建於清代道光八年(1821年)。

社稷壇 位於先農壇東,建於清代道光八年(1821年)。

法林寺 位於獅子園,康熙年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


承德原來叫“廟城” 最多時有133座寺廟

普樂寺一角


3.

皇帝在承德修建的寺廟,有其政治意義,一般老百姓和低級官員肯定是不能隨便進去。可普通老百姓有進寺廟燒香請願的需求,清朝有刺激修建廟宇的政策,再加上承德這個地方實在是風水寶地,於是,官員和商人、百姓以及一些信徒們也就紛紛修建廟宇。

你修我修大家修,就修了這麼多:

廣仁寺 位於今承德市區廣仁嶺東麓,建於清代,具體時間不詳。

觀音大士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廣仁嶺北麓,建於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高廟 亦稱“關帝廟”,位於今承德市區廣仁嶺下,建於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

站像老爺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西大街頭道牌樓北側原西苗圃內,建於清代。

西龍王廟 建於清代,位於今承德市區西大街頭道牌樓靠旱河沿處。東、西配殿在1933年後曾作龍王廟小學教室,20世紀50年代改作民居。

宏濟寺 建於清代,位於今承德市糧市街中段與小北溝交界處。1998年被拆除。

隆興寺 建於清代,位於今承德市區紅廟山頂,俗稱“紅廟山廟”,現廟址已成居民樓區。

福山寺 又稱“鐘鼓樓廟”,位於今承德市區旱河沿原一市場處,清代乾隆年間,由商人戚四捐資修建。

藥王廟 位於今承德市郊獅子溝街,建於清代乾隆二十年( 1755年)。今藥王樓尚存,由承德市腫瘤醫院佔用。

北馬神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大北溝口,建於清代。1980 年前後被拆除。

西清真寺 位於今承德市區潘家溝口,建於清代乾隆十九年( 1754年)。1998 年經過大規模修復,現為回族人民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

三義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陝西營街,建於清代道光二十五年( 1854年)。廟內供奉劉備、關羽、張飛塑像。

後山龍王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第五中學後山,建於清代。

酒仙廟 實名“法雨寺”,位於今承德市區佟山南山坡上,建於清代乾隆初年,廟內供奉呂祖劉伶、杜康塑像,尚有商家祖師牌位等。今以重修酒仙廟公園。

娘娘廟 實名“九雲頂”,位於今承德市區石洞子溝北山坡,建於清代,1980年被拆除。


承德原來叫“廟城” 最多時有133座寺廟

海雲寺


海雲寺 位於今承德市區火車站後山,建於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今廟址尚存。

忠義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石洞子溝路北,建於清代雍正十年( 1723)。1980年 被拆除。

竹林寺 位於今承德市區竹林寺小區內,建於清代,1988年被拆除。

普陀禪院 位於今承德市區枯柳樹街,建於清代,1988年被拆除,

後老爺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糧市街中段,建於清代康熙五十年(1705年)。

三官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南營子大街頭條衚衕上口,建於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廟內供奉天宮、地宮、水宮。

鬥姆宮 位於今承德市區草市街,建於清代,1980年被拆除。

泰山行宮 位於今承德市區會龍山海雲寺東院,建於清代。

財神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草市街福音堂東側,坐東朝西,建於清代,1980年被拆除。

小龍王廟 位於今承德街舊銀庫衚衕,建於清代。

大龍王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興隆街現承德市釀造廠院內,建於清代。

小龍王廟(2) 位於今承德市區興隆街萬樹園小區處,建於清代。

山神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水泉溝的趙家溝,建於清代。

下坡關帝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南興隆街中間,建於清代嘉慶十年(1805年)。

文昌閣 位於今承德市區二道牌樓東側。建於清代,1978年被拆除。

福雲寺 即九華山關公廟,位於今承德市郊下二道河子九華山上,建於清代,1948年被拆除。

關帝廟(5) 位於今承德市區舊銀庫衚衕,建於清代,1980年被拆除。

近天禪院 位於承德市區火神廟后街。系清代太監所建。1980 年被拆除。

二郎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火神廟街二郎神廟衚衕裡,建於清代。

河神廟 又名“匯安寺”,位於承德市區迎水壩外今承德市第二中學教師家屬樓處,建於清代。

東清真寺 原址位於承德市區南營子大街中段路西,建於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1999年拆除後又在現承德市中心廣場東側建起新東清真寺。

九神廟 位於承德市郊喇嘛寺中街,建於清代。

九神廟(2)位於承德市郊松樹梁東坡,建於清代。

財神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板棚街東頭,建於清代,1985年被拆除。

東龍王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流水溝路北,建於清代。

老爺廟 位於今承德市郊獅子溝羅漢堂東山坡,建於清代。

蟠桃宮 位於今承德市郊東紅石巒村外東山坡上,建於清代康熙年間,現遺址尚存。

山神廟 位於今承德市郊獅子園裡,建於清代。

炮神廟 亦稱五火神廟,位於今承德市火車站後山腳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

關帝廟(6)位於今承德市郊上二道河子,建於清代乾隆二十年( 1755年)。

土地祠 位於今承德市區二仙居,建於清代。


承德原來叫“廟城” 最多時有133座寺廟

魁星樓


魁星閣 即魁星樓,位於今承德市區東南半壁山之巔,建於清代道光八年( 1828年),已恢復。

關聖帝君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半壁山下,建於清代道光十八年( 1838年)。

名宦祠 位於今承德市區西大街,建於清代。

鄉賢祠 位於名宦祠右側,建於清代道光元年( 1821年)。

節孝祠 位於今承德市區西大街熱河城隍廟東側,建於清代,民國時期曾重修,20世紀50年代被拆除。

魯班祠 位於今承德市區石洞子溝旱河岸邊,建於清代。

夏公祠 位於今承德市區新興街原工人俱樂部東側,建於清代。

大石廟

位於今承德市郊大石廟馬家莊村,建於清代。

雙廟 位於今承德市郊大石廟石灰窯村,建於清代。

雹神廟 位於今承德市郊下二道河子雹神廟村,建於清代。

關帝廟(7) 位於今承德市區牛圈子溝閆家營村,建於清代。

九神廟(2)位於今承德市郊馮營子村,建於清代。

山神廟(3)位於今承德市郊郭家營子村,建於清代。

赦孤堂 位於今承德市區西大街工商銀行路北,建於清代乾隆年間。

南馬神廟 位於今承德市區潘家溝口東側梯子山,建於晚清時期。

大靈峰禪寺 位於今承德市郊雞冠山下,建於元代,清代康熙三十三年( 1694年)重修。全部建築毀於“文化大革命”中。

財神廟 位於灤河鎮西南營,建於清代。

... ...

以上廟宇名錄見於尹忠 彭刊編著的《熱河舊景》。


承德原來叫“廟城” 最多時有133座寺廟

普樂寺



4.

官方記載不全,民間記載也有遺漏,比如現在的長安小區過去叫山神廟溝,按名字推算,這裡也應該有一個山神廟。可在尹忠老人的記錄裡沒有這一座廟。

這麼小的一個城市,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廟?清朝有哪些政策鼓勵人們修建廟宇?

請關注老羊鏟史和寺廟有關的下一篇文章:

修廟原來是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