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们村里的首富大概有多少资产?

农夫也疯狂


我们村的曹德旺,开个福耀玻璃厂。

感谢今日头条让我有机会说说话。

那家伙按我们本地人的说法,实在!全国首富他当不上,全村首富倒是可以的。就是回村太低调了。隔壁村首富一回来,豪车要排一公里,保镖黑西装站一圈,福清市市委领导要陪同。这家伙回来就一辆车,三五个人。还给我分了根中华。太低调了。

听说他的厂赚不少钱啊!就是不像别人村首富养小三,占公用土地,和领导称兄道弟那般横着走。

村里人也有在他厂里上班的,听说也没优待。不过全村人的生活条件也不比城里差。

我们应该感谢毛主席,感谢小平同志。真心感谢。

点赞加关注哈!老曹孙子孙女过一两年要相亲了,关注我的网友,我可以帮你介绍啊!









微清风吹雨616594197


说我们村里三个首富,90年代、本世纪初20世纪、2010年后三个时代,三个首富,他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意义。

第一个首富,20多年前,大概有10来万。他和我平辈,但跟我父母差不多大,20年前,我们那边主要靠烧炭来增加收入,全村可能有100多家在烧炭,他负责收炭,再把这些炭卖到县城,我们把自己烧的炭,从大山里挑出来,按照一百斤卖5元,他联系车辆来拉,倒手就是8元,大概十年时间,他的收入和存款,据说达到10万元+,90年底,在我们老家大山里村子里,10万元,可不是小数目,放到今天,至少也是100万+。

后来,国家不让伐木烧炭,没有生意了,他也停止了做炭生意,没有了收入,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上了初中,他觉得孩子上学无用,就停止上学,最小儿子成绩太好,他看到我大哥考上大学(村里第一个),还包分配,有好工作后,就把小儿子供上大学,但学校不怎么好,最后也没找到好工作。

20多年过去了,那点存款,娶儿媳妇,儿子乱花钱,据说目前已经被他的三个儿子花光了。

第二个,本世纪初到2010年前,村子里的另外一个首富,我们村民小组的,本世纪初,开始外出到广西伐木打工,到十几年前,他开始发家致富,每一年,能够带出去一百多人去广西伐木,属于大包工头,一年收入有几十万,到四五年前,他的最高存款,达到了600多万,每年过年,豪车开回去。

遗憾的是,他以前就喜欢打牌,而且,是夫妻一块打,五六年前,开始赌博,据说一晚上要输掉好几万,2015年的时候,听说老本输完了,还欠下了500多万,因为赌博,这个十年前的村里的首富,甚至是乡里面的首富,一夜之间,成了首负,目前,经常有广西人到我们村子里来找他要钱,但两年前,他就失踪了,再也找不到人,他欠我弟弟5万块,也没还,他在我们村子里的房子,也被要债人拆掉了,当初他可是村子里最风光的人,父母那个自豪啊,如今,老婆离婚,跟别人跑了,儿子老人在抚养,父母出门都低头,没面子啊。




第三个首富,是如今的,我的堂弟,跟我差不多大,也是我的发小,16年前大学毕业,到广州去工作,后来自己开公司,目前一年的收入在100多万,总存款大概在700多万,总资产预计过千万,一辆100多万揽胜陆虎、市里几套房子,县里有一个大酒店等。他为人不错、踏实可靠、讲义气、心比较好,目前,自己出资七八万,给村里安装了路灯(上图),还出3万多元,给村子里买了一套办理红白喜事的餐桌凳子碗筷,供大家免费使用,他还打算把村子里通往乡里的泥土路,修建成水泥路,但是,需要花100多万,一时半会难有那么多钱,此外,上一次给我电话,打算资助乡里10名贫困大学生上学,让我负责联系筛查把关等,我实在没这个精力去筛查,所以,这个项目一直没有启动。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农村,每个地方还是有个特别富有的人/家庭的,像乡居小菜老家村里也是有个首富;说起这个首富,为人那是相当的低调呀,而且人又特别的勤劳,他的老婆也一样,很勤劳,或许就是因为两公婆一起努力打拼,才有让人羡慕的成果吧。

