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務中心祕書長覃研

【本文由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務中心秘書長、北京市民革祖國統一專委會委員覃研所作。】

2018年,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務中心在梨園鎮社會辦的支持下,作為第三方社會組織,結合當地村民需求,進行了大膽的實踐。通過“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理念,以提升村民文化自信為目的去探索社區“精微”治理模式創新。機構對農村社區“精微”治理模式的創新引起了《農民日報》、《中國商報》等媒體的關注報道。期待更多社會力量關注農村社區“精微”治理,推動城鎮化進程中的城鄉文化融合,共建和諧社會。

鄉村重建 傳承文明的火種|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務中心秘書長覃研

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務中心秘書長、璦瑅空間聯合創始人 覃研

西方工業化主導的城市化進程中,綿延五千年的中國鄉村文明因受到巨大擠壓而活力衰退,尤其是2012年城市化率達52.6%,中國由鄉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型出現歷史性拐點。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與承載著中國傳統文明的鄉村具有高度契合性,為我們認識和解讀鄉村文明的功能和價值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觀察視角和思維模式。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文明覆興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契機,也為鄉村文明建設規定了鮮明的生態主題。新時代我們要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生態文明的視野重新認識和定位鄉村在當代中國的價值和功能。這不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生態文明是重建鄉村的機遇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中,將中國社會性質斷定為鄉土社會,而構成中國鄉土社會的基礎單位就是村落。中國悠久的農業文明和農耕歷史造就了我們今天的鄉土社會,也造就了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形態的村落。新中國成立後,工業化進程的加速使得我國農業社會的基礎逐漸瓦解,結構不斷解體,這種趨勢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變得愈發明顯和不可扭轉。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將廣大村落的鄉土根基慢慢拔出,農業的凋敝、農業人口的大量外流以及由此而生的鄉村衰落似乎宣告著鄉土社會的分崩離析。

村落的消失表面上是農田、建築和農業人口的消失,而從深層看,是存續上千年生產、生活方式的消失、是鄉土文化、傳統倫理的消失,這些被認為不適應工業文明、不適合現代化的元素正在以“落後”之名被遺棄和遺忘。

在不斷追趕西方發達國家,推進工業現代化的進程中,鄉村在人們眼中不能提供誘人的物質收益,對推動GDP增加效果並不顯著。在刺激物慾,拉動消費的生活方式下,鄉村不能成為獲取經濟利益的最佳場域。於是,農村精英進城,農村人財物進城,農村因此出現了空心化,在崇尚工業文明的時代,鄉村似乎沒有了存在的價值,逐步被城市取代。

然而,以“人類中心主義”為出發點,以資本的無限擴張為手段,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根本目標的工業文明,卻在帶來生產大發展、物資極大豐富之後,導致了人與自然關係的緊張、人與人關係的異化,出現了全球範圍內的生態危機。面對無法擺脫的危機,人類開始對傳統工業文明發展模式進行反思。今天,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以可持續理念為發展宗旨達成“綠色共識”,都在用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三大原則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華傳統文化把天、地、人作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文明思想。農業文明時期的中國是農業大國,在這一時期人與自然聯繫緊密,強調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些思想與當今生態文明理念驚人地吻合。數千年來,我們的文化理念蘊含著深刻的生態智慧,我們的倫理與制度充滿著深刻的生態智慧,我們的生活方式實踐著深刻的生態智慧。這種智慧不光存在於聖賢典籍中,還牢牢地在鄉土社會中紮根。

今天,從生態文明的視角看待鄉村,鄉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社會關係以及鄉村文化等各個方面無一例外地體現著生態文明理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理念,敬畏自然的信仰,順應、利用自然的智慧,在鄉村的生產生活中都體現得十分充分。曾經我們以為落後、貧窮、愚昧的鄉村,在文明躍遷過程中具有城市不可替代的價值。它將給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智慧的源泉,而生態文明理念也將為鄉村振興的內容與途徑提供理想模板。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鄉村價值

生產價值。

數千年傳承的順應天時、利用地利的農耕方式,對目前探索生態農業之路具有重要借鑑意義。農業生產只有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才能有效進行。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蘊含生態智慧的農業技術和文化,對拯救現代農業危機具有深刻的思想啟迪。在便捷的交通設施、發達的信息技術支撐下,在文化消費、綠色消費等理念的推動下,鄉村逐漸具備了承載現代產業經濟的條件和市場,生態有機農業、鄉村旅遊業、鄉村手工業、鄉村新能源產業等具有成長性的鄉村新興產業,將成為支持鄉村文明覆興的經濟基礎。

