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子临近南阳高铁、将来繁华”您可别忽悠了!

最近南阳家长群里有群友在讨论买学区房的事,谈了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她在长江路买房,因为房价有点想再商量的意见,中介居然扯到离高铁近,是高铁片区,将来要热闹..。


“这房子临近南阳高铁、将来繁华”您可别忽悠了!


这家长感叹:“我的天,我在腾讯地图上一量,这位置从长江路走国道到高铁站那都快20公里了,这咋就成临近高铁了,跟我到镇平彭营乡的距离差不多”

还有家长认为:

“斗是里,这斗是他们的借口,有的地段没啥吹了,随便找个由头”

“高铁开通是方便,可又不是大城市的地铁,比开车上班省钱省时间,一年能坐上几次?”

“要想富先修路嘛!”

“相比新店,你看这位置确实离南阳高铁站近啊,哈哈”

“人家说的离高铁近是相对白河以北...”

“从理工那到高铁跟到蒲山的距离差不多,往南繁华那得重建一个南阳市的规模,得多少年”

“这房子临近南阳高铁、将来繁华”您可别忽悠了!

这位销售说话确实不严谨,真正的高铁片区其实在高铁站前一带。不过“南阳高铁站”确实已经成了白河南的房产行业的话术了,现在的白河南,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销售都能扯到高铁,在各大南阳房产网站上搜索高铁,你能看到更多辣眼睛的八竿子打不着的小区。

但是,高铁,对我们的住房和生活等切身利益有多少加成呢?

“这房子临近南阳高铁、将来繁华”您可别忽悠了!

高铁开通影响房价的作用机制

目前我国的高铁平均速度已经达到300公里每小时,未来还可能继续提速,大城市群平均距离为600KM左右,届时基本1-2小时左右即可抵达,当日往返将成为常态,“千里江陵一日还”已变成现实。

“这房子临近南阳高铁、将来繁华”您可别忽悠了!

持有高铁开通看涨观点的人认为:随着高铁路网的不断建设,高铁所在区域的出行将越来越便利,加上周边大城市房价高涨,人口也自然陆续向“房价洼地”转移,而人口上涨则必然带动该区域的房价上涨。

反方则认为:在开通高铁之前大家对于高铁开通有预期,想着高铁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但是等到高铁真的开通后大家会突然发现所期待的高铁聚集效应并没有出现,甚至还把本地的劳动力吸引走了,所以这个时候房价自然不可能继续上涨了。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和他的团队在《高铁能否改变沿线城市命运——基于人口、GDP、财税、薪资四类数据的判断 》一文中,通过跟踪和统计36个高铁沿线城市,做出了如下结论:

A,高铁通车后,大部分三四线城市人口不升反降。

高铁通车后会催生人口集聚?对于高铁沿线的三四线城市来说,结果可能正好相反。

“这房子临近南阳高铁、将来繁华”您可别忽悠了!

李迅雷团队的研究发现,京沪高铁和沿长江高铁通车后,两条高铁沿线的36个三四线城市,21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占比反而下降了,占比高达58%。

其中,京沪高铁沿线5个三四线城市的常住人口占比下降了,而沿长江高铁通车后,沿线70%的三四线城市常住人口占比都下降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两条高铁通车后,沿线的北京、上海、合肥、武汉、重庆、成都等经济更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常住人口占比都上升了。

换句话说,高铁通车后反而加剧了人口向一二线城市集聚,而高达近六成的沿线三四线城市常住人口反而呈现出人口外逃的情况。

“这房子临近南阳高铁、将来繁华”您可别忽悠了!

B,高铁并不一定助攻沿线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李迅雷团队的研究发现,以京沪高铁和沿长江高铁沿线所在省份的增长率作为基准,沿线三四线城市的经济超额增长率并不是一定能够扩大,其中京沪高铁线将近50%、沿长江高铁线将近60%的三四线城市,待高铁开通后的经济超额增长率反而低于通车前。

而江苏的昆山,安徽的全椒、六安,湖北的巴东、潜江,山东的齐河、泰安、枣庄,重庆的涪陵、长寿、石柱等城市,高铁通车前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开通后则跑输了全省平均水平。

换句话说,高铁通车后,至少50%以上的沿线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增速反而低于通车前。

C,通车后,高铁对于沿线多数城市的财政收入是负作用,不是正作用。

与开通后的高铁对于沿线城市的经济增速多数为负相呼应的是,李迅雷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鉴于财政数据比人口数据更加齐全,有47个沿线城市能够纳入研究样本,其中有29个城市的公共财政收入超额增长率出现了下降,占比高达71%。

其中,在京沪高铁沿线,超额增长率上升与下降的城市各占一半,沿长江高铁线上,超过70%的城市超额增长率出现了回落。换句话说,高铁通车后,沿长江高铁线上超过70%的城市公共财政收入对全省平均水平的优势,不仅没有实现放大,反而缩小了。

总之,不管从人口集聚、当地经济发展还是当地财政收入等三个维度来说,高铁开通对于沿线的三四线城市,反而可能加剧人口、资金被大城市磁吸,而不是相反。

一条高铁的开通,对于沿线城市的影响可概括为两部分:

一、在一定的通勤时间半径内,强化了超大城市人口的对外疏解,从而在其周围形成更多的副中心和中小城镇。

二、强化一二线城市对于沿线三四线城市的黑洞效应,从而加剧人口、资源等从沿线三四线城市的外逃。

另:高铁作为上班通勤工具,是个美丽的谎言。

看完这篇分析,可能大多数人仍然一头雾水,因为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因城看待。高铁站不高铁站的不要太在乎,十几年前住在火车站和汽车站的人也没觉得比市中心多多少特别的便利和好处。

热闹并不等于繁华,这一点住在火车站附近的人应该深有体会,人来人往都是过客,有时反而给生活带来不便利因素。

在投资房产趋多的地区,看起来似乎大型社区密密麻麻,但由于居住人口的不足,大型商超都不会看过来,门面房都开张的稀稀拉拉。资本是最趋利的,我们参考大型商超的布局,就可以猜测到这一区域的实际人口密度。

对于各位家长们来说,在看不清长远未来形势的情况下,最稳妥的还是考虑孩子上学的教育、医疗,结合自己工作地点和周边健康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