至于说他有多少资产,作为外人,我们是不知道的,而且人家也没有炫富大买豪车、建豪楼等等,而是跟普通人过日子一样,有一般的楼房、有小车。下面是首富的主要经历:

一、首富是村里最早外出打工的人

那个首富是跟我爸爸同辈的,比我爸爸大三岁这样,早些年大家都是在家务农的,而那个首富是村里第一个外出打工的人,当时他并不是进厂工作,而是跟人一起去拉电线、信号线等这些;以前比较落后,要发展得更好,通电、通讯也是要跟上的,所以拉电线、信号线等在当时是比较吃香的工作。

而他赚到的钱除了留一些给自己用,剩下的都寄给老婆供孩子上学用,此外还攒下钱起了楼房,当时他家也是村里第一个起楼房的人;首富的老婆呢,也没有因为自己老公在外面能赚钱了,而在家不怎么干活的,反而特别的勤奋,跟我妈妈一样,田地里能种的农作物都种上,农忙的时候也各种忙。

二、首富辞掉工作,回农村买车载客

而他们的孩子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不用再向他要钱花了,而首富呢结束了多年的打工生涯,回到农村长住,但他也没闲着,而是买了一辆三轮车载客,每天早出晚归的;以前我们街天上街逛,就都是搭他的车到街上的,回来的时候也是搭他的车回来。

三、首富买农业机器给人耕田、收割稻谷

后面呢,因为开车载客的人多了,竞争大,没多少钱赚,他也就不做了,而是买耕田机、收割机回来给人耕地、收割稻谷;以前我们那边耕田是人赶牛耕的,收割稻谷也是人弯腰低头割好了然后用老式的脱谷机脱谷的,效率低,又特别的辛苦,前几年开始,已经很少人养牛耕田了,都是机器耕的,收割稻谷也一样。

我们老家那里是山区,发展也是比较慢的,并没有什么好项目做可以突然成为暴发户的,都是要脚踏实地的去做的;像乡居小菜说的这个村里的首富,貌似看起来他跟普通人的经历没什么差别,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他比较有远见,做的事情都在大家还没有那个意识去做的时候,他去做了,而且因为早些年外出打工也攒了不少钱,后面买载客车、买农业机械,他也不用担心没钱,换做是普通人,哪敢去做呀;现在村里耕地、收割稻谷大部分也是由他来完成的,小块田的,机器不好操作,就人工耕地、收割。


乡居小菜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首先想到的是农村的万元户,要知道在20年前的农村谁家要是能有1万元的存款,那可是首富级别啊,但是你知道现在农村首富的标准是什么吗。

随着现在农村的不断发展,20年前的万元户也不再是有钱人的代名词了,取而代之的是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今天我就以我农村的首富标准和现实给你讲一讲什么是现在的农村首富。


什么是农村首富

在咱们讲什么是农村首富时,可能大家都会想到的就是有钱并且钱特别多,是的首富就是有钱人。

现在村的首富的标配

随着农村这几年的发展造就了很多的万元户,但是这些万元户已经不算是有钱人了,因为现在一个小村庄,家家户户的存款几乎都可以达到一万元。

现在在农村要说首富那必须是存款达到100万,而且在村里盖的有楼房,在大城市里买的也有房子,并且家中有两辆车一辆轿车一辆越野车,这样的条件才可以成为现在村庄里的首富。

按照现在来说一个村庄里大部分人的存款都能达到10万元以上,但是存款达到100万以上的几乎是屈指可数,所以作为村里首富的标配首先就要走存款100万元。

综上所述:

农村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人的腰包渐渐的鼓了起来,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不再为衣食担忧了,反而作为一个村里的人攀比了起来,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每个人谁也不要盲目攀比谁的生活,好的生活都是努力奋斗得来的。



所以我们作为村里人要时刻记住一句话叫:“知足者常乐”。


纪录乡土


我们村首富是谁,没人知道,反正我不是,因为我穷得连买盐的时候都要掂量掂量哪包重点。但那个人肯定是我两个发小中的一个。狗蛋大我一岁,铁蛋小我一岁,中间的我在村里完全没有存在感,除了打渔摸虾名列第一外,其他的一无是处。


狗蛋在堔圳搞过房地产,赚得盆满钵满后移民美国了,在美国还当了阵教授。村里修路的一百多万他连眼都沒眨就出了。


铁蛋在华尔街搞了个基金公司,上海也有它的分部。如果你的公司想在纽交所或沪市上市及缺钱的话,大多他都能搞定,N多亿他可能连头都不会抬。

老实说,他们有钱我都懒得羡慕,我就讨厌铁蛋一回家就带着他白人媳妇去逮黄鳝,把我的风光强项都盖下去了,让一贫如洗的我情何以堪?


