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电视里都是假的,哪有这样打球


这一组唐代打马球女陶俑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其色彩、形态、数量国内罕见。

马球源自波斯,自西域传入后尤盛于唐代,最初是军队中的一项军事训练运动,后流行于唐代贵族之间。

打马球并非同电视剧里演绎的那么简单,其对腿部和腰部肌肉的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性要求很高,对观赏者而言惊险刺激,但对比赛者而言也很危险。

唐代女子自信独立,从这批陶俑来看,唐代女子们打马球并非做做样子玩玩,她们的马儿尾巴束起,马鬃修剪的精短整齐,以避免争夺时缠绕,一看就很专业,哪像电视剧里,马尾撒的跟花儿似的。

马儿膘肥体壮呈腾跃状,嘴微张,头偏向一侧以方便主人挥杆击球。马是有灵性的动物,与骑者若没有感情,不要说配合,不尥蹶子就不错了,这马的动作和形态,很明显常常与主人配合参加比赛。而女子高发束顶,身着紧身翻领胡服,脚踏黑靴,身微外侧,眼神朝前下看,虽手中的木质鞠仗已腐朽不再,但仍能感受到她在赛场上冷静又紧张的状态。


“影就红尘末,光随赭汗流”,马的眼睛生于脸的两侧,所以向侧的视线很宽,驭马者不能动不动挥鞭抽马,没有动物喜欢被抽打,骑马时只需要手向外挥挥马绳,马就会得到暗示奔跑,骑马者忌戴围巾,围巾随风飘动马容易被惊扰,所以像电视里盈盈弱弱的女主着宽大的披风打马球还与男子同场竞技,简直瞎扯淡!

“宛转萦香骑,飘摇拂画球,俯身迎未落,同辔逐旁流”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很显然,唐代女子是幸福的,但这种幸福不是被赐予的。

唐代女子的胖,其实是实实在在的力量啊。

对战,足一套,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