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杨振宁先生在国科大现场交流中与年轻研究生的讨论?

生活充电桩灬


这是个好事,毕竟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耗资不菲,且还有2004年就开始讨论的国际直线对撞机(ILC),现在也因资金问题,面临诸多窘境。ILC当初计划建设和加速器设备的造价估算为67亿美元,需要2000 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持续工作 5 年以上。现在也水涨船高,预算达到了100亿美元,原先雄心勃勃的日本现在也有点望而却步了。因此此次杨振宁讨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建设对撞机的成本上,公众直观感受也就是成本问题。

讨论的另外一个焦点是,现代粒子物理的研究方向是否已经到末路阶段了,粒子物理是观察物质更小的组成粒子,要求有更高能量的加速器。“更高能量”是指“打碎”粒子有效的能量,举个例子,要使一辆汽车A追尾停在前面的另一辆汽车B,往往是把B推向前走,要使B损坏更厉害,撞出零部件来,就需要A有更多的能量。粒子物理之前基本沿着这个思路造对撞机,以至于越造越大,耗费越大,却只是验证之前的理论,即理论没有创新。杨振宁的建议何不换个方向去研究,何必一路走到黑。

当然支持者却不认同,例如有认为建造加速器物理技术集合低温技术、超导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这些技术方面的进展反向促进工业界相关领域的发展。有人则认为这才是国际竞争开始,使得中国有机会弯道超车走在粒子物理领域的前列。

可见这个建造大型对撞机多讨论是个好事,我们吃瓜群众看看就好!


昆仑还东国


杨先生说得非常中肯,没有私心。(1)杨先生的学术成就在中国的当下没有人能超越,不要不服就谩骂,说人家的私生活,学术讨论要回归学术。(2)中国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是劳动人民的汗水换来的。诚然,做任何方向的科学研究都值得大家尊重和鼓励,但需要国家大笔投入就得国家全盘考虑了,而不应该完全由从事这项研究的人做决定,有人反对就叫嚣。国家还是应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出发考虑问题,科研投入应有所为,有所不为。(3)对于科研还没入门的青年人,先辈给出建议,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要感谢人家,而不是诋毁人家。先生建议的没错,是金玉良言:青年要投入世界科学研究发展的大潮中,互相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好不脱离时代,搞冷门——毕竟人生时间有限。


用户808579330227


先来回顾一下杨振宁在这次交流中跟年轻研究生的交流过程,这段对话主要聊到了要不要建大型对撞机的事情:

谈及大型对撞机,杨振宁在那个会上讲了一句话:“The party is over.”“什么意思?盛宴已过。”坐在沙发里的杨先生挥挥手,补充翻译道。但先前提问的那位研究生非常不服气,他接着向杨振宁“挑战”:“您讲到科研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兴趣,我们对高能物理是有兴趣的。200亿美元的经费也是一个长期的投入,我们并不是一年就把它花完,与其分散做很多小项目,我们想的是做一个大项目。而且高能物理到底有没有前途,不是还得靠我们的努力吗?”杨振宁表示赞赏这位研究生的态度。但是他反问道:高能物理的研究,是不是目前整个世界科技发展的总趋势呢?

<strong>其实关于大型对撞机要不要建这个问题,之前杨振宁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怡芳已经经过了很多轮的讨论。

所谓的高能对撞机酒如下图所示的仪器。这种仪器可以把粒子加速到极高的能量,然后让他们撞到一起,从而产生很多更基本的粒子,从而对“物质”、“粒子”、“引力”、“标准模型”这些课题进行研究。

而按照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怡芳的设想,中国也应该建造自己的对撞机。而预计的开销会在200亿美元左右。

但是杨振宁表示,单纯在大型对撞机上发力,不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很有可能是产出远远小于回报。毕竟200亿美元的经费实在是太高了——让国人引以为豪的贵州天眼造价不过才2亿美元。所以把100架天眼的经费用来造这么一个大型对撞机,实在是得不偿失。

换言之,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经费投入到更多像天眼这样的工程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快的科技发展、取得更多的成就。

另外,杨振宁本身就是跟粒子物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标准模型几乎就是在他的物理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他如果支持建造大型对撞机是在情理之中——毕竟这是他的研究领域,但是他现在却能够站出来反对,说明他是站在整个国家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的。

当然了,国家现在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投入资金也不在少数,如果可以改进加速器的设计、加速相关设备的国产化,未来建造大型对撞机可以更省钱、更有效率地发展高能物理。

简单说,杨振宁对这个研究生说的话是很正确的:有些时候不要过分拔高自己所在领域的重要性,然后去占用宝贵的科学研究资源,而是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整个国家科技要怎么发展才更有效率。

高能物理当然很重要,当然要发展,但是用让其他领域无钱可用的方式只供高能物理一块发展,确实是值得商榷的。


SilentTurbine


前几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礼堂里,97岁的杨振宁和国科大的学生们侃侃而谈。一位来自高能物理研究所并且未来要从事大型对撞机预研工作的研究生,问杨振宁关于中国要建造大型对撞机的看法有没有改变时,杨振宁明确的表示了反对建造的态度,并且说“The party is over”,意思是大型对撞机的盛宴已过。

这不是杨振宁第一次给对撞机泼冷水,从可以查阅到的信息看,30多年来杨振宁一直给加速器、对撞机“泼冷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时,杨振宁就是持反对意见。多位目前从事加速器工作的研究人员回忆过,杨振宁曾劝他们转做其他方向。2016年,杨振宁公开反对中国建造周长达100千米的超大型对撞机CEPC,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尽管也有王贻芳等一线粒子物理学家站出来与杨振宁针锋相对,今天杨振宁依然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持明确的反对意见。

杨振宁几十年来的反对意见有没有道理呢,可以看一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撞出了什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就是在一片争议声中建成的,建成后为了传输海量的数据,建立了一条Internet专线,在高能所安了一台服务器,中国有了第一个WWW网站,这是一个附带性的成果。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还更新了τ轻子的质量,测量的τ轻子质量精度比原来高了10倍,这算是比较重要的成果了。除此之外,还更新了几百项粒子的数据。再有的成果就是对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起到了奠基作用。

这样的成绩单在一些业内人士看起来接近于0。

中国规划建设的大型加速器CEPC能量比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要高了很多,也比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能量高数倍以上。当然,投入的资金也是惊人的。建造这样的加速器,必须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声音。

在国内,当局决定要做某件事后,很多人可能连拍马屁叫好都排不上号,杨振宁能够公开站出来表明反对的立场,这是难得的可贵。

杨振宁是粒子物理领域的元老级科学家,也在物理学的其他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态度你可以不采用,但必须要考虑。


刁博


本质问题,杨振宁人回中国,心也回了中国,立场和观点也回到中国。而那些言必称美国欧洲的人,心在美国欧洲,立场和观点也在美国和欧洲。


我本农


中国政府要多听取楊振宁教授有关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方面的宝贵难得的意见。这两大战略决定未来中国发展的命运。


用户5453155651234


回答净是一堆没读过书的蛆虫,自己先去百度下,杨振宁对物理数学有什么贡献吧,在这抨击别人私生活?你也配?


hhgyhd


杨是目前在世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的科学家,应该是有史以来排名前20以内的科学家。因此建议应该认真对待。


亚非拉美欧


这种人应该低调一点。杨振宁一生太多的争议还这么高调做事肯定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

好比一桌人吃着美味佳肴,突然进来一个人端着臭豆腐在吃,恶心了一屋子人。


A在路上628


如何评价钱学森和杨振宁对国家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