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千人催收公司被查封 這些方式都屬不當催收

近日,疑因涉嫌偽造律師函,深圳一家開展催收業務的公司被警方查封。據瞭解,該公司員工數量達1000多人,在貸後管理領域算得上“大廠子”。

一家千人催收公司被查封  這些方式都屬不當催收

監管加強對催收亂象的整頓

催收公司被警方查封的事情並非僅此一例。今年3月份,一家名為安徽華縱佳訊的小貸催收公司,就被傳出全體員工被經偵帶走的消息。從過往的媒體報道來看,催收公司被查封、催收人員被判入刑的例子所在多有。

近幾年,包括P2P和網絡小貸在內的網貸行業,規模得到了急速擴張,但在這一過程中也產生了相當高的逾期率。有了逾期,自然就要向債務人催收,出於成本等因素考慮,網貸機構多將這一塊業務委之於第三方催收公司。催收行業於是得以膨脹,千人大廠比比皆是。

然而,為了達到一定的還款效果,催收公司在催收工作中往往逾越了法律的界限,重則對債務違約人暴力相向,非法拘禁,輕則對其住宅噴油漆、堵鎖眼,以及爆其通訊錄,干擾其正常的生活。催收公司不當的催收方式造成了一系列的惡性事件,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對於催收過程中出現的這一系列問題,各地政府部門並非不聞不問的態度。而隨著一系列惡性事件的出現,政府部門對催收業務的監管似有加強的趨勢。

4月17日,吉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苗忠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在清查套路貸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存在暴力催收貸款等涉黑涉惡違法犯罪行為,並向吉林省掃黑辦移交了6家公司涉黑涉惡線索。

一家千人催收公司被查封  這些方式都屬不當催收

哪些催收行為是被禁止的

針對金融催收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早在去年3月份,中互金協會就發佈了《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以下簡稱公約),試圖對互金領域的催收行為進行規範。

公約對催收工作的定義是這樣的:為引導逾期或違約債務人履行債務清償責任所開展的催告提醒服務。既然催收工作的內容只是催告提醒,那麼那些依靠暴力威脅、電話騷擾等手段而進行的“催收”其實已經超出了催收工作的範圍。

根據公約,互金債務催收的基本原則是遵紀守法、規範審慎、保護隱私、嚴格自律,從業機構在催收過程中還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具體到催收人員的行為,語言威脅、暴力傷害、騷擾無關人員、頻繁致電債務人以及向債務人收取催收費用等這幾種常見的催收方式都是被公約所禁止的。

現摘錄公約部分要求如下:

1、債務催收對象應符合法律法規有關要求,

不得騷擾無關人員

2、從業機構無法與債務人取得聯繫時,為恢復與債務人聯繫,方可與債務人事先約定的聯繫人進行聯繫

3、催收人員在與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溝通時,應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不得采用恐嚇、威脅、辱罵以及違反公序良俗的語言或行為脅迫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

4、催收人員應在恰當時間開展債務催收活動,不得頻繁致電騷擾債務人及其他人員

5、現場催收人員不得毆打、傷害債務人及其他人員,不得非法限制債務人及其他人員人身自由,不得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非法搜查他人身體

6、催收人員不得誘導或逼迫債務人通過新增借貸或非法途徑籌集資金償還逾期債務

7、催收人員

不得冒用行政部門、司法機關以及其他任何機構或個人的名義開展催收

8、從業機構應當指定收款渠道,催收人員不得使用其他渠道或方式收取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的還款,也不得以催收名義非法收取額外費用。

一家千人催收公司被查封  這些方式都屬不當催收

催收規範之後會怎樣

有些催收方式固然是不對的,但是對於督促用戶還款卻往往行之有效。催收工作規範之後,平臺的催收工作如果僅僅是催告提醒用戶還款,則催收效力恐將大打折扣。

目前,國內尚未建立健全的信用體系,個人信用違約的成本太低,這也導致人們的信用意識比較淡薄,對自己的失信行為滿不在乎,甚至有意為之。

信用中國網站公開的信息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法院累計發佈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已有1349萬人次,僅僅今年一季度,新增失信黑名單主體信息就有64.3萬條,涉及失信主體約57.1萬個。

另據北京互金協會公佈的一項數據,目前該協會已收到31家機構提供的逃廢債名單,共有約12萬人。其實,這些逃廢債人員的借款金額並不是高到還不起,很多人員的借款只有500塊,一兩千之多,很難想象會有人還不起這樣的數額。

信用是金融發展的基礎。正是由於缺少一套健全的信用體系,過去很多網貸機構對個人貸前的風險控制往往無從著手,這才要靠貸後催收來進行風險控制。在很多原來行之有效的貸後催收方式被禁止使用後,網貸機構這一算盤恐要落空,而不得不強化貸前風險控制,這可能會導致平臺在考察借款用戶借款需求時變得更加審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