不曾轻狂


我们村首富在上海点厂房,有些出租有些自用,在北京有进出口贸易公司,有几处港口经营砂石建筑材料,在别的省还有生产基地,我们村包括附近十里八乡跟他赚千万百万的很多。春节我们村年满60周岁的每人发500过年费还发米面油。他把我们村的绿化照明环保建设起来了,和大城市建的别墅区一样。人挺好,一直不忘根,经常提起第一次出门找活路是挨家挨户凑的二三百块钱,一家10元5元的,那时候咱村真穷啊,他开第一个小做坊就是村子里人干活,他安心跑业务就行,厂里生产根本不用他操心。他钱不算多,提起他,没人不竖大姆指。


皖北藕塘


不讲企业老板了,就讲老百姓,光是在县里买房的哪个身价没有百万,我们县城房价目前八九千,还有南京买房的,去城里的全村之前七八分之一都在城里有房,剩下的要么镇上有要么有自建楼房,没房的很少,算了算我们大队基本都有。我大舅舅家一家俩闺女一儿子在南京全家五套房,二舅家一儿一女,在青岛市北有一套,小舅家一儿一女县里有一套,我家就比较惨,镇上刚买一套。只要在外买房的,大都有百万身价,毕竟房价在那。


咫尺幸福75051483


我们村的首富在村里是个传奇,年轻人励志的对象,资产数亿。年轻时,开小船送货,从几吨的水泥船换到几百吨的铁驳船,大概96年上岸的,主要是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带动老百姓一起致富。在家当了十几年的村长,耗尽家资,独自出资兴修学校、马路,十几年匆匆掠过,恍然大悟:这个世界,唯一治不好的病就是穷病。(只要村里有花钱的地方,大家的目光就聚焦在他身上)。遂,操起老本行,现在应该是苏、锡、常一带的水泥、煤、石头的大庄家,手下数百吨大船近百。乐天、豁达,应该是他成功的秘诀吧,也是附近年轻一代的标杆。


草房子26


我们村首富家里有一层专门放古董收藏,村里二首富去参观过,单齐白石画就有俩,唐伯虎画一幅,均是佳士得拍卖行的,其它名家不计其数,但车开得很低调,常年一部A6,附近村镇捐款都是他领头,但不管项目大小,捐助多少,都是以他父亲的名义。不上台,不领奖,不演讲,一年到头可能回来一次半次,逢年过节每家都有大礼包,未必贵重但实用,油,米,纸……

村里建了栋娱乐文化大楼,几百万几乎他个人掏的,但冠名是:村集体。

他公司大大小小几十家,地产,金融,教育,建筑,旅游,自主经营或参股,传言身价几百亿,每次有长辈问他,他都只是一句,够吃用而已。


哥哥4958


我们村在中原地区,90年代出过三个大学生,分别是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以及复旦大学,现在都创业成功,身价不下千万。真正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受益者,在村里也是被人羡慕嫉妒恨。

这些靠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些人,基本上与村里人的关系不冷不热,更多的是客套,可能和他们所处的社会圈子有关。对曾经的乡亲,或多更多的是看不起,嫌弃他们素质太低,眼界太窄。

然而真正有钱的,还是村里那些90年代在外面承包工程的。一个村也就两三家的样子,虽然学历不高,但情商却刚刚的,因此在外面承包工程也赚了不少钱,甚至一夜暴富,其中最富的身家早已过亿。

每年这些暴发户回到家,基本上都很随和,能很快就和乡亲们打成一片,因此他们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群人。虽然没文化,但社会的磨炼让他们更加懂得为人处世,因此他们的成功也绝对不是偶然的。

不过有个问题是,这些有钱人虽然早已在城市定居,但他们却始终不放弃家里的宅基地和可耕地,其实也是蛮奇怪的一个现象。大家可以讨论下这个,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