生活價值。從生態文明的消費觀來看鄉村生活時,恰恰是一種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幸福生活模式。被GDP增長和資本增值所捆綁和刺激起來的高消費、高能耗、高成本幸福生活,是一種加劇能源和環境危機的病態生活。生態文明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而鄉村生活突出的特點是自我服務、自給自足,恰恰符合了生態文明價值的低能耗、低成本、健康安全的文明生活方式。大自然賜予鄉村的田園風光、詩意山水、使農民擁有了城市市民不能獲得的身心健康和生態財富,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下,顯得非常珍貴。

生態價值。鄉村的良好生態環境是村落區別於城市的重要特徵之一。在環境汙染嚴重的今天,鄉村特有的自然風光、清新空氣、安全食品成為了最難得的奢侈品。在“大城市病”凸顯的中國,醫治的解藥就在被遺忘的村落中。村落既是自然生態的一部分,也是人工生態的結果,在人與自然互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生態文化和生態理念,滲透在村落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城市社區所不具備的。因此,認識鄉村生態價值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文化價值。中國的鄉村文化不僅表現在山水風情自成一體,特色院落、村落、農田相得益彰,更表現在鄉村所具有的信仰、道德,所保存的習俗,所形成的品質和性格上。鄉村是文化的寶庫,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意義和鄉土情懷。中國幾千年歷史形成並傳承的古代鄉村文明,本質上是“耕讀”文明。即通過“耕”來滿足物質需求,通過“讀”來滿足精神提升。正是在耕讀中形成的物質與精神的均衡互動,成為中華文明永續不斷的秘密所在。於中國傳統社會而言,村落屬於“野”的範疇,卻是立國之本,“禮失求諸野”,鄉村文化中蘊含的尊重自然、長幼有序、尊師重道等倫理價值觀於國家或社會的維穩作用無可替代。

重建鄉村 守護文明的火種

在中國百年追趕西方現代化的進程中,綿延數千年之久的中國鄉村文明正在衰落。2012年,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這標誌著當代中國已經從鄉村社會轉型為城市社會。快速消亡的鄉村文明背後,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傳承載體的消失,是中國五千年文明之根的動搖。生態文明為鄉村重建帶來了契機,時代在呼喚具有家國情懷的仁人志士,共同守護文明的火種,讓鄉村走向永續發展之路。

保護鄉村文明的守護者

我們應關注留守在鄉村的三類群體,他們是留守在鄉村的老人、鄉村中的貧困家庭和依然在鄉村從事農業、手工勞動的農民。從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來看,這三類人群是時代的落伍者,但是選擇在生態文明導向下走鄉村文明發展的道路,這三類弱勢群體,不僅是鄉村歷史、文化、傳統農業、手工業的守護者和載體,也是對鄉村鄉土情結最重的群體。保護他們、保證他們的生存與權益是鄉村文明覆興的希望。

我們還應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目前蕭條的村莊,保護空心化村落,為鄉民、遊子留下回歸的巢。目前在中國大城市,已經出現了逆城市化的苗頭,未來,中國將會出現一個回鄉的高潮。在逆城市化中出現的回鄉高潮,將是一個社會資源從城市向鄉村迴流的過程,這也將是中國鄉村文明覆生的高潮期。

重新認識與定位鄉村價值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在生態文明視野下,鄉村文明的價值功能應依據新時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總體佈局和基本方略,根據鄉村自身發展需要和城鄉互補、產業協同的原則進行定位和設計。我們要立足中國本土,進行理論創新,形成符合中國鄉村文明的新理論體系。在社會輿論和意識形態中,要重新認識與定位中國鄉村文明在當代中國的價值和功能,提升中國鄉村文明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堅持城鄉融合發展

鄉村的城市化不能以瓦解五千年鄉村文明為代價,而復興鄉村文明也不意味著城市化進程就地止步。我們應探索符合中國歷史和國情的城市化模式,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加快推動資本、技術、人才等城鄉要素雙向融合互動和資源優化配置,構建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享共富、共生共榮的新時代中國特色新型城鄉關係。

生態文明是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意識形態的人們之間共同嚮往的一種人類的高級文明形態。中國的生態文化有超越時代、超越國度的合理因素和永恆價值,中國的鄉村傳承著千年的生態智慧,是生態文明的寶庫。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它形成了特定的社會結構,表現出諸多社會功能。傳承“仁義禮智信”倫理道德和“天人合一”生態智慧的鄉村文明,曾維繫著村落的價值取向和有序運行,潛移默化強化人們的行為規範,規範人們的行為道德,維繫著社會的穩定和中華民族文脈永續。

期待,生態文明時代的到來,讓鄉村重現新生,讓我們能夠看見一個“生態良好、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美